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遼寧

本溪市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1-05-19 09:25:50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9980次

本溪市統計局2011-4-12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搶抓機遇促發展,國民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超額完成了“兩個不低于”奮斗目標。勝利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6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4億元,比上年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536.0億元,比上年增長17.6%;第三產業增加值281.0億元,比上年增長14.7%。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4:62.30:32.66。人均生產總值55283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0%。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3.35億元(現價),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6.39億元,比上年增長3.4%;林業增加值11.73億元,比上年增長7.9%;牧業增加值10.62億元,比上年增長6.3%;漁業增加值3.88億元,比上年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73億元,比上年增長8.2%。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9850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0130公頃。其中,水稻播種面積9197公頃;玉米播種面積35000公頃;谷類播種面積923公頃;高粱播種面積164公頃;豆類播種面積2933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10公頃;藥材作物播種面積3984公頃;蔬菜作物播種面積4894公頃;瓜果播種面積201公頃。

全年糧食總產量21.66萬噸,比上年下降5.9%。其中,水稻產量4.94萬噸,比上年下降12.8%,玉米產量14.94萬噸,比上年下降4.1%,谷類產量0.25萬噸,比上年下降9.1%,豆類產量0.51萬噸,比上年下降9.7%。在非糧食作物中,油料產量0.06萬噸,與上年持平,蔬菜產量20.42萬噸,比上年下降17.6%,瓜果產量0.52萬噸,比上年下降8.8%,水果產量4.72萬噸,比上年下降7.6%,園參產量190噸,比上年增長8.7%。

全市人工造林面積13080公頃,封山育林面積6333公頃,育苗面積285公頃,幼林撫育作業面積24177公頃,成林撫育面積7628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74.5%。

全年肉類總產量11.9萬噸,比上年增長1.7%;禽蛋產量5.5萬噸,與上年同期持平;奶類總產量1.8萬噸,比上年下降10.0%。

全年水產品產量2.0萬噸,比上年增長11.0%。其中,淡水捕撈產量完成3010噸,比上年增長82.4%。淡水養殖產量16917噸,比上年增長3.7%,其中,魚產量14042噸,比上年增長2.2%。漁業水面養殖面積16917公頃,比上年增長10.4%。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52.5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0.5%。其中,柴油機43.36萬千瓦;電動機6.18萬千瓦;汽油機2.99萬千瓦。全年農機械總動力中,拖拉機動力11.06萬千瓦;農用排灌動力2.22萬千瓦;收獲機械動力0.64萬千瓦;水田機械0.06萬千瓦,收獲后處理機械1.40萬千瓦,漁業機械0.02萬千瓦,運輸機械動力27.21萬千瓦,畜牧養殖機械1.32萬千瓦,農田基本建設機械動力4.21萬千瓦,設施農業設備0.20萬千瓦,農產品初加工作業機械動力3.48萬千瓦。農機化作業中,機耕面積33.35千公頃,機播面積20.01千公頃,機電灌溉面積2.78千公頃,機械植保面積1.52千公頃,機收面積4.74千公頃。全年農機經營總收入3.08億元。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4.36萬噸,地膜使用量439噸,地膜覆蓋面積6811公頃,農用柴油使用量7047噸,農藥使用量682噸。

全市水務完成土石方1622.7萬立方米,投入人工417.7萬個工日,車工4.9萬個臺班,投入使用農建資金3.3億元。全年完成灌溉水源窖工程126項,新增調蓄供水能力21.7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1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0萬畝。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0萬畝,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5座,新修加固堤防87.3公里。全年完成農村飲水工程66處,解決5.2萬人、1.2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三、工業

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489.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5%,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以下均簡稱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2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0%。

從輕、重工業分類看,輕工業完成增加值22.3億元,比上年增長47.0%;重工業完成增加值398.5億元,比上年增長18.5%。從企業類型看,大中型企業完成增加值310.6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小型企業完成增加值110.2億元,比上年增長56.2%。按所有制看,公有制企業完成增加值305.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非公有制企業完成增加值115.3億元,比上年增長39.9%。按市直、縣區工業看,市直工業完成增加值257.7億元,比上年增長11.4%;縣區工業完成增加值163.2億元,比上年增長39.4%。其中,平山區完成增加值20.2億元,比上年增長43.1%。溪湖區完成增加值27.0億元,比上年增長42.2%。明山區完成增加值23.6億元,比上年增長50.7%。南芬區完成增加值13.2億元,比上年增長41.3%。本溪縣完成增加值38.0億元,比上年增長28.8%。桓仁縣完成增加值22.4億元,比上年增長39.4%。經濟開發區完成增加值18.8億元,比上年增長35.1%;按主要行業看,冶金支柱業完成增加值318.4億元,比上年增長15.8%;鋼鐵深加工業完成增加值20.9億元,比上年增長48.3%;裝備制造業完成增加值21.3億元,比上年增長48.3%;建材產品制造業完成增加值11.6億元,比上年增長50.1%;醫藥制造業完成增加值5.2億元,比上年增長32.5%;采礦業完成增加值67.5億元,比上年增長33.4%;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完成增加值5.1億元,比上年增長7.2%;化工及制造業完成增加值1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0%;紡織及紡織品加工業完成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44.0%;農副產品加工業完成增加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34.0%;食品及飲料業完成增加值10.1億元,比上年增長68.7%;木材加工及制造業完成增加值1.8億元,比上年增長40.9%。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86%,比上年提高0.5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38.7億元,比上年增長23.15%。資產合計1620.9億元,比上年增長12.16%。實現利稅總額63.2億元,比上年增加44.7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3.2億元,比上年增加33.9億元。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37個中,虧損企業個數101個,比上年增長31.17%。虧損企業虧損面15.9%,虧損企業虧損額3.5億,比上年下降82.14%。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3.9萬人,比上年下降1.17%。

四、建筑業和房地產開發

全年全市納入統計制度的170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180.9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初步核算全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7.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8.8%。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60.1億元,比上年增長28.9%。其中,建筑工程產值138.9億元,比上年增長27.6%;安裝工程產值18.4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其他建筑產值2.8億元,比上年增長44.7倍。竣工產值82.5億元,比上年增長9.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45.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5%,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89.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8%。實際投標承包面積634.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7%。期末從業人數5.9萬人,比上年增長16.4%。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57.3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其中,住宅投資30.6億元,比上年下降12.3%。本年完成開發土地面積158.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7%。購置土地面積74.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7%。商品房屋施工面積796.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3.0%,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287.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9%。商品房屋竣工面積177.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1%。竣工房屋價值32.1億元,比上年下降24.0%。

全年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27.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31.5%,其中,現房銷售面積64.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0%;期房銷售面積163.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9.9%。商品房屋銷售額76.2億元,比上年增長40.8%。其中,現房銷售額29.1億元,比上年增長3.1%,期房銷售額47.1億元,比上年增長81.9%。年末全市商品房屋待售面積52.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8%。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0.0億元,比上年增加110.6億元,增長36.1%。其中,城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38.0億元,比上年增長31.8%。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380.7億元,比上年增長33.2%。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57.3億元,比上年增長23.2%;農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1億元,比上年增長57.0%。在農村固定資產投資中,農村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比上年增長51.3%。農村農戶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比上年增長59.3%。

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5.5億元,比上年增長118.4%;第二產業完成投資246.6億元,比上年增長40.4%;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85.9億元,比上年增長20.5%。

全年新增固定資產298.2億元,比上年增長65.7%。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723個,比上年增長30.0%,新開工項目583個,比上年增長28.7%,全部建成投產項目507個,比上年增長39.3%。

六、國內貿易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4億元,比上年增長18.7%。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看,其中,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3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其中,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0.5億元,比上年增長18.9%;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億元,比上年增長17.0%。按分行業看,批發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9%。零售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7%。住宿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1.4%。餐飲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億元,比上年增長13.1%。

從批發、零售業銷售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114.5億元,比上年增長25.4%。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銷售額24.5億元,比上年增長12.7%,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銷售額90.0億元,比上年增長29.4%。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87.6億元,比上年增長26.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銷售額54.7億元,比上年增長41.9%,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銷售額132.9億元,比上年增長21.1%。

從住宿和餐飲業經營情況看,住宿業實現營業額4.3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營業額1.4億元,比上年增長5.8%,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營業額2.9億元,比上年增長32.0%。餐飲業實現營業額23.1億元,比上年增長21.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營業額2.9億元,比上年增長25.1%,限額以下企業實現營業額20.2億元,比上年增長20.5%。

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場達到135個。其中,消費品交易市場111個,農副產品交易市場10個,工業品交易市場14個。按市場整體布局劃分,城市商品交易市場74個,農村商品交易市場61個。

七、旅游業

全市接待國內旅游人數239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2%。國內旅游收入175.8億元,比上年增長32.9%。接待入境旅游人數5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4.9%。旅游外匯收入2890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6.6%。全年旅游總收入194.6億元,比上年增長32.6%。

年末全市星級以上賓館達26家,旅行社達45家。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16個。

八、市場價格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呈上漲態勢,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2.76%,比上年同期增長2.76%,其中,服務業項目價格指數101.00%,消費品價格指數103.33%。從構成居民消費的八大類商品看,食品類指數107.78%,比上年增長7.78%;煙酒及用品類指數101.01%,比上年增長1.01%;衣著類指數95.80%,比上年下降4.20%;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指數97.33%,比上年下降2.67%;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指數101.26%,比上年增長1.26%;交通和通信類指數101.23%,比上年增長1.23%;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指數100.47%,比上年增長0.47%;居住類指數101.38%,比上年增長1.38%。商品零售價格指數103.23%,比上年增長3.23%。

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115.92%,比上年增長15.92%。其中,重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18.10%,比上年增長18.10%;輕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03.29%,比上年上升3.29%。生產資料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17.06%,比上年增長17.06%。;生活資料產品出廠價格指數103.38%,比上年上升3.38%。工業企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112.92%,比上年增長12.9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九、對外經濟

全年出口創匯15.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5.1%。引進外資項目18個,新簽利用外資合同額4359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4.9%。外商直接投資3010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9.7%。全年新注冊三資企業18家。引進域外投資項目610個,比上年增長15.7%。投資到位資金額429.3億元,比上年增長120.7%。

全年派出勞務人員2301人次,比上年下降11.7%。完成營業額133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8.6%。

 
 

十、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全年公路貨運量5357萬噸,比上年增長19.0%;貨運周轉量722252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0.0%。公路客運量2369萬人,比上年增長5.5%;客運周轉量150249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9.7%。全年鐵路貨運量3069萬噸,比上年增長8.6%。鐵路客運量2238萬人,比上年下降11.5%。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13920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4281萬元,電信業務總量9148萬元,移動業務總量165986萬元,聯合網絡通信業務總量32625萬元,鐵通業務總量4734萬元。在電信業務中,移動電話用戶143.98萬戶。城鄉居民住宅電話用戶32.33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1.30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1.03萬戶。電信主要通訊能力中,光纜線路長度15928.7公里,固定長途電話交換機容量3989路端,局用電話交換機容量46.67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203萬戶。

全社會用電量1386822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3.1%。其中,全行業用電量132380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6%。在全行業用電量中,工業企業用電量1263330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3014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4.4%,。在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中,城鎮居民生活用電量53815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9.6%;鄉村居民生活用電919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53.9%。

十一、財政、金融、稅收、保險業

全市地方財政收入85.5億元,比上年增長31.5%。一般預算收入74.6億元,比上年增長27.4%。其中,各項稅收收入55.7億元,比上年增長28.9%。地方財政支出125.7億元,比上年增長20.1%。一般預算支出116.1億元,比上年增長20.0%,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公共安全支出15.7億元,比上年增長2.1%;教育支出15.7億元,比上年增長2.1%;農業支出9.1億元,比上年增長21.8%;科學技術支出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2%;醫療衛生支出4.8億元,比上年下降44.3%;環境保護支出3.3億元,比上年增長63.1%。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36.85億元,比年初增加104.35億元,同比多增加6.12億元,增長16.5%。其中,企業事業單位存款余額160.11億元,比年初增加46.32億元,同比多增14.22億元,增長40.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73.59億元,比年初增加56.12億元,同比多增3.02億元,增長13.4%;其他存款余額103.12億元,比年初增加1.91億元,同比多增11.09億元,增長1.9%。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00.69億元,比年初增加107.85億元,同比多增24.63億元,增長21.9%。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55.31億元,比年初增加48.97億元,同比多增1.92億元,增長23.7%;中長期貸款余額240.46億元,比上年增加62.61億元,同比多增8.89億元,增長35.2%。票據融資余額64.59億元,比年初減少35.53億元,下降35.5%。

國稅收入4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3%。其中,消、增兩稅39.3億元,比上年增長27.0%;企業所得稅3.3億元,比上年增長52.5%;個人利息所得稅0.05億元,比上年下降81.8%;車輛購置稅1.7億元,比上年增長42.5%。

地稅收入5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0%。其中,營業稅10.1億元,比上年增長19.1%;企業所得稅1.3億元,比上年下降67.5%;個人所得稅5.5億元,比上年增長50.1%;資源稅4.3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城建稅3.0億元,比上年增長47.8%;房產稅1.7億元,比上年增長2.2%;印花稅1.0億元,比上年增長25.3%;土地使用稅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土地增值稅0.52億元,比上年增長53.79%;車船稅0.3億元,比上年增長15.2%。

全年人壽保險承保金額1542715.7萬元。承保件數188392.4件。業務收入167072.8萬元,比上年增長30.4%。給付金額34600.8萬元,賠款金額1978.7萬元。全年財產保險承保金額18881452.9萬元。保費收入43404.7萬元,比上年增長39.9%。賠款金額18705.1萬元,比上年下降18.8%,賠付率為43.1%。

十二、教育

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幼兒園276所,其中教育部門辦4所,其他黨政機關辦2所,事業單位辦73所,部隊辦1所,地方企業辦6所,民辦190所。教學班1146個,入園幼兒12939人,在園幼兒25332人。幼兒園園長和專任教師及保育員2784人。幼兒園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義務教育中小學校120所,其中城區中小學校63所,農村中小學校55所,特殊教育學校2所。全市小學66所,招生9583人,在校生64048人,畢業生12643人,學齡人口入學率99.97%。教職工總數6416人。專任教師總數為5665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校舍建筑面積42.1萬平方米。全市初中52所,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23所,初級中學29所。招生12703人,在校生42068人,畢業生16785人,學齡人口入學率99.96%。初中教職工5077人,專任教師3875人。校舍建筑面積31.8萬平方米。全市特殊教育學校2所,招收殘疾兒童入學24人,在校殘疾兒童少年259人,從事特殊教育的教職工69人,其中專任教師61人。全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31所,其中普通高中16所(含8所完全中學)。中等職業學校15所,其中普通中專7所,職業中專4所,成人中專1所,技工學校3所。普通高中招生8096人,在校生24566人,畢業生7701人,普通高中教職工2014人,校舍建筑面積34.8萬平方米。中等職業學校招生9058人,畢業8457人,在校生26664人,教職工2652人,校舍建筑面積38.3萬平方米。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3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所,成人高等學校2所。畢業生4175人。招生5316人,在校生總數15471人。高等學校教職工1410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三、科學技術

年末科學研究開發機構26個。全年財政科技經費支出達1.1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全年共有44個項目榮獲市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18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受理專利申請267件,授權專利151件。全市共擁有國家級企業研發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家,市級企業研發中心3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6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18.3億元,比上年增長38.0%,實現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93.2億元,比上年增長27.3%。全市高新技術增加值占GDP比重為10.8%。

十四、文化、衛生、體育

博物館工程是我市“十一五”時期的重要文化設施項目,2010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全年接待觀眾9萬余人次。本溪市新華書店在中國藥都核心商業區開設分店,書店經營面積1700平方米,經營品種涉及音像制品,文教、科技等書刊3萬余種。完成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和3576戶數字電視機頂盒的安裝任務,146家農家書屋的選址工作。

專業劇院全年共演出111場,實現演出收入110.6萬元。精品劇目《女人是座山》獲遼寧省第八屆藝術節最高獎“優秀劇目獎”。群口快板《家鄉好》、“667手拉手輔導組”項目,獲得全國社會文化藝術政府最高獎項第十五屆“群星獎”作品獎和項目獎,填補了我市在國家級“群星獎”曲藝類、項目類上的兩項空白。評書大師田連元用評書《話說本溪》,將本溪的秀美山水、文化傳承推向了全省、全國。成功舉辦了第四屆遼寧中部八城市群眾文化論壇、“兩節”文化活動和市第九屆“迎新春秧歌大賽”、“迎兩會慶新春”畫展活動、本溪市“紅詩紅歌頌祖國”專場文藝演出、本溪市第四屆群眾舞蹈大賽、“山水人文·印象本溪”全國攝影大賽名家作品和獲獎作品展、馮大中作品全國巡展精品展、全國第十一屆美展入選作品展、本溪民間收藏及共和國將軍書畫展等展覽活動。

市圖書館采購新書13515冊;征集地方文獻186冊;電子文獻27000冊。全年共接待讀者21.5萬人次、流動書刊30.5萬冊次;新發展讀者3462人;提供文獻線索1026條。數字化期刊達1000余萬篇,法律法規全文25萬條。電子閱覽室播放視頻講座25次,讀者1000余人。市新華書店實現圖書銷售1580萬冊,其中:中小學教材完成1000萬冊,比上年增長25%。全市共有檔案館9個。

全市共組織開展重大行動14起,檢查場所1500余家次,查處違規場所260余家次,依法吊銷網絡文化許可5家。收繳違規書刊1300余冊、盜版書刊4600余冊、盜版軟件及非法音像制品8300余份。

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197處,其中新發現818處,復查379處,確定已消失不可移動文物85處。2010年,我市整理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共14項,其中“本溪松花硯雕刻技藝”已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全市有市、縣級廣播電臺3座,中短波轉播發射臺1座(13千瓦),調頻轉播臺4座(7.1千瓦),廣播電臺開辦節目5套,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9.4%。全市有市級電視臺1座,電視轉播發射臺5座(13.55千瓦),市、縣電視臺開辦節目6套,全市有線電視用戶30萬戶,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6%。

2010年末,全市擁有衛生機構245個。其中,醫院28家(其中:三級甲等醫院2家;三等乙等醫院2家;二級甲等醫院14家;二級乙等醫院4家;其他6家)、療養院3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9家、衛生院42家、門診部2家、診所及衛生所和醫務室105家、采供血機構1家、婦幼保健機構7家、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家、衛生監督所(中心)7家。全市編制床位數9792張。衛生技術人員數1028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734人、注冊護士4512人、藥劑師713人、技師634人、其它衛生技術人員692人、其他技術人員375人、管理人員876人。

在遼寧省第十一屆運動會上,本溪市體育代表團共選派496名運動員、40余名教練,參加了25個大項和434個小項的角逐,以169.1枚金牌、353.25枚獎牌、總分3901.48分獲得了青少年組金牌、獎牌、團體總分三項第四名的歷史最好成績,并榮獲了“體育道德風尚獎”。同時,自行車獲單項團體第二名,田徑、水上項目獲2個單項第三名的好成績。

全年承接了6場遼寧男排主場比賽、遼寧女排對朝鮮女排的2場國際友好邀請賽、遼寧男籃對美國飛鷹隊的國際友誼賽。承辦了省民政系統乒乓球賽、省地稅系統乒乓球賽、省移動系統羽毛球賽等。全市體育彩票總銷量達到了4000萬元。

全市深入貫徹實施《全民健身條例》,舉辦了2010年全民健身啟動儀式、慶祝建國61周年全民健身展示活動、本溪市市民徒步走活動、城鄉共建籃球賽及本溪市“健康杯”第三屆龍舟賽、全市老年人門球賽、“豐收杯”農民籃球賽、乒乓球賽等活動,參與市民數萬人,形成了天天有活動、月月有賽事、節假日有熱潮的局面。農民健身工程惠及全市282個行政村,在全省率先達到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全年投入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達2000多萬元。培訓縣、區指導站的指導員的優秀骨干300余人。對全市各單項協會規范管理,成立了柔力球、馬術、無線、跳繩等5家協會,使全市的單項體育協會發展到36家。

體校中專部招錄學生80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招生工作計劃,在校生達到了300余人,目前學校的辦學規模和質量水平居省內外同類學校前列。積極創建第二輪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順利通過省體育局組織的復評檢查。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積極發揮體育科研作用,投入資金30萬元,科研所完成了對3000余人的體質檢測工作,圓滿完成了第三次全國國民體質檢測年的任務。

十五、就業

全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人數為23.2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0.3萬人,下降1.3%。其中,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18.1萬人,比上年減少0.3萬人,下降1.6%;集體經濟單位從業人員2.1萬人,與上年同期持平;其它所有制經濟單位從業人員3.0萬人,與上年同期持平。全市企業單位從業人員人數16.6萬人,比上年減少0.2萬人,下降1.2%。事業單位從業人員人數4.9萬人,與上年同期持平。機關從業人員人數1.7萬人,比上年減少0.2萬人,下降10.5%。

2010年,全市城鎮實名制就業人員8.3萬人,比上年增長1.2%。新開發公益性崗位3000個。全市實有登記失業人員2.9萬人,比上年下降27.5%。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8%,比上年下降0.52個百分點。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73.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億元,增長11.2%。其中,國有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6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4億元,增長9.4%;集體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3億元,增長9.8%;其它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億元,增長30.9%。

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74.9元,比上年多收入2069元,增長14.1%。其中,工資性收入10789元,比上年增長10.2%;經營凈收入1267元,比上年增長18.5%;財產性收入343元,比上年增長85.1%;轉移性收入6239元,比上年增長15.3%。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845元,比上年多收入1095元,增長16.2%。其中,工資性收入3906元,比上年增長12.8%;家庭經營性收入3296元,比上年增長17.9%;財產性收入275元,比上年增長58.8%;轉移性收入368元,比上年增長16.1%。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119元,增長8.0%;在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構成中,人均食品消費支出4780元,比上年增長1.2%。人均衣著消費支出1583元,比上年增長21.2%,人均居住消費支出908元,比上年下降7.4%。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713元,比上年增長18.5%。人均交通和通訊消費支出1321元,比上年增長16.5%。人均文化教育、娛樂用品消費支出1292元,比上年增長11.8%。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977元,比上年增長32.2%。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546元,比上年下降5.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5775元,增長22.3%。在農民人居生活消費支出構成中,人均食品消費支出2274元,比上年增長36.1%。人均衣著消費支出423元,比上年增長6.6%,人均居住消費支出1382元,比上年增長17.6%。人均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270元,比上年增長35.2%。人均交通和通訊消費支出454元,比上年增長16.1%。人均文化教育、娛樂用品消費支出431元,比上年增長18.2%。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429元,比上年下降3.0%。其他商品和服務消費支出112元,比上年增長31.7%。

 

年末市區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積21.25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7.6%,燃氣普及率85.3%。城市人均道路面積由上年的7.1平方米增加到10.1平方米。城市自來水綜合生產能力154.5萬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長度856公里,供水總量31062.2萬立方米。熱水供熱能力1319兆瓦,蒸汽305噸每小時,供熱面積2052.5萬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24.8平方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0%以上。百分之百村通汽車、通電話。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80.5萬人,比上年增長2.6%,其中,在職職工58.3萬人,比上年增長1.1%;離退休人員22.2萬人(不含遺屬),比上年增長6.7%。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4萬元,比上年增長12.8%。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31.1萬元,比上年增長19.3%。全市企業(含個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19.6萬人(不含遺屬),比上年增長7.2%。全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2.6萬人,比上年增長12.1%,其中,在職職工39.3萬人,比上年增長14.3%;離退休人員23.3萬人,比上年增長8.5%。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90208.1萬元,比上年增長6.5%。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86644.9萬元,比上年增長23.8%。全市企業(含個人)養老保險擴面人數2.7萬人,比上年增長8.2%,工傷保險擴面人數3.0萬人,比上年下降8.8%,醫療保險擴面人數7.6萬人,比上年增長48.3%。

年末全市城市共有養老機構50家,其中,國辦9家、民辦41家,共計床位4749張。農村中心敬老院16所,床位2316張。城市低保人數有72611人,發放保障金20974.8萬元,醫療求助人數54060人次,城市低保邊緣人數9334人。農村有9840戶、20092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

十七、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

全年城區共栽植各類樹木45.3萬株。新增綠地面積75.2萬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綠地面積28.6萬平方米。

全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Ⅱ級(良)以上天數348天,比上年增加5天,達標率由上年的94.0%提高到95.3%。城區環境空氣中自然降塵年均值為17.8噸/平方公里·月,超過省控標準(8噸/平方公里·月)1.23倍。可吸入顆粒物年均值為0.06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值為0.05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為0.034毫克/立方米,全部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市區降水pH值在6.47-7.84之間,未發現酸性降水。老官砬子飲用水源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水質狀況良好。

各類功能區環境噪聲晝間、夜間平均等效聲級均低于國家《生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環境噪聲限值。市區環境噪聲晝間、夜間平均等效聲級分別為56.3分貝和46.9分貝,比上年晝間上升0.2分貝,夜間下降0.6分貝。城區道路交通噪聲加權平均值為64.5分貝,比上年下降1.0分貝。本溪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均值為54.2分貝,比上年上升1.3分貝。

注:公報中有的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日本高清区 | 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707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一级aV片 |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