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統計局
2011年3月18日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面對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積極作為、科學務實,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穩步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市經濟保持了積極平穩的良好態勢,各項社會事業持續進步,人民生活繼續改善。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23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7.6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396.2億元,增長16.1%;第三產業增加值737.4億元,增長9.1%。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1∶60.1∶31.8,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4%、77.4%和20.2%。
2010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5%,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8.1%。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呈“六漲二降”。
二、農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86.3萬畝,比上年增長0.5%。其中:夏糧面積377.3萬畝,增長0.3%;秋糧面積409.1萬畝,增長0.8%。蔬菜面積81.6萬畝,增長0.1%;油料面積68.5萬畝,增長0.7%;中藥材面積43.7萬畝,增長5.1%;煙葉面積39.8萬畝,增長9.3%;棉花面積5.3萬畝,下降19.9%。
全年糧食總產量235.92萬噸,比上年增長0.33%。其中:夏糧產量110.85萬噸,增長0.69%;秋糧產量125.07萬噸,增長0.01%。
全年畜牧業產值95.9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29.6%,比上年回落1.2個百分點。肉蛋奶產量保持穩定增長。全年肉類總產量24.3萬噸,比上年增長4.6%;禽蛋總產量13.9萬噸,增長1.3%;牛奶總產量37.6萬噸,增長3.9%。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57.9萬千瓦,比上年年末增長3.6%;農用拖拉機18.75萬臺,增長3.7%;農用運輸車6.56萬輛,下降3.5%;全年農村總用電量21.3億千瓦時,增長6.0%。
三、工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243.8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14.0億元,增長21.8%。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38.8億元,增長20.3%;重工業增加值875.2億元,增長22.0%。輕重工業比例為13.7∶86.3。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1%,與上年持平。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19.4億元,比上年增長29.4%。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356.7億元和189.4億元,分別增長28.7%和39.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產值達211.7億元,比上年增長24.2%。高技術企業實現增加值25.1億元,增長30.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68.8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548.8億元,增長21.0%。工業投資893.9億元,增長12.0%。
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48.5億元,下降15.8%;第二產業投資899.4億元,增長11.2%;第三產業投資600.9億元,增長45.0%。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48.1億元,增長92.4%;教育投資22.6億元,增長73.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103.5億元,增長63.5%;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投資10.6億元,增長1.9%;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投資10.7億元,下降2.9%。
全年民間投資1189.0億元,比上年增長28.6%,對城鎮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98.5%,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占全市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6.8%,較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79.9億元,比上年增長30.4%。商品房竣工面積739.1萬平方米,增長52.5%;銷售面積455.0萬平方米,增長20.2%。商品房銷售額144.2億元,增長39.0%。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8.8億元,比上年增長19.0%。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24.5億元,增長20.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4.3億元,增長10.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零售額693.7億元,增長18.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15.1億元,增長23.1%。從各類商品銷售情況來看,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商品零售中,汽車類增長39.3%,醫藥類增長49.5%,家居建材類增長53.5%,通訊器材類增長15.3%。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值15442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7%。其中,出口總值105186萬美元,增長61.7%;進口總值49240萬美元,增長4.5%。
全年新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3家;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108911萬美元,增長21.7%;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20475萬美元,增長31.6%。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公路運輸貨物周轉量291.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3.1%;旅客周轉量103.4億人公里,增長18.4%。公路通車里程17837公里,增長0.8%。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46公里。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98.2億元,比上年增長1.0%;本地電話年末用戶137.2萬戶,下降2.4%;移動電話年末用戶385.3萬戶,增長17.1%。
據旅游部門統計,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總人數607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0%。其中,接待外國及港澳臺旅游者45.7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0%。旅游總收入302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接待外國及港澳臺旅游者收入13500萬美元,增長20.0%。
八、財政、金融
全年全口徑財政收入376.7億元,比上年增長38.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7.3億元,增長53.5%;地方財政支出315.3億元,增長34.2%。地方財政中,一般預算收入142.0億元,一般預算支出230.8億元,分別增長18.1%和12.8%。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03.5億元,增長22.6%。其中:增值稅17.6億元,增長31.1%;營業稅27.9億元,增長17.3%;企業所得稅14.8億元,增長33.7%;個人所得稅5.2億元,增長36.3%。
2010年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096.1億元,比年初增加376.3億元。其中:企業存款余額518.1億元,比年初增加129.7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11.7億元,比年初增加119.0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113.9億元,比年初增加246.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余額566.4億元,比年初增加118.7億元;中長期貸款余額452.7億元,比年初增加142.0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九、教育
2010年,全市普通高中72所,招生4.24萬人,在校生12.77萬人。普通初中372所,招生10.40萬人,在校生29.88萬人。小學2223所,招生11.09萬人,在校生63.95萬人。幼兒園在園兒童10.06萬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121所,招生5.67萬人,在校生16.70萬人。特殊教育學校招生156人,在校生1224人。普通初中入學率99.83%,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培訓學員46.88萬人次。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6個,文化館17個,公共圖書館11個,博物館8個,檔案館17個。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1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5座。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95.58%,電視人口覆蓋率96.35%,有線電視用戶77.8萬戶。市級電視臺周播出時間396小時,市級廣播電臺日播出時間52小時。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780個,床位27927張。衛生防疫機構16個,婦幼衛生機構16個。衛生技術人員29346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12270人,注冊護士10738人。衛生防疫防治機構人員1614人,婦幼衛生機構人員1565人。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村鄉(鎮)共有衛生院152個,床位4806張,衛生技術人員5524人。
全年在校生體育達標率達99.9%。共舉辦縣以上運動會及各種體育比賽508場次,參加運動員16.8萬人次。運動員在國內外各項體育比賽中,獲得省級以上金牌125枚,銀牌95枚,銅牌132枚。
十一、環境保護
年末,全市環境保護系統共有1662人,環境監測人員199人,各級環境監測站9個。全市建成16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286平方公里;建成環境噪聲達標區11個,面積達216平方公里。全年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5天。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10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39元,比上年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069元,增長9.3%。農民人均純收入5680元,增長14.5%;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635元,增長12.7%。
全市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13903張,福利院收養11414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295人。全市擁有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655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4個。
注: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公報中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只能反映與居民當期消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變動,不能反映房地產和股票等資產類價格的變動。目前商品房(資產)價格未納入CPI統計范疇,CPI分類中“居住類”價格的變化是通過四個方面來反映的:建房和裝修材料(如木材、水泥、磚瓦灰砂石、電料、漆等),房租(公房及私房房租),自有住房(房屋貸款利率、物業費、各種房屋維修費等),水、電及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