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統計局
2009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周口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全面落實國家和省采取的擴內需、保民生、保增長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齊心協力、克難攻堅,著力解決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效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的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持續進步,人民生活繼續改善。
一、綜 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111.7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9.4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483.6億元,增長13.2 %,第三產業增加值 308.7億元,增長17.6 %。全市人均生產總值10215.2 元,增長11.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0.3:42.8:27.0變化為28.7:43.5:27.8,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71.3%,比上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6 %。比上年增長1.6個百分點。
2009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99.6%,其中:食品類價格指數99.1%、商品零售價格指數100.4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104.5%。編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八大類商品有升有降。其中食品類價格下降0.9%,居住類價格下降1%,煙酒及飲料類上漲1.9 %,衣著類上漲0.9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 0.8 %,交通和通訊類下降2.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下降0.4%。
表1:2009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以上年同期為100)
類 別 指 數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99.6
#城市 98.5
農村 100.3
#食品 99.1
#糧食 108.0
肉禽及其制品 93.4
蛋類 98.0
鮮菜 105.4
水產品 98.6
煙酒、飲料 101.9
服裝、鞋帽 100.2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97.2
中西藥品及醫療保健用品 99.8
交通和通信 91.9
體育娛樂用品 99.6
居住 99.0
年末全市從業人員654.34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萬人。實施“陽光工程”等培訓計劃 ,培訓農村勞動力10.1萬人,新增19.9 萬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 3.85% 。全市城鎮化率達到 29.49%,比上年提高1.84 個百分點。
二、農 業
2009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1683.44萬畝,比上年增加 26.46萬畝, 增長1.6%;總產量716.71萬噸,增加10.35萬噸,增長1.6%。其中夏糧播種面積972.24萬畝,比上年增加 9.24萬畝,增長1.0 %。總產量473.48萬噸,增加 8.83萬噸,增長1.9%。平均畝產487公斤,比上年的482.5公斤增加4.5公斤,增長0.9%。
2009年,全市肉類總產量64.59萬噸,比上年增長6.3%;禽蛋產量23.82萬噸,增長5.9%;生豬出欄538.77萬頭,增長 4.8%,存欄 473.0萬頭,增長0.5%;羊出欄309.6萬只,下降1.9%,存欄 261.44萬只,下降2.1%;家禽出欄 7061.27萬只,增長31.3%,存欄4750.28萬只,增長3.5 %。
表2:2009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產量(萬噸)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716.71 1.6
夏糧 473.48 1.9
秋糧 243.23 0.63
油料 34.72 5.3
#花生 26.73 5.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油菜籽 3.70 3.7
芝麻 4.29 4.1
棉花 15.01 -19.9
烤煙 1.66 9.2
蔬菜 790.60 5.0
水果 39.14 9.8
全年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8.7萬畝,旱澇保收 6.9萬畝,改造中低產田7.6萬畝。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662公里。解決了44.8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沼氣用戶新增 8萬戶。實施農民健身工程286個,新完成15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任務,解決和鞏固溫飽人口20萬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433家,農村土地流轉92.3萬畝。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024.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0%,農用拖拉機40.91 萬臺,增長0.5%,農用運輸車25.36萬輛,增長3.9%,農村用電量12.17億千瓦小時,增長5.2%。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09年,全市工業經濟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發展態勢。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429.5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87.4億元,增長17.7% 。
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893.1億元,比上年增長16 %,實現利潤124.5億元,增長27.4%。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1.6億元,增長13.7%,實現利潤 43.2億元,增長44.5%;小型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427.8億元,增長20.4%,實現利潤61.1億元,增長17 %。從行業看,32個行業的利潤增長。三大支柱產業中,食品工業完成增加值112.9億元,比上年增長8.2%,紡織工業完成增加值35.1億元,比上年增長18.0%,醫藥工業完成增加值34.9億元,比上年增長2.5%。
表3: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指 標 增加值(億元) 比上年增長(%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287.4 17.7
#輕工業 223.8 16.3
重工業 63.6 22.5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43.8 16.8
#國有企業 43.3 17.5
集體企業 2.2 8.6
股份制企業 138.6 19.3
股份合作制企業 2.4 -3.3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10.4 2.7
其他 90.6 18.4
# 非公有制工業 238.7 17.9
表4:2009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
紗 萬噸 38.7 20.5
白酒 千升 130809 68.5
輕革 平方米 19137688 22.7
人造板 立方米 613877 17.9
布 萬米 24819 114.7
畜肉制品 萬噸 7.8 -31.3
速凍米面食品 萬噸 1.1 161.4
味精 萬噸 44.4 -3.4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17.5 7.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水泥 萬噸 182 -5.2
硫酸(折100%) 萬噸 7.0 19.9
農用化肥(折含N100%)萬噸 33.5 19.0
全年全社會實現建筑業增加值 54.1億元,比上年增長19.2%。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09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 690.6億元,比上年增長29.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94.1億元,增長30.4%;農村投資完成196.4億元,增長26.8%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按三次產業分,全市第一產業投資10.45億元,比上年下降12.8 %;第二產業投資255.57億元,增長37.7 %,其中工業投資完成255.02億元,比上年增長37.5%;第三產業投資228.10億元,增長25.7%。
2009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95.85億元,比上年增長47.0 %。按工程用途分,住宅投資83.87億元,增長72.9 % 。在建房屋施工面積607.5萬平方米,增長23.3 %。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積 579.4萬平方米,增長36.6%。全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476.6萬平方米,增長40.2%。其中,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 466.4萬平方米,增長55.9%。
全市10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91.3億元,完成88.58億元。
五、國內貿易
2009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3.6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其中,全年全市縣及縣以上完成消費品零售額 244.6億元,比上年增長21.2%。縣以下完成169.0億元,增長 18.7%。全市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76.5億元,比上年增長 24.3%,占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8.5 %。全市個體戶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304.0億元,增長15.6 %,占全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73.5%。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56.0億元,增長42.7%,星級(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7.6億元,比上年增長145.0%。從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分類看,食品飲料煙酒類、服裝鞋帽類、化妝品和日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等分別增長69.3%、54.1%、55.4%、81.7%、83.1%、117.6%。
六、對外經濟
全年全市進出口總額32421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0.7 %。其中,出口總額13694萬美元,增長11% 。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9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342萬美元,增長7.23%。
七、交通、 旅游
2009年 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11122萬噸,貨物周轉量4217156萬噸/公里 ;完成客運量8076萬人,旅客周轉量1076657萬人/公里。
表5:2009年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運輸量
指 標 單位 運輸量(萬噸)
貨物周轉量 萬噸公里 4217156
#鐵路 萬噸公里 304960
公路 萬噸公里 3216283
水運 萬噸公里 695913
貨運量 萬噸 11122
#鐵路 萬噸 1867
公路 萬噸 7425
水運 萬噸 1830
旅客周轉量 萬人公里 1076657
#鐵路 萬人公里 3344
公路 萬人公里 1073149
水運 萬人公里 164
客運量 萬人 8076
#鐵路 萬人 50.3
公路 萬人 7425
水運 萬人 32
旅游知名度不斷提升,全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92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7%;旅游綜合性收入42.3億元,增長21.7%。我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淮陽龍湖被確定為國家濕地公園。
八、財政、金融業、保險
2009年全市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0.86億元,比上年增長 21.1%。其中,市級一般預算收入完成7.9億元,增長24.9%,稅收收入21.2億元,增長18.7%。全市一般預算支出164.1億元,比上年增長27.4%。
全市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792.5億元,較年初增加 128.8億元,增長19.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499.8億元,較年初增長104.6 億元,增長26.5%。
保險行業保費收入41.5億元,增長39.8%,賠款支出及給付7.8萬元,增長21.2%。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全年全市學校數8019所,其中民辦649所。畢業生152.8萬人,招生數73.2萬人,在校生337.7萬人,教職工11.68萬人,其中專任教師10.64萬人,民辦固定教職工1.28萬人。學校占地面積4850.6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324.2萬平方米。高等教育3所,畢業生8220人,招生數15639人,在校生36160人,教職工1909人。普通中學學校613所,招生306249人,在校生888118人,畢業生307469人,教職工人數40108人。其中普通高中學校75所,招生73055人,在校生221498人,畢業生76507人,教職工人數10016人。初中學校538所,招生233194人,在校生666620人,畢業生230962人,教職工人數30092人。普通小學4065所,招生235405人,在校生1458806人,畢業生244659人,教職工人數57131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得到加強,培育出農作物新品種(系)6個,60 項優秀科技成果獲得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工作,申請專利320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1個,文化館14個,公共圖書館10個,博物館7個。廣播電臺1座,調頻轉播發射臺12座,功率3.4千瓦,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臺1座,電視轉播發射臺12座,功率43.75千瓦,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0.05%。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建設標準化衛生室1500個,改造鄉鎮衛生院39個,市中醫院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防控工作成效顯著。為2.5萬名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免費手術。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245個,其中醫院82個,衛生院18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1個;床位數21096張,其中醫院10575張、衛生院9644張,婦幼保健院684張;衛生技術人員32930人,其中職業醫師(含助理)10669人,注冊護士6365人。衛生技術人員醫院4107人,衛生院4327人,婦幼保健院1096人。參加新農合864.87萬人,參合率91.69%,比上年提高了2.44個百分點。
2009年全市全民健身蓬勃發展。全年全市運動員在省級以上各項競技體育比賽中獲得獎牌54枚。其中金牌20枚,銀牌18枚,銅牌22枚。其他名次48人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09年末全市總人口1090.47萬人,常住人口1003.9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1.09萬人,出生率10.17‰;死亡人口6.56萬人,死亡率6.02‰;全年凈增人口4.53萬人,自然增長率4.1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363.3元,比上年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8879.3元,比上年增長13.3%。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5.2%,下降2.7個百分點。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3907.8元,比上年增加302.8元,增長8.4%,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 %。 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090.98元,增長13.69%。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7.8%,下降1.7個百分點。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為5.3萬城市低保戶和23.4萬農村低保戶分別發放低保金2.2億元和2.9億元。
十二、環境保護、安全生產
加強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關停小火電23.2千瓦,更換節能燈具7.6萬臺,境內6條出境河流水質斷面COD平均達標率為96.5%,氨氮平均達標率為76%。COD新增消減量7040噸,二氧化碳新增消減3500噸。安全生產形勢逐步好轉,各類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6.5%、28.9%。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