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隨州調查隊
(2020年3月31日)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打造“四大產業基地”,建設品質隨州,全市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健康發展。
一、綜合
201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1162.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6.22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44.08億元,增長9.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61.93億元,增長7.9%。三次產業比重由2018年的13.6:46.8:39.6調整為13.4:46.8:39.8,服務業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GDP為52380元,按年平均匯率計算折合7595美元。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18年隨州市GDP修訂為1061.75億元。
城區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2%,漲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7.5%,衣著類價格下降0.6%,居住類價格上漲3.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0.9%,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0.4%,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1.5%,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1.5%,其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3.4%。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6.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6%。糧食種植面積192.44千公頃,同比下降15.5%;棉花種植面積6.17千公頃,同比增長2%;油料種植面積40.07千公頃,同比下降0.8%。糧食總產量142.47萬噸,同比下降6.4%;棉花總產量0.46萬噸,同比下降7.7%;油料產量9.92萬噸,同比增長0.6%;
當年造林面積7.77千公頃,零星植樹1557萬株,木材采伐量5.46萬立方米。
全年肉類產量19.87萬噸,同比下降12.3%(主要農產品產量見表1)。生豬出欄147.23萬頭,同比下降24.9%;羊出欄44.6萬只,同比增長0.9%;家禽出籠6681.85萬只,增長11.2%。水產品產量8.47萬噸,增長3.7%。
農村用電量5.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化肥施用量15.17萬噸,同比下降3.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其中:國有企業下降10.1%,集體企業下降12.1%,股份制企業增長10%,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2.1%,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3.4%;輕工業增長12.6%,重工業增長7.7%。全市改裝汽車產量13.95萬輛,增長9.9%(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見表2)。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1481.5億元,增長11.2%。產銷率97.1%。實現利潤102.56億元,增長16%。
全市資質以內建筑企業126個,完成施工產值135.18億元,同比增長10.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44.68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663.83萬平方米,增長5.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3%。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0.3%。按登記注冊類型劃分,內資企業投資增長9.7%;港澳臺投資增長37.8%;外商投資增長96.3%;個體經營投資增長51.5%。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0.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2.1%。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4.3%。商品房銷售面積187萬平方米,增長1.6%;銷售額108億元,增長15.5%。
五、內外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2.33億元,同比增長10.4%。從行業分類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338.58億元,增長8.6%;零售業實現銷售額671.58億元,增長11.1%;住宿業實現營業額9.83億元,增長12.6%;餐飲業實現營業額82.47億元,增長13.1%。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8.93億美元,同比下降9.5%。其中:出口8.53億美元,下降8%;進口0.4億美元,下降33%。在出口中:農副產品出口5.24億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食用菌出口4.08億美元,同比下降21.3%;機電產品出口1.06億美元,同比增長0.3%;專用汽車出口4866萬美元,同比下降12.9%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6745萬美元,增長10%。
六、交通、郵政和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貨物周轉量169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4.1%;旅客周轉量13.8億人公里,下降2.7%。
2019年,全市郵政行業累計完成業務收入5.94億元,同比增長21.2%;累計完成業務總量7.48億元,增長30.9%。其中,快遞服務企業累計完成業務收入2.15億元,增長32.4%;累計完成業務量1329.85萬件,增長28.5%。
全年接待國內旅游人數2832萬人次,同比增長11%;國內旅游收入178.7億元,增長14%。接待海外游客2.05萬人次,增長6%。國際旅游(外匯)收入0.21億元,增長7%。
七、財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81.46億元,同比增長0.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1億元,增長3.6%。其中,地方稅收收入37.67億元,增長4.1%。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465.23億元,增長7.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050.15億元,增長12.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67.46億元,增長10.8%。其中:住戶貸款余額319.45億元,增長15.9%;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447.99億元,增長7.5%。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882人,在校生7564人,畢業生1900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2127人,畢業生289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2626人,畢業生10438人;普通初中和小學在校生201187人。
全年爭取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2項,實現高新技術增加值(四上單位)171.12億元,同比增長5.4%。
九、文化和衛生
全市共有文化機構66個,藝術表演團體3個,電影院13個,公共圖書館5個,公共圖書館藏書24.6萬冊,博物館5個。廣播電臺2座,電視臺2座。
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1343個。其中:縣級醫院9個,鄉鎮醫院45個;衛生技術人員12232人。其中:執業醫師3185人,注冊護士4743人;病床床位12232張。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222.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7.54萬人。城鎮化率52.9%,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8元,同比增長9.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61元,增長9.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4元,增長9.4%。
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314元,同比增長9.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0752元,增長9.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222元,增長9.8%。
全年實現50個貧困村出列、4.3萬人脫貧。城鎮新增就業2.3萬人,開展技能培訓1.6萬人次,發放創業貸款8000萬元,為2.88萬貧困人口代繳養老保險。完成危房改造3773戶。完成棚戶區改造3143套,發放住房租賃補貼847戶。
十一、能源消耗與環境保護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5.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其中,居民生活用電量13.16億千瓦時,增長10.1%;工業用電量23.92億千瓦時,增長8.7%;第三產業用電量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1%。
全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81天,其中:優47天,良234天,輕度污染73天,中度污染7天,重度污染4天,達標率77.0%。PM10濃度均值69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均值42微克/立方米。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
注: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核實數以當年《隨州統計年鑒》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