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在“堅持科學發展、推進城市轉型、實現趕超跨越”主戰略引領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大發展方式轉變力度,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務實創新,全市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65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433.44億元,增長16.4%;第三產業增加值175.74億元,增長12.5%。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4%、72.7%、24.9%。三次產業結構為7.4:65.9:26.7。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實現增加值441.84億元,增長15.2%,占GDP的比重達67.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9%,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4%,居住類價格上漲4.3%。商品零售價格上漲4.8%。
年末從業人員109.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64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7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7%。
二、農業
糧食實現增產,全年總產量56.14萬噸,增長2.4%。全年糧食種植面積82.12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9%;油料種植面積16.22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24.65千公頃,增長3.2%。
全年肉類總產量13.9萬噸,增長2.5%。年末生豬存欄71.9萬頭,增長2.8%;生豬出欄142.9萬頭,增長3.4%。全年水產品產量3.41萬噸,增長4.8%。禽蛋產量0.84萬噸,增長2.1%。
年末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34家,比上年末增加19家;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0.42億元,比上年增長28.7%。農民專業合作組織706個,增長17.3%;合作組織成員2.5萬戶,增長11.6%。
全年有效灌溉面積37.78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55.64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9.5%,其中農用排灌動力機械21.42萬千瓦,增長6.9%;聯合收獲機達1066臺,增長4.9%。實際機耕面積達61.67千公頃;機械收獲面積54.17千公頃,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3.66萬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工業增加值399.23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60.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0.65億元,增長21.0%。支柱產業保持較快發展,五大支柱產業(冶金、煤炭化工及煤炭深加工、建材、機械、醫藥食品)完成工業增加值224.77億元,增長20.7%,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85.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板玻璃592.75萬箱,增長126.5%;生鐵468.39萬噸,增長34.2%;鋼材512.57萬噸,增長26.9%;原煤946.64萬噸,增長5.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9.71%,與上年持平;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90.97億元,比上年增長41.7%;實現利稅178.57億元,增長33.3%,其中利潤121.95億元,增長41.4%。在34個行業大類中,有32個行業實現了盈利。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409.9%,比上年提高29.6個百分點。
年末三個工業園區(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西蓮花工業園區、江西蘆溪工業園區)投產企業達200家。安置從業人數6.63萬人,增長9.7%。全年園區完成工業增加值116.64億元,增長21.4%;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分別完成532.47億元、32.76億元和49.62億元,分別增長38.6%、20.0%和12.4%。
全年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實現總產值62.93億元,比上年增長34.4%;按建筑業總產值計算,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16.78萬元,比上年增長66.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7.29億元,比上年增長39.1%。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34.23億元,增長42.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2.69億元,增長127.3%;第二產業投資458.80億元,增長43.3%;第三產業投資105.80億元,增長18.5%。分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40.10億元,增長32.0%;非國有投資537.19億元,增長39.7%,其中民間投資527.87億元,增長38.5%。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6.52億元,比上年增長0.3%。商品房竣工面積34.46萬平方米,增長19.0%;商品房銷售面積44.30萬平方米,下降36.9%;商品房銷售額14.86億元,下降17.2%。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56.33億元,增長17.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6.88億元,增長16.7%。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2.89億元,同比增長34.4%;零售業零售額136.29億元,同比增長14.0%;住宿業零售額1.93億元,同比增長25.5%;餐飲業零售額22.10億元,同比增長25.1%。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金銀珠寶類增長52.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增長48.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增長36.8%,家具類增長26.7%,汽車類增長26.3%。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7.3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1.3%。其中,出口7.15億美元,增長59.5%;進口0.24億美元,增長3.69倍。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3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8億美元,增長17.0%。利用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實際進資189.79億元,增長34.2%。
七、交通和旅游
全年鐵路旅客發送量230.86萬人,比上年增長8.1%;貨物發送量1099.34萬噸,比上年增長7.5%。全年公路社會客運量5954萬人,比上年增長3.0%,社會客運周轉量154829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2.5%,社會貨運量8131萬噸,比上年增長12.0%,社會貨運周轉量870637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5.2%。
全年接待國內旅游人數1055.4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5.3%;國內旅游收入64.26億元,增長36.8%。接待入境旅游人數5.98萬人次,增長36.5%;旅游外匯收入1892.26萬美元,增長37.6%。
八、財政和金融業
全年財政總收入86.92億元,比上年增長35.7%。財政總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3.2%,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8.49億元,增長42.3%。稅收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稅收總收入76.76億元,增長35.1%,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到88.3%。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467.47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其中,單位存款余額184.45億元;儲蓄存款余額273.5億元,增長15.5%。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54.29億元,增長17.4%。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33.41億元,增長22.9%;中長期貸款103.57億元,增長16.2%。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普通高校在校生7471人。普通高中、初中、小學在校生分別達32310人、74756人和150550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39585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89人。幼兒園在園幼兒6896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為100%;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擁有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全年通過省級科技主管部門鑒定的科技成果40項。全年受理專利申請452件,增長62%;授權專利223件,增長43.9%。全年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金額8000萬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5.21億元,增長42.3%,占生產總值的15.99%。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有藝術表演團體15個(含個體),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6個,博物館3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有線電視用戶23.17萬戶。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66%;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7%。
年末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34個(未含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院)。其中,醫院、衛生院4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5個,?萍膊》乐卧海ㄋ⒄荆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個,衛生監督檢驗所6個。衛生技術人員9589人。其中,執業醫師2870人和執業助理醫師560人,注冊護士3861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6896張。
年末有青少年俱樂部6個,晨晚練健身活動點1036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1個。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健身意識不斷加強,全年參加健身活動人數達54萬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598元,比上年增長1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46元,增長13.8%。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8.2%,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9%。年末農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54.7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37.45平方米。
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81億元,直接扶持個人創業5384人次,帶動就業人數22382人次。全年“4050”人員實現再就業4090人。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31.7萬人,比上年末增長6.2%。其中,參保職工24.56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7.14萬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46.68萬人,其中,職工34.44萬人,退休人員12.24萬人。年末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4萬人。向城市低保戶發放低保金1.64億元,月人均補差225.7元;向農村低保戶發放低保金7004萬元,月人均補差103.8元。為全市城鄉22.48萬名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全面免除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課書。2011年,建設廉租住房4469套、經濟適用住房350套,改造城市棚戶區18.61萬平方米。
年末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72個,提供床位9000張,收養人數7800人,臨時救濟困難戶1953人次。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7630萬元。
十二、資源、環境與安全生產
全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積17.2萬畝。其中人工造林完成13.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3.51%。
全年自產地表水資源量23.23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54.4%。全市平均降水量1238.6毫米,比上年減少33.8%。地下水資源量12.77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5.8%。水資源總量23.23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54.4%。年末全市6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0.359億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0.19億立方米。
年末環保機構21個。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監測的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達標)。城鎮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1027.13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9.18%。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1.73噸標煤/萬元,下降4.49%。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1.63%,化學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0.12%。
全年生產安全事故112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09起,工礦商貿事故3起。全年生產安全事故死亡40人,比上年下降11.1%。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5人,下降12.5%;工礦商貿事故死亡5人,與去年持平。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29.7%。
注:
1.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3.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4.從2011年開始,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
5.從2011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標準從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因此201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絕對數與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徑計算的。
6.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2006年至2010年按照2005年不變價格計算,因此2011年絕對數與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徑計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