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石家莊調查隊
2013年3月12日
2012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轉型升級、跨越趕超,建設幸福石家莊”的奮斗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中東西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惠民生,國民經濟保持了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50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452.2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240.7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807.3億元,增長10.0%。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0.0:49.8:40.2。
全年市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上漲2.8%,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1.2%,購進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0.6%。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6%,比上年回落0.05個百分點。
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007.9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6.8%,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實繳稅金363.6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為63.4%,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6.5萬公頃,比上年減少0.5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69%。糧食總產量532.1萬噸,比上年增長0.07%。
畜牧業、蔬菜、果品三大優勢產業產值達到581.6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7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4.2%,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88個,實現增加值1800.2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886.2億元,比上年增長18.2%;重工業實現增加值913.9億元,比上年增長9.4%。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增加值247.6億元,比上年增長5.3%;集體企業實現增加值43.1億元,比上年增長17.6%;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103.7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實現增加值127.7億元,比上年增長5.5%。
分行業看,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265.0億元,比上年增長17.1%;醫藥工業實現增加值103.3億元,增長19.3%;食品工業實現增加值197.1億元,增長17.2%;紡織服裝業實現增加值388.9億元,增長17.0%;石化工業實現增加值279.3億元,增長14.9%;鋼鐵工業實現增加值193.8億元,增長5.6%;建材工業實現增加值136.6億元,增長0.8%。六大高耗能行業實現增加值624.5億元,增長8.7%,低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4.8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55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6%。
年末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268個,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903.0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其中,建筑工程產值731.3億元,比上年增長22.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28.6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673.3億元,比上年增長21.4%。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78.8億元,比上年增長36.5%;第二產業投資1392.3億元,增長28.8%;第三產業投資2202.3億元,增長16.7%。
全年建設項目4608個,完成投資2840.1億元,比上年增長26.9%。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08個,比上年增長24.4%;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520.8億元,比上年增長34.0%。
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833.2億元,比上年增長5.6%。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94.8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分區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完成148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完成412.9億元,增長14.3%。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比上年增長19.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3.0%;日用品類增長20.0%;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增長0.9%;中西藥品類增長61.0%;石油及制品類增長4.9%;汽車類增長7.3%。
六、對外開放和旅游
據石家莊海關統計,全年進出口總值完成129.5億美元,比上年下降8.7%。其中,進口總值完成56.1億美元,下降21.0%;出口總值完成73.4億美元,增長3.6%。
在出口中,私營企業出口4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3%;占出口總值的比重為64.0%,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出口12.7億美元,下降1.8%。國有企業出口11.7億美元,下降10.3%。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完成8.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外商直接投資8.5億美元,增長1.3倍。年內新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2個,新增合同總金額12.7億美元,增長45.9%;合同外資額5.0億美元,增長6.2%。
全年接待國際游客15.8萬人次,旅游創匯收入6163.8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1%和24.7%。接待國內游客4185.2萬人次,旅游收入264.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8.9%和34.1%。全年旅游總收入268.6億元,比上年增長33.9%。
七、財政、金融
全年全部財政收入完成573.2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72.3億元,比上年增長23.1%。
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58.1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8.1億元,增長15.8%;公共安全支出27.8億元,增長8.7%;教育支出106.9億元,增長22.2%;科學技術支出7.2億元,增長13.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7.5億元,增長27.8%;醫療衛生支出41.2億元,增長4.1%;節能環保支出13.8億元,增長27.0%;城鄉社區事務支出47.6億元,增長24.1%;農林水事務支出37.5億元,增長13.0%。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7640.7億元,比年初增加925.5億元。其中,儲蓄存款余額3735.5億元,比年初增加492.0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995.1億元,比年初增加360.6億元。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取得科技成果312項。其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5項。全年申請專利4962項,授權3450項,分別比上年增長23.0%和38.7%。
全市普通中學413所,招生16.1萬人,在校生47.8萬人,畢業生16.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141所,招生6.3萬人,在校生19.3萬人,畢業生10.3萬人;小學1546所,招生12.6萬人,在校生71.4萬人,畢業生10.5萬人。全市幼兒園875所,在園人數23.0萬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6個,藝術表演場所21個,文化館26個,公共圖書館25個。有線電視用戶117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03萬戶。廣播綜合覆蓋率99.55%,電視綜合覆蓋率99.45%。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含診所)6528個。其中,醫院17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5個,婦幼保健院(所、站)2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06個,村衛生室4119個。衛生機構實有床位52272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34396張。全市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4097人,其中執業醫師20501人,注冊護士18537人。
全年我市選手在省級以上比賽中共獲金牌243枚,銀牌179枚,銅牌137枚。
十、城市交通和環境保護
年末城市公共汽車營運線路達209條,比上年增加25條;營運車輛3877輛,比上年增加388輛;年客運量6397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25%。
全年市區二級以上優良天氣為322天,比上年增加2天。全市有環境監測站19個,城市水環境功能水質達標率為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38.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62萬人。出生人口13.02萬人,出生率為12.54‰;死亡人口6.61萬人,死亡率為6.36‰;自然增長率為6.18‰,比上年下降0.49個千分點。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38元,比上年增長12.2%;農民人均純收入8993元,增長15.0%。
市區居民家庭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19輛,彩電114臺,洗衣機97臺,空調132臺,電冰箱99臺,計算機74臺,移動電話177部;農村居民百戶擁有彩電124臺,洗衣機92臺,空調60臺,電冰箱79臺,家用計算機41臺,移動電話204部,電動自行車81輛。
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積為29.9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積40.3平方米。
年末全市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174.5萬人,比上年增加12.2萬人。其中參保在職職工人數132.4萬人,比上年增加8.5萬人;參保離退休人數42.1萬人,比上年增加3.7萬人。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380.3萬人。
年末全市城鎮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269.2萬人,比上年增加21.6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參保人數為134.6萬人,城鎮居民參保人數為134.6萬人。17個縣(市)中,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602.36萬人,參合率達97.38%。
年末全市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89.9萬人,比上年增加0.1萬人;工傷保險人數為114.9萬人,增加11.1萬人;生育保險人數為130.2萬人,增加9.9萬人。
年末全市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有19.4萬人。其中,城鎮4.6萬人,農村14.8萬人。
注釋:
1、本公報中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未作機械調整。
3、全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4、2012年起,國家統計局執行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工業行業大類由原來的39個調整為41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行業分類也按新的標準進行了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