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滄州調查隊
(2016年3月7日)
2015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發展形勢,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科學推進“五城建設”,全面落實穩增長、促改革、上項目、調結構、治污染、惠民生各項工作任務,經濟結構逐步優化,運行質量顯著提高,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全市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為“十三五”經濟與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240.6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321.3億元,增長1.9%;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602.5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316.8億元,增長10.0%。三次產業結構為9.9:49.5:40.6。
從整體經濟構成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61.4%,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8.7%,凈流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0.1%。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2011年-2015年滄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全年滄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累計上漲1.6%,其中城市上漲1.4%。從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看,呈“七升一降”格局,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類累計上漲2.9%、1.6%、3.0%、0.3%、0.8%、4.1%、0.5%,交通和通信下降2.1%。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638.8億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農業完成產值324.1億元,增長0.63%;林業完成產值7.1億元,增長71.62%;牧業完成產值177.1億元,增長0.42%;漁業完成產值32.8億元,增長16.62%;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產值97.6億元,增長7.38%。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350.28萬畝,增加1.05%,總產量444.61萬噸,下降1.0%,單產329.28公斤/畝,下降2.03%;棉花播種面積87.36萬畝,下降40.97%,總產量6.6萬噸,下降39.76%;油料播種面積42.9萬畝,下降11.81%,總產量8.95萬噸,同比下降12.87%;蔬菜總產量576.11萬噸,增長3.1%;肉類產量49.1萬噸,下降1.5%;禽蛋產量32.74萬噸,下降3.7%;水產品產量13.97萬噸,增長11.8%;牛奶產量7.78萬噸,下降16.9%。
2015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指標產量(萬噸)同比增長(%)
糧食444.61-1.0
其中:夏糧207.041.68
#小麥207.041.68
秋糧237.58-3.22
#玉米226.29-3.05
棉花6.6-39.76
油料8.95-12.87
水果(園林水果)153.451.7
其中:紅栆66.82.2
梨64.410.2
蘋果15.324.7
蔬菜576.113.1
肉類總產量49.1-1.5
其中:豬肉20.78-2.2
牛肉7.19-1.1
羊肉3.371.8
奶類產量7.78-16.9
禽蛋產量32.74-3.7
水產品產量13.9711.8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434.5億元,比上年增長6.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257.5億元,比上年增長6.9%。
2011年-2015年滄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億元)
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80.83億元,下降3.7%;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076.71億元,增長8.1%。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完成增加值91.9億元,增長1.3%;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1082.42億元,增長7.0%。
石油化工、管道裝備及冶金、機械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等主導行業共完成工業增加值1072.1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的85.3%,增長7.2%。石油化工業完成增加值343.7億元,增長5.9%;管道裝備及冶金業完成292.7億元,增長23.3%;機械制造業完成338.7億元,增長26.9%;服裝紡織類完成57.7億元,增長4.6%;食品加工業完成39.4億元,增長3.1%。石油化工、管道裝備及冶金、機械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分別為27.3%、23.3%、26.9%、4.6%和3.1%。
2015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計量單位產量增速%
天然原油噸4200991-0.53
天然氣萬立方米1086263.95
原鹽噸1035140-19.72
飼料噸763469-3.48
#混合飼料噸487060-1.78
飲料酒千升137686-13.06
#白酒(折65度,商品量)千升9996-50.32
啤酒千升102664-5.81
紗噸76277.40.26
布萬米8235.810.84
服裝萬件2223.0410.48
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噸33385-0.04
原油加工量噸97303863.91
燒堿(折100%)噸146569-27.82
合成氨(無水氨)噸7766186.04
初級形態的塑料噸116346-53.07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聚丙烯樹脂噸42459.6-29.27
塑料制品噸5457951.23
水泥噸1410611-15.13
電力電纜千米8482938.8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00.85億元,比上年下降2.6%。主營業務收入超十億元企業57家,超百億元企業5家。完成利稅總額554.50億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實現利潤總額303.66億元,比上年下降6.1%。
全市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69.6億元,比上年增長5.1%。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203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33.1億元,同比增長3.2%,房屋施工面積1928.2萬平方米,下降6.6%,房屋竣工面積820.1萬平方米,下降11.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03.3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其中,建設項目投資完成2865.2億元,增長13.4%;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38.1億元,增長17.9%。
2011年-2015年滄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完成98.2億元,同比增長17.4%;第二產業投資完成2194.6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技改投資完成1367.9億元,增長15.7%;第三產業投資完成810.4億元,同比增長5.2%。
五、國內貿易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4.3億元,比上年增長9.6%。城鎮實現零售額807.3億元,增長9.4%;鄉村實現零售額297.6億元,增長9.9%,鄉村快于城鎮0.5個百分點。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7.6%,其中,糧油食品類增長2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8.6%;日用品類增長9.4%。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12.2億元,增長4.6%;中草藥及中成藥品類實現零售額3.4億元,增長6.1%;書報雜志類實現零售額5.4億元,增長27.6%;化妝品類實現零售額3.8億元,增長17.6%。
六、對外經濟
全市實際利用外資47296萬美元,同比增長38.1%。新批“三資”企業合同總金額73514萬美元,下降28.2%,新批“三資”企業合同外資額21816萬美元,下降48.3%。
2011年-2015年滄州市實際利用外資(萬美元)
外貿進出口總值27.55億美元,同比下降11.25%。其中,出口總值21.42億美元,同比下降8.54%;進口總值6.13億美元,同比下降19.56%。
七、財政、金融
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46.7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0.9億元,同比增長11.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79.2億元,同比增長25.7%。全市國稅收入244.3億元,同比增長2.28%;地稅收入152億元,同比增長3.69%。
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823.79億元,比年初增加387.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2641.3億元,比年初增加308.8億元。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132.44億元,比年初增加289.36億元。存貸比55.8%,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八、社會事業
全市全年取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128項,其中105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80項獲市科技進步獎,9項科研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申報各項專利4026項,授權2239項;新增1家省級院士工作站,總數達到11家;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總數達到12家。
全市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86萬人,毛入學率103.5%,鞏固率達到92.2%,F有小學、初中學校1547所,標準化學校1145所,中小學標準化率達到74%,F有普通高中學校43所,在校生9.6萬人,高中階段(含中等職業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1%。市級示范性高中達到11所,省級示范性高中20所。全市職業院校已達37所,在校生達到6.5萬人,已建成國家級重點5所,省級重點12所,列入國家示范校建設2所。
全市劇場、影劇院分布廣泛,已遍及市區、各縣(市)城區,擁有群眾藝術館1個,群眾文化館17個,鄉鎮文化站171個,全年組織文化活動4256次。公共圖書館15個,總藏書量139.38萬冊,其中,市級圖書館1個,藏書量66萬冊。電視臺1座,廣播電視臺14座,廣播電臺1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全市擁有體育場館27個,體校及業余體校4個,體育俱樂部102個。2015年二級運動員194人,社會體育指導員(二級)800人。全年開展群眾體育活動107次,5.85萬人積極參加。在省及以上級比賽中共獲得金牌96枚、銀牌105枚,銅牌97枚。
2015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388個(不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150個,婦幼保健院(所、站)2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個,衛生監督局(所)19個,衛生院17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98個。衛生技術人員37778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33892張,其中醫院、衛生院32406張。
年末全市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89.2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6萬人。其中參保職工65.25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26.98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11.02萬人,增加5.10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5.25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5.77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53.01萬人,增加1.87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16.74萬人,增加0.4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40.49萬人,增加3.1萬人。
九、人口和居民生活
2015年,全市總戶數232.1萬戶,年末總人口774.4萬人,比上年增加5.99萬人。其中,男性398.18萬人,女性376.18萬人。全年出生11.98萬人,死亡3.59萬人。出生率12.28‰,死亡率5.8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45‰。
2015年,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764元,同比增長10.3%。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350元,同比增長9.0%;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389元,同比增長10.0%。
十、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2015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2333公頃。林業重點工程完成造林面積15175公頃,占全部造林面積的46.9%。全民義務植樹1100萬株。全市森林覆蓋率為27.5%。
全年環境空氣質量二級及優于二級天數203天,比去年增加59天;重污染天數24天,比去年減少23天。全年PM2.5平均濃度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
全年單位GDP能耗0.7763噸標準煤/萬元,比上年降低6.39%,全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10.94%。
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各類生產經營性生產安全事故324起,死亡74人,受傷71人,同比分別下降4.1%、10.8%、10.1%;直接經濟損失2280.49萬元,同比上升59.4%。全市工礦商貿企業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9起,下降10%;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02起,同比分別減少9起;生產經營性火災事故213起,同比減少4起。
說明:1、公報中數據為統計快報數。
2、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