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山東

日照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22-03-25 18:44:29 來源:日照市統計局 作者: 點擊:1154次

日照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日照調查隊

(2022年3月)

 

 

2021年是日照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力新舊動能轉換,深入實施生態立市、創新興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戰略,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  合

經濟總量實現新跨越。經省統計局統一核算并反饋,2021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211.9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8%,兩年平均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4.68億元,增長7.4%,兩年平均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903.55億元,增長0.8%,兩年平均增長2.9%;第三產業增加值1113.73億元,增長11.7%,兩年平均增長7.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4434元,增長6.4%。

穩就業保就業成效顯著。城鎮新增就業3.1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58%。大力實施援企穩崗政策,為4258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2578萬元,穩定就業崗位20.4萬人;為7158名就業困難人員、脫貧享受政策人口發放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8089.16萬元。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為2.37萬人發放失業補助金4023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85億元,創業補貼3879.55萬元。接收應屆非師范類高校畢業生1.4萬人,畢業生總體就業率93.7%。

物價總體漲勢溫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0.8%。八大類商品價格“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煙酒類上漲0.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10.3%,購進價格上漲9.5%。

市場主體活力有效釋放。全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8.55萬戶,增長28.1%。年末實有市場主體40.03萬戶,增長17.8%,實有注冊資本(金)10695.7億元,增長7.4%。“規上”企業數量2432家,增長24.2%。11家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3740.30億元,增長16.8%;實現營業總收入327.72億元,增長36.1%;實現利潤總額20.99億元,增長131.7%;上繳稅費22.80億元,增長37.6%;職工人數11133人,增長7.1%。

 

人口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309.5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53萬人。其中,城鎮居民人口148.28萬人。戶籍人口出生率8.44‰,人口死亡率5.12‰,人口自然增長率3.32‰。省內遷入4959人,省外遷入4869人。常住人口297.1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1.93%。

二、高質量發展

新經濟加快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6:41.8:49.6調整為8.8:40.8:50.4。“十強”產業中,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5.6%、13.2%。“四新”經濟增加值659.2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29.80%,比上年提高1.2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3.54億千瓦時,增長11.3%,高于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增速16.6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5.7%,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項目招引建設深入推進。272個實施類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77%,省級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率182%。全年到賬內資369.65億元,增長32.7%。

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全年脫貧享受政策人口35949戶、61133人。各醫療機構共救治脫貧人口3.6萬余人次,共為10914名困難學生撥付市級教育幫扶資金3706萬元。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即時幫扶人口295戶、712人。

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完成17項“跨省通辦”任務,落實“市縣同權”改革行政許可事項11項。實施政務服務“雙全雙百”工程,6項高頻便民利企事項縮減材料50%以上。全部登記業務納入“1日辦”,辦理時限總體提速50%以上,基本建成“無證明”城市。初步實現“交房即辦證”,化解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46526戶,化解率99.6%。

三、農  業

糧食產量穩定增長。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96.17萬畝,糧食總產87.11萬噸,畝產444.05公斤。其中,夏糧產量33.82萬噸,增長9.3%;秋糧產量53.29萬噸,增長0.3%。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26.82萬噸。其中,豬肉產量11.33萬噸。牛奶產量6.58萬噸,禽蛋產量14.90萬噸。年末,生豬、能繁母豬存欄比上年末分別增長17.7%、11.6%。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09.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5%。其中,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5.24億元,增長8.0%。

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共建成高標準農田177.06萬畝。累計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省級田園綜合體2個。新增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個、省級農業產業強鎮5個、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33個、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6個。“日照綠茶”被省政府批復列入全省13個優勢特色產業培育方案。

治水管水興水邁上新臺階。完成62條重點河流管理范圍劃界1071.1公里,實施重點水利項目37項,重點水庫、骨干河道重點河段防洪標準全面達標。建成城市應急備用水源一期工程,實現域內三座大型水庫向市區聯合調水。加強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和管理,改善502個村的飲水條件。

四、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2%。36個行業大類有21個行業增加值增長,增長面58.3%。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下降44.8%,制造業增長0.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7.7%;股份制企業增長3.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4.6%;私營企業下降0.7%。

工業經濟效益保持平穩。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415.06億元,增長3.3%;利潤總額202.44億元,下降4.8%;營業收入利潤率4.59%。

能源生產消費穩中有降。全社會用電量257.60億千瓦時,下降5.7%。其中,工業用電量203.71億千瓦時,下降9.5%。全年完成供電量136.65億千瓦時,增長0.5%;售電量133.21億千瓦時,增長0.8%。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238.28億千瓦時,下降5.3%。規模以上工業能耗1998.72萬噸標準煤,下降1.7%。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合計1729.51萬噸標準煤,下降2.1%。

建筑業生產經營保持穩定。建筑業完成總產值497.57億元,增長7.0%。共簽訂工程項目合同額935.27億元,增長13.3%。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456.30億元,增長17.9%;本年新簽合同額478.96億元,增長9.3%。

五、服務業

服務業向好態勢鞏固。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113.73億元,增長11.7%,占GDP比重為50.4%。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511.6億元,增長11.8%。其中,生活性服務業營業收入91.4億元,增長15.0%,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420.2億元,增長11.1%。

交通運輸穩定增長。港口貨物吞吐量5.41億噸,增長9.1%,總量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6位。其中,集裝箱吞吐量517.42萬標箱,增長6.4%。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0244.42公里。其中,國道445.28公里、省道323.46公里、縣道1018.02公里、鄉道1012.83公里、村道7444.83公里。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80.89萬輛,比上年末增長4.8%。

郵電通信業較快發展。電信業務總量70.62億元,增長34.7%。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5.03億元,增長19.4%;實現業務收入11.35億元,增長17.7%。其中,快遞業務量1.44億件,增長16.2%;業務收入8.65億元,增長23.1%。移動電話用戶307.18萬戶(非沉默用戶)。其中,4G用戶203.28萬戶、5G用戶60.58萬戶。

六、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7.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3%。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由上年3.0:30.3:66.7調整為2.1:30.3:67.6。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3.1%,民間投資增長6.1%,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6%。

新動能領域較快增長。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0%。高技術制造投資增長10.5%。“四新”投資增長2.3%。其中,新型能源活動投資增長114.7%,現代生產性服務活動投資增長36.4%,互聯網與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投資增長32.5%。

房地產開發市場穩中趨緩。房地產開發投資210.53億元,下降2.7%。完成商品房銷售面積299.80萬平方米,下降8.2%。房屋施工面積2152.06萬平方米,增長12.0%。基本建成棚戶區改造安置房42989套。

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日濮洛輸油管道、嵐山油氣公共管廊、山焦配煤基地建成投運,500萬立原油儲備庫項目完成主體建設。新建、改造城市道路78條,淄博路、海曲路地下工程通車,山海風情綠道貫通啟用。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超5000個,入選全國首批29個、全省3個“千兆城市”。

七、消費市場

消費市場平穩運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4.89億元,增長12.0%。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38.08億元,增長5.3%。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零售額519.88億元,增長10.2%;鄉村零售額135.01億元,增長19.5%。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15.62億元,增長16.9%;商品零售額539.27億元,增長11.0%。

升級類商品增勢良好。限額以上單位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商品增長54.4%,金銀珠寶類商品增長52.9%,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增長27.8%,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增長29.5%。

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線上交易、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模式不斷發展壯大。全年限額以上零售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銷售額1.14億元。

八、開放型經濟

貨物貿易穩定增長。貨物進出口1165.7億元,增長11.0%。其中,出口403.0億元,增長17.4%;進口762.7億元,增長8.0%。從貿易合作伙伴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360.3億元,增長4.5%。對RCEP簽署國進出口515.2億元,增長13.3%。其中,出口140.9億元,增長8.8%,進口374.3億元,增長15.1%。

利用外資較快增長。新設立外資企業58家,增長38.1%。實際使用外資5.19億美元,增長11.3%,制造業領域使用外資占44.5%。共有16家世界500強企業的28個項目落戶我市。

境外投資保持穩定。實際境外投資1165.6萬美元,以原有項目增資為主,新增境外投資項目3個。

九、財政金融

財稅收支穩定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7.49億元,增長6.3%,稅收占比80.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0.58億元,同口徑增長4.3%。財政用于民生支出216.9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2%。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9.69億元,同口徑增長14.3%;教育支出61.05億元,同口徑增長7.7%;衛生健康支出33.74億元,同口徑增長4.3%。稅務各項收入(含海關代征稅收)791.55億元,增長29.3%。其中,國內稅收收入285.68億元,增長15.0%。

信貸總量穩步擴大。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306.06億元,比年初增加178.94億元、增長5.7%。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365.49億元,比年初增加391.20億元、增長13.2%。

保險業穩健發展。全市保險機構累計實現保費收入81.77億元,增長2.3%;賠款與給付支出26.53億元,下降7.4%。其中,財險保費收入26.57億元,增長3.6%,賠款支出16.32億元,下降9.2%;壽險保費收入55.20億元,增長1.7%,賠款與給付支出10.21億元,下降4.5%。全市保險機構累計承擔社會風險6.21萬億元,增長72.0%。

資本市場加快發展。首家民營企業在A股上市,培育“金種子”“銀種子”等后備企業42家。其中,省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13家。5家證券公司累計交易金額2909.16億元,增長41.0%,托管市值135.13億元,增長62.9%。9家期貨公司累計交易金額8756.81億元,增長101.9%,客戶保證金余額10.76億元,增長49.0%。

十、民生保障

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59元,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1.95,比上年縮小0.06。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950元,增長9.0%。

城市載體功能不斷提升。建成區綠地面積5103.6公頃,城市公園綠地面積1673.28公頃。城市道路1046公里、面積2124.28萬平方米。城區排水管道長度2915.52公里,供水管道長度1898.47公里,城市自來水供水總量10268.96萬立方米。城市使用天然氣總戶數44.22萬戶,供應天然氣2.92億立方米,用氣普及率99.92%。集中供熱面積2865.9萬平方米,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公共交通運營車輛1661臺,客運總量6780.41萬人次。

持續提升社會保障能力。年末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鄉居民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82.81萬人、140.03萬人、31.46萬人、49.33萬人。累計落實被征地農民政府補貼29.7億元。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150元。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到1710元。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232萬人,電子社保卡簽發52.17萬張。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795元,保障人數3129人。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30元,保障人數88586人,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醫療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85.01萬人,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貼標準由每人550元提高至580元。醫保電子憑證激活182.8萬人,協議定點醫藥機構醫保電子憑證和社保卡“一卡通行”全覆蓋。住院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住院省內及跨省聯網結算,34家實現門診慢特病省內聯網結算,102家實現門診省內及跨省雙向定點醫療機構聯網直接結算。

社會救助事業不斷發展。全市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服務機構3處,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1處。已登記養老服務機構51個,服務人數2962人。鄉鎮敬老院31個,總床位2744張。農村特困人員供養基本生活標準每人每年10560元,照料護理標準全自理每人每年3960元,全護理每人每年11880元。全年福利彩票發行額2.75億元。

平安日照建設成效明顯。全市社會政治穩定、治安秩序持續平穩,接報違法犯罪警情下降9.1%。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9起,死亡34人,分別下降24.6%和35.8%。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015人。

十一、資源環境

土地要素保障鞏固。報批建設用地179件、2.06萬畝,使用各級新增計劃指標1.78萬畝。出讓經營性用地(市區)60宗、2951.18畝。處置批而未供土地2.06萬畝、閑置土地1993.88畝、低效用地4963.61畝。加快工業“標準地”出讓制度改革,成交“標準地”125宗7732.5畝。成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11宗、462.03畝。

生態保護持續加強。完成補植造林1萬畝,封山育林4萬畝。加強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控,完成美國白蛾飛防230萬畝,清理病死、枯死樹等5.2萬株。確定自然保護地總面積142.5萬畝。完成2處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3處地勘項目入選全省首批綠色勘查示范項目。

環境質量繼續改善。市區環境空氣中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分別為31微克/立方米、59微克/立方米、8微克/立方米、29微克/立方米,分別下降13.9%、7.8%、11.1%、9.4%。環境空氣綜合指數3.84,優良天數303天,比上年增加10天,臭氧污染天數減少13天,環境空氣質量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7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優良水體比例達到57.1%,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市區區域環境噪聲晝間平均53.4分貝,市區交通干線噪聲晝間平均65.6分貝。

生態成果不斷提升。完成重點大氣減排工程建設49個,溯源1426個入河排口和1573個入海排污口。有國家級生態鄉鎮20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省級環境醫院試點單位1家、省級環保科普基地單位2家。

十二、社會事業

科技創新成效明顯。高新技術企業492家,增長66%。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入庫企業692家,增長54.5%。新批籌建省重點實驗室2家,新組建市實驗室1家、重點實驗室18家。新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家,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0家。新組建市級技術創新中心11家,新認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4家。建成高校日照研究院8所、技術轉移中心8家。

質量品牌建設穩步提升。年末擁有中國名牌產品3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3個, “泰山品質”認證產品3個,山東名牌產品157個,山東省服務名牌45個,地理標志商標40件。商標注冊總數40907件,增長31.1%。普通商標申請11469件,實際注冊9965件,增長33.7%。專利授權6989件,增長41.4%。其中,發明授權515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407件,增長15.2%。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8.11件,增長14.5%。

人才隊伍建設繼續推進。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77個、創新人才699人。全市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0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人,齊魯首席技師78人。新選拔日照市首席技師20名。115人獲“山東惠才卡”、358人獲“日照陽光惠才卡”。新增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3家,省級專家服務基地4家。全市專業技術人員達到23.09萬人,156人獲得職業農民職稱。

教育事業實現更好發展。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077所,在校生52.83萬人,教職工4.4萬人。有省、市屬高校8所(含技師學院),在校生8.92萬人,教職工5209人。新投入使用學校、幼兒園33所,新增學位1.34萬個。實施課后服務提質增效行動,參與學生達30.3萬人。

文旅產業持續繁榮。接待游客3794.71萬人次,增長20.4%,實現旅游總收入287.97億元,增長29.8%。有A級旅游景區50家,旅行社166家、電影院16家、出版物發行單位464家。市美術館、市博物館接待觀眾21.6余萬人次,市圖書館接待讀者140余萬人次,日照大劇院面向社會開放。新建成16處城市書房,開放41處,接待讀者近350萬人次。開展文化惠民演出27場,戲曲進鄉村演出2769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33510場,鄉村文化大集活動150余場。

醫療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2490處,開放床位17771張。其中,醫院、衛生院15542張。衛生技術人員2286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004人,注冊護士9989人。健康日照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婚育一件事”榮獲第一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大賽特等獎。

體育事業體育產業協同發展。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上共奪得4枚金牌、6枚銀牌、4枚銅牌。舉辦日照馬拉松、中國網球巡回賽等20余項省級以上重大賽事及3000余項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新建改造球類場地581個,新建更新室外全民健身工程331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4.78平方米。全年體彩總銷量4.56億元,市場份額達到62.38%。

注:

1、本公報數字主要是年快報數或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統計年鑒為準。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為現價,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十強”產業增長速度均按現價計算。

3、固定資產投資包括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投資、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投資。

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5、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和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飲業企業。

6、規模以上服務業指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

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小類。

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日本午夜啪视频免费 |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中文免费不卡Av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