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江西

江西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0-03-18 14:06:44 來源:江西省統計局 作者: 點擊:5181次
江西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全省經濟總量穩步增加,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動力活力持續釋放,質量效益持續改善。
 
一、綜合
 
經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GDP)24757.5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57.6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10939.8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11760.1億元,增長9.0%。三次產業結構為8.3:44.2:47.5,三次產業[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4%、49.9%和46.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164元,按年平均匯率計算,折合7707美元,增長7.4%。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666.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79.3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4%,比上年末提高1.4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0.7%,比上年末提高0.9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8.6萬人,出生率12.59‰,比上年下降0.84個千分點;死亡人口28.1萬人,死亡率6.03‰,下降0.03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6.56‰,下降0.81個千分點。
 
表12019年年末人口數及構成
 
指標
 
年末數
 
(萬人)
 
比重
 
(%)
 
常住人口
 
4666.1
 
100.0
 
其中:城鎮
 
2679.3
 
57.4
 
鄉村
 
1986.8
 
42.6
 
其中:男性
 
2392.4
 
51.3
 
女性
 
2273.7
 
48.7
 
其中:0-15歲(含不滿16周歲)
 
1011.2
 
21.7
 
16-59歲(含不滿60周歲)
 
2929.9
 
62.8
 
60周歲及以上
 
725.1
 
15.5
 
其中:65周歲及以上
 
512.3
 
11.0
 
年末全省就業人員2632.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1206.6萬人,占全省就業人員比重為45.8%,比上年末上升1.6個百分點。全年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9%,繼續控制在4.5%的目標范圍之內。城鎮新增就業54.3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0.8%;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62.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5.0%;失業人員再就業18.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7%;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8.6%。全年農民外出從業人員908.6萬人,比上年增長1.5%。其中,省外599.0萬人,增長0.6%;省內309.6萬人,增長3.4%。
 
全年全省財政總收入4001.5億元,比上年增長5.4%,同比回落4.7個百分點。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86.5億元,增長4.8%。稅收收入1746.8億元,增長5.0%。其中,增值稅800.0億元,增長12.2%;企業所得稅244.7億元,增長9.9%;個人所得稅56.6億元,下降36.4%。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402.6億元,增長13.0%,增速比上年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教育支出1149.1億元,增長9.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20.1億元,增長7.8%;城鄉社區支出1081.6億元,增長60.0%。
 
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9%,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2.9%,農村上漲2.8%。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七漲一降”,食品煙酒類上漲7.8%,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2.9%,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4%,居住類上漲1.0%,醫療保健類上漲1.0%,衣著類上漲0.9%,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3%;交通和通信類下降2.2%。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下降1.8%;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4%;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13.2%
 
表22019年居民消費價格分類別漲跌幅度
 
類別
 
比上年上漲
 
(%)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2.9
 
食品煙酒
 
7.8
 
其中:糧食

 
1.0
 
衣著
 
0.9
 
居住
 
1.0
 
生活用品及服務
 
0.3
 
交通和通信
 
-2.2
 
教育文化和娛樂
 
2.4
 
醫療保健
 
1.0
 
其他用品和服務
 
2.9
 
二、農業
 
全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481.3億元,比上年增長3.1%。糧食種植面積3665.1千公頃,下降1.5%。其中,谷物種植面積3413.2千公頃,下降2.2%。油料種植面積677.1千公頃,下降0.4%。其中,油菜籽482.3千公頃,下降0.1%。蔬菜種植面積644.4千公頃,增長1.8%。棉花種植面積42.7千公頃,下降8.5%。甘蔗種植面積14.0千公頃,下降2.7%。
 
全年全省糧食產量2157.4萬噸,比上年下降1.5%。油料產量120.8萬噸,下降0.02%。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581.8萬噸,增長2.9%。棉花產量6.6萬噸,下降8.9%。甘蔗產量62.4萬噸,下降3.3%。煙葉產量2.3萬噸,下降37.5%。茶葉產量6.7萬噸,增長2.2%。園林水果產量474.3萬噸,增長0.9%。
 
全年全省豬牛羊禽肉產量298.1萬噸,比上年下降8.0%。其中,豬肉產量206.8萬噸,下降16.1%;牛肉產量13.1萬噸,增長5.5%;羊肉產量2.3萬噸,增長10.0%;禽肉產量75.9萬噸,增長20.2%。禽蛋產量57.2萬噸,增長21.7%。牛奶產量7.3萬噸,下降24.4%。水產品產量258.8萬噸,增長1.1%。年末生豬存欄1006.3萬頭,比上年末下降36.6%;生豬出欄2546.8萬頭,下降18.5%。
 
表32019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產量
 
(萬噸)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2157.4
 
-1.5
 
其中:谷物
 
2072.2
 
-1.9
 
油料
 
120.8
 
0.0
 
其中:油菜籽
 
68.9
 
-0.3
 
蔬菜及食用菌
 
1581.8
 
2.9
 
棉花
 
6.6
 
-8.9
 
甘蔗
 
62.4
 
-3.3
 
煙葉
 
2.3
 
-37.5
 
茶葉
 
6.7
 
2.2
 
園林水果
 
474.3
 
0.9
 
豬牛羊禽肉
 
298.1
 
-8.0
 
水產品
 
258.8
 
1.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8965.8億元,比上年增長8.4%;規模以上工業[4]增加值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4.3%,重工業增長10.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18.8%,集體企業增長13.8%,股份合作企業增長2.7%,股份制企業增長9.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0%,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4.4%。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全省38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6個大類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68.4%,其中11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4%,高于全省平均4.9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6.1%,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2%,高于全省平均9.7個百分點,占比為27.7%,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4%,高于全省平均2.9個百分點,占比為21.2%,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6.0%,占比為38.7%,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非公工業貢獻突出。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增長9.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1.2%,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92.7%。其中,私營企業增長11.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4.0%,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59.7%。
 
重點監測的39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237種產量同比實現增長,增長面達60.2%。其中,化學原料藥增長20.0%,白酒增長15.8%,銅材增長15.0%,化學纖維增長11.9%,瓷質磚增長11.6%。
 
表4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萬千升
 
13.1
 
15.8
 
啤酒
 
萬千升
 
71.3
 
-1.8
 
精制茶
 
 
69327.5
 
-3.8
 
卷煙
 
億支
 
637.9
 
0.0
 
化學纖維
 
萬噸
 
62.9
 
11.9
 
 
萬米
 
103052.4
 
-14.6
 
服裝
 
萬件
 
122491.9
 
4.8
 
機制紙及紙板
 
萬噸
 
276.2
 
11.5
 
飼料
 
萬噸
 
1828.0
 
-7.4
 
硫酸(折100%)
 
萬噸
 
288.7
 
-8.1
 
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
 
萬噸
 
29.2
 
-56.2
 
化學農藥
 
 
36828.7
 
-11.3
 
化學原料藥
 
 
77132.0
 
20.0
 
水泥
 
萬噸
 
9625.1
 
4.3
 
瓷質磚
 
萬平方米
 
102091.2
 
11.6
 
粗鋼
 
萬噸
 
2524.5
 
1.0
 
鋼材
 
萬噸
 
2795.7
 
4.2
 
十種有色金屬
 
萬噸
 
186.6
 
7.9
 
#精煉銅(電解銅)
 
萬噸
 
142.4
 
4.9
 
銅材
 
萬噸
 
393.4
 
15.0
 
多晶硅
 
萬千克
 
1185.0
 
-18.3
 
單一稀土金屬
 
萬千克
 
1484.6
 
9.2
 
中成藥
 
萬噸
 
17.3
 
10.2
 
汽車
 
萬輛
 
49.1
 
-11.0
 
家用電冰箱
 
萬臺
 
93.3
 
3.2
 
太陽能電池
 
萬千瓦
 
794.4
 
8.2
 
房間空氣調節器
 
萬臺
 
631.7
 
8.4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590.6億元,比上年增長6.5%;實現利潤總額2158.8億元,下降0.3%;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5元,比上年減少0.13元。年末規上工業資產負債率為52.6%,比上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
 
年末全省開發區投產工業企業13014家,比上年末增加1323家;實際開發面積673.7平方公里,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505.5億元。全年開發區工業增加值增長9.2%,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0.7個百分點;實現出口交貨值1935.8億元,增長11.8%。招商簽約資金8490.2億元,下降0.8%;招商實際到位資金5794.0億元,招商資金實際到位率為68.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591.4億元,增長7.9%;實現利潤總額1945.1億元,增長3.0%。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的開發區66個。其中,主營業務收入超200億元的開發區48個,超500億元的開發區17個。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原煤441.2萬噸,比上年下降4.5%;原煤庫存量13.5萬噸,上升227.2%。原油加工量786.6萬噸,增長2.6%。其中,汽油產量244.4萬噸,增長2.6%;煤油產量70.7萬噸,增長5.3%;柴油產量293.8萬噸,增長1.5%。發電量1241.9億千瓦時,增長4.0%。其中,火力發電量1095.0億千瓦時,增長2.4%;水力發電量80.5億千瓦時,上升20.7%;風力、太陽能、垃圾焚燒等新能源發電量77.0億千瓦時,增長12.4%。
 
全年全省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總產值完成7944.8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其中,建筑工程產值完成6880.9億元,增長14.9%,占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為86.6%;安裝工程產值完成558.8億元,增長3.3%,占比7.0%;其他產值完成505.0億元,增長9.4%,占比6.4%。資質以上總、專包建筑業企業共3223家,比上年增加472家。其中,總承包企業2797家,增加460家;專業承包企業426家,增加12家。按資質等級劃分,資質等級為特、一級總、專包企業393家,增加83家;二級企業957家,增加89家;三級及其他企業1873家,增加300家。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4]比上年增長9.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2.5%,占全部投資的1.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0.7%,占全部投資的49.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9.5%,占全部投資的48.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投資增長14.1%,占全部投資的24.2%;非國有投資增長7.8%,占全部投資的75.8%,其中,民間投資增長9.6%,占全部投資的68.1%。從投資主要構成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9%,占全部投資的17.2%;工業投資增長10.9%,占全部投資的49.7%,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5.6%,占全部投資的36.3%。
 
表52019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及構成
 
行業
 
比上年
 
增長
 
(%)
 
構成(%)(以投資額為100)
 
總計
 
9.2
 
100
 
第一產業
 
-22.5
 
1.9
 
第二產業
 
10.7
 
49.7
 
工業
 
10.9
 
49.7
 
采礦業
 
22.1
 
0.8
 
制造業
 
10.9
 
45.8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8.5
 
3.1
 
建筑業
 
-51.4
 
0.0
 
第三產業
 
9.5
 
48.4
 
批發和零售業
 
18.3
 
2.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10.0
 
4.0
 
住宿和餐飲業
 
-1.3
 
0.5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43.8
 
0.6
 
金融業
 
-9.8
 
0.2
 
房地產業
 
8.0
 
18.7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14.8
 
2.4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1.8
 
0.6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8.0
 
13.3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86.1
 
0.3
 
教育
 
46.5
 
1.7
 
衛生和社會工作業
 
32.8
 
1.0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3.1
 
1.2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9.4
 
1.9
 
全年全省施工項目18786個,比上年增加4019個,完成投資增長10.4%。其中,新開工項目8833個,增加1445個,完成投資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24.8%。施工項目中,億元以上施工項目6819個;10億元以上施工項目816個,增加71個;20億元以上施工項目302個,增加30個;50億元以上施工項目59個,增加2個。民生類項目共1285個,增加309個,完成投資增長24.2%。其中,教育投資增長46.5%,增速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別增長97.4%和76.1%;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32.8%,比上年提高44.0個百分點,老年人及殘疾人養護服務業和孤殘兒童收養庇護服務業投資增長均超過5倍,醫院和專業公共衛生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2.8%和38.9%。
 
全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3.0%,其中住宅投資增長6.1%。商品房銷售面積6458.9萬平方米,增長4.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679.0萬平方米,增長5.4%,增幅分別回落1.9和3.1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4710.4億元,增長11.6%,其中,住宅銷售額4038.0億元,增長14.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818.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3.9%。其中,住宅待售面積397.6萬平方米,下降20.1%。
 
全年全省棚戶區改造開工29.3萬套,基本建成16.5萬套。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21.6億元[5],比上年增長11.3%,同比加快0.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4]3097.1億元,增長10.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120.7億元,增長11.3%。其中,城區4195.4億元,增長13.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300.9億元,增長11.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7326.2億元,增長10.7%;餐飲收入1095.4億元,增長15.5%。按行業分,零售業實現零售額6242.1億元,增長10.6%;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083.1億元,增長11.1%;餐飲業實現零售額997.5億元,增長16.0%;住宿業實現零售額99.0億元,增長11.1%。
 
限額以上單位分商品零售額中,吃、穿、用類商品中糧油、食品類受生豬價格上漲影響呈現快速增長,比上年增長20.7%,高于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速9.9個百分點,其中肉禽蛋類商品零售額增長32.4%,同比加快19.3個百分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9.3%;日用品類增長17.0%。大宗商品汽車類增長5.8%;石油及制品類增長8.8%。消費升級類商品中西藥品類、化妝品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4.6%、23.6%、15.4%和14.7%。
 
表62019年限額以上單位按商品分類零售額及其增長速度
 
類別
 
零售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合計
 
2942.3
 
11.0
 
#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
 
226.0
 
20.7
 
糧油、食品類
 
374.5
 
20.7
 
飲料類
 
45.0
 
14.9
 
煙酒類
 
67.2
 
16.1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
 
180.4
 
9.3
 
化妝品類
 
28.9
 
23.6
 
金銀珠寶類
 
43.9
 
14.7
 
日用品類
 
105.4
 
17.0
 
五金、電料類
 
15.4
 
10.8
 
體育、娛樂用品類
 
4.2
 
-1.9
 
書報雜志類
 
48.3
 
13.8
 
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
 
3.6
 
-10.0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144.9
 
5.8
 
中西藥品類
 
118.9
 
24.6
 
文化辦公用品類
 
33.5
 
14.7
 
家具類
 
54.3
 
11.2
 
通訊器材類
 
30.6
 
19.6
 
煤炭及制品類
 
8.0
 
17.6
 
石油及制品類
 
518.4
 
8.8
 
建筑及裝潢材料類
 
58.1
 
15.4
 
機電產品及設備類
 
14.1
 
-0.8
 
汽車類
 
946.6
 
5.8
 
棉麻類
 
0.5
 
21.7
 
其他類
 
97.6
 
19.2
 
六、對外經濟
 
全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51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出口值2496.5億元,增長12.3%;進口值1015.5億元,增長8.2%。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2010.1億元,增長3.6%;加工貿易出口460.5億元,增長76.1%。分重點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1264.4億元,增長36.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709.3億元,增長98.7%。分國別(地區)看,對東盟出口487.8億元,列第一位,增長20.7%;對歐盟出口406.4億元,列第二位,增長32.4%,對美國出口356.1億元,列第三位,下降3.7%;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903.5億元,增長15.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8個百分點。
 
表7 2019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金額
 
(億元)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值
 
3511.9
 
11.1
 
出口值
 
2496.5
 
12.3
 
其中:一般貿易
 
2010.1
 
3.6
 
加工貿易
 
460.5
 
76.1
 
其中:機電產品
 
1264.4
 
36.4
 
高新技術產品
 
709.3
 
98.7
 
進口值
 
1015.5
 
8.2
 
其中:一般貿易
 
574.9
 
-2.9
 
加工貿易
 
429.5
 
30.0
 
其中:機電產品
 
540.4
 
34.3
 
高新技術產品
 
453.9
 
51.4
 
表8 2019年對主要國家(地區)出口值及其增長速度
 
國家(地區)
 
出口值
 
(億元)
 
比上年增長
 
(%)
 
東盟
 
487.8
 
20.7
 
歐盟
 
406.4
 
32.4
 
美國
 
356.1
 
-3.7
 
中國香港
 
271.1
 
31.0
 
韓國
 
111.2
 
-6.6
 
日本
 
105.0
 
14.5
 
馬來西亞
 
103.5
 
21.9
 
越南
 
94.2
 
24.0
 
印度
 
76.7
 
-3.2
 
印度尼西亞
 
65.6
 
-0.6
 
中國臺灣
 
36.9
 
-8.7
 
全年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44家,比上年下降8.4%;合同金額108.4億美元,增長22.0%;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35.8億美元,增長8.0%。利用省外項目實際進資8038.5億元,增長9.4%。
 
表92019年分行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170份,比上年增加40.5%;合同金額37.5億美元,增長15.8%;完成營業額44.9億美元,增長0.5%;對外直接投資額18.5億美元,增長120.9%。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5630人,增長35.8%。
 
七、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
 
全年全省貨物運輸量150860.6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3858.8億噸公里[6]。旅客運輸量59703.6萬人,比上年下降4.4%;旅客運輸周轉量984.3億人公里,下降1.0%。
 
南昌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826.6萬噸,增長32.7%,較上年擴大44.8個百分點;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9萬標準箱,下降2.2%。九江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2333.4萬噸,增長5.5%,較上年擴大5.8個百分點;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2.1萬標準箱,增長21.4%。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1363.7萬人次、增長0.8%;貨郵吞吐量13.0萬噸、增長42.1%。開行贛歐班列553列,增長173.8%。
 
表10 2019年各種運輸方式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表11 2019年各種運輸方式旅客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年末全省公路通車里程20913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144.0公里。鐵路營運里程4534.7公里。
 
民用汽車保有量607.4萬輛,比上年增長11.6%;民用轎車保有量345.5萬輛,增長12.6%,其中私人轎車331.3萬輛,增長12.9%。
 
全年全省郵電業務總量3068.6億元,比上年增長71.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30.2億元,增長30.3%;電信業務總量2838.5億元,增長76.4%[7]。完成郵政函件業務1684.7萬件,下降39.0%;包裹業務43.7萬件,下降1.8%。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7.8億件,增長25.5%;業務收入84.3億元,增長25.7%。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57.5萬戶,比上年末下降1.6%。移動電話用戶4157.1萬戶,增長2.8%。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戶3268.0萬戶,增長10.0%;3G移動電話用戶51.8萬戶,下降82.4%。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448.8萬戶,增長9.5%。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8952.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1%,比年初增加3875.5億元,同比多增1130.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9665.9億元,比年初增加2474.2億元,同比多增796.1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1478.0億元,比年初增加1062.3億元,同比多增477.2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5493.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9%,比年初增加5040.0億元,同比多增395.0億元。其中,住戶貸款14372.0億元,比年初增加2134.5億元,同比多增236.5億元;非金融機構及機關團體貸款21048.3億元,比年初增加2896.3億元,同比多增199.2億元。
 
年末全省轄區內共有境內上市公司43家,其中,主板公司25家,中小板公司9家,創業板公司9家。轄區內證券公司2家,分公司40家,證券營業部318家,證券交易額5.5萬億元;期貨公司1家,期貨營業部31家,期貨代理成交金額2.8萬億元。
 
全年全省保險公司保費收入835.2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06.9億元,增長13.7%;壽險保費收入528.3億元,增長9.2%;健康險保費收入157.9億元,增長38.9%;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1.5億元,增長17.9%。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80.8億元,增長6.0%。其中,財產險賠款及給付171.8億元,增長14.2%;人壽險賠款及給付39.0億元,增長33.1%;健康險賠款和給付72.3億元,增長38.5%;意外傷害險賠款和給付5.8億元,增長9.0%。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2元,比上年增長9.1%,增速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46元,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96元,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城鄉居民收入比2.31:1,比上年縮小0.03。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650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714元,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497元,增長14.8%。城、鄉居民消費恩格爾系數分別為29.1%、30.4%,均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
 
年末全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096.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4.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89.7萬人,增加1.7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539.4萬人,增加4.8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112.8萬人,增加0.7萬人。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6.0萬人,城市低保標準640元/人月,向城市低保戶發放低保金22.2億元,月人均補差437元;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2.2萬人,農村低保標準385元/人月,向農村低保戶發放低保金53.3億元,月人均補差296元。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分散供養標準分別為505元/人月、400元/人月。
 
全年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的學生數631.5萬人,義務教育階段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活費學生數30.4萬人,資助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27.2萬人,資助考入大學(含民辦高校獨立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3.0萬人,資助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38.1萬人。
 
全年省級扶貧發展資金投入33.5億元。實現41.1萬貧困人口脫貧,剩余7個貧困縣(贛縣區、寧都縣、興國縣、于都縣、鄱陽縣、修水縣、都昌縣)全部達到摘帽條件,剩余38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0.27%。
 
年末全省共有提供住宿的社會福利機構1955個,床位數16.5萬張,收養人數9.3萬人。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383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0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9.4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1.1億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5.6億元。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6萬人,在校生4.5萬人,畢業生1.1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8.9萬人,在校生113.5萬人,畢業生30.3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8.5萬人,在校生21.8萬人,畢業生4.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4.9萬人,在校生38.6萬人,畢業生11.2萬人。普通高中招生37.7萬人,在校生105.5萬人,畢業生32.7萬人。初中學校招生76.9萬人,在校生220.1萬人,畢業生63.6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5.9萬人,在校生411.4萬人,畢業生76.5萬人。民辦學校10187所,在校學生189.6萬人。特殊教育在校生3.8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65.8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3.7%,小學毛入學率102.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13.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1.5%。普通高考錄取率83.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9.0%。
 
表122019各類學校招生、在校生和畢業生人數
 
全年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為1.6%,比上年提高0.19個百分點。年末共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8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00個。全年受理專利申請91474件,授權專利59140件;簽訂技術合同2799項,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金額148.6億元,其中,技術開發合同成交額49.8億元,技術轉讓合同成交額19.2億元。
 
年末全省共有產品質量檢測機構72個,其中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1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10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16萬臺(件),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5782批次。累計獲得3C證書的企業890家,獲得3C證書6656張。累計發放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6507張,發放省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649張。測繪部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種基本比例尺地形圖2443張,測繪基準成果4533點,遙感影像成果29638萬平方公里。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83個,文化館118個,公共圖書館114個,博物館143個。廣播電視臺94座,中、短波轉播發射臺24座。有線廣播電視實際用戶552.6萬戶,其中,數字電視實際用戶531.8萬戶。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6%,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1%。全年出版各種圖書、期刊、報紙9265種,出版各類圖書25095萬冊、期刊7874萬冊、報紙77985萬份。
 
全年全省接待國內旅游者79078.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7%;國內旅游收入9596.7億元,增長18.5%。接待入境旅游者197.2萬人次,增長2.8%;國際旅游外匯收入8.7億美元,增長16.1%。
 
年末全省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3702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40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12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36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11個。衛生技術人員26.8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9.6萬人,注冊護士12.0萬人。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4.7萬張,其中,鄉鎮衛生院床位數5.7萬張。
 
年末全省共有青少年俱樂部131個,青少年戶外活動營地4個;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5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37所,省級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37個。全年新建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348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3個。在國際和國內的重大比賽中共獲得177枚金牌、174枚銀牌和221枚銅牌。
 
十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全省PM2.5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平均濃度達國家二級標準。全年優良天數比例為89.7%,比上年上升1.4個百分點,優良天數增加5天。空氣中的SO2、PM10、NO2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分別下降23.5%、7.8%和4.0%。景德鎮、贛州、上饒、撫州、吉安、南昌、新余7個設區市空氣質量達國家二級標準。
 
全年全省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2.4%,比上年上升1.7個百分點,劣V類水斷面比例為0。其中,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93.3%,上升1.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4個百分點。全省10條主要河流中,信江、撫河、修河、饒河、長江九江段、袁水、東江、環鄱陽湖區河流水質優良比例100%,贛江、萍水河水質優良比例分別為98.3%、90.9%。
 
全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積104.7萬畝,改造低產低效林177.9萬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共建立自然保護區190處,其中,國家級16處、省級38處、市縣級136處。自然保護區面積109.0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6%。
 
全省全年平均降水量1726.5毫米,較常年偏多3.1%,位列歷史第21高位。平均氣溫18.9℃,較常年偏高0.9℃,與2013年、2016年、2017年并列歷史第2高位。平均日照時數1615.9小時,較常年偏少15.9小時,位列歷史第39高位。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5615.0萬噸標準煤,增長3.2%;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9%[8]。
 
全年全省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093起,比上年減少67起,其中,道路運輸業事故1778起,工礦商貿事故243起,鐵路運輸業事故38起。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316人,比上年減少17人,其中,道路運輸業事故死亡976人,工礦商貿事故死亡270人,鐵路運輸業事故死亡30人。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5人。全年未發生重大以上事故。發生較大事故29起,死亡99人,同比增加12起、增加41人;建筑施工領域事故死亡人數上升明顯,同比增加20人,上升17.9%。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國內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等相關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
 
[3]三次產業劃分依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修訂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國統字〔2012〕108號),行業劃分執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開發投資。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業、餐飲業企業。
 
[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019年統計快報數據。
 
[6]交通運輸部根據專項調查,調整2019年公路貨物運輸量、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統計口徑,數據與上年不可比。
 
[7]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執行2010年不變價標準,電信企業的電信業務總量執行2015年不變價標準。
 
[8]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民用汽車、道路交通事故數據來自省公安廳;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數據來自省財政廳;水產品產量數據來自省農業農村廳;保障性住房數據來自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外貿數據來自南昌海關;利用外資和省外資金、對外承包工程數據來自省商務廳;鐵路客貨運輸量、周轉量數據來自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公路、水路客貨運輸量、周轉量數據來自省交通運輸廳;機場旅客吞吐量數據來自省機場集團公司;電信業務量、移動電話用戶數、固定電話用戶數來自省通信管理局;郵政業務量、快遞業務量數據來自省郵政管理局;存貸款數據來自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證券、期貨數據來自江西證監局;保險數據來自江西銀保監局;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科技數據來自省科技廳;專利數據來自省知識產權局;質量檢測、行業標準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旅游數據來自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播、電視數據來自省廣播電視局;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省委宣傳部;測繪數據來自省自然資源廳;衛生數據來自省衛生健康委;體育數據來自省體育局;城鄉低保、社會福利、社區服務、社會捐贈數據來省自省民政廳;扶貧數據來自省扶貧辦;造林、森林覆蓋率數據來自省林業局;空氣和地表水質量、污染物排放、自然保護區數據來自省生態環境廳;降水量、平均氣溫、日照時數數據來自省氣象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省應急管理廳;其他數據來自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中文字幕一本高清在线 | 欧美大片在线视观看喷水 | 日本在线高清不卡免v中文字幕 | 亚洲步兵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