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上海

上海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7-03-06 16:00:49 來源:上海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4233次
上海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2017-02-28
 
2016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根本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不懈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一、綜合
 
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27466.15億元,比上年增長6.8%(見圖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9.47億元,下降6.6%;第二產業增加值7994.34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19362.34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0.5%,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1.36萬元。
 
圖12012~2016年上海市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在上海市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3193.27億元,比上年增長6.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4272.88億元,增長6.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0%,與上年持平。
 
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182.26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制造業增加值1807.75億元,增長2.7%;服務業增加值2374.51億元,增長6.9%(見表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2%。
 
表12016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指標絕對值
 
(億元)比上年增長
 
(%)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182.265.0
 
制造業1807.752.7
 
服務業2374.516.9
 
全年經工商登記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34.70萬戶,比上年增長16.9%,其中,內資企業(不含私營企業)5611戶,減少6.6%;外商投資企業8222戶,減少6.8%;私營企業28.15萬戶,增長17.6%;個體工商戶5.10萬戶,增長22.2%。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0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18.94億元,增長11.7%(見表2)。全年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完成11847.05億元(不含關稅及海關代征稅),同比增長5.5%。
 
表22016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絕對值
 
(億元)比上年增長
 
(%)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06.1316.1
 
#增值稅2460.4410.4
 
個人所得稅593.0821.6
 
企業所得稅1336.8921.1
 
契稅345.8327.6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918.9411.7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02.0915.3
 
公共安全支出337.1822.3
 
教育支出840.975.7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88.8182.0
 
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383.1021.8
 
節能環保支出134.4118.3
 
城鄉社區支出1588.04-3.6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755.88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第三產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85.4%;非國有經濟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72.7%(見表3)。
 
表3201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指標絕對值
 
(億元)比上年增長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755.886.3
 
按經濟類型分
 
國有經濟1844.66-6.6
 
非國有經濟4911.2212.2
 
#私營經濟1074.305.6
 
股份制經濟2611.7122.9
 
外商及港澳臺經濟1153.48-1.0
 
按產業分
 
第一產業4.093.6
 
第二產業982.692.5
 
第三產業5769.117.0
 
按行業分
 
#工業979.562.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944.8618.9
 
金融業18.49-24.5
 
衛生和社會工作52.7615.8
 
以上年價格為100,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3.2,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指數為103.7,居住類價格指數為105.1,醫療保健類價格指數為109.0(見表4);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為99.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8.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97.7。
 
以上年12月價格為100,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為126.5,其中,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為131.7;以上年價格為100,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為127.0,其中,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為132.8。
 
表4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指標指數(以上年價格為100)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2
 
食品煙酒103.7
 
衣著100.8
 
居住105.1
 
生活用品及服務101.2
 
交通和通信97.0
 
教育文化和娛樂102.7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醫療保健109.0
 
其他用品和服務103.3
 
二、農業
 
全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286.27億元,比上年下降6.9%。其中,種植業149.14億元,下降4.2%;林業13.27億元,增長23.6%;牧業60.71億元,下降12.9%;漁業52.57億元,下降8.5%;農林牧漁服務業10.59億元,下降8.1%。上海域外市屬農場實現農業總產值32.16億元,增長47.7%。
 
全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29.63萬公頃,比上年減少13.3%,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4.01萬公頃,減少13.5%。糧食產量99.55萬噸,比上年下降11.2%;生牛奶產量26.04萬噸,下降6.0%;水產品產量26.05萬噸,下降10.7%(見表5)。
 
表52016年全市及域外主要農副產品產量產品名稱單位全市
 
產量比上年
 
增長(%)域外
 
產量比上年
 
增長(%)
 
糧食萬噸99.55-11.2--
 
蔬菜萬噸321.17-8.1--
 
生豬出欄萬頭171.11-16.379.5125.7
 
生牛奶萬噸26.04-6.010.1212.8
 
家禽出欄萬羽1713.46-11.923.7031.9
 
水產品萬噸26.05-10.73.6413.0
 
至年末,全市有1670家企業、7289個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其中,綠色食品證書使用企業209家,綠色食品305個;無公害農產品證書使用企業1450家,無公害農產品6957個。
 
至年末,全市累計建成設施糧田面積86.53千公頃,市級蔬菜標準園150家,標準化畜禽養殖場304家,標準化水產養殖場270家。至年末,全市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8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202家,經農業主管部門認定的糧食家庭農場3990個。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7145.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3079.72億元,增長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1082.72億元,增長0.8%。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國有控股企業總產值11498.09億元,增長1.3%。
 
全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307.99億元,比上年增長1.5%。
 
全年六個重點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1001.28億元,比上年增長1.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7.6%(見表6)。
 
表62016年六個重點行業工業總產值及其增長速度指標絕對值
 
(億元)比上年增長
 
(%)
 
六個重點行業工業總產值21001.281.9
 
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6045.08-2.2
 
汽車制造業5781.5812.6
 
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3259.33-0.3
 
精品鋼材制造業1060.17-5.5
 
成套設備制造業3896.48-2.6
 
生物醫藥制造業958.635.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9%。全年原油加工量2470.77萬噸,比上年下降2.0%;工業機器人產量2.91萬套,增長24.4%;手機產量4801.43萬臺,下降28.8%;汽車產量260.77萬輛,增長7.3%(見表7)。
 
表72016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產品名稱單位產量比上年增長
 
(%)
 
乳制品萬噸46.50-6.9
 
精制食用植物油萬噸98.76-11.4
 
原油加工量萬噸2470.77-2.0
 
鋼材萬噸2080.14-5.4
 
汽車萬輛260.777.3
 
工業機器人萬套2.9124.4
 
電力電纜萬千米176.33-6.5
 
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萬臺4801.43-28.8
 
集成電路億塊238.079.5
 
發電機組(發電設備)萬千瓦2561.0021.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98.52億元,比上年增長8.1%,實現稅金總額1954.19億元,下降1.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1.9%。
 
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6046.19億元,比上年增長7.0%;房屋建筑施工面積36019.72萬平方米,下降1.7%;竣工面積7481.15萬平方米,增長3.1%。
 
四、批發和零售業
 
全年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032.43億元,比上年增長4.6%。
 
全年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0.0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批發銷售額9.10萬億元,增長7.9%。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46.57億元,比上年增長8.0%(見表8),其中無店鋪零售額1584.00億元,增長13.8%。網上商店零售額1249.77億元,增長15.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4%,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表8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指標絕對值
 
(億元)比上年增長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46.578.0
 
#批發零售貿易業9874.158.4
 
住宿餐飲業1072.424.7
 
#國有266.68-3.8
 
私營2078.702.3
 
股份有限公司851.779.4
 
港澳臺商投資1892.039.6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外商投資2092.3610.1
 
#無店鋪零售額1584.0013.8
 
#網上商店零售額1249.7715.8
 
至年末,全市已開業城市商業綜合體達189家,其中,商場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有68家。全年全市城市商業綜合體實現營業額達1287.20億元,比上年增長12.2%。
 
五、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160.27億元,比上年增長6.3%。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88689.16萬噸,比上年下降2.8%。旅客發送量19564.44萬人次,增長5.3%(見表9)。
 
表92016年貨物運輸量與旅客發送量及其增長速度指標單位絕對值比上年增長
 
(%)
 
貨物運輸量萬噸88689.16-2.8
 
鐵路萬噸460.51-2.3
 
水運萬噸48786.73-2.0
 
公路萬噸39055.00-3.9
 
機場萬噸386.924.3
 
旅客發送量萬人次19564.445.3
 
鐵路萬人次10609.379.5
 
港口萬人次171.9852.2
 
公路萬人次3402.00-9.7
 
機場萬人次5381.097.6
 
全年上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70176.56萬噸,比上年下降2.2%;集裝箱吞吐量3713.31萬國際標準箱,增長1.6%。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為46.5%,國際中轉比例為7.2%。上海浦東、虹橋兩大國際機場全年共起降航班74.19萬架次,增長5.1%;進出港旅客達到10646.25萬人次,增長7.3%。其中,國內航線進出港旅客6996.85萬人次,增長5.3%;國際及地區航線進出港旅客3649.40萬人次,增長11.4%。
 
全年上海港接待郵輪靠泊509艘次,其中,以上海為母港的郵輪482艘次。郵輪旅客吞吐量289.3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6.2%。
 
至年末,全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到15條。全年優化調整公交線路214條,其中新辟42條。至年末,公交運營車輛達1.67萬輛,其中國Ⅴ及以上標準及零排放車輛7019輛,占全部公交運營車輛的42.0%;運營出租車4.73萬輛。全年市內公共交通客運量67.05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其中,軌道交通客運量34.01億人次,增長10.9%;公共汽電車客運量23.91億人次,下降6.2%。
 
至年末,全市擁有各類民用汽車322.94萬輛,比上年增長14.4%,其中私人汽車242.71萬輛,增長16.3%。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564.25億元,比上年增長46.3%;電信業務總量1101.73億元,增長41.2%。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8.26億件、包裹業務272.86萬件、快遞業務26.03億件;快遞業務收入709.51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731.62萬戶,其中住宅電話421.80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156.14萬戶,比上年末減少103.7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130.7部/百人。
 
全年實現旅游產業增加值1689.70億元,比上年增長6.9%。
 
至年末,全市已有星級賓館238家,旅行社1518家,A級旅游景區(點)97個,紅色旅游基地34個(見表10)。
 
表102016年旅游設施情況指標單位絕對值
 
星級賓館家238
 
#五星級家70
 
四星級家69
 
旅行社家1518
 
#經營出境旅游業務的旅行社家181
 
A級旅游景區(點)個97
 
#5A級景區(點)個3
 
4A級景區(點)個50
 
紅色旅游基地個34
 
#全國紅色旅游基地個9
 
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個48
 
旅游集散中心站點個4
 
全年接待國際旅游入境者854.3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8%(見圖2)。其中,入境外國人659.83萬人次,增長7.4%;港、澳、臺同胞194.54萬人次,增長4.9%。在國際旅游入境者中,過夜旅游者690.43萬人次,增長5.6%。全年接待國內旅游者29620.60萬人次,增長7.4%,其中,外省市來滬旅游者14679.73萬人次,增長5.4%。全年入境旅游外匯收入65.30億美元,增長9.6%;國內旅游收入3443.93億元,增長14.6%。
 
圖22012~2016年國際旅游入境人數
 
六、金融和保險
 
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4762.50億元,比上年增長12.8%。
 
至年末,全市各類金融單位達到1473家。其中,貨幣金融服務單位622家;資本市場服務單位382家;保險業單位386家。至年末,全市各類金融單位中,在滬經營性外資金融單位達到242家。
 
至年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10510.96億元,比年初增加6750.32億元;貸款余額59982.25億元,比年初增加6595.04億元(見表11)。
 
表112016年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指標絕對值
 
(億元)比年初增減額
 
(億元)
 
各項存款余額110510.966750.32
 
#住戶存款25112.991728.23
 
非金融企業存款45105.147062.38
 
廣義政府存款14611.701213.74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21737.43-3628.09
 
各項貸款余額59982.256595.04
 
#住戶貸款16201.604483.63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39357.7226.74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333.9028.82
 
#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15038.054286.82
 
#住房貸款11141.863376.05
 
汽車消費貸款2596.32726.57
 
全年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到1364.66萬億元,比上年減少6.7%。上海證券交易所總成交金額283.87萬億元,增長6.6%,其中債券成交額224.72萬億元,增長82.9%;股票成交金額49.79萬億元,減少62.4%。全年通過上海證券市場股票籌資8056.45億元,比上年減少7.5%;發行公司債25547.20億元,增長46.7%。至年末,上海證券市場上市證券9647只,比上年末增加3733只,其中股票1226只,增加101只。
 
上海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84.98萬億元,增長33.7%。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成交金額18.22萬億元,減少95.6%。銀行間市場總成交金額960.15萬億元,增長36.3%。上海黃金交易所總成交金額17.44萬億元,增長61.7%。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529.26億元,比上年增長35.9%。其中,財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10.78億元,增長6.5%;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118.48億元,增長51.3%。全年保險賠付支出528.77億元,增長11.7%。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222.55億元,增長16.3%;壽險給付245.86億元,增長7.2%;健康險賠款給付49.96億元,增長12.8%;意外險賠款支出10.41億元,增長19.8%。
 
七、對外經濟
 
全年上海關區貨物進出口總額52334.85億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進口20683.76億元,增長5.1%;出口31651.09億元,增長2.1%。
 
全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28664.37億元,比上年增長2.7%。其中,進口16558.92億元,增長5.2%;出口12105.45億元,下降0.5%(見表12)。按市場分,對歐盟進口3729.41億元,增長6.3%;出口1990.54億元,下降10.9%;對美國進口1791.99億元,增長2.4%;出口2965.08億元,增長5.6%;對東盟進口2069.86億元,增長6.2%;出口1446.00億元,增長6.3%;對日本進口1941.73億元,增長9.7%;出口1266.95億元,下降3.5%(見表13)。
 
表122016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指標絕對值
 
(億元)比上年增長
 
(%)
 
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28664.372.7
 
上海市貨物進口總額16558.925.2
 
#國有企業3024.386.7
 
外商投資企業10749.202.0
 
私營企業2618.8416.1
 
#一般貿易8870.709.5
 
加工貿易2033.48-5.8
 
#機電產品8139.150.4
 
#高新技術產品5134.10-1.1
 
上海市貨物出口總額12105.45-0.5
 
#國有企業1478.40-6.3
 
外商投資企業8159.310.3
 
私營企業2355.170.9
 
#一般貿易5255.661.1
 
加工貿易4847.34-6.4
 
#機電產品8506.80-0.1
 
#高新技術產品5219.96-1.4
 
表132016年上海對主要國家和地區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國家和地區出口額
 
(億元)比上年增長
 
(%)進口額
 
(億元)比上年增長(%)
 
美國2965.085.61791.992.4
 
歐盟1990.54-10.93729.416.3
 
東盟1446.006.32069.866.2
 
日本1266.95-3.51941.739.7
 
中國香港1196.48-0.2267.37100.7
 
韓國484.09-8.11079.57-14.1
 
中國臺灣425.5512.11050.678.8
 
俄羅斯108.652.6137.10-21.5
 
全年新設外商直接投資項目5153項,比上年下降14.2%;合同金額509.78億美元,下降13.5%;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185.14億美元,增長0.3%。全年第三產業實際到位金額163.35億美元,增長2.5%,占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的比重為88.2%。至年末,在上海投資的國家和地區達168個。在上海落戶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達到580家,投資性公司330家,外資研發中心411家。年內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5家,其中亞太區總部15家;投資性公司18家;外資研發中心15家。
 
全年備案和核準對外直接投資項目1425項,比上年增長6.5%;對外直接投資中方投資額366.50億美元,下降8.1%。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額118.45億美元,增長6.7%;實際完成營業額66.56億美元,下降10.7%;派出人員6497人次,增長10.8%。對外勞務合作派出人員15290人次,增長6.4%。至年末,上海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達178個。
 
全年舉辦各類展覽會項目880個,總展出面積1605.0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6.2%。其中,國際展覽會項目287個,展出面積1177.47萬平方米,增長4.8%;國內展覽會項目593個,展出面積427.60萬平方米,增長10.5%。
 
八、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持續推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試點,深化外商投資、境外投資管理和商事制度改革。至年末,自貿試驗區“集中登記地”增至61處,已注冊企業21400戶。推行“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惠及經營者1289戶;推出網上預約、預登記服務,試行手機APP“掌上預約”。至年末,受理網上預約登記29448件,企業平均等候時間縮短2/3。至年末,區內共有企業79669戶,其中內資企業62365戶,涉及注冊資本41403.62億元;外資企業17304戶,涉及注冊資本2436.86億美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深化“三互”(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大通關建設改革,建立符合高標準貿易便利化規則的貿易監管制度。探索在通關一體化改革試點中引入“三自一重”(自主報稅、自助通關、自動審放、重點稽查)理念,年內受理“三自一重”報關單5155單、貨值69.83億元、征收稅款12.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5倍、3.0倍和3.1倍。全年區內外貿進出口總額7836.80億元,增長5.9%,其中出口額2315.85億元,增長14.5%(見表14)。
 
推出金融綜合監管試點等一批實施細則和創新案例,實施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拓展等一批改革舉措,金融制度創新框架基本形成。上海保險交易所、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業,自貿試驗區“國際版”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已有7家通過驗收。至年底,上海自貿試驗區開設FT賬戶超過6.34萬個,賬戶收支總額5.74萬億元。人民幣跨境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全年保稅區跨境人民幣境外借款40.70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額已達11518億元,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收支總額累計3520.13億元。
 
制定實施事中事后監管深化方案,推進市區兩級事中事后綜合監管平臺建設,開通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形成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構架。
 
表142016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主要經濟指標及其增長速度指標單位絕對值比上年增長
 
(%)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559.3823.7
 
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億美元61.7928.2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億元607.939.4
 
工業總產值億元4312.8414.2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億元1396.766.9
 
商品銷售總額億元33609.236.9
 
服務業營業收入億元4167.597.0
 
外貿進出口總額億元7836.805.9
 
#出口額億元2315.8514.5
 
期末監管類金融機構數個8157.5
 
新興金融機構數個465111.9
 
九、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
 
全年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51.87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交通運輸郵電通信投資990.18億元;市政建設投資345.75億元;公用事業投資70.90億元(見表15)。
 
至年末,全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達到617.53公里,公交專用道路達到325公里。建成長江西路越江隧道。國際旅游度假區和迪士尼樂園開園運營,世博央企總部集聚區全面建成。黃浦江濱江公共空間貫通10公里。建成中心城區228個排水系統,打通17條區區對接道路。
 
表152016年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及其增長速度指標絕對值
 
(億元)比上年增長
 
(%)
 
城市基礎設施投資1551.878.9
 
電力建設145.0412.1
 
交通運輸883.8116.4
 
郵電通信106.2711.2
 
公用事業70.906.3
 
市政建設345.75-7.6
 
全市自來水供水能力為1152萬立方米/日,比上年增加15萬立方米/日。全年供水總量為32.04億立方米,增長2.6%;售水總量為25.24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7%,其中,工業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分別為4.82億立方米、20.42億立方米,分別比上年下降2.3%和增長4.0%。全年全市用電量1486.02億千瓦時,增長5.7%(見表16)。至年末,全市家庭液化氣用戶333.6萬戶,家庭天然氣用戶675.2萬戶。
 
表162016年公用事業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指標單位絕對值比上年增長
 
(%)
 
自來水日供水能力萬立方米11521.3
 
自來水供水總量億立方米32.042.6
 
自來水售水總量億立方米25.242.7
 
#工業用水億立方米4.82-2.3
 
用電量億千瓦時1486.025.7
 
#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億千瓦時217.7217.4
 
液化氣銷售總量萬噸39.79-6.1
 
天然氣銷售總量億立方米73.86.6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709.03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住宅投資1965.43億元,增長8.4%;辦公樓投資695.95億元,增長6.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519.41億元,增長11.1%。商品房施工面積15111.24萬平方米,增長0.1%;竣工面積2550.64萬平方米,下降3.6%。商品房銷售面積2705.69萬平方米,增長1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2019.80萬平方米,增長0.5%。全年商品房銷售額6695.85億元,增長31.5%,其中,住宅銷售額5233.29億元,增長21.1%。全年存量房買賣登記面積3398.31萬平方米,增長28.3%。
 
全年新增供應各類保障性住房5.2萬套。中心城區實際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約59萬平方米,受益居民約3萬戶。
 
十、城市信息化
 
全年實現信息產業增加值2994.33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信息服務業增加值1963.79億元,增長11.9%。
 
至年末,全市光纖到戶覆蓋總量達941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1萬戶,實際使用用戶數達到515.7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54.62萬戶。固定寬帶用戶平均可用下載速率達14.03Mb/s,比上年末提高2.72Mb/s。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覆蓋744萬戶家庭,比上年末增加24萬戶。全市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和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用戶總數達到2390.0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78.82萬戶。開展i-Shanghai服務優化升級,公共場所服務場點累計開通1400余處,比上年末增加近600處。互聯網網民數1791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74.1%。城市公共區域WLAN接入熱點累計達13.72萬個。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804.12萬戶,比上年末增加119.30萬戶。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8.59T,比上年末增加2.99T,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1.08T,比上年末增加0.16T。IPTV用戶數達230萬戶,增加53萬戶。數字電視用戶數達562萬戶,增加20萬戶。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20049.30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其中,B2B交易額14445.60億元,增長17.3%,占電子商務交易額的72.1%;網絡購物交易額5603.70億元,增長35.4%,占27.9%。
 
全年口岸稅費電子支付系統入網企業累計約8.3萬家,增長3.7%,報文傳輸量為2.47億個,實現電子支付金額13662億元,增長7.4%。至年末,已有148萬家單位持有有效“一證通”185萬張。
 
至年末,“市民信箱”累計注冊用戶582萬人,比上年增長20.0%。
 
至年末,市信用平臺累計對外提供查詢2223.84萬次。其中,法人信用信息被查詢713.38萬次;自然人信用信息被查詢1510.46萬次。97家單位確認向市信用平臺提供5198項信息事項,其中,涉及法人信息事項4072項,涉及自然人信息事項1126項。平臺可查詢數據3.14億條,法人數據1064.03萬條,自然人數據3.04億條。
 
至年末,市信用平臺已建21個子平臺(16個區以及市商務委、市住建委、市司法局、市社團局、市酒類專賣局等5家市級委辦局),在建子平臺1個(市衛計委)。除市信用平臺服務大廳外,已設立13家服務窗口(10個區、自貿試驗區和司法局服務窗口、上海圖書館),在建服務窗口1個(寶山區)。
 
十一、教育和科學技術
 
至2015~2016學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64所,普通中等學校885所,普通小學753所,特殊教育學校29所。普通高等學校和普通小學畢業生數均有所增加,普通中等學校的畢業生數有所減少(見表17)。全市共有48家機構培養研究生,全年招收研究生4.91萬人,在校研究生14.50萬人,畢業研究生3.97萬人。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階段新生入學率達98.7%。
 
表172015~2016學年各級各類學校學生情況及其增長速度類別在校學生數(萬人)比上學年
 
增長(%)畢業學生數(萬人)比上學年
 
增長(%)
 
普通高等學校51.470.613.263.0
 
普通中等學校66.63-1.117.85-2.2
 
普通中學57.110.114.37-1.2
 
高中15.78-0.25.191.3
 
初中41.330.29.18-2.6
 
中等專業學校6.68-7.72.39-4.3
 
職業學校2.03-1.90.88-8.4
 
技工學校0.847.50.22-14.5
 
普通小學78.97-1.114.696.6
 
特殊教育學校0.43-3.10.082.1
 
至2015~2016學年末,全市共有民辦普通高校20所,在校學生10.59萬人;民辦普通中學121所,在校學生7.64萬人;民辦小學156所,在校學生12.54萬人。全市共有成人中高等學歷教育學校32所,成人職業技術培訓機構674所,老年教育機構291所。全市共有校外教育機構20所。其中,少年宮(含青少年活動中心)16所,少年科技站3所,少年之家1所。
 
全年用于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030.00億元,相當于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80%(見圖3)。
 
圖32012~2016年R&D經費支出及其相當于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例
 
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19937件,比上年增長19.9%,其中,受理發明專利申請54339件,增長15.7%。全年專利授權量為64230件,增長5.9%,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20086件,增長14.1%。全年PCT國際專利受理量為1560件,比上年增長47.2%。至年末,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85049件。全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和小巨人培育企業共1638家,高新技術企業6938家,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272家。年內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306家。年內認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469項,其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領域項目占87.4%。至年末,共認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10969項。全年經認定登記的各類技術交易合同2.12萬件,比上年下降5.8%;合同金額822.86億元,增長16.2%。
 
十二、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內成功舉辦第三十三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五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首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劉海粟美術館新館開館、第四屆市民文化節等重大文化活動。全年市民參與文化活動人數近2000萬人次。繼續實施新一輪公共文化從業人員“三年萬人培訓”項目,年內參訓3597人次。至年末,全市有市、區級文化館、群眾藝術館24個,藝術表演團體273個,市、區級公共圖書館24個,檔案館50個,博物館124個。全市共有公共廣播節目22套,公共電視節目25套。有線電視用戶771.68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721.55萬戶。全年生產電視劇52部,共2118集;動畫電視10184分鐘。全年共出版報紙10.08億份、各類期刊1.11億冊、圖書4.18億冊;攝制完成80部影片。
 
年內圓滿完成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承辦任務。至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011所,衛生技術人員21.72萬人(見表18)。全年全市醫療機構共完成診療人次2.66億人次;戶籍人口期望壽命達到83.18歲,上海地區嬰兒死亡率3.76‰,孕產婦死亡率5.64/10萬。為1.4萬對計劃懷孕夫妻提供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全市公立醫院藥品(除中藥飲片)加成率降至5%,共調整660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價總補償率85%左右。在首批65家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基礎上,啟動第二批121家社區試點,試點社區已覆蓋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量的77%。至年末,已有21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開展“1+1+1”簽約服務,已簽約居民130萬余人,開具延伸處方14萬余張。超額完成市政府實事“上海市社區居民大腸癌免費篩查及跟蹤管理”項目任務,累計為50.7萬余人免費篩查。全年市級公立醫院有34家單位共派出414人參加臨床主治醫師到基層定期工作,區屬公立醫療機構派出542人支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急救機構。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表182016年衛生機構基本情況指標單位絕對值
 
衛生機構數所5011
 
#醫院所349
 
門診部所683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307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所19
 
衛生監督所所17
 
衛生技術人員數萬人21.72
 
#執業(助理)醫生萬人6.55
 
#醫院執業(助理)醫生萬人4.03
 
注冊護士萬人7.94
 
注:衛生機構數中含醫療衛生機構的分支機構。
 
年內成功舉辦國際滑聯“上海超級杯”、世界水上摩托錦標賽、F1中國大獎賽、上海ATP1000網球大師賽、國際田聯鉆石聯賽、匯豐高爾夫球世界錦標賽、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NBA國際系列賽等67次國際性體育賽事和89次全國性體育賽事。成功舉辦第二屆市民運動會,包括67項總決賽、234項市級賽事以及各級各類賽事9778項,參賽人數達146.15萬人,參與人次達788.99萬;舉辦市級12類主題活動、各類活動7000余次,參與人次達378萬。上海體育健兒在第三十一屆奧運會上獲得3人次金牌、3人次銀牌和4人次銅牌,1人次創1項世界紀錄,1人次破1項奧運會紀錄,7個小項創中國奧運參賽最好成績,3個小項創上海奧運參賽最好成績。年內新建65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56片市民球場。
 
十三、人口和就業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9.70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39.50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80.20萬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21.84萬人,出生率為9.0‰;死亡12.08萬人,死亡率為5.0‰;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0‰。全年戶籍常住人口出生12.92萬人,出生率為9.0‰;死亡11.4萬人,死亡率為7.9‰;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
 
全市戶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達到83.18歲。其中,男性80.83歲,女性85.61歲。
 
全年新增就業崗位59.93萬個(見圖4)。全年新安置就業困難人員10786人,新消除零就業家庭108戶。全年幫扶引領成功創業人數11795人,其中,青年大學生7538人;幫助8802名長期失業青年實現就業創業。全年共完成職業培訓64.94萬人,其中,農民工職業培訓27.77萬人。至年末,累計有894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798人入選上海“千人計劃”。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31.1%。至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4.2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
 
圖42012~2016年新增就業崗位情況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抽樣調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5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692元,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20元,增長10.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7458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9857元,增長7.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071元,增長5.7%。
 
至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6.1平方米(見圖5),居民住宅成套率達到97%。
 
圖52012~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
 
至年末,全市共有1446.85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79.54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2015年實現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基礎上,2016年繼續加大調標力度,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上年的每人每月790元提高到880元,增長11.4%。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020元提高到219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18元提高到19元。
 
至年末,全市共有1404萬人(包括離退休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38.0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至年末,全市民政部門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收養性社會服務機構738個,床位13.75萬張,其中,養老機構702家,床位13.28萬張。在全市養老機構中,由社會投資開辦的有347家,床位5.94萬張。全市建有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488家,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633個。
 
全年各級政府支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34億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40億元、農村五保供養資金0.19億元、糧油幫困資金0.69億元、醫療救助金3.47億元。
 
年內新辦福利企業13家,新安置293名殘疾人就業。全市福利企業年銷售收入189.22億元,年利潤總額8.49億元。
 
十五、環境保護
 
全年全社會用于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823.57億元,相當于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例為3.0%。
 
全年環境空氣質量(AQI)優良率為75.4%,比上年上升4.7個百分點。二氧化硫年日均濃度1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8%;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日均濃度59微克/立方米,下降14.5%;細顆粒物(PM2.5)年日均濃度45微克/立方米,下降15.1%;二氧化氮年日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下降6.5%;一氧化碳年日均濃度0.79毫克/立方米,下降8.1%;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達標率89.3%,下降0.6個百分點。全市平均區域降塵量4.5噸/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下降8.2%。
 
年末,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815.1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2.6%;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全市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能力達22650噸/日,其中焚燒11800噸/日。全年清運生活垃圾879.86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年內新增生活垃圾分類居住區覆蓋家庭100萬戶,累計達500余萬戶;“綠色賬戶”激勵機制覆蓋200萬戶。居住區分類達標3850個,創建分類示范菜場22個。加強道路揚塵防治,20條重點路段得到有效治理,完成412套在線檢測設備安裝,實時反饋揚塵指數。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新建綠地1221公頃,其中公園綠地560公頃;新增林地2400公頃。至年末,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7.82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8.8%,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5.6%。完成203公里綠道建設,新增立體綠化41萬平方米,完成高架橋柱綠化1.2萬根。創建命名林陰道22條,全市累計達174條。城市公園增至217座,完成16個老公園改造,89座公園實施延長開放,接待公園游客2.2億人次以上。長興、青西2座郊野公園建成開放。至年末,自然保護區達到4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成功舉辦第二屆市民綠化節,推出家庭園藝、綠色展示、體驗互動、科普服務四大系列42項市級活動,組織活動逾1500場次,參與人數逾千萬人。
 
十六、城市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
 
全年查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案件7240起,罰沒金額16300.10萬元。開展日常巡查、監督檢查和專項執法檢查共計45.90萬戶次,共監督抽檢各類食品樣品198630件,合格率為98.5%。各類食品檢測總體合格率為97.3%,年食品抽檢數達到10件/千人。全年共報告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人數229人(無死亡),中毒發生率為0.95例/10萬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制定9大類20個重點監管品種信息追溯目錄,數據已達7695萬余條。
 
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工礦商貿、火災、鐵路交通、農業機械生產安全事故5497起,造成死亡1027人,分別比上年下降7.7%和10.5%。其中,工礦商貿生產安全事故223起,造成死亡219人,分別下降24.4%和3.1%;道路交通事故794起,造成死亡759人,分別下降24.0%和12.6%;火災事故4475起,造成死亡46人,分別下降2.8%和11.5%;鐵路交通事故3起,比上年上升50.0%,死亡1人。農業機械事故2起,下降71.4%,死亡2人。全年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37人。
 
上海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
 
2017年3月1日
 
說明: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上海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總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2016年上海市生產總值數據執行國家統計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
 
3.公有制經濟增加值按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國有或集體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口徑計算。
 
4.戰略性新興產業包含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兩個部分,是本市根據國家制定的戰略性新興產品目錄進行的行業劃分。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和總產值均為規模以上口徑。
 
5.域外市屬農場是指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外地農場,其產量和產值不包括在上海市總量中。
 
6.城市商業綜合體是指以區域為中心、以購物中心為主導,融合了商業零售、餐飲、休閑養生、娛樂、文化、教育等多項城市主要功能活動,面向各類消費人群,提供綜合性服務的大型建筑綜合體。城市商業綜合體(購物中心)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由企業有計劃地管理運營,有統一的名稱,如XX中心、XX廣場、XX城等;(2)涵蓋超市、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等商品零售業態,以及餐飲、文化、娛樂、健身、游藝、培訓等兩項及以上主要服務業態;(3)營業面積一般不少于1萬平方米、獨立開展經營活動的商戶一般不少于50個。
 
7.電信業務總量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
 
8.旅游產業和信息產業的增加值是依據若干行業的有關資料進行跨行業核算的,不能將其與上海市生產總值中其他行業的增加值進行簡單加總,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9.銀行間市場成交額包括銀行間本幣市場和外匯市場成交額。上海黃金交易所成交額按雙邊計算,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銀行間市場成交額按單邊計算。
 
10.學年是指教育年度,即從一年的9月1日(學年初)至第二年的8月31日(學年末)。
 
11.2012年四季度,國家統計局實施了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統一了城鄉居民收入名稱、分類和統計標準,在上海選取6000宅(戶)城鄉居民家庭,直接開展調查。2015年起,發布城鄉可比的新口徑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AQI)是國家發布的新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標準。AQI監測體系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六項污染物指標。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视频 |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 婷婷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自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爽爽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