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中原經濟區區域性中心強市奮斗目標,不斷推進各項改革,擴大開放水平,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穩定有序發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產總值1593億元,增長7.5%;其中,一產增加值187.3億元,增長4.3%;二產增加值924.7億元,增長8.3%;三產增加值480.8億元,增長6.8%。三次產業結構為11.7:58.1:30.2。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升2.3%,其中,糧食價格上漲2.9%,菜價格上漲12.3%,油脂價格上漲7.1%,肉禽及制品價格下降1.7%。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3萬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2萬人,其中,困難群體再就業1萬人。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832.9萬畝,比上年增長1.8%。其中,夏糧種植面積458.5萬畝,增長0.4%;秋糧種植面積374.4萬畝,增長3.6%。棉花種植面積14萬畝,下降39.3%。油料種植面積83.6萬畝,下降3.2%。
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49.6萬噸,比上年增長3.4%;棉花產量0.95萬噸,下降39.3%;油料產量24.4萬噸,增長0.1%。
全市豬牛羊禽肉、禽蛋、牛奶產量分別達到22.3萬噸、29.4萬噸、8.7萬噸,增長7.6%、3.9%、3.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829.6億元,增長8.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740.3億元,增長9.5%。其中,輕工業增加值196億元,比上年增長13%;重工業增加值544.3億元,比上年增長8.4%。高技術產業增加值19.3億元,下降1.8%。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181.8億元,增長4.1%;汽車制造業增加值53.2億元,增長10.4%;煉焦業增加值40.4億元,增長18.2%;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48.3億元,下降6.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63.2億元,增長13.4%;煙草制品業增加值58.3億元,增長12.3%;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39.7億元,增長14.5%;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17億元,增長9.3%;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23.7億元,增長10.9%;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22.2億元,增長42.5%。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洗煤產量增長5.3%,卷煙增長0.9%,發電量增長23.3%,布增長29.9%,水泥增長5.3%。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03.7億元,下降9%。實現利潤總額156.6億元,下降13.4%。分所有制看,公有制企業實現利潤-14.9億元;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利潤171.5億元。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16.5億元,比上年減少25.3億元;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30.4億元,比上年增加2.8億元;煉焦業15.5億元,比上年減少4.4億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9億元,比上年減少4.5億元;煤炭開采和洗選業4.6億元,比上年減少7.3億元;通用設備制造業5.5億元,比上年增加0.5億元;農副食品加工業9.6億元,比上年增加2.6億元;專用設備制造業8.2億元,比上年增加2.3億元;酒、飲料和精茶制造業4.3億元,比上年增加0.3億元;煙草制品業10億元,比上年增加4.7億元。
全年全社會實現建筑業增加值95.2億元,比上年增長4.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20億元,增長21.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080.5億元,增長21.7%。
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42億元,比上年增長54%;第二產業投資575.2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投資463.3億元,增長40.3%。采礦業投資25.2億元,下降5.9%;制造業投資512.3億元,增長9.1%;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37.6億元,增長9.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56.8億元,增長57.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94.7億元,增長25.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20.7億元,增長456.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2.7億元,增長141.8%;教育投資28.7億元,增長202.1%;衛生和社會工作業投資7.2億元,下降12.2%。
全年房地產企業開發投資131.6億元,比上年增長8.3%。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37.8萬平方米,下降19.2%。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69.1億元,增長15.4%。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為77.5億元,增長15.4%;零售業實現零售額為329.8億元,增長15.4%;住宿業實現零售額3.6億元,增長14.6%;餐飲業實現零售額為58.2億元,增長15.1%。
六、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125580萬美元,比上年下降32.3%。其中進口總額77162萬美元,比上年下降39.8%;出口總額48418萬美元,比上年下降15.6%。實際利用外資3157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2.2%。
七、交通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56.2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公路貨運周轉量926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5.9%。公路客運周轉量51.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7.9%。
全年接待游客2504.0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68.93億元,均比上年增長10.4%。
八、財政、金融
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3.6億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稅收收入55.7億元,增長3.9%,稅收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6.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5.7億元,增長17.9%,其中:教育支出增長10.2%,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增長15.7%,醫療衛生支出增長12.6%,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9.5%。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35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892.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7%。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687.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4%。
九、教育和科技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2701所。高等院校6所,普通高中37所,中等職業學校18所,初中260所,小學1401所,特殊教育學校8所,幼兒園910所,職業技術培訓學校61所。基礎教育在校生1007125人,其中:學前172321人、義務752659人(小學549955人,初中202704)、高中81425人、特教720人;職業教育在校生54598人。另外培訓學生12860人。基礎教育教職工62119人,其中專任老師52304人;職業教育教職工3249人,其中專任老師272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9%,全市被本專科院校錄取27480人,錄取率78.89%。
安陽市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市,具有較雄厚的科技綜合實力。現有科研院所8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9家。全年申請專利1758件,授權951件。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總人口為573.77萬人,常住人口為508.3萬人。全市城鎮人口215.67萬人,城鎮化率為42.43%。出生人口5.85萬人,出生率10.19‰;死亡人口3.37萬人,死亡率5.87‰;全年凈增人口2.48萬人,自然增長率4.3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2元,比上年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8618元,比上年增長13.6%。
全市城鎮企業養老、失業、醫療保險人數分別達到45.4萬人、40.51萬人、122.2萬人。
十一、資源、安全生產
全市水資源總量9.9億立方米。建有水庫119座,其中大型1座,中型8座,總庫容4.77億立方米;有萬畝以上大中型灌區10處。省級森林公園6處,其中國家級1處。
全市共發生各類傷亡事故3起,比上年下降40%;死亡6人,與上年持平。
注: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2013年安陽統計年鑒》為準。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