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統計局
2008年4月19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省十次黨代會”和市四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努力克服諸多困難和不利因素,求實開拓,使國民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社會事業取得全面進步,民生狀況不斷改善。
一、綜合
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599460萬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0024萬元,增長11.8%;第二產業增加值263928萬元,增長15.6%;第三產業增加值’705508萬元,增長9.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206元,增長11.3%。三次產業結構為39.4:16.5:44.1。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5.8%。食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居住、衣著、煙酒及用品、交通通訊、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分別上漲13.1%、9.4%、7.5%、5.4%、4%、2.4%、0.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8.5%。
二、農業
農業減產不減收。2007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718615萬元,比上年增長1.3%。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9.3萬公頃,同比增長2.3%。糧食產量152_4萬噸,同比下降10.2%。主要農副產品如下:
絕對值(萬噸) 比上年增長%
糧 食 152.4 —10.2
水 稻 6.3 5.0
小 麥 36.8 40.5
玉 米 15.9 持平
大 豆 78.5 —24.4
薯 類 9.5 —12.8
油 料 0.1 持平
亞 麻 2.5 —43.2
甜 菜 4.8 —58-3
蔬菜水果 28.4 —25.1
綠色食品產業持續發展。全年完成綠色食品播種面積8.9萬公頃,產量23.1萬噸。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完成幼林撫育面積11275公頃,完成造林面積784公頃。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完成封山育林面積6000公頃。
畜牧業平穩發展。全年大牲畜存欄22.1萬頭,同I=匕增長14.1%,其中黃牛存欄15.2萬頭,增長15.8%;奶牛存欄5.7萬頭,增長16.7%。肉類總產量4.6萬噸。水產品產量6713噸。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79.9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5%。擁有農用拖拉機8.5萬臺,比上年增長0.8%。化肥施用量(實物量)16.2萬噸,增長1.6%。農村用電量13855萬千瓦時,下降0.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效益和速度同步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4823萬元,比上年增長18.1%。其中重工業完成增加值67115萬元,增長20.7%;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7708萬元,尉比增長4.2%。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40787萬元,增長5.4%。中省直工業實現增加值17326萬元,增長3.4%;地方工業實現增加值67497萬元,增長21.9%。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減變化情況如下:
計量單位 絕對值 比上年增長%
原煤 噸 29.72987 3.4
發電量 萬千瓦時 126336 1.1
水泥. 噸 707673 59.8
啤酒 噸 15655 —0.9
塑料制品 噸 648 25
食用植物油 噸 3903 —20.5
乳制品 噸 15605 10.6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10.8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25886萬元,同比增加3617萬元。其中地方工業實現利稅22072萬元,同比增加3’752萬元。
建筑業生產速度加快。全年建筑業實現總產值98085.4萬元,同比增長68.2%,。施工房屋面積704101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1%;房屋竣工面積570357平方米,增長3.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近十年最高水平。全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90115萬元,比上年增長28.7%。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0593萬元,下降28.8%。投資結構繼續改善。全年農林牧漁業投資12438萬元,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業投資66142刀元,教育事業投資8567萬元。全年新增固定資產269646萬元,比上年增長2.4%。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為69.1%,比上年下降17.7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14995萬元,商品房銷售面積134762平方米,分別下降31.1%和2l%。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運-仟活躍;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757萬元,比=匕年增長15.5%。從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63863萬元,增長15.6%;農村消費品零售額68894萬元,增長15.1%。從行業看,批發業130360萬元,增長15.7%;零售業131909萬元,增長15.3%;住宿、餐飲業零售額68191萬元,增長15.9%;其它行業零售額2297萬元,增長3.5%。從商品類別看,吃的商品零售額166379萬元,占零售總額的50%;穿的商品零售額72208萬元,占零售總額的21.7%;用的商品零售額78198萬元,占零售總額的23 .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六、對外經貿及旅游
對外貿易高速增長。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236422.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9.2%。其中,出口總額224901.5萬美元,增長51.6%;進口總額11521.3萬美元,增長14.8%。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48064.6萬美元,增長160.5%,民間貿易36369.1萬美元,增長15.3%,一般貿易151887.6萬美元,增長40.2%。
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6.4萬人次,同比增長12.9%。,邊境旅游出入境人數44.3萬人次,增長18.7%。其中,出境0.8萬人次,下降4%;入境43.5萬人次,增長19.2%。
七、交通
全市交通運輸業平穩發展。完成鐵路貨運量101.1萬噸,鐵路貨物周轉量14050.5萬噸公里;公路貨運量769萬噸,公路貨物周轉最43384萬噸公里。完成鐵路客運量1 12.2萬人,鐵路客運周轉量20870.2萬人公里;公路客運量308萬人,公路客運周轉髓58393萬人公里。
八、財政金融
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全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90352萬元,同比增長28.8%,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7185萬元,增長30.6%。全市一般預算支出364151萬元,增長1 8.6%。
金融存款增加貨款減少。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234528萬元,比年初增長14.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592247萬元,比年初增長10.4%。其中,城鎮居民儲蓄存款1325682萬元、農村居民儲蓄存款266565萬元,分別比年初增長8.5%和20.9%。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40466萬元,比年初下降3.4%。
九.教育事業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7881人。普通中學在校生92323人。職業中學在校生4719人。小學校在校生11372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7.36%。
十、文化、衛生、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4個,文化館(站)7個,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和行業圖書館50個,黑河電視臺6座,電臺5坐。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2.2%,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95.1%。
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年末衛生機構床位數5451張,衛生機構技術人員7054人,其中,醫師3284人。
全市共有衛生機構378個。其中,醫院57個,衛生院6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年共獲國家級比賽金牌1枚、銀牌2枚、銅牌2枚;獲省級比賽金牌18枚、銀牌26枚、銅牌19枚。
十一、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事業加快發展。全市環境保護系統共有271人,各級環境監測站9個,環境監測人員93人。有自然保護區24個,建成環境噪聲達標區12個,面積43.1平方公里。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
十二、人口
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市總人口174萬人,比上年增長0.27%。其中,城鎮人口62萬人,同比下降0.2%,占總人口比電35.5%;鄉村人口112萬人,同比增長0.54%,占總人口比重64.5%。全市人口出生率8.09%。,死亡率4.04%,人口自然增長率4.05%。
十三、勞動就業與人民生活。
職工平均工資增加。年末,全市在崗職工113788人,比上年減少3.5%。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90647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640元,增長2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0元,比上年增長21.8%。農民入均純收入3946元,比上年增長12.6%。
社會保障事業平穩發展。全市企業參加養老保險職工71017人,企業參加失業保險職工9024人,企事業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職工180545人。
注: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地區牛產總值及三次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