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內蒙古

巴彥淖爾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5-04-15 13:52:27 來源:巴彥淖爾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5740次
巴彥淖爾市統計局
 
(2015年3月29日)
 
2014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市上下積極應對,堅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經濟社會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8.5億元,同比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8.3億元,同比增長9.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0.8億元,同比增長5.8%。從各產業貢獻率看:第一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3%,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1.9%,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7.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9.4:56.2:24.4演進為19.4:55.1:25.5,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2萬元人民幣,增長7.7%,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8449美元。
 
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同比上漲1.7%,其中,城市上漲1.6%,農村上漲1.7%。分類別看,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價格“六漲二降”。其中,食品類上漲2.6%;煙酒及用品類下降0.2%;衣著類上漲1.2%;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上漲0.9%;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5%;交通和通訊類上漲0.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5.2%;居住類價格下降0.6%。從流通、生產、建設領域看,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1.2%;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固定資產投資價格總水平分別下降2.7%和0.7%。
 
年內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低于控制目標0.5個百分點。全市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6.5萬人,其中轉移六個月以上的12.8萬人。全市城鎮就業技能培訓9036人,農牧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1.2萬人。全市創業培訓5512人。
 
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95.5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2.0億元,同比增長7.0%。在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44.2億元,同比增長4.7%;非稅收入17.8億元,同比增長13.3%。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93.8億元,同比增長0.8%。其中,教育、文化體育傳媒、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民生支出完成145.5億元,同比增長7.9%,高于財政支出7.1個百分點。
 
二、農業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78.9萬畝,同比增長2.8%。糧食播種面積515.5萬畝,同比下降0.2%;其中,小麥面積114.3萬畝,比上年減少24.6萬畝,下降17.7%;玉米面積394.3萬畝,比上年增加24.9萬畝,增長6.7%。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43.6萬畝,同比增長5.5%;其中,花葵面積328.3萬畝,比上年增加27.4萬畝,增長9.1%;油葵面積23.0萬畝,比上年減少2.5萬畝,下降9.8%;番茄面積13.2萬畝,比上年增加0.1萬畝,增長1.0%。耕地內種草19.8萬畝,同比增長29.4%。
 
全市糧食總產量65.2億斤,同比增長8.2%。其中,小麥產量8.1億斤,同比下降17.0%;玉米產量56.8億斤,同比增長13.1%;雜糧產量0.4億斤,下降2.7%。油料總產量14.8億斤,同比增長9.5%。其中,花葵產量13.9億斤,比上年增加1.2億斤,增長9.4%;油葵產量0.8億斤,比上年增加0.02億斤,增長2.0%。番茄產量14.5億斤,比上年增加2.6億斤,增長22.3%。
 
日歷年度全市豬牛羊存欄頭數773.2萬頭(只),比上年增長6.4%。豬牛羊出欄頭數960.2萬頭(只),比上年增長2.4%。牛奶產量37.9萬噸,增長5.9%;山羊絨產量711噸,下降13.4%;禽蛋產量0.9萬噸,下降0.5%。
 
全市共完成林業生態建設面積63.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4.0萬畝(喬木造林10.0萬畝、灌木造林14.0萬畝)、飛播造林20.0萬畝、封沙育林18.5萬畝、工程固沙1.0萬畝。
 
年末全市農牧業機械總動力506.3萬千瓦,增長12.7%;全年農村牧區用電量4.5億千瓦時,增長0.7%;化肥施用量(按折純)24.3萬噸,下降2.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7%。從所有制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9.7%,集體企業增加值增長12.0%,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10.8%,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4.2%。從行業看:煉焦業增加值增長72.3%;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17.2%;紡織業增加值增長16.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12.8%。從優勢特色產業看:農畜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9.7%;礦產品采選及冶煉業增加值增長10.4%;化學工業增加值增長13.8%;電力工業增加值增長11.3%。優勢特色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94.7%。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表所示: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完成68.1億元,同比增長3.9%。全市具有資質的獨立核算建筑業企業共57家,從業人員2.2萬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42.4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74.7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41.2億元,同比增長17.2%。從投資主體看:國有控股投資462.6億元,增長21.9%;集體控股投資15.3億元,增長44.3%;私人控股投資331.1億元,下降7.8%;其他經濟類型投資132.2億元,增長1.5倍。從項目隸屬關系看:地方項目投資比重較大,占全部投資的97.6%,完成投資919.0億元,同比增長16.1%;中央項目投資22.3億元,同比增長89.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91.9億元,同比增長10.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71.1億元,同比增長18.8%,其中,工業投資468.7億元,同比增長18.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378.2億元,同比增長17.0%。從主要行業投資看:農業投資91.9億元,增長10.6%;采礦業投資93.6億元,下降6.7%;制造業投資191.6億元,增長7.3%;電力投資157.3億元,增長70.8%;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168.4億元,增長33.9%;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投資47.8億元,增長18.2%;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投資40.5億元,增長15.1%。
 
全年新開工項目946個,比上年增長7.0%。全部建成投產項目997個,項目建成投產率77.0%;新增固定資產751.8億元,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79.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3.9億元,比上年下降24.7%。其中,住宅投資29.4億元,下降32.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8.4億元,下降26.5%。全年商品房銷售額39.8億元,下降39.6%。其中,住宅銷售額33.0億元,下降26.0%。
 
五、內外貿易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1億元,同比增長11.4%。從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6.6億元,同比增長11.6%;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5.5億元,同比增長9.4%。從規模看: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42.0億元,增長5.9%,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個百分點;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實現零售額170.1億元,增長12.8%,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4個百分點。從行業看:全市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81.4億元,增長11.5%。其中: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65.7億元,增長13.6%,占批發零售業零售總額的91.4%;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5.6億元,下降7.0%,占批發零售業總額的8.6%。零售業比重高于批發業82.8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0.7億元,增長10.5%。從商品類別看: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增長18.1%,增幅同比提高8.8個百分點。其中:糧油類增長21.0%;肉禽蛋類增長29.0%;蔬菜類增長19.4%;干鮮果類增長25.0%;飲料類增長13.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的零售額增長24.8%。其中,服裝類增長24.9%,;針紡織品類增長23.6%;家用電器類增長18.0%;汽車類增長5.1%。
 
全市完成進出口總額28.3億美元,同比增長98.7%,高于上年同期增速86.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完成3.1億美元,同比增長7.3%;進口完成25.2億美元,同比增長1.2倍。全年利用外資10044萬美元,同比增長21.4%。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業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20744公里。其中,高速253公里,一級210公里,二級654公里,三級3486公里,四級11531公里,等外4610公里,公路密度32.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區第三位。全年客運量實現1919萬人,同比下降3.9%;旅客周轉量1619百萬人公里,同比下降8.1%。公路貨運量實現8651萬噸,同比增長36.7%;貨物周轉量17596百萬噸公里,同比增長16.9%。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6億元;年末本地網固定電話用戶26.3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51.3萬戶。互聯網絡注冊用戶19.0萬戶。全年共完成郵政特快專遞38.3萬件,報刊期發17.7萬份,函件32.9萬件,包件3.7萬件。
 
建成完善了走西口民俗第一村、雙廟鎮烏蘭布和沙漠旅游區、隆興湖景區等旅游項目,河套濕地旅游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年共接待游客314.4萬人次,同比增長20.3%;實現旅游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25.7%。
 
七、金融保險業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45.8億元,同比增長7.0%。在各項存款中,單位存款242.9億元,同比增長8.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53.4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37.7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短期貸款445.3億元,同比增長12.9%,在短期貸款中,個人貸款及透支225.5億元,同比增長21.1%;單位貸款及透支214.7億元,同比增長8.8%;貿易融資貸款5.0億元,同比下降54.0%。中長期貸款190.2億元,同比增長9.5%。
 
全市保險業保費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12.9%。其中,財產險收入8.8億元,增長7.9%;人壽險收入14.6億元,增長16.2%。賠款支出4.3億元,同比下降0.5%。其中,財產險支出3.6億元,下降6.5%;人壽險支出0.7億元,增長46.4%。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學校285所。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學校2所,全年招收學生0.3萬人,在校學生0.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14所,全年招收學生0.7萬人,在校學生1.8萬人;普通中學51所,其中,完全中學7所,高級中學6所,十二年一貫制中學2所,初級中學20所,九年一貫制中學16所。初中招收學生1.3萬人,在校學生4.5萬人;高中招收學生3.0萬人,在校學生3.0萬人;小學93所,比上年減少6所,全年招收學生1.3萬人,在校學生7.5萬人。全市“兩基”人口覆蓋率達100%,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到目前為止,我市共建成自治區企業研發中心23家。申報了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2項,共征集到市本級科技創新基金申報項目92項。年內全市授權專利133項,其中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85項,外觀設計專利22項。專利授權總量達到1361項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完成“十個全覆蓋”嘎查村文化室設備配套任務327個(其中提前完成103個,額外完成19個)、廣播電視“戶戶通”安裝任務3.2萬戶。配套完善基層公共電子閱覽室73個,新建完善147個嘎查村(社區)文化室,幫扶建成文化大院30個。組織舉辦了中國·河套文化藝術節、黃河濕地旅游文化節、全市社區文化節等大型文藝演出活動35場次。蒙古族駝球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我市被命名為“中國觀賞石之城”,烏拉特后旗被命名為“中國戈壁石之鄉”。年末擁有廣播電視臺7座,調頻轉播發射臺1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6%。電視轉播發射臺14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9%;縣級廣播電視臺6座。《巴彥淖爾日報》全年發行626萬份。《黃河晚報》全年發行306萬份。
 
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613所。其中醫院49所(綜合醫院33所,中醫醫院7所,中西醫結合醫院1所,民族醫院3所,專科醫院5所),公立醫院19所,民營醫院3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517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40所,蘇木鎮衛生院111所,村衛生室741所,門診部15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610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7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8所,衛生監督局8所,婦幼保健機構8所,急救指揮中心、結防所、中心血站各一所,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20所)。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054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332人、注冊護士(師)3810人。床位數9463張。平均每千人口擁有衛技人員6.3人、執業(助理)醫師2.6人、注冊護士(師)2.3人、床位數5.7張。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舉辦了2014中國·巴彥淖爾沿黃河公路自行車邀請賽和巴彥淖爾市黃河濕地龍舟賽。十三運期間,我市代表團獲得56枚金牌、41枚銀牌、55枚銅牌,獎牌總數152枚。我市運動員高文魁在2014中國·太倉國際田聯競走世界杯10公里競走比賽中榮獲冠軍,成為繼高鳳蓮之后的又一名世界冠軍。全市體育彩票共銷售9100萬元,同比增長9.4%。其中電腦型彩票銷售6700萬元,即開型彩票銷售2400萬元。
 
十、環境保護和節能降耗
 
組織開展“地市級生態鄉鎮”、“地市級生態村”的申報和創建工作,驗收并命名了17個地市級生態鄉鎮和37個地市級生態村。全年共完成大氣污染治理工程13個,淘汰落后產能企業9家,淘汰燃煤小鍋爐129臺,完成加油站、油罐車油氣回收裝置安裝59臺(座)。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4%,PM10年均值較2013年下降11.3%,
 
初步核算,2014年我市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4%,超額完成年度下降目標和“十二五”進度目標,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45.4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0%,其中,七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573.4萬噸標準煤,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消費總量的88.8%。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總人口167.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6.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51.7%;鄉村人口80.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48.3%。
 
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7元,同比增長10.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18元,同比增長9.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364元,增長9.4%,恩格爾系數(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27.9%;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1元,同比增長13.0%。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472元,增長11.5%,恩格爾系數29.5%。
 
至12月底,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類人員96.9萬人。其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0.1萬人,征繳職工養老保險費15.0億元;納入社會化管理的企業離退休人員9.8萬人;參加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67.0萬人,本期收繳居民養老保險費1.3億元。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各類人員63.3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21.1萬人,參加居民醫療保險42.2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各類企事業單位職工14.7萬人;征繳工傷保險費0.6億元。參加生育保險的企事業單位職工14.5萬人,征繳生育保險費0.2億元。
 
全市城鎮低保月人均保障標準達到441元,較上年提高20元;農牧區低保年人均保障標準達到3314元,較上年提高229元。農牧區五保對象集中和分散供養年人均標準分別達到6718元和3815元,提高900元和500元。孤兒集中和分散供養月人均標準分別達到1690元和1310元,提高190元和150元。城鎮“三無”人員集中和分散供養月人均標準分別達到1130元和700元,提高130元和120元。全年共為城鄉低保、五保、孤兒、城鎮“三無”等困難群眾發放生活保障資金4億多元。全年共支出城鄉醫療救助金4932萬元,累計救助14.3萬人次。為1069名城鄉低保家庭貧困大學生支出救助金3718萬元。為1471名文革“三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1166.8萬元。為12682戶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金1200.67萬元。為城鄉13萬困難家庭發放臨時價格補貼、電價補貼、城市低保家庭取暖補貼4019.44萬元。為27萬農牧戶發放煤補1.6億元。全市共銷售福利彩票2.5億元,為國家籌集公益金8000多萬元,為本級民政部門籌集公益金2200多萬元。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人口數據取自2014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亚洲AV永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 伊人大杳蕉久久动漫 | 先锋资源手机在线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