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龍巖調查隊
2017年3月14日
2016年,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龍巖市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著力穩增長、調結構、強動力、惠民生、防風險,積極推進供給側的經濟結構性改革,全力以赴打好“項目落地、脫貧攻堅、生態環保”三大戰役,全市經濟社會建設成效明顯。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中有進,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農業平穩發展,工業生產緩中趨穩,投資增長較快,市場需求活躍,外貿進出口總量平穩增長,財政收支基本平穩,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95.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3.56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966.99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705.12億元,增長10.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2354元,比上年增長7.3%。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1.5:52.7:35.8調整為2016年的11.8:51.0:37.2。
居民消費價格一季度同比上漲1.5%,上半年上漲1.5%,前三季度上漲1.4%,全年上漲1.5%(見表1),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1.3%,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9%。
表1: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指標
全市(%)
城市(%)
農村(%)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
101.5
101.5
101.6
食品煙酒
103.3
102.8
104.3
其中:糧食
98.3
97.0
100.3
衣著
98.9
98.2
100.7
居住
101.4
102.0
100.3
生活用品及服務
99.7
99.9
99.3
交通和通信
99.7
99.9
99.2
教育文化和娛樂
100.6
100.3
101.1
醫療保健
103.3
104.6
101.0
其他用品和服務
101.8
101.8
101.8
初步統計,全市全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345億元,比上年增長86.5%,占全省的比重為3.38%。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9.27億元,增長77.2%。“正統網”入駐電子商務企業730家。
城鎮新增就業2.04人,比上年減少17%。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4%,與上年基本持平。
全市財政總收入266.07億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131.41億元,增長5.5%;財政支出274.22億元,增長6.3%。全市國稅稅收收入159.83億元,增長4.2%;地稅稅收收入77.4億元,增長12.1%。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78.03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163.92億元,增長3.6%;林業產值46.62億元,增長5.0%;牧業產值144.49億元,增長3.1%;漁業產值14.67億元,增長6.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33億元,增長5.5%。
糧食播種面積273.16萬畝,比上年減少0.65萬畝,其中稻谷面積219.19萬畝,比上年減少1.65萬畝;煙葉種植面積26.66萬畝,增加0.14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3.11萬畝,增加0.22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18.58萬畝,增加1.49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09.8萬噸,下降0.1%。其中,稻谷產量93.11萬噸,減少0.67萬噸,下降0.7%。蔬菜產量202.41萬噸,增長2.0%(見表2)。
表2:2016年主要農產品種植面積及產量
產品名稱
播種面積
(萬畝)
比上年增長(%)
產量
(萬噸)
比上年增長(%)
糧食
273.16
-0.2
109.80
-0.1
#春糧
12.37
3.4
3.72
5.8
夏糧
82.10
-1.5
32.20
-1.4
秋糧
178.69
0.1
73.89
0.1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油料
13.11
1.7
2.63
4.4
#花生
10.75
2.1
2.27
4.4
煙葉
26.66
0.5
4.01
3.1
茶葉
24.13
-1.4
2.29
5.4
水果
74.97
2.3
47.21
7.4
蔬菜
118.58
1.3
202.41
2.0
食用菌
-
-
4.12
3.0
毛竹產量7698萬根,增長7.0%;竹筍干1.95萬噸,增長6.5%;松脂2.44萬噸,增長1.0%。
肉蛋奶總產量51.54噸,比上年增長2.6%。肉類總產量49.12萬噸,增長2.4%。其中:豬肉產量37.8萬噸,下降0.1%;牛肉產量0.68萬噸,增長8.7%;羊肉產量1189噸,增長23.2%。禽肉產量9.45萬噸,增長12.8%。蛋產量2.39萬噸,增長6.8%。奶類產量363噸,下降7.9%。水產品總產量8.11萬噸,增長6.8%。其中,淡水養殖產品產量6.88萬噸,增長7.1%;江河捕撈產量1.23萬噸,增長5.3%。
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9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部工業增加值766.27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9.62億元,增長7.4%(見表3)。工業產品銷售率97.81%,比上年下降0.1百分點。
表3: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指標
絕對數(億元)
比上年增長(%)
工業增加值
579.62
7.4
其中:國有控股企業
176.12
-18.3
其中:國有企業
5.17
-3.5
集體企業
9.49
16.1
股份制企業
493.25
7.7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62.31
5.7
輕工業
240.99
2.7
重工業
338.63
11.1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52.3億元,比上年現價增長10.3%。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65”產業實現總產值1968.3億元,增長10.6%。其中,機械制造產業總產值306.5億元,增長11.8%;有色金屬產業總產值448.0億元,增長18.6%;煙草產業總產值133.4億元,下降7.9%;能源精化產業總產值334.13億元,增長4.9%;紡織產業總產值109.19億元,增長13.5%;建材產業總產值202.95億元,增長8.4%;光電新材料產業85.53億元,增長25.4%;生物醫藥產業25.0億元,增長21.1%;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總產值323.6億元,增長10.9%。
表4: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原煤
萬噸
852
-8.1
卷煙
億支
441.1
-11.6
服裝
萬件
6493
8.2
人造板
萬立方米
89
5.9
水泥
萬噸
3732
8.4
黃金
千克
76824
7.8
精煉銅
萬噸
33
21.1
鐵礦石原礦量
萬噸
536
3.3
改裝車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輛
7399
-10.7
挖掘、鏟土運輸機械
臺
5538
32.0
環境污染防治設備
臺(套)
13105
262.4
發電量
億千瓦時
93.8
9.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5.53億元,比上年下降24.0%。其中,國有企業虧損1.81億元,增長155.8%;集體企業1.25億元,下降10.7%;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57.39億元,下降24.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7.7億元,下降14.0%;國有控股企業1.99億元,下降93.0%。
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200.72億元,比上年增長6.8%(可比價)。全市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734.5億元,增長10.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925.3萬平方米,增長10.4%;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28.64萬平方米,下降2.9%。
四、固定資產投資
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188.04億元,增長15.2%。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73.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5.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0.5%。(見表5)。
表5:2016年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指標
絕對數(萬元)
比上年增長(%)
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
21880416
15.2
第一產業
1576331
73.4
第二產業
9794601
4.5
#工業
9689714
5.4
第三產業
10509484
20.5
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80.1億元,下降6.8%。其中,商品住宅投資111.4億元,下降18.0%。商品房銷售面積277.21萬平方米,增長24.3%;商品房銷售額158.97億元,增長26.5%。
表6:2016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投資完成額
億元
180.1
-6.8
其中:住宅
億元
111.4
-18.0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億元
34.9
-34.4
房屋施工面積
萬平方米
1925.3
10.4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296.9
15
房屋新開工面積
萬平方米
426.2
104.3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327.7
127.7
房屋竣工面積
萬平方米
228.6
-2.9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144.4
-4.6
房屋銷售面積
萬平方米
277.2
24.3
其中:住宅
萬平方米
233.2
18.3
本年資金來源
億元
292.9
-2.7
其中:國內貸款
億元
28.0
-27.1
其中:個人按揭貸款
億元
58.8
57.3
本年土地購置面積
萬平方米
120.9
-9.7
土地購置費
億元
33.9
-38.7
全市300個省市重點項目,比上年增加39個,增長14.9%;完成投資807.4億元,增長22.5%;實現新開工項目110個,比上年增加25個,增長29.4%;實現新建成或部分建成項目95個,比上年增加28個,增長41.8%。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9億元,比上年增長14.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3%。按構成分組,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426.53億元,增長18.1%;限額以下企業商品零售額302.47億元,增長8.7%。按商品形態分組,餐飲收入71.85億元,增長15.2%;商品零售額657.16億元,增長13.9%。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8.6%,糧油類增長21.1%,肉禽蛋類增長34.2%,服裝類增長17.0%,日用品類增長29.2%,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8.8%,通訊器材類增長21.5%,化妝品類下降16.5%,金銀珠寶類增長71.2%,中西藥品類下降45.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8.7%,家具類增長29.2%,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31.9%。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248.5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進口92億元,增長30%;出口156.5億元,下降1.8%。
表7:2016年進出口主要分類情況
指標
絕對數(萬元)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
2485101
8.0
出口額
1565244
-1.8
其中:一般貿易
1428387
-6.9
加工貿易
136797
109.2
其他貿易
59
218.4
其中:機電產品
490462
-15.3
其中:高新技術產品
72799
6.0
進口額
919857
30.0
其中:一般貿易
696872
-1.0
加工貿易
222710
257.2
其他貿易
275
-66.4
其中:機電產品
10062
60.5
其中:高新技術產品
6791
27.2
表8:2016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情況
國家
和地區
出口額
(萬元)
比上年
增長(%)
進口額
(萬元)
比上年
增長(%)
美國
254773
-6.5
5168
-92.0
歐盟
253915
15.6
12148
-58.0
東盟
396108
50.6
109245
-4.2
日本
60088
12.3
3923
7.2
香港地區
154844
-8.8
240
1346.2
臺灣地區
35181
11.9
6710
-74.6
韓國
110594
31.8
2309
-24.7
俄羅斯聯邦
14435
11.0
147
-93.0
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32個,新增合同外資金額6.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0%;外商直接投資2.78億美元,增長6.8%。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11.02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全市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11.57億噸公里,增長7.0%;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12.08億人公里,增速與上年持平。
年末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為14314公里,比上年增長0.6%。其中,高速公路662公里。年末鐵路營業長度486公里。
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939050輛,比上年末增長6.4%,其中個人汽車保有量314523輛,增長11.3%。載客汽車保有量267791輛,增長13.3%,其中個人載客汽車達250237輛,增長14.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7.38億元,比上年增長40.9%。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317.43萬戶,增加14.16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達57.1萬戶,增加6.7萬戶;移動電話用戶達260.33萬戶,增加7.44萬戶。互聯網用戶達183.3萬戶,增加119.1萬戶。
全年旅游總收入253.42億元,比上年增長29.1%,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47.69億元,增長28.6%;旅游外匯收入0.86億美元,增長43.9%。全年接待旅游總人數3059.1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8%。其中,國內旅游人數3045.22萬人次,增長20.7%;接待入境游客13.9萬人次,增長40.9%。
八、金融和保險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63.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6%;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454.14億元,增長5.6%(見表7)。
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444.4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6%;人民幣貸款余額252.51億元,增長3.4%。
表9:2016年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情況
指標
年末數(億元)
比上年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1763.93
11.6
人民幣存款
1753.76
12.2
其中:儲蓄存款
809.3
11.3
各項貸款余額
1454.14
5.6
人民幣貸款
1434.19
5.4
其中:短期貸款
215.10
-4.0
中長期貸款
430.26
13.9
全市保險企業各項保費收入50.74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8.35億元,增長4.8%;人壽險保費收入32.4億元,增長24.9%。全年財產險賠款支出9.58億元,增長3.2%;人壽險賠款支出5.56億元,增長33.6%。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各類高校招生4991人,在校生18044人,畢業生4657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332人(不含技工學校,下同),在校生23846人,畢業生7589人。普通高中招生15890人,在校生46680人,畢業生14933人。初中招生26521人,在校生77538人,畢業生26663人。普通小學招生33974人,在校生186013人,畢業生2639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04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39189人。
全市啟動實施市本級科技計劃項目118個,下達科技項目經費2900萬元;新啟動實施省級以上項目40個,爭取科技項目經費2387萬元。新增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累計26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認定35家、累計90家,增長26.7%,省級創新型企業新增3家、累計35家(國家級1家)。年度牽頭完成科技成果獲省科技獎7項。全市專利申請受理9569件(含發明專利申請2219件),專利授權4138件(含發明專利授權241件),分別比上年增長104.77%和50.75%,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811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084件。獲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1項,獲省專利獎3項(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市評審專利獎25項。新羅區、永定區、武平縣3個省知識產權強縣順利通過考核驗收,上杭縣積極爭創省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全市新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新入選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8家,新增市級試點單位45家。我市在創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考核中評定為優秀等次,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工作先進集體。
全市17件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33件商標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320件商標被認定為龍巖市知名商標。全市擁有地理標志商標28件。全市擁有“福建省名牌”73家79項,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4個。全市共有3家企業的產品采用國際標準注冊,使用國際標準注冊的產品有3項;3項產品使用采標標志。全市共有法定計量檢測機構7家,產品質量檢驗機構6個,工業生產許可證審查技術中心1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8.4萬臺(件),安全檢測特種設備8839(不含壓力管道14.38km、氣瓶80818個)臺(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年末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6個,影劇院8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7個,書藏量108萬冊,博物館14個。文化系統各類藝術表演團體藝術演出512場,觀眾30萬人次;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3%;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為100%;有線電視用戶41.5萬戶。
全市出版圖書165種,總印數35.39萬冊;報紙2種,總印數2490萬份;期刊21種,總印數45.3萬冊。
全市年末共有各類衛生計生機構(包括門診部、衛生所、醫務室、診所)692個,其中醫院43個,衛生院1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0個;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床位16957張,其中醫院和衛生院床位15630張。年末全市衛生計生機構人員總數2137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8252人,其中執業(含助理)醫師5859人,注冊護士8433人;全市村衛生所2518個,鄉村醫生和衛生員2877人。
在國內外的各項比賽中,我市運動健兒取得兩項三人次世界冠軍。我市4名運動員參加第31屆里約奧運會,其中,林丹獲得羽毛球男單第四,何雯娜獲得蹦床女子個人第四,張靖婧獲得射擊女子25米手槍第四,張靖獲得女子水球第五。全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共培訓1101人,其中國家級3人,一級18人,二級380人,三級700人。全市新增二級運動員31人,二級裁判員100人。全年銷售體育彩票5.9億元,增長速度和市場份額在全省排列第一。圓滿完成2016年全國女子舉重錦標賽暨里約奧運會選拔賽的任務,成功舉辦第三屆羽毛球文化節,并在永定區成功舉辦“第一屆環永定土樓國際山地馬拉松賽”。成功啟動醫保健身一卡通,推動健康龍巖建設。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263萬人,出生率15.9‰,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9.0‰。城鎮化水平為53.8%。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42元,比上年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4%。按常住地分,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08元,比上年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29元,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5592元,比上年增長6.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9%。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784元,增長5.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3%。其中,食品支出占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35.0%。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748元,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食品支出占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39.8%。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5.24(不含退休)萬人,比上年增加0.54萬人。參加城鎮失業保險職工人數38.28萬人,增加4.39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2.22萬人,增加1.33萬人;參加城鎮工傷保險人數39.85萬人,增加0.05萬人;參加城鎮生育保險人數43.6萬人,增加0.5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132.05萬人,增加0.57萬人。
年末全市養老機構總床位數1.56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3.1張。全市城市有0.52萬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比上年減少0.37萬人;農村有4.76萬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比上年減少4.72萬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完成植樹造林總面積21.51萬畝,完成年度任務的211.4%。其中,完成更新造林總面積11.73萬畝;“三帶一區”造林9.78萬畝。商品材產量69.31萬立方米,增長45.55%。
全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89.23%,增長0.6%;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56%,增長0.1%。
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3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4.9萬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77.91%。
中心城市空氣質量監測指標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年均值均可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除漳平外,永定區、武平縣、上杭縣、長汀縣、連城縣空氣質量監測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水環境質量方面,九龍江北溪龍巖段水質達標率為100%;汀江水質達標率為90.91%;閩江沙溪連城段及梅江武平段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全市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115起、死亡67人,比上年分別下降23.3%和21.1%。其中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不含鐵路、高速)89起,死亡51人;工礦商貿事故9起,死亡8人。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2.55,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35。
注:1、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本公報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總量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