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
2021年3月23日
2020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鄱陽湖流域超歷史大洪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省統籌疫情防控、抗洪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顯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趨于常態;社會發展有序和諧,大局平穩;“十三五”規劃順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一、綜合[2]
經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全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25691.5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41.6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11084.8億元,增長4.0%;第三產業增加值12365.1億元,增長4.0%。三次產業結構為8.7︰43.2︰48.1,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0%、52.1%和43.0%。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6.2萬人,比上年少增8.2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58.9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7.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7萬人。全省農民工[4]總量為1237.3萬人,比上年下降1.6%。其中,本地農民工420.2萬人,比上年下降4.7%;外出農民工817.1萬,與上年持平。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2%,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
全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6%,漲幅比去年低0.3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2.4%,農村上漲3.0%。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三漲五降”,食品煙酒類上漲8.8%,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4.9%,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2.1%,居住類下降0.6%,醫療保健類下降0.1%,衣著類下降0.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3%,交通和通信類下降3.7%。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1.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下降3.0%。農產品生產者價格[5]上漲11.0%。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二、農業
全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820.7億元,比上年增長2.7%。糧食種植面積3772.4千公頃,增長2.9%。其中,谷物種植面積3510.0千公頃,增長2.8%。油料種植面積678.4千公頃,增長0.2%。其中,油菜籽475.4千公頃,下降1.4%。蔬菜種植面積661.0千公頃,增長2.6%。棉花種植面積35.0千公頃,下降19.5%。甘蔗種植面積13.6千公頃,下降2.7%。
全年全省糧食產量2163.9萬噸,比上年增長0.3%。油料產量122.7萬噸,增長1.6%。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642.7萬噸,增長3.8%。棉花產量5.3萬噸,下降19.5%。甘蔗產量61.2萬噸,下降2.0%。煙葉產量2.7萬噸,增長18.6%。茶葉產量7.2萬噸,增長7.2%。園林水果產量493.2萬噸,增長4.0%。
全年全省豬牛羊禽肉產量283.0萬噸,比上年下降5.1%。其中,豬肉產量180.7萬噸,下降12.6%;牛肉產量15.2萬噸,增長15.7%;羊肉產量2.6萬噸,增長11.7%;禽肉產量84.5萬噸,增長11.3%。禽蛋產量61.2萬噸,增長7.1%。牛奶產量9.1萬噸,增長25.1%。水產品產量262.7萬噸,增長1.5%。年末生豬存欄1569.9萬頭,比上年末增長56.0%;生豬出欄2218.3萬頭,下降12.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8952.7億元,比上年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6]增加值增長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1.8%,重工業增長7.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下降15.4%,集體企業增長19.2%,股份合作企業增長7.3%,股份制企業增長4.9%,私營企業增長5.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5%,其他經濟類型企業下降1.3%。高質量發展向前邁進。全省38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1個大類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55.3%,其中7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2%,高于全省平均6.6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8.2%,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4%,高于全省平均4.8個百分點,占比為28.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6.6%,高于全省平均2.0個百分點,占比為22.1%,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5.4%,占比為39.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非公工業貢獻突出。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增長5.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1.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90.5%。其中,私營企業增長5.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5.3%,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8.8%。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省重點監測的397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207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增長面52.1%。工業新產品中,智能手機同比增長19.2%;集成電路增長16.4%;太陽能電池增長14.9%。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7909.2億元,比上年增長7.9%;實現利潤總額2438.1億元,增長12.2%;每百元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4元,比上年減少0.09元。年末規上工業資產負債率為53.7%,比上年末提高1.1個百分點。
年末全省開發區投產工業企業14257家,比上年末增加1243家;實際開發面積677.0平方公里,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909.9億元。全年開發區工業增加值增長5.5%,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0.9個百分點;實現出口交貨值2098.1億元,增長8.2%。招商簽約資金12380.4億元,增長47.2%;招商實際到位資金8443.7億元,招商資金實際到位率為68.2%。實現營業收入32379.3億元,增長10.1%,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2.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265.4億元,增長15.4%。營業收入超100億的開發區73個,較上年增加7個;超200億的開發區55個,增加7個;超500億的開發區20個,增加3個;超1000億的開發區5個,分別是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原煤281.2萬噸,比上年下降33.7%;原煤消費庫存量284.2萬噸,下降11.9%。原油加工量701.9萬噸,下降10.8%。其中,汽油產量211.6萬噸,下降13.4%;煤油產量54.2萬噸,下降23.3%;柴油產量236.7萬噸,下降19.4%。發電量1320.6億千瓦時,增長5.2%。其中,火力發電1160.8億千瓦時,增長5.6%;風力發電51.8億千瓦時,增長25.2%;太陽能發電34.3億千瓦時,增長3.7%;水力發電73.7億千瓦時,下降9.2%。
全年全省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總產值完成8649.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建筑工程產值完成7436.6億元,增長8.1%,占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為86.0%;安裝工程產值完成652.2億元,增長16.7%,占比7.5%;其他產值完成560.3億元,增長11.0%,占比6.5%。資質以上總、專包建筑業企業共3869家,比上年增加646家。其中,總承包企業3396家,增加599家;專業承包企業473家,增加47家。按資質等級劃分,資質等級為特、一級總、專包企業425家,增加32家;二級企業1030家,增加73家;三級及其他企業2414家,增加541家。
四、服務業
全年全省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365.1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176.2億元,增長2.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104.9億元,增長1.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29.1億元,下降8.0%;金融業增加值1808.6億元,增長10.0%;房地產業增加值1925.1億元,增長4.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489.6億元,增長16.3%。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7]企業營業收入2907.5億元,比上年增長8.5%;營業利潤162.4億元,下降19.2%。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8.5%,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增長21.6%,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降1.9%;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8.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5.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5.1%;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7.4%。
全年全省貨物運輸總量157166.9萬噸,比上年增長4.1%;貨物運輸周轉量4010.8億噸公里,增長3.9%。南昌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865.9萬噸,增長27.2%;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0萬標準箱,下降25.8%。九江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2046.8萬噸,增長6.1%;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1.0萬標準箱,增長17.2%。
旅客運輸量43186.0萬人,比上年下降27.9%;旅客運輸周轉量631.4億人公里,下降35.9%。昌北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942.7萬人次,下降30.9%。
年末全省公路通車里程21064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234.1公里。鐵路營運里程4546.3公里。年末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661.8萬輛,比上年增長8.9%;民用轎車保有量377.6萬輛,增長9.3%,其中私人轎車363.5萬輛,增長9.7%。
全年全省郵電業務總量[8]3851.2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11.3億元,增長35.3%;電信業務總量[9]3539.9億元,增長24.7%。完成郵政函件業務1183.9萬件,下降29.7%;包裹業務36.7萬件,下降16.0%。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11.2億件,增長44.1%;業務收入114.7億元,增長36.0%。
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82.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5.5%。移動電話用戶4249.4萬戶,增長2.2%。年末4G用戶占移動電話用戶比重為77.7%。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510.5萬戶,增長4.3%。年末移動互聯網用戶3599.3萬戶,增長2.6%。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6]比上年增長8.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4.4%,占全部投資的2.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0%,占全部投資的49.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8%,占全部投資的48.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投資增長9.1%,占全部投資的24.4%;非國有投資增長7.9%,占全部投資的75.6%,其中,民間投資增長3.6%,占全部投資的65.2%。從投資主要構成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2%,占全部投資的16.5%;工業投資增長8.0%,占全部投資的49.6%,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6.4%,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8.3%。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年全省施工項目18285個,比上年減少501個。其中,新開工項目9344個,增加511個,完成投資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35.2%。施工項目中,全省億元以上施工項目7986個,完成投資增長18.5%。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2858個,完成投資增長89.7%。民生類項目共681個,增加181個,完成投資增長21.9%。其中,教育投資增長16.4%;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增長27.3%;文化、體育娛樂業投資增長25.3%。
全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6.2%,其中住宅投資增長7.2%。商品房銷售面積6732.7萬平方米,增長4.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853.1萬平方米,增長3.1%,增幅較上年回落2.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5222.8億元,增長10.9%,其中,住宅銷售額4425.2億元,增長9.6%。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803.5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8%,其中住宅待售面積408.9萬平方米,提高2.8%。全省商品房單位面積銷售額7757元/平方米,增長6.4%。
全年全省棚戶區改造開工20.42萬套,納入2019年國家計劃的686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完工。
六、國內貿易
全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71.8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3302.2億元,增長5.5%。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746.6億元,增長2.7%,其中城區5156.1億元,增長2.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625.2億元,增長4.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9516.1億元,增長3.3%;餐飲收入855.6億元,增長0.5%。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保持較快增長,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中西藥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9.9%、17.4%、28.1%。消費升級類商品中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50.0%、13.5%。網上零售增勢強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329.6億元,增長38.6%。
七、對外經濟
全年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010.1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其中,出口值2920.4億元,增長17.0%;進口值1089.8億元,增長7.5%。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2242.0億元,增長11.5%;加工貿易出口633.4億元,增長37.8%。從主要產品出口看,機電產品出口1611.6億元,增長29.5%,占全省出口值的55.2%;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72.7億元,增長37.1%。從貿易對象看,對東盟出口541.6億元,列第一位,增長11.0%;對美國出口486.4億元,列第二位,增長36.5%;對歐盟出口392.7億元,列第三位,增長16.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1030.0億元,增長14.0%。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年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65家,比上年增長3.9%;合同金額123.2億美元,增長13.7%;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46.0億美元,增長7.5%。利用省外項目實際進資8751.6億元,增長8.9%。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155份,比上年下降8.8%;合同金額39.0億美元,增長4.0%;完成營業額40.6億美元,下降9.5%。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1267人,下降77.5%。對外直接投資額8.7億美元,下降52.9%。
八、財政金融
全年全省財政總收入4048.3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同比回落4.2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07.5億元,增長0.8%,其中地方稅收收入1702.0億元,下降2.6%。分稅種看,增值稅766.4億元,下降4.3%,比上年回落16.5個百分點;企業所得稅232.5億元,下降5.0%,比上年回落14.9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62.8億元,增長11.0%。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666.1億元,增長4.4%。其中,教育支出1218.9億元,增長6.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66.7億元,增長6.0%;城鄉社區支出728.5億元,下降30.4%。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3608.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0%,比年初增加4655.6億元,同比多增780.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22741.1億元,比年初增加3075.2億元,同比多增601.0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2942.8億元,比年初增加1464.9億元,同比多增402.5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1409.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7%,比年初增加5915.4億元,同比多增875.4億元。其中,住戶貸款16301.6億元,比年初增加1929.6億元,同比少增204.9億元;非金融機構及機關團體貸款25035.4億元,比年初增加3987.2億元,同比多增1090.9億元。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年末全省轄區內共有境內上市公司55家,其中,主板公司29家,中小板公司10家,創業板公司13家,科創板公司3家。轄區內證券公司2家,分公司43家,證券營業部310家,證券交易額7.73萬億元;期貨公司1家,期貨營業部32家,期貨代理成交金額3.53萬億元。
全年全省保險公司保費收入927.9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32.9億元,增長8.5%;壽險保費收入594.9億元,增長12.6%;健康險保費收入179.6億元,增長13.7%;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4.6億元,增長14.0%。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11.3億元,增長10.9%。其中,財產險賠款及給付191.1億元,增長11.2%;人壽險賠款及給付120.2億元,增長10.3%;健康險賠款和給付83.9億元,增長16.0%;意外傷害險賠款和給付6.1億元,增長5.3%。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17元,比上年增長6.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56元,增長5.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1元,增長7.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4%。城鄉居民收入比2.27︰1,比上年縮小0.04。
江西省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955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134元,下降2.6%;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579元,增長8.7%。城、鄉居民消費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1.4%、33.6%,分別比上年回升2.3、3.2個百分點。
年末全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6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3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078.0萬人,增加189.1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780.0萬人,減少2.45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99.0萬人,增加20.0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180.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91.9萬人,增加2.2萬人。全省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3.6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553.4萬人,增加14.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372.2萬人,增加68.9萬人。城市居民納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3.8萬人,城市低保標準705元/人月,向城市低保戶發放低保金20.5億元,月人均補差450元;農村居民納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47.2萬人,農村低保標準470元/人月,向農村低保戶發放低保金58.4億元,月人均補差325元。農村、城市特困供養標準分別為615元/人月、915元/人月。
全年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的學生數626.7萬人,義務教育階段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活費學生數30.1萬人,資助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28.4萬人,資助考入大學(含民辦高校獨立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3.0萬人,資助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39.5萬人。
年末全省共有提供住宿的社會福利機構1883個,床位數17.2萬張,收養人數8.4萬人。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4348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12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5.3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8.0億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8.1億元。
全年省級扶貧發展資金投入40.1億元。全省最后7個貧困縣摘帽,剩余9.6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5.58萬城鎮貧困群眾脫困退出,35.4萬存量對象全部納入兜底保障。“十三五”時期,全省25個貧困縣、3058個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江西老區的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2.0萬人,在校生5.1萬人,畢業生1.3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2.2萬人,在校生124.2萬人,畢業生30.9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3.7萬人,在校生30.3萬人,畢業生5.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7.7萬人,在校生44.6萬人,畢業生10.8萬人。普通高中招生38.5萬人,在校生110.5萬人,畢業生33.3萬人。初中學校招生68.6萬人,在校生220.4萬人,畢業生68.7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1.8萬人,在校生406.3萬人,畢業生68.2萬人。民辦學校9158所,在校學生184.8萬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0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70.0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7.6%,小學毛入學率101.7%,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9.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2.5%。普通高考錄取率84.4%,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2.0%。
全年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為1.7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年末共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7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18個。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14299件,授權專利80239件;簽訂技術合同4086項,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金額233.4億元。其中,技術開發合同成交額77.1億元,技術轉讓合同成交額36.8億元。
年末全省共有獲省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機構1541個。其中,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0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31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27.6萬臺(件),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7681批次。累計獲得CCC認證證書的企業598家,獲得CCC認證證書4113張。累計發放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7739張,發放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755張。測繪部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種基本比例尺地形圖10960張,測繪基準成果2504點,遙感影像成果16.9萬平方公里。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79個,文化館118個,公共圖書館114個,博物館170個。廣播電視臺94座,中、短波轉播發射臺25座。有線電視實際用戶537萬戶,其中,數字電視實際用戶521萬戶。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5%。全年出版各種圖書、期刊、報紙9500種,出版各類圖書25793萬冊、期刊7006萬冊、報紙74377萬份。
全年全省接待國內旅游者55681.8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9.6%;國內旅游收入5420.1億元,下降43.5%。接待入境旅游者13.0萬人次,下降93.4%;國際旅游外匯收入0.37億美元,下降95.7%。
年末全省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不含村衛生室)9345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452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14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52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11個。衛生技術人員28.6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0.5萬人,注冊護士12.9萬人。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6.5萬張,其中鄉鎮衛生院床位數5.8萬張。
年末全省共有青少年俱樂部138個,青少年戶外活動營地4個;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5所,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37所,省級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37個。全年新建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43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2個。在國際和國內的重大比賽中共獲得18枚金牌、14枚銀牌和28枚銅牌。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全省PM2.5濃度為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4.3%,平均濃度達國家二級標準。全年優良天數比例為94.7%,比上年上升5.0個百分點,優良天數增加20天。空氣中的SO2、PM10、NO2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SO2與上年持平,PM10、NO2濃度分別下降13.6%和8.3%。
全年全省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4.7%,比上年上升2.3個百分點,V類及劣V類水斷面比例為0。其中,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96.0%,上升2.7個百分點。長江干流江西段所有水質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標準;設區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全省10條主要河流中,信江、撫河、修河、饒河、長江九江段、袁水、萍水河、東江、環鄱陽湖區河流水質優良比例100%,贛江水質優良比例98.3%。
全年全省完成造林面積109.8萬畝,改造低產低效林178.4萬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共建立自然保護區191處,其中,國家級16處、省級39處、市縣級136處。自然保護區面積110.0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6%。
全省平均降水量1896.8毫米,較常年偏多13%,為1961年以來第12高位。平均氣溫19.0℃,較常年偏高0.98℃,為1961年以來第1高位。平均日照時數1478.6小時,較常年偏少153.9小時,為1961年以來第4少位。
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5817.2萬噸標準煤,增長2.9%;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10]下降1.6%。
全年全省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746起,比上年減少347起,其中,道路運輸業事故1485起,工礦商貿事故225起,鐵路運輸業事故32起。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062人,比上年減少254人。其中,道路運輸業事故死亡775人,工礦商貿事故死亡255人,鐵路運輸業事故死亡28人。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41人。全年未發生重大以上事故。
面對鄱陽湖流域超歷史大洪水,及時啟動防汛I級應急響應,果斷實行213座單退圩堤分洪,處置較大以上險情2075處,轉移安置群眾71.5萬人。全年全省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957.3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55.7億元。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2020年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中不再單獨發布人口和就業人員相關數據,將另行發布。
[3]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4]年度農民工數量包括年內在本鄉鎮以外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外出農民工和在本鄉鎮內從事非農產業6個月及以上的本地農民工。
[5]農產品生產者價格是指農產品生產者直接出售其產品時的價格。
[6]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開發投資。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業、餐飲業企業。
[7]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范圍包括: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行業法人單位;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行業法人單位;以及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社會工作行業法人單位。
[8]郵政行業業務總量按2010年價格計算。
[9]電信業務總量按2015年價格計算。
[1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按2015年價格計算。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民用汽車、道路交通事故數據來自省公安廳;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財政數據來自省財政廳;水產品產量數據來自省農業農村廳;保障性住房數據來自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外貿數據來自南昌海關;利用外資和省外資金、對外承包工程數據來自省商務廳;鐵路客貨運輸量、周轉量數據來自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公路、水路客貨運輸量、周轉量數據來自省交通運輸廳;機場旅客吞吐量數據來自省機場集團公司;電信業務量、移動電話用戶數、固定電話用戶數來自省通信管理局;郵政業務量、快遞業務量數據來自省郵政管理局;存貸款數據來自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證券、期貨數據來自江西證監局;保險數據來自江西銀保監局;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科技數據來自省科技廳;專利數據來自省知識產權局;質量檢測、行業標準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旅游數據來自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播、電視數據來自省廣播電視局;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省委宣傳部;測繪數據來自省自然資源廳;衛生數據來自省衛生健康委;體育數據來自省體育局;城鄉低保、社會福利、社區服務、社會捐贈數據來自省民政廳;扶貧數據來自省扶貧辦;造林、森林覆蓋率數據來自省林業局;空氣和地表水質量、污染物排放、自然保護區數據來自省生態環境廳;降水量、平均氣溫、日照時數數據來自省氣象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省應急管理廳;其他數據來自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