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地委、行署、林管局的領導下,全區按照“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發展戰略和建設生態型花園式新林區總體部署,深入實施六大攻堅戰,全力保生態、促轉型、惠民生,經濟社會繼續保持較快發展勢頭。
一、綜合
經初步核算,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2320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74625萬元,增長11.3%;第二產業增加值322938萬元,增長10.7%;第三產業增加值625646萬元,增長4.5%。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上漲3.3%。從商品類別看,呈現“六升一降一持平”態勢。其中,食品價格上漲6.7%;煙酒及用品價格上漲2.5%;衣著價格上漲2.4%;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1.0%;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0.4%;居住類價格上漲1.5%;娛樂類價格下降0.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持平。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漲4.1%。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91408萬元,增長26.6%,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6683萬元,增長27%。主體稅種中,增值稅完成6922萬元,下降10.2%;營業稅19258萬元,增長16%;企業所得稅10413萬元,增長31.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62358萬元,增長24.7%,城鄉社區事務、社會保障和就業、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交通運輸、文化體育與傳媒和節能環保等重點支出分別增長135%、85%、60.8%、60%、34.3%、30.3%和25.2%。
二、農業
全年共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42654萬元,比上年增長12.0%。糧食總產量達383305噸,比上年降低17.2%。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指標
2013年
比上年增長%
糧食
383305噸
-17.2
其中:小麥
71960噸
-59.9
大豆
238174噸
3.3
馬鈴薯
15228噸
-31.7
油料
165噸
22.2
蔬菜
86045噸
-22.8
2013年實現林業產值434814萬元,增長14.3%。木材產量564962立方米,比上年減少18.7%。實現木材采運產值56273萬元,比上年下降11.0%。營林情況良好,全年完成中幼齡林撫育面積267.54萬畝,中幼齡林出材量474659立方米。育苗69公頃,當年苗木產量120572株,城鎮園林綠化19公頃,義務植樹58萬株。年末實有森林管護面積7777484公頃。
畜牧業生產平穩。全區畜牧業總產值實現102303萬元,比上年增長8.4%。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如下:
指標
2013年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16398噸
8.2
其中:豬肉
9031噸
6.7
牛肉
2223噸
9.6
羊肉
1653噸
8.3
禽肉
2250噸
6.5
禽蛋產量
5882噸
5.8
奶類產量
5538噸
7.2
其中:牛奶產量
5538噸
7.2
大牲畜年末存欄
35816頭
2.4
其中:奶牛
2586頭
6.5
豬存欄
95173頭
9.1
羊存欄
142851只
7.5
家禽存欄
857507只
8.2
特色養殖業生產情況如下:
指標
2013年
比上年增長%
熊
8只
持平
鹿
3956頭
32.3
鴕鳥
12只
持平
狐(貂)
56253只
-22.4
獺兔
35055只
-1.8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山雞
516只
175.9
2013年年末全區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6.3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5.4%,擁有農用拖拉機12628臺,比上年增長12.9%。化肥施用量(折純)8260噸,比上年減少0.2%,農村用電量1773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2%。
三、工業
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穩定增長,效益增長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80184萬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木材加工業完成增加值41399萬元,增長11.7%。
經濟效益狀況良好。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0233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實現利潤46320萬元,比上年增長8.9%,實現利稅73523萬元,比上年增長0.9%,而且今年實現了虧損企業全部扭虧增盈。
規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如下:
產品名稱實際完成比上年增長%
發電量(萬千瓦時)53944-17.7
纖維板(立方米)11230110.6
膠合板(立方米)51623.2
家具(千件)2275.9
精制茶(噸)256-7.3
建筑業穩步發展。全年資質以上建筑企業29家,實現增加值78334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2%。完成產值208059萬元,比上年增長8.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2013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64875萬元,增長33.0%。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91616萬元,增長155.5%。
從經濟類型上看: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完成569734萬元,增長3.9%,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3.5%;民間投資完成495141萬元,增長96.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去年的31.5%上升到46.5%。
從投資效益上看:全年新增固定資產725347萬元,增長25.5%。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為68.1%。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上升態勢。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5454萬元,增長10.1%。批發零售業繼續成為全區消費品市場運行的主導力量。全年商品零售額實現388254萬元,增長12.2%。餐費收入實現117200萬元,增長3.8%。
限額以下單位發展壯大。經營相對靈活的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商品銷售活躍,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主力軍。全年共實現零售額360778萬元,增長11.1%,占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71.4%,對全區消費品市場的推動作用愈加增強。
六、對外經濟貿易及旅游業
外貿進出口規模繼續擴大。全年進出口總值完成2706.19萬美元,增長40.26%。其中出口完成1134.2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86.5%,進口完成1371.98萬美元,下降6.27%。
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出口額1334.2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86.5%。其中,機電產品出口額250.25萬美元,增長170.2%,占出口總額的18.8%;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73.81萬美元,增長13.8%,占出口總額的5.3%;農副產品出口額223.99萬美元,增長83.4%,占16.8%;家具出口額67.97萬美元,增長348.7%,占5.1%;其它商品出口額718.19萬美元,占53.8%。
實際利用外資2700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1%,其中,直接利用外資282萬美元,下降74.6%;間接利用外資2418萬美元,增長95.8%。
旅游業穩步發展。全年接待各類旅游者380.3萬人次,增長8.0%,實現旅游業總收入359393萬元,增長8.6%。
七、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穩步增長。2013年全區完成公路客運量160萬人,比上年增長1.9%;完成旅客周轉量25205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4%。完成公路貨運量765萬噸,比上年增長2.8%;完成貨物周轉量165481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5%。
郵電通信業小幅增長。2013年全區完成郵政業務總量7499萬元,比上年增長1.7%;通信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4850萬元,增長5.4%。全區移動電話45.7萬戶,增長3.9%;本地電話用戶12.9萬戶,下降0.8%;國際互聯網用戶8.4萬戶,增長6.3%。
八、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運行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668452萬元,比年初增加135583萬元。其中,單位存款余額1015207萬元,比年初增加3225萬元;個人存款余額1558411萬元,比年初增加129128萬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71052萬元,比年初增加180858萬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352080萬元,比年初增加71158萬元;中長期貸款余額393039萬元,比年初增加84797萬元。
保險業發展迅速。全年保費收入為87260萬元,比上年增長60.8%,其中,財產險收入20815萬元,增長183.7%;壽險收入66445萬元,增長41.6%;全年賠付額為29920萬元,比上年增長49.3%,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9345萬元,增長168.5%;壽險賠付金額20575萬元,增長24.3%。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2013年,全區共有普通中學40所,招生6102人,在校生18878人,畢業生7566人。普通小學43所,招生2361人,在校生15632人,畢業生3713人。公辦幼兒園40個,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3882人。大興安嶺職業學院招生1460人,其中:專科853人、中專607人。學年末在校學生3893人,其中:專科2361人,中專1532人。
科技活動取得新成果。研究所從業人員142人,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117人。全區科技經費支出1205萬元,全區通過科技成果鑒定3項。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2013年,全區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5個,公共圖書館6個,博物館1個。中短波轉播發射臺2座、調頻發射臺24座、電視轉播發射臺22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83.7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76%。有線電視用戶94587戶,比上年增加1687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2013年,全區共有衛生機構334個,其中醫院31個、衛生院36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762張,衛生技術人員346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297人,注冊護士1297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個,衛生監督機構11個。全區共有縣(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45個。
2013年,全區運動員在國內比賽中成績顯著,全年共獲得13枚金牌、17枚銀牌、20枚銅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繼續呈負增長趨勢。公安年報數據顯示,全區人口出生率4.68‰,死亡率7.08‰,人口自然增長率-2.4‰。年末全區總人口5075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38892人,占總人口比重86.5%。男性人口259030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1.0%;女性人口248546人,所占比重為49.0%。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4.2。18歲以下人口58945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1.6%;18-60歲人口358629人,所占比重70.7%;60歲以上人口90002人,所占比重17.7%。
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656元,增長12.6%,人均消費性支出11403元,增長16.0%。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8.7%,比上年上升1.7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9032元,比上年增長12.0%。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3010萬元,比上年增長43.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676.4萬元,比上年增長20.0%。撥付救濟、救災和低保資金到位額16960萬元,比上年增長59.2%。
注:1、公報中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或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由于統計制度方法的變化,個別指標總量的增長情況與上年公報發表的數據不一致,均以本公報為準。
4、外貿進出口總值不含漠河中石油事業有限公司原油進口額192533.18萬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