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湖北

恩施州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5-05-16 13:36:18 來源:恩施州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956次
恩施州統計局恩施州調查隊
 
2013年,恩施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李克強總理視察恩施的指示精神,按照“特色開發,綠色繁榮,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施產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堅持“強投資、擴總量、穩增長、惠民生”,搶抓機遇,克難攻堅,全州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一、綜合
 
經核算,全州生產總值552.48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28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97.75億元,增長12.1%,其中工業增加值160.85億元,增長10.8%;第三產業增加值221.45億元,增長11.3%。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構成由2012年的25.9∶34.1∶40.0調整為24.1∶35.8∶40.1,第一產業比重繼續下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繼續提高。按年均常住人口計算,2013年全州人均生產總值16697元。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4.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2.2%。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2%。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6%。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7.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1%。年末常用耕地面積390.44萬畝,全年農村用電量4.55億千瓦時,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28.39萬噸,農業機械總動力237.39萬千瓦。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52.53萬畝,與去年基本持平,糧食產量162.86萬噸,比上年增長2.4%;油料播種面積103.61萬畝、產量10.17萬噸,比上年分別增長2.7%和11.5%。煙葉種植面積60.21萬畝,總產量7.68萬噸。茶園面積110.39萬畝,比上年增長2.4%,其中本年采摘面積83.13萬畝,增長5.1%;全年茶葉產量6.44萬噸,增長5.9%。
 
全年造林面積4.37萬公頃,全年林業產值8.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9%。
 
全年生豬出欄501.59萬頭,增長4.1%;年末生豬存欄470.84萬頭,增長5.5%。全年畜禽肉產量47.29萬噸,增長4.9%。全年畜牧業產值86.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8%。
 
全力推進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新啟動88個重點貧困村和39個重點老區村整村推進工作,完成扶貧搬遷4000戶、1.6萬人,減少貧困人口15萬人。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通暢工程”1819公里、通鄉油路375公里,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整治16萬畝,完成59座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196.25萬人,新增農村清潔能源入戶5.19萬戶,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0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6.46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10.2%。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35.62億元,增長19.2%。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79.48億元,增長11.7%;重工業增加值56.98億元,增長7.6%。
 
工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04.55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利稅總額30.58億元,增長13.5%,其中,利潤總額17.92億元,增長13.0%。
 
全州具有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筑企業103家,建筑企業年末從業人員3.33萬人。全年建筑業總產值86.79億元,比上年增長26.5%。房屋建筑施工面積675.21萬平方米,增長14.6%;房屋建筑竣工面積383.73萬平方米,增長47.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10.40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其中,500萬元以上城鎮和非農戶建設項目投資414.42億元,增長23.4%;房地產開發投資57.06億元,增長41.7%;農村私人投資38.92億元,增長29.4%。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4.33億元,增長25.3%;第二產業投資111.78億元,增長23.2%;第三產業投資374.29億元,增長26.4%。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697.5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7.8%;竣工面積94.02萬平方米,增長6.5%;銷售面積178.14萬平方米,增長91.9%;空置面積58.24萬平方米,增長43.6%。全年商品房銷售額70.59億元,增長111.9%,其中:住宅銷售額52.32億元,增長96.2%。
 
全年施工項目1351個,比上年增加132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873個,比上年增加40個。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9.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65.33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4.35億元。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87.24億元,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2.44億元。分限額看,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99.62億元,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零售額110.06億元。
 
六、對外經濟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34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0.6%。招商引資實際到資150.97億元,比上年增長30.9%;招商引資新簽、續建合同項目320個,其中新簽項目122個,續建項目198個。全年外貿出口3847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8.4%。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年末全州公路通車里程18738.59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8731.69公里。全州公路密度按國土面積計算為78.27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為56.68公里/萬人。年末全州民用機動車保有量60.25萬輛,其中民用汽車保有量18.39萬輛。
 
全社會客運量3116萬人,比上年增長11.3%;旅客周轉量349730萬人公里,增長9.9%;貨運量3657萬噸,增長13.2%;貨物周轉量678121萬噸公里,增長12.7%。
 
宜萬鐵路客貨運發送量平穩增長。2013年,全州4個鐵路站點累計發送貨物21.30萬噸、發送旅客380.40萬人,分別較上年增長4.0%、6.3%。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郵電通信行業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1.40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電信業務收入18.52億元,增長5.5%。年末全州固定電話用戶35.0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384.10萬戶,其中3G移動電話用戶90.60萬戶。電話普及率為103.39部/百人。寬帶互聯網接入用戶30.40萬戶。光纜線路長度3.81萬公里,其中長途光纜線路5240公里。
 
恩施旅游客源市場半徑擴大,景區品質加快提升,品牌吸引能力和經濟效益增強。全年接待游客2650.6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7.54億元,增長23.4%。2013年恩施州榮登新華網“最美中國榜”,獲“最佳中國城市旅游目的地”稱號;騰龍洞、大峽谷創5A和利川大水井、鶴峰滿山紅景區創4A扎實推進,恩施楓香坡、建始朝陽觀晉升為國家3A級景區;“土家女兒城”、“華龍城”、瑞享酒店開業迎賓,極大提升了接待能力,在建的高星級酒店達到15家。年末全州A級景區26家,星級酒店79家,星級酒店客房4728間,旅行社72家。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財政總收入106.60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0.05億元,增長23.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40.45億元,增長24.9%。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16.69億元,比上年增長20.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3.30億元,增長12.7%;科學技術支出1.74億元,增長3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91億元,增長18.2%;醫療衛生支出20.83億元,增長29.7%。
 
金融主體培育獲得新進展,湖北銀行、漢口銀行相繼設立恩施州分行,恩施農村商業銀行正式營業,州內各金融機構積極向縣市和鄉鎮延伸服務,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突破,恩施盛硒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正式在武漢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年末全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808.71億元,比年初增加128.19億元,增長18.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66億元,比年初增加82.14億元,增長21.4%。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449.33億元,比年初增加78.42億元,增長21.1%。年末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余額11494元,比上年增加1975元,增長20.8%。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6.98億元,比上年增長28.8%。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19.58億元,增長27.3%;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7.40億元,增長32.9%。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比重)4.9%,保險密度(人平保費收入)665.37元。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金額4.04億元,同比增長19.2%,其中:壽險業務給付0.83億元,下降10.9%;財產險業務賠款3.21億元,增長30.6%。
 
全州共有長江和華泰2家證券公司在恩施開設營業部,開設的股票基金賬戶4.13萬戶,全年保證金存款0.64億元,交易額139.35億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據2013/2014學年初步統計,基礎教育方面,共有學校數1160所,在校學生51.30萬人。其中普通中學招生5.99萬人,在校學生17.67萬人;小學招生4.32萬人,在校學生23.95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數9.67萬人。職業教育方面,共有中等專業學校12所,招生1.14萬人,在校學生3.06萬人。高等教育方面,全州普通高校2所,普通高校招生1.07萬人,在校生3.80萬人,畢業生8629人,教職工2458人。
 
高新技術產業和科技攻關取得新成果。引進和培育了一批硒產品研發企業,成立了恩施州硒研究院,加快建設國家富硒產品質檢中心,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恩施?世界硒都硒產品博覽交易會。全年有3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全州高新技術企業8家,新認定高新技術產品4個。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5870萬元,占GDP的比重為1.01%。科技成果和專利進一步增加。全年專利申請量497件,其中,發明專利174件,企業專利196件。獲得專利授權252件。
 
十、文化體育、廣電和衛生事業
 
文化事業穩步向前。文化設施建設成績顯著。州文化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土家女兒城正式對外開放,咸豐、來鳳縣民族文化中心主體工程已完工,宣恩縣文化中心開工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各級文化館廣泛開展公益性演出和免費文化藝術培訓,共組織大型文化活動102次,公益性培訓活動860場(次),大型展覽28次;各級圖書館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送書下鄉進社區等活動,完成462.3萬冊圖書、30.48萬盤光碟、6.16萬冊報刊的“農家書屋”配送工作。文學藝術創作成果豐碩。少兒歌曲《大山里的土家娃》獲得湖北省音樂最高獎“金編鐘”金獎;《拐杖》、《我的渡口》、《血誓》等作品在全國公映和播出,其中《我的渡口》榮獲加拿大蒙特利爾第37屆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編輯出版詩聯集40部,建成開放楹聯標志工程16處,榮獲“中華詩詞之州”和“中國楹聯文化第一州”稱號。
 
群眾體育活動如火如荼。體育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全州完成149套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及55套全民健身路徑工程建設。州第七屆運動會在利川市開幕,8個縣市及州直共9支代表隊300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19個大項、273個小項的比賽;州第二十五屆老年人運動會在咸豐舉行,共10個代表隊536名運動員,參加了10個項目的比賽;州籃球協會舉辦了“騰龍水泥杯”全州男子籃球業余聯賽,共40支隊伍參賽。
 
廣播電視事業持續發展。恩施電視臺陸續推出《新聞六口茶》等新欄目,使自辦欄目增加到18個,日生產節目時間增加到160分鐘;州人民廣播電臺由原來同時播出1套節目改版升級為播出2套節目;恩施網絡電視臺建立手機客戶端平臺,實現電視、電腦、手機“三屏互通、三屏互動”的構架。廣播電視網絡改造、覆蓋取得新進展。全州調頻轉播發射臺110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干線長度24125公里。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12%,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93%;有線廣播電視用戶33.70萬戶,其中農村有線廣播電視用戶17.95萬戶。共完成5232個20戶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建設任務,落實“村村通”設備4.76萬套。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全州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227個,其中三級綜合醫院3家,三級中醫(民族)院3家,二級綜合醫院7家,二級中醫醫院5家,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機構各9個,優撫醫院、中心血站、麻風病防治中心、單采血漿站各1個,鄉鎮衛生院88個(含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2606個,民營醫院18家,診所、衛生所和醫務室466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5888人,其中執業(含助理)醫師5402人,注冊護士6275人,醫技人員628人,鄉村醫生3583人。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高。全州孕產婦死亡率14.02/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8.62‰,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1.1‰。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長。每千人口床位數達到4.07張,每千人口執業醫師(助理)達到1.34人。新農合保障水平持續提高。新農合參合率96.9%,政策范圍內補償比達75.6%以上。新增免費抗病毒治療艾滋病人59人,免費檢查疑似肺結核病人1.1萬人,免費治療結核病人3400人。規范化管理高血壓患者30.2萬人,糖尿病患者4.6萬人,重型精神病患者0.68萬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州總人口405.42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11.11萬人,占總人口的52.1%;女性人口194.31萬人,占總人口的47.9%。年末全州常住人口331.2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9.56萬人,城鎮化率36.1%。全州人口密度(常住人口計算)為138人/平方公里。
 
全州全年出生人口44618人,人口出生率為10.74‰;全年死亡人口21272人,人口死亡率為5.1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62‰。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4。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235元,比上年增加664元,增長14.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623元,增加453元,增長10.9%;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46.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39元,比上年增加1581元,增長10.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729元,增加724元,增長6.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7.5%。
 
就業創業成效明顯。全州新增城鎮就業人員4.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以內。全年實現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682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880人。大力推進創業帶就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53億元,扶持新增創業5018人,帶動就業19869人。
 
社會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全年各項社會保險擴面9.95萬人。年末全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21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6萬人。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0萬人,參保率73.9%;新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4.27萬人,參保率99.1%。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1.63萬人,其中農民工參保3.5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9.86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5.02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0.91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6.85萬人。全年實際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28.43億元。
 
城鄉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數14667張,其中養老床位14064張;收養人員11828人,其中兒童290人。農村分散供養五保對象11276人,農村傳統定期定量救濟對象348人。年末社區服務機構總數361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69個,社區服務站124個;便民利民網點數289個。農村低保人數30.91萬人,平均低保標準1580元/年;城市低保人數4.81萬人,平均低保標準3960元/年。
 
十二、住房保障和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及安全生產
 
全年全州保障性住房及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6338套,竣工9628套;新增租賃補貼發放2795戶。全年完成特色民居改造10511戶,完成危房改造20077戶,重點鎮、特色鎮和宜居村莊建設不斷推進。全州城市建設管理進一步強化,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面貌進一步改觀。全年實施城市建設項目338個,竣工項目37個。年末城市(2市區6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2765公頃,園林綠地面積2329公頃,公共綠地面積725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28.98%。全州公園25個,公園面積468公頃。城市供水管道長度1142公里,供水人口89.56萬人,年供水總量7291.47萬噸;年天然氣供氣量9986.77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量5355.3噸;各類公共廁所173座,垃圾處理站8個,污水處理廠9個;生活垃圾清運量38.49萬噸,生活垃圾處理量37.68萬噸;城市排水管道長度593.7公里,污水排放量6010萬噸,污水處理量4453萬噸。
 
全州單位GDP能耗0.9586噸標準煤/萬元,較上年下降3.33%。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完成省下達任務目標,其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為4.10萬噸、1.51萬噸,較上年下降0.8%和3.1%;州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53天,城區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年末全州自然保護區40個,保護區面積18.6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0.43%,林木綠化率70.26%。
 
全年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117起,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89人,直接經濟損失1323萬元,同比事故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7.2%和38%。全州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6人/億元,比上年下降21.5%。
 
1、指標注釋:
 
[1]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統計年鑒及部門或行業公報為準。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及人均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劃分標準由原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提高到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標準由計劃總投資50萬元及以上提高到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城鎮和非農戶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農戶固定資產投資。
 
[4]3G是指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3rd-generation,簡稱3G),3G移動電話用戶是指報告期末在計費系統擁有使用信息、占用3G網絡資源的在網用戶。
 
[5]恩格爾系數指食品消費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恩格爾系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隨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6]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包括參保職工和參保退休人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是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的城鎮非從業人員。
 

[7]農村五保救濟是指老年、殘疾和未滿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村民,在吃、穿、住、醫、葬方面得到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网站久久久 | 在线不卡高速播放AV电影 | 亚洲国产片论片在线播放 | 色爱综合精品一区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少妇毛多水多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