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國家戰略機遇,全力應對復雜多變形勢,按照“落實‘八項工程’、實現‘八個領先’”要求,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全市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協調發展,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4080.2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7.21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221.48億元,增長12.4%;第三產業增加值1571.53億元,增長13.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6005元,按當年平均匯率折算達8671美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0.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7:55.1:37.2調整為7.0:54.5:38.5。財政總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3.3%,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64.88萬人,其中市區(含通州區)人口211.74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長率-0.9‰。年末全市城鎮化率57.6%,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3.23萬家,年末累計達17.84萬家;新登記私營企業注冊資本914.07億元,年末累計注冊資本4941.03億元。全年新登記個體戶8.98萬戶,年末累計達44.52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注冊資本47.86億元,年末累計注冊資本172.18億元。年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3533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比重達71.8%;全年民營工業產值4983.45億元,比上年增長25.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7.1%。
二、農林牧漁業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02.2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217.93億元,增長3.6%;牧業產值133.02億元,增長3.2%;漁業產值118.47億元,增長2.5%。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88.42萬畝,比上年減少4.76萬畝;棉花種植面積68.76萬畝,比上年增加2.70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01.98萬畝,比上年減少4.5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69.89萬畝,比上年增加2.31萬畝。全市新增造林面積11萬畝。
全年糧食產量329.12萬噸,比上年增長1.3%;棉花產量5.44萬噸,比上年下降8.6%;油料產量40.00萬噸,比上年下降5.2%。全年肉類總產量47.70萬噸,比上年增長2.8%。其中,豬肉增長4.4%,羊肉增長1.1%,禽肉增長0.9%。全年水產品產量82.09萬噸,比上年增長4.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81.3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0%。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727.88億元,比上年增長23.3%。其中,裝備制造業產值4037.55億元,增長24.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6.3%,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199.20億元,增長29.7%,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6.7%,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六大新興產業產值2002.92億元,增長29.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2.9%,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8352.85億元,增長20.8%;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667.17億元,增長31.1%。
主要原材料產品中,紗49.83萬噸,比上年增長5.3%;布27.27億米,比上年增長4.2%;民用鋼質船舶970.35萬載重噸,比上年增長20.7%;海洋工程及特種船舶502.00萬綜合噸,比上年增長28.9%;集成電器74.89億塊,比上年增長1.1%;光伏電池及組件1153.71兆瓦,比上年增長43.1%。
初步核算,全市能源消費總量2091.47萬噸標準煤,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0.539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3.65%。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381.07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全年建筑企業承建施工面積4.43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5.0%,承建高層建筑14229棟。全市建筑隊伍人數128萬人,建筑隊伍遍及38個國家和地區,年末出國人數1.5萬人;年末全市擁有特級資質建筑企業15家,擁有一級建造師4782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額2378.36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其中,民間投資1769.73億元,增長19.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74.4%;工業投資1538.79億元,增長13.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64.7%。固定資產投資中,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47億元、比上年下降24.0%,第二產業投資1539.2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第三產業投資836.62億元、比上年增長39.3%。分區域看,城鎮投資1564.90億元、比上年增長25.3%,農村投資813.46億元、比上年增長15.3%。
全年基礎設施投資311.74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投資103.73億元,增長13.7%;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74.38億元,下降36.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108.66億元,增長55.0%。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79.96億元,比上年增長39.3%。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2966.4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1.9%,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347.59萬平方米,增長22.6%。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771.8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5.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15.88萬平方米,增長18.2%。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79.87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064.99億元,增長17.8%;農村消費品零售額414.88億元,增長14.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1369.55億元,增長16.6%;住宿和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110.32億元,增長21.5%。
年末全市擁有旅游星級飯店108家,旅行社119家,A級旅游景區(點)40處,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2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2個。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82.44億元,比上年增長22.7%,其中,外匯收入3.99億美元,增長10.7%;國內旅游收入252.2億元,增長24.7%。全年接待海內外旅游者總人數2149.4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9%。其中,國內旅游者2108.97萬人次,增長20.0%;旅游住宿設施和居民家中接待過夜海外旅游者40.49萬人次,增長14.0%。
六、開放型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值258.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出口總值180.30億美元,增長27.8%;進口總值78.14億美元,增長11.8%。在出口貿易總值中,機電產品出口80.6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7.96億美元,增長3.8%;紡織服裝制品出口57.29億元,增長22.5%。
年末與我市建立進出口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192個,全市有進出口業績的企業4086家。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327個,比上年下降10.2%;新批協議注冊外資45.38億美元,下降17.7%;實際到賬注冊外資21.66億美元,增長5.1%。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新批設立境外企業52家,中方協議投資額4.38億美元。新簽對外承包勞務合同額9.68億美元,增長10.9%;對外承包勞務完成營業額14.53億美元,增長16.0%;新派勞務人員0.93萬人次,增長5.5%;年末在外勞務人員2.30萬人,下降21.7%。
七、交通、郵政電信業和電力業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154.64億元,比上年增長9.8%。年末南通機場民航航線10條;全年民航貨郵吞吐量7708.96噸,比上年增長31.1%;旅客吞吐量24.95萬人次,下降8.1%。年末鐵路南通站始發列車9對,全年鐵路貨運量114.62萬噸,比上年增長25.0%;客運量220.81萬人次,增長0.8%。全年公路、水路貨運量2.41億噸,比上年增長19.2%;公路客運量1.96億人次,增長19.4%。全年建成農村公路293.67公里,危橋改造173座。
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184.43萬輛,比上年末減少10.53萬輛。其中,載客汽車49.89萬輛,增加10.35萬輛;載貨汽車5.45萬輛,增加0.64萬輛;摩托車128.17萬輛,減少21.62萬輛。年末全市個人汽車保有量達45.43萬輛,比上年末增加9.90萬輛。
南通港全年貨物吞吐量17330.60萬噸,比上年增長15.0%。其中,進港10560.30萬噸,增長15.4%;出港6770.30萬噸,增長14.2%。外貿吞吐量3114.00萬噸,比上年增長5.2%;集裝箱吞吐量53.98萬標準箱,增長16.8%,其中,國際航線1.07萬標準箱,增長62.2%。
全年郵電業務收入66.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郵政業務收入8.13億元,電信業務收入58.10億元,分別增長32.8%和8.9%。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79.41萬戶,比上年減少3.07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17.67萬戶;住宅電話用戶163.85萬戶,減少0.22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774.94萬戶,凈增84.41萬戶。年末互聯網用戶353.94萬戶,新增72.74萬戶。
全年用電量280.7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工業用電量212.15億千瓦時,增長12.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4.87億千瓦時,增長6.1%。全年第一產業用電量3.7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6.8%;第二產業用電量216.7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3.0%;第三產業用電量25.40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6.5%。
八、財政、金融
全年財政總收入951.65億元,比上年增長33.4%;各項稅收513.06億元(含上劃中央),增長22.9%;一般預算收入373.69億元,增長28.5%。其中,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比上年分別增長31.7%、15.4%和25.9%。全年房地產業營業稅入庫38.10億元,比上年增長44.7%。全年財政總支出762.10億元,比上年增長39.5%,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19.45億元,增長32.4%。在一般預算支出中,用于社會保障與就業、科學技術、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民生方面的財政投入達217.30億元,比上年增長29.0%。
全年金融機構新增貸款447.11億元,年末各項貸款余額3408.62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5.1%。全年金融系統新增存款683.00億元,年末金融系統存款余額5614.5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8%。其中,儲蓄存款余額3068.10億元,增長13.9%;企事業單位存款余額2427.12億元,增長11.9%。
全年新增保險機構7家,年末保險機構總數達62家。全年保費收入133.62億元,比上年下降0.62%。其中,財產險收入27.33億元,增長19.6%;人壽險收入106.29億元,下降5.8%。全年已決賠款及給付32.00億元。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年末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72家;新增省級高新技術產品688項;新建省級企業研究院1家,省級工程中心19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19家,新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4家。新建院士工作站9家。全社會研發投入(R&D)占GDP的比重預計達到2.05%,比上年提高0.12個百分點。全年有19項科技成果獲國家及江蘇省科技進步獎,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項;省級二等獎5項,三等獎13項。年末,全市共建成科技孵化器64家,其中國家級7家。全年專利申請量56421件,比上年增長45.8%;專利授權量為31335件,增長38.4%。
全市擁有普通高等學校6所,年末在校學生8.55萬人;成人高校2所,在校學生1.94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6所,在校學生8.52萬人;普通高中58所,在校學生12.23萬人;普通初中185所,在校學生18.29萬人;小學340所,在校學生32.22萬人;特殊教育學校9所,在校學生0.10萬人;各級各類幼兒園381所,在園兒童14.90萬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經營單位3591家,從業人員3.16萬人。年末全市登記在冊的民營演出團體156個。年末累計已建成農村鄉鎮文化站115家,“農家書屋”1590家。全市擁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5家,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全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0項。
全市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全年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年末用戶總量為205.4萬戶。全市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3.0%,數字電視用戶180.97萬戶,數字電視用戶比例達到88.1%。農村有線廣播電視“雙入戶”累計105萬戶。
年末全市擁有衛生機構1665個(不含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其中,醫院、衛生院328個,婦幼保健院(所、站)7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4個。全市衛生機構床位數2.90萬張,衛生技術人員3.21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6萬人,注冊護士1.14萬人。全市擁有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站)9個,衛生技術人員455人;衛生監督所4個,衛生技術人員232人;鄉鎮衛生院221個,床位1.00萬張,衛生技術人員0.92萬人。
市區(不含通州區)共建成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個,以街道(鎮)為單位建成率100%。累計建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1558個,行政村覆蓋率100%。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100%。
全年成功承辦了3項次全國賽事、7項次省級賽事。全市新增晨晚練健身點120個,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參與群眾超過400萬人次。體育彩票銷售創歷史新高,全年銷售額9.59億元。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市區(含通州區)新增綠地695.14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40.8%;日供水能力達到125萬立方米,水質綜合指標合格率100%;市區燃氣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全年市區新增路燈、景觀燈29618盞,城市道路亮燈率達到99.8%。
全市共建成燃煤火電、熱電機組脫硫設施47臺套,現役4886MW燃煤機組全部實施脫硫改造,機組脫硫率達到100%。市區及縣(市)政府所在地城鎮煙塵控制區覆蓋率均達100%。全市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為:二氧化硫0.02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25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0.078毫克/立方米,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全年空氣污染指數達到良好以上的天數達339天,占全年天數的92.9%。長江南通段主流水質符合國家地面水質環境質量Ⅱ類水質標準,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4.4分貝,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為67.4分貝,均符合國家環境噪聲質量標準。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1578起,死亡496人,比上年分別下降2.1%和3.1%。其中,工礦商貿企業(含建筑業)發生生產安全亡人事故26起,死亡30人。全市共發生火災事故270起,死亡7人、受災88戶、燒毀建筑1.51萬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455.25萬元。全市共發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297起,死亡463人、傷1265人、直接經濟損失145萬元。全年發生一次死亡3人(含3人)以上安全生產事故2起,死亡8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94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市區(不含通州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78元,增長13.8%。市區(不含通州區)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6666元,比上年增長15.0%。年末全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0.9平方米。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730元,比上年增長18.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510元,比上年增長17.5%。年末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54.5平方米。
全年城鎮集體及以上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5387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國有單位66011元,增長15.9%;集體單位42735元,增長16.6%;其它單位36112元,增長16.3%。
市區(不含通州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5.0,即物價總水平比上年增長5.0%。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1%,消費品價格上漲6.6%。八大類消費價格呈現全面上漲態勢。
全年提供就業崗位35.5萬個,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65萬人。
年末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9.0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6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82.7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在職)達150.6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7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98.7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66萬人。年末城鄉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6萬人,其中,城鎮居民1.47萬人,農村居民13.13萬人。
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養老機構301家,總床位數32740張;農村敬老院131家,床位20357張。年末農村五保對象19888名,集中供養14372人,集中供養率達72.3%。全年婚姻登記71685對。
注:公報發布的2011年數據為快報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