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盟各族人民在盟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國際金融危機不斷加劇的形勢下,我盟各地沉著應對,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努力變挑戰為機遇,國民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物價漲幅回落、民生明顯改善、結構優化、邊疆安寧、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態勢,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79億元,比上年增長25.3%(按可比價計)。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36.6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8.67億元,分別增長8.5%、26.1%和25.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3047元,比上年增長26.38%,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 11957美元。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由上年的4:69:27調整為4:75:21。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達106.6%,比上年上漲6.6%,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從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的八大類指數來看,呈現"兩跌三平三漲"態勢。"兩跌"是指衣著類和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指數分別下跌2.3%和0.6%;"三平"是指煙酒及用品、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訊類價格指數基本與上年持平;"三漲"是指食品、居住、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指數分別比上年上漲17.1%、8.9%和3.0%。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達108.6%。
表1 2008年各類價格指數

年末全盟就業人員111369人,比上年末增加5491人,增長5.19%。其中:第一產業39009人,增加295人;第二產業19895人,減少7996人;第三產業52465人,增加13192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2%。
全年地方財政總收入253449萬元,比上年增長44.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10385萬元,上劃中央收入124642萬元,上劃自治區收入18422萬元,分別增38.1%、51.8%和37.5%。全年地方財政支出296491萬元,比上年增長30.1%。在地方財政支出中,增幅較高的支出有:文化體育與傳媒、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和農林水事務支出,分別增長120.3%、63.0%、42.9%和33.6%。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應對危機的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工業產品市場需求萎縮,價格下跌,部分企業資金緊張,經營困難,企業節能減排的壓力較大;物價仍在高位運行,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等。
二、農 業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1380公頃,比上年增播968公頃。其中:糧食、油料、蔬菜和藥材類作物種植面積擴大,棉花、瓜類和其他作物種植面積減少,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其他農作物種植結構由上年的6.2:3.9:1調整為14.6:8.6:1。隨著播種面積增加和單產的提高,產量增大。全年糧食總產量155142噸,比上年增產25142噸,增長19.34%。其中:玉米產量增長25.38%。油料產量16592噸,增產4269噸,增長34.64%,棉花產量2817噸,減產796噸,蔬菜產量8444噸,減產2972噸,瓜類產量107645噸,減產13745噸,分別下降22.03%、26.03%和11.32%。
表2 2008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2008年我盟搬遷轉移安置農牧民613戶2026人,解決貧困人口2622人。牧業年度牲畜存欄178.27萬頭(只),比去年同期減少1.49萬頭(只),良種及改良牲畜總頭數138.51萬頭(只),占存欄總頭數的77.70%。牲畜出欄43.98萬頭(只),出欄率24.67%。全年肉類總產量15485噸,減產1328噸;奶類總產量8008噸,增產1064噸;羊毛產量800噸;羊絨產量297噸,基本與上年持平。
表3 牲畜存欄和主要畜產品產量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6400公頃,比上年增加6334公頃,增長62.92%。其中:人工造林面積5452公頃,比上年增加186公頃;飛播造林面積4733公頃,比上年減少67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31.79萬公頃,下降1.58%。森林覆蓋率4.10%。
年末農牧業機械總動力22.61萬千瓦,增長16.91%;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1304噸,降1.21%;農牧區用電量9979萬千瓦小時,增11.66%。本年有效灌溉面積達74.25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達18.58千公頃,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0.76千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25.90億元,比上年增長31.0%,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9.2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下同)增加值121.62億元,增長32.0%。主要產品產量與上年相比,增幅較高的有原煤、煙煤、自來水、生鐵、染料和無毛絨,分別增長33.10%、81.30%、64.02%、54.40%、58.50%和82.30%,產量比上年下降的有飲料酒、水泥、黃金、硅鐵、焦炭、金屬鎂、塑料制品、鐵礦石原礦量、鹽酸、硫酸鈉、水泥熟料、原鹽、洗煤。
表4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2008年1-11月,全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80.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8%;實現利潤9.6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07%,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40.06%;規模以上工業虧損額1.33億元,同比增長1.49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4.51億元,是上年同期的兩倍。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10.78億元,比上年下降2.9%。全盟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3個,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3.46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3.92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71.4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6.83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其中:城鄉5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05.83億元,增長14.5%。從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單位投資42.25億元,下降16.65%;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8.20億元,增長5.94%;有限責任公司投資23.25億元,是上年的2.74倍;私營經濟投資10.55億元,增長1.00%;其他投資12.58億元,是上年的1.91倍。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在全盟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2.41億元,為上年的2.12倍;第二產業投資57.33億元,增長19.68%。其中:工業投資56.56億元,增長18.23%;第三產業投資47.09億元,比上年增長6.20%。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0.05億元,為上年的2.07倍。
五、內外貿易和旅游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7億元,比上年增長22.16%。其中:縣以上消費品零售額22.74億元,縣以下零售額3.43億元,分別增22.58%和19.50%。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0.48億元,零售業零售額20.70億元,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79億元,分別增6.00%、22.70%和21.81%,其他行業零售額0.2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15%。
全年對外貿易進出口額7190萬美元,比上年增19.8%。其中:出口額2519萬美元,比上年降2.1%;進口額467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6.2%。主要出口商品有金屬鈉、氯酸納、無毛絨、食用鹽、建材等。策克口岸進口原煤190萬噸,增57.02%。全盟實際利用外資488萬美元,同比增長9.66%。
年內全盟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11.32萬人次(含一日游游客),比上年增長29.68%,其中:入境旅游者1.8萬人次,國內過夜旅游者69.6萬人次,一日游游客39.92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6.21億元,比上年增45.09%。
六、交通、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業、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4.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8%。2008年,完成全社會公路客運量469.93萬人,貨運量123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4.81%和3.07%;客運周轉量48457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230722萬噸公里,分別增4.22%和6.30%。年末公路總里程達7086公里。其中:等級公路6530公里,等外公路517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45公里,一級路85公里,二級公路278公里。全盟23個蘇木鎮全部通路。年末全盟機動車保有量達3.8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 2.6萬輛。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58370萬元,比上年增17.60%。年末(本地電話)局用交換機容量達2.43萬門,增3.40%。本地網固定電話用戶74439戶,降14.76%;移動電話用戶186523戶,增20%。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260962戶,增7.49%。互聯網絡用戶23454戶。全盟電話普及率達119部/百人,比上年增加7部/百人。
七、金融、保險業
2008年末,全盟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3.64億元,比年初增加35.51億元,增長52.12%。其中:企業存款29.25億元,儲蓄存款49.11億元,分別增長71.89%和30.43%。年末全盟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07.19億元,比年初增加7.82億元,增長7.86%。其中:短期貸款43.95億元,降3.34%;中長期貸款51.59億元,增長15.10%。全年金融機構現金收入187.28億元,降0.56 %,現金支出200.92億元,降0.59%,收支相抵貨幣凈投放13.65億元,比上年降0.97%。
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16062萬元,比上年增23.49%。其中:財產險6585萬元,人壽險9477萬元,分別增12.22%和32.75%。全年保險業賠付額3670萬元,比上年增38.44%。其中:財產險3317萬元,壽險353萬元,分別增47.29%和降11.53%。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08年全盟共有各類學校52所,招生6753人,在校學生31876人,畢業生7442人。其中:普通中學17所,招生1991人,在校學生11903人,畢業生3938人;小學21所,招生1939人,在校學生14128人,畢業生689人;幼兒園9所,招生835人,在校學生2126人,畢業生626人。年內全盟義務教育輟學率:小學為0,初中控制在0.2%以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書教人。全年有2105人參加各類高考,錄取1456人,其中:各類本科錄取515人,錄取率為24.47%;專科錄取941人,錄取率為44.7%。全盟專本科錄取率為69.17%。
全年取得科技成果17項,全部為應用技術成果。全年專利申請量4項,科技發展計劃項目30項,年內簽訂項目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9189萬元,推廣農牧業適用技術27項。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擁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轉播發射臺38座,調頻轉播發射臺5座,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8822座,微波站24個。擁有公共圖書館4個,群眾藝術館及文化館4個,文化站23個。廣播覆蓋人口16.48萬人,覆蓋率達89.81%,電視覆蓋人口16.66萬人,覆蓋率90.79%,有線廣播電視用戶40228戶,圖書館藏書16.15萬冊。全年出版報紙212.8萬份,其中:《阿拉善日報》212萬份,《阿拉善廣播電視報》8000份。
年末擁有衛生機構(不包括嘎查、村衛生室)172所,
其中:醫院1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9所,衛生院42所,門診部1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72所,婦幼保健機構4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所,衛生監督所4所,采血機構1所。病床832張,衛生技術人員1615人,執業醫師670人,執業助理醫師152人,注冊護士393人。擁有嘎查、村衛生室17所,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08人。
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常年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達7.84萬人,體育人口比例達42.65%。全盟體育健兒參加全區體育比賽獲獎牌16枚,其中:金牌2枚,銀牌3枚,銅牌4枚,其他獎牌7枚。
十、環境保護
全盟確定的自然保護區9個,總面積358.80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6個,旗縣級自然保護區1個。全盟擁有工業廢水治理設施42套,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69.87%;擁有工業廢氣治理設施163套,工業廢棄中,二氧化硫排放量42491.01噸,工業粉塵去除量55115.27噸,工業粉塵排放量11692.75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62.03%。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438.96萬噸,城鎮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379.07噸,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4409噸,生活及其他煙塵排放量1707噸。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盟總人口22.05萬人,比上年增加0.32萬人。其中,女性10.7萬人,城鎮人口16.5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0.2萬人,出生率8.96‰;死亡人口0.11人,死亡率4.89‰;人口自然增長率4.07‰。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1元,比上年增加2502元,增長20.1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069元,比上年增加997元,增長19.66%。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為33.71%,農牧區為33.28%。城鎮居民每百戶接入互聯網的移動電話10.44部/百戶,接入有線電視網絡的電視機99.55臺/百戶,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38.58臺/百戶。城鄉居民每百戶耐用品擁有量有不同程度增長。
表5 每百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全盟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32659人,比上年增加1606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29591人,比上年增加2506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059名,為失業人員發放救濟金306.14萬元。參加基本醫療保險53403人,比上年增加1396人。年內全盟城鎮低保戶3060戶5654人,發放低保資金1434萬元。農牧區低保戶2174戶5281人,發放低保資金655萬元。各類優撫對象518人。
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4個,床位182張,收養人數109人,福利企業5家,安排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64人,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22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