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中國

中國199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09-12-22 03:25:16 來源:國家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616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1996年3月1日

1995年,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各地方、各部門繼續貫徹中央“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的基本方針,積極落實宏觀調控的各項措施,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有所進展,通貨膨脹得到初步抑制,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各項社會事業有新的發展。初步統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7733億元 ,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365億元,增長4. 5%;第二產業增加值28274億元,增長13.6%;第三產業增加值18094億元,增長8%。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業基礎依然薄弱;物價總水平漲幅仍然偏高;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效益不好。

一、農 業

種植業生產獲得較好收成,全年除茶葉減產外,糧食、油料、棉花、糖料、麻類、烤煙、蔬菜、水果等主要農產品均有增產,對穩定經濟、保障市場供應起了積極作用。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1995年  比上年增長%

糧食             46500 萬噸    4.5

其中:谷物   41700 萬噸    5.9

油料              2250 萬噸   13.1

其中:花生    1024 萬噸    5.8

油菜籽   976 萬噸   30.2

棉花               450 萬噸    3.7

黃紅麻              40 萬噸   12.7

甘蔗              6440 萬噸    5.7

甜菜              1360 萬噸    8.5

烤煙               210 萬噸    8.2

茶葉                58 萬噸  -0.8

水果              4190 萬噸   19.7

林業生產健康發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積550萬公頃, 國家重點林業建設工程進展顯著,群眾造林活動廣泛開展,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等國家重點造林項目超額完成規劃任務;森林防火、病蟲鼠害防治工作有新進展;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工作不斷加強,保持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的雙增長,森林覆蓋率達到13.92%。

畜牧業全面發展,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頭數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頭數如下:

1995年   比上年增長%

肉類           5000 萬噸    11.0

其中:豬牛羊肉  4200 萬噸    13.7

牛奶                548 萬噸     3.7

綿羊毛             27.6 萬噸    8.4

蠶繭                 79 萬噸   -2.5

豬年末存欄數      44141 萬頭     6.5

羊年末存欄數      27327 萬只    13.6

大牲畜年末存欄數  15939 萬頭   6.8

漁業生產穩定增長。全年水產品總產量2538萬噸,比上年增長18.4%。其中,淡水產品產量1161萬噸,增長28.8%;海水產品產量1377萬噸,增長10.9%。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36070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6.7%;大中型拖拉機67萬臺,減少3%左右;農用載重汽車80萬輛,增長7%;化肥施用量(折純)3570萬噸,增長7.6%;農村用電量1628億千瓦小時,增長10.5%。農田水利建設有所加強,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增加。

二、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在平穩回落中保持穩定增長。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4718億元,比上年增長14%。在全部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9.5%,其中國有企業增長7.2%;集體企業增長15.8%;以中外合資、合作經營和外資企業為主的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增長19%。大中型企業增長10.2%。

輕工業生產發展快于重工業。全年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1181億元,比上年增長16.7%;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3537億元,增長12%,石油化工、機械電子、 汽車等支柱產業在調整中穩定發展。受市場需求變化影響,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

1995年   比上年增長%

化學纖維          290 萬噸     3.4

紗               500 萬噸     2.2

布               210 億米    -0.6

機制紙及紙板    2400 萬噸    12.2

糖              565.6 萬噸   -4.5

原鹽             2499 萬噸   -16.6

卷煙             3491 萬箱     1.7

合成洗滌劑      221.8 萬噸     2.0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彩色電視機       1958 萬部    15.9

家用洗衣機      944.8 萬臺   -13.6

家用電冰箱      929.6 萬臺    21.0

能源生產總量    12.39 億噸     4.4

(折標準燃料)

原煤            12.98 億噸     4.5

原油             1.49 億噸     2.0

發電量         10000 億千瓦時 7.8

鋼               9400 萬噸     1.5

鋼材            8000 萬噸    -5.1

十種有色金屬      425 萬噸    7.9

水泥             4.5 億噸    7.1

木材           6650 萬立方米 0.5

硫酸            1741 萬噸   13.3

純堿             582 萬噸     0.1

化肥(折100%)  2450 萬噸     7.8

化學農藥(折100%)  36 萬噸   24.7

發電設備        1682 萬千瓦  -1.5

金屬切削機床    18.1 萬臺  -12.5

汽車         150.3 萬輛   10.0

拖拉機         6.3 萬臺   35.5

集成電路        31292 萬塊     7.9

微型電子計算機   40.3 萬部   182.3

程控交換機       1635 萬門    22.0

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入,國有大中型工業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經濟效益總體水平仍保持優勢。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90.02,其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為94.15。當前看,影響工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成本費用上升過快,產成品庫存偏大,資金相互拖欠問題較突出。

建筑業生產經營持續發展。全年建筑業完成增 加 值3556億元,比上年增長9.8%。建筑行業加大管理體制改革力度,積極推行施工工程招標投標責任制,招標投標面進一步擴大。國有建筑業企業施工工程個數為22.3萬個,實行招標投標的工程個數為7.7萬個,招標投標的承包面達34.5%,比上年增加8個百分點;房屋建筑施工面積為4.25億平方米,增長7.8%;房屋建筑竣工面積為1.29億平方米,下降8.4%。勞動生產率13475元,提高13.3%;人均利稅與上年基本持平,經濟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

地質勘查取得新成果。全年發現或證實為工業礦床的主要礦產地126處,取得重大新進展的勘查礦區71處;有31種礦產增加了探明儲量,其中石油66853萬噸,天然氣1810億立方米,金礦60.6噸,煤礦42.8億噸,銅礦65.9萬噸,鋁土礦1505萬噸,鐵礦18274萬噸。地質勘查行業完成機械巖心鉆探工作量832萬米。提交可供工農業生產利用的地質報告202份。

三、固定資產投資

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445 億元,比上年增長1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工作量增長11%),增幅比上年回落12.6個百分點。其中國有經濟投資10822億元,增長16.1%;集體經濟投資2978 億元,增長11.8%;城鄉居民個人投資2381億元,增長20.8 %;其他各種經濟類型投資3264億元,增長35.3%。

分投資類型情況是,基本建設投資7365億元,增長22.1%,比上年回落17.4個百分點;更新改造投資3199億元,增長11.3%,回落21.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2831億元,增長21.4%,回落20.6個百分點;城鄉集體、個體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6050億元,增長17.9%,回落0.8個百分點。

分行業情況是,農業、運輸郵電通信業投資增長較快,而能源工業投資增速放慢。農林牧漁水利業完成投資264億元,增長43. 7 %;運輸郵電通信業完成投資2467億元,增長24.6%;能源工業完成投資2427億元,增長16.7%。

分地區情況是,中、西部地區投資比重有所提高。東部地區全年完成投資12188億元,增長17.5%,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由63.3%下降到62.7%;中部地區完成投資4121億元,增長20.7%,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由20.8%上升為21.2%;西部地區完成投資2387億元,增長21.1%,所占比重由12%上升為12.3%。

全年施工項目17萬個,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37775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9.3萬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5773億元。全部建成投產項目9.5萬個,新增固定資產7261億元,其中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129個,限額以上更新改造項目258個。

全年建成投產的國家重點項目30個,其中鐵路項目9個,包括蘭新復線(299公里)、侯月線(電氣化新線253公里、復線121公里)、浙贛線(135公里)、寶中線(498公里)等;電力項目7個,包括云南漫灣水電站(裝機容量25萬千瓦)、浙江嘉興電廠(裝機容量60萬千瓦)等;郵電項目5個,包括杭福貴成光纜(4523公里)、京呼銀蘭光纜(2084公里)等;儀征化纖三期也已建成投產。

全國基本建設新增的主要生產能力有:煤炭開采2393萬噸,發電機組容量1451萬千瓦,石油開采2371萬噸,天然氣開采9.23億立方米(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增加的能力),煉鐵325萬噸,鋼材151萬噸,木材采運19.3萬立方米,新建鐵路正線交付運營里程2389公里,增建鐵路復線交付運營里程901公里,新建公路48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8公里,市內電話自動交換機1720萬門,長途光纜25078皮長公里,新建數字微波通信線路42777波道公里等。

四、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交通郵電業繼續得到較快發展,全年完成增加值323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通信能力增強,運輸緊張狀況有所改善。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的客貨運輸周轉量如下:

1995年 比上年增長%

貨物周轉量(億噸公里)    35436    6.5

鐵路                      12900    3.6

公路                       4890    9.0

水運                      17000    8.4

航空                         24   26.3

管道                        622    1.6

旅客周轉量(億人公里)     9105    6.0

鐵路                       3547   -2.5

公路                       4726   12.0

水運                        180   -2.2

航空                        652   18.1

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萬噸)78980    6.2

郵電通信業繼續高速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86億元,比上年增長42%。住宅電話發展迅速,全年新增電話用戶1546萬戶,相當于上年末的56.6%,電話普及率達到4.66部/百人,比上年提高1.46個百分點;移動電話全年新增用戶206萬戶,是上年底用戶數的1.3倍。公用通信能力進一步提高。年末局用交換機容量為7096萬門,長途交換機容量達351萬路端。郵電通信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五、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國內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98億元,比上年增長26.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3%。國內生產資料市場供求總量基本平衡,銷售穩定增長。農業生產資料購銷兩旺,但價格水平上升幅度較高。

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2389億元,比上年增長28.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8209億元,增長24.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分別增長13%和6.8%。

分行業看,實行五天工作制后,居民旅游度假時間增多,飲食服務業相應發展,全年飲食業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9.9%,增長幅度居各行業之首;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增長22.2%。

通貨膨脹得到初步控制,市場價格漲幅逐月回落,實現了全年商品零售價格漲幅控制在15%左右的調控目標。但物價總水平漲幅仍然偏高。

各類價格比上年上漲幅度(%)

1、商品零售價格                14.8

其中:城市                13.5

35個大中城市      12.8

農村                16.4

2、居民消費價格                17.1

其中:城市                16.8

35個大中城市      16.5

農村          17.5

其中:食品                22.9

糧 食             36.8

肉禽及其制品    26.4

食用植物油     13.4

蛋品        14.6

水產品        14.4

鮮 菜       27.6

衣著              14.5

家庭設備及用品      7.0

醫療保健用品       11.3

交通和通訊工具    -0.1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     6.4

居住商品        10.6

服務項目          20.2

3、農業生產資料零售價格         27.4

4、農產品收購價格              19.9

5、工業企業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  15.3

6、工業品出廠價格           14.9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規模擴大。全年進出口總額達28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6%;其中出口總額1488億美元,增長22.9%;進口總額1321億美元,增長14.2%。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改善,機電產品出口比重由上年的26.4%上升到29.4%,超過服裝紡織品類成為我國出口第一大類產品。國內緊缺的原材料及生活資料進口增加較多。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繼續大幅度上升,全年達1098億美元,增長25.3%,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37%提高到39.1%。市場多元化戰略取得新進展,我國對外貿易伙伴國家和地區由上年的221個增加到227個,對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進出口額分別增長48.3%和30%,大大高于對其他各洲的增長速度。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實際利用外資持續增長。全年實際使用外資4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77億美元,增長11.7%。年末,已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達 23.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2.8萬戶。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繼續發展。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合同金額9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1%;完成營業額65.9億美元,增長10.3%。

國際旅游又有新發展。全年來旅游、訪問、從事商務及各項活動的外國人、華僑和港澳臺胞達463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2%;全國旅游收入87億美元,增長19%。

七、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形勢平穩。存款增加較多,貸款結構有所改善,用于支持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市場和有效益的國有企業以及國家重要物資的進口和儲備等方面的貸款增多。

年末國家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4595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0880億元,增長31%,其中企業存款余額為14520億元,增加3004億元,增長26.1%; 各項貸款余 額 為4462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971億元,增長21.7%, 其中短期貸款余額為31243億元,增加5321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為10532億元,增加1969億元。年末市場現金流通量(M0)為788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96.7億元,增長8.2%; 狹義貨幣(M1)增長16.8%;廣義貨幣(M 2)增長29.5%。 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2966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126億元,增長37.7%。

國家外匯儲備增加較多。年末國家外匯儲備為736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20億美元。

保險事業繼續發展。全年全國承保總額139679億元,比上年增長25%。保費收入615.7億元,增長23.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21.1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194.2億元。財產險賠款金額242億元,人身險給付金額64.7億元。

職工社會保險取得較大進展。年末全國有9500萬職工參加了失業保險;8900萬城鎮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2100 多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500多萬職工參加了大病醫療統籌,70多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醫療費用統籌。 各地勞動部門為250多萬失業職工提供了失業救濟。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衛生、體育

科技隊伍擴大。年末,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785萬人,比上年末增長4%。全國縣級以上國有獨立研究開發機構5856個,高等院校辦科研機構2550個,大中型工業企業辦科研機構14400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77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63萬人。

科技經費增加。全年全國科技機構、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業企業等單位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支出為833億元,其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286億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0.5%,與上年持平。

全年全國共取得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1萬項;獲國家獎勵的成果795項,其中國家發明獎13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5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07項。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的主要科技成果有:研制成功我國擁有自主版權的大型軟件開發環境――青鳥系統和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熊貓系統,建成了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示范工程并通過驗收,自主研制開發的大型數字程控交換設備開始投入生產,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開始在工業生產中得到應用,在世界上首獲抗大麥黃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8.3萬件,授權專利4.5萬件,分別比上年增長6.8%和4.1%。全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科研項目4131項,資助金額5.1億元。對2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關鍵儀器設備進行了更新改造。新建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工業性試驗基地10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0個。全年國家組織完成了278項技術開發、新技術推廣、消化吸收、工業性試驗項目,完成了300項重大技術裝備的研制并經鑒定驗收交付使用。

質量檢測、標準化建設和天氣預報服務水平提高。到年末,全國共有產品質量監測機構5000個,比上年增加2000個,國家質檢中心235個,比上年增加1個。全年制定、修訂各類國家 標 準1320個。全國共建立了超短波天氣警報服務系統發射臺2035個,比上年增加188個。測繪部門測繪各種比例尺地圖64087幅,公開出版地圖970種。

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有新發展 。全年參加“產、學、研”合作的單位44000個,設立合作開發項目26400項,參加人數40.4萬人。

技術市場繁榮。全年全國共簽訂技術合同22萬份,成交金額2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

各類教育事業繼續發展。高等學校布局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年末普通高校為1054所,成人高校為1156所,均比上年有所減少。高等學校招生穩步發展,普通高校招生92.6萬人,比上年增加2.6萬人,在校生290.6萬人;成人高校招生91.4萬人(含電大普通專科班8.1萬人),比上年減少10.3萬人,在校生257萬人(含電大普通專科班17.8萬人)。全國招收研究生5.11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在學研究生14.5萬人,增加1.7萬人。

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繼續擴大。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939.4 萬人(含技工學校學生188.6萬人),占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總數1653萬人的56.8%。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有新進展。全國初中在校生4728萬人,入學率達78.4%,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小學在校生13195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8.5%,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普通初中和小學學生輟學率分別為3.95%和1.49%。希望工程取得可喜進展。全年累計接受海內外捐款2.53億元人民幣;資助23.7萬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資助建設希望小學1325所。

各類成人教育獲得較大發展。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242.9萬人,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培訓學員7698萬人次;成人中、小學畢業學生288萬人;全年共掃除文盲476萬人。

文化事業加快發展。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690個,文化館2890個,公共圖書館2619個,博物館1165個,檔案館3589個,廣播電臺1204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746座,廣播人口覆蓋率78.7%,電視臺835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1205座,電視人口覆蓋率84.4%。各類電影放映單位9.4萬個。全年生產電影故事片146部,發行各種新片(長片)204部,有16部(次)影片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全國性和省級報紙全年出版181億份,各類雜志出版23.8億冊,圖書出版62.6億冊(張)。

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年末全國醫院共有病床283.6萬張,比上年增長0.2%。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25.7萬人,增長1.4%;其中醫生191.8萬人(含中、西醫師145.5萬人),增長1.9%;護師、護士112.6萬人,增長2.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體育事業成績顯著。在全年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在18 個項目中獲得102個世界冠軍;14人2隊24次創13項世界紀錄,16人4隊32次創20 項亞洲紀錄,56人23隊137次創87項全國紀錄。有89%以上的在校學生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已在全國各地普遍實施。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環境保護

控制人口增長取得積極成效。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7.12‰,死亡率為6.57‰,自然增長率為10.55‰。年末全國人口為1211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71萬人。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全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為3893元,比上年增長2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578元,增長2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但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收入增長不平衡問題仍較突出,一部分居民實際收入水平有所下降。

勞動就業工作平穩發展。到年末,各類職業介紹機構發展到2.5萬多家,全年城鎮新就業人員720萬人。年末全國城鎮從業人員18620萬人,比上年增加460萬人。其中城鎮職工14900萬人,增加51萬人;城鎮私營和個體從業人員1960萬人,增加403萬人。全年通過實施再就業工程幫助140萬長期失業者和企業富余職工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20萬人,登記失業率2.9%。鄉鎮企業從業人員12350萬人,增加332萬人。鄉村私營和個體從業人員3100萬人,增加233萬人。

職工工資水平繼續提高。全年全國城鎮職工工資總額8100億元,比上年增長21.7%;職工年平均工資5500元,增長21.2%,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3.8%。

城鄉居住條件繼續改善。全年城鎮新建住宅3.3億平方米,農村新建住宅6.5億平方米。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年末全國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99.7萬張,收養76.7萬人;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救濟的達4028萬人次。全國已有33.2%的鄉鎮建立了農村社會保障網絡,城鎮社會服務網絡也有較大發展,已建立起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0.4萬個。

環境保護事業加快發展。年末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共有8.8萬人,各級環境監測站2184個,環境監測人員3.4萬人。全國自然保護區達793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8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172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7.2%。環境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到1995年末,制定頒發的環境保護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達362項。全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4397個,總投資36.5億元。在全國530 個城市中建成了3002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12532平方公里,在416個城市中建成了1980個環境噪聲達標區,面積達5144平方公里。

――――――――

注: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未包括臺灣省和香港、澳門地區;

2、公報中國內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伊人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亚洲 | 色鬼色无需播放器在线视频 | 一本精品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另类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