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五區五中心”為支撐引領,奮力開創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新局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經歷了高開穩走、穩中有進的發展階段,全市經濟呈現“穩中加固,穩中提質,穩中趨優”發展態勢,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715.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0%,對比2019年,兩年平均增長2.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27.67億元,增長11.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79.15億元,增長14.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08.70億元,增長10.4%。三次產業結構由2020年的19.2∶31.6∶49.2調整為19.4∶32.4∶48.2。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0.5%、11.8%、17.4%、7.8%、2.9%、9.2%
圖1 2017-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速
價格運行保持穩定。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2%,漲幅比上年回落2.4個百分點。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6%,衣著價格上漲0.5%,居住價格下降0.6%,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2%,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3.2%,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上漲1.2%,醫療保健價格下降0.5%,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下降2.2%。
市場主體不斷發展。截至12月底,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45.02萬戶,比上年增長12.4%,其中企業類市場主體達8.25萬戶,增長14.4%。全市共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7.60萬戶,增長55.8%。
二、農業
2021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63.4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5%。
糧食產能保持穩定。全市糧食種植面積708.3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2%;糧食總產量455.93萬噸,增長1.4%。
圖2 2017-2021年全市糧食產量(萬噸)

優勢經濟作物穩定增長。全市油料產量51.63萬噸,比上年增長2.3%;棉花產量3.04萬噸,增長7.7%;蔬菜產量326.68萬噸,增長4.1%;園林水果產量49.25萬噸,增長0.3%。
畜禽生產較快增長。全市生豬出欄354.57萬頭,比上年增長69.3%;家禽出籠6524.04萬只,增長4.5%。肉類產量36.69萬噸,增長47.7%;禽蛋產量18.55萬噸,下降1.9%。
水產品生產持續增長。全市水產品產量117.90萬噸,比上年增長4.2%。
表1 2021年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
單位:萬噸
|
產量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455.93
|
1.4
|
棉花
|
3.04
|
7.7
|
油料
|
51.63
|
2.3
|
蔬菜
|
326.68
|
4.1
|
園林水果
|
49.25
|
0.3
|
肉類
|
36.69
|
47.7
|
禽蛋
|
18.55
|
-1.9
|
水產品
|
117.90
|
4.2
|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267家。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0%。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增長46.7%;集體經濟增長23.8%;股份制經濟增長11.3%;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經濟增長31.8%。輕工業增長11.7%;重工業增長13.9%。
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9%,其中醫藥制造業增長20.6%,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7.3%,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下降26.6%,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下降39.3%,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長15.4%,信息化學品制造業增長11.3%。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5.7%。產品銷售率為95.2%。實現出口交貨值96.98億元,增長18.3%。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2.26億元,增長0.5%。
全市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02.81億元,比上年增長23.4%。房屋施工面積1127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515.9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97.7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6.2%。按產業劃分,一、二、三次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17.9%、39.7%、18.5%。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增長39.6%,民間投資增長30.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5.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0%。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降32.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下降5.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5.1%。
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87.7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9.4%;實現商品房銷售額288.11億元,增長17.9%。
全市50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899個,其中本年新增項目473個。
五、國內外貿易和旅游
2021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1.45億元,比上年增長25.5%,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零售額397.24億元,增長31.1%。按經營地分,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1367.82億元,增長25.1%;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243.63億元,增長27.5%。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1338.72億元,增長24.2%;餐飲收入額272.74億元,增長32.2%。
全市限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15.82億元,比上年增長98.0%。
圖3 2017-202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全市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145.6億元,比上年增長25.2%,其中,進口18.7億元,增長15.0%;出口126.9億元,增長26.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總額35.37億美元,增長16.4%。實際利用外資21324萬美元,增長145.6%。
全年接待游客607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06億元,比2019年分別增長21%和10%。
六 人口和科技
2021年,全市公安部門統計年末總戶數為197.67萬戶,比上年減少0.33萬戶;戶籍人口為628.19萬人,比上年減少4.44萬人。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13.73萬人,其中:城鎮290.38萬人,鄉村223.3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6.52%。
全市規模以上高新企業(包含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技術產業企業和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達到531家,比上年凈增73家。其中高新制造業企業493家,高新建筑業企業8家,高新服務業企業30家。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93.77億元,占GDP比重14.5%。其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93.44億元,同比增長12.1%。
全年爭取各級科技計劃項目53項(省級及以上)。登記科技成果66項,登記技術合同交易92.6億元,比上年增長46.8%。省級以上研發平臺113家。全市專利授權總量7096件,增長32.5%;發明專利授權總量348件,增長45.0%。
七、交通運輸
2021年,全市完成貨運量2.01億噸,比上年增長19.7%,貨物周轉量671.13億噸公里,增長11.5%。完成客運量2732.53萬人,增長18.2%,旅客周轉量13.88億人公里,下降8.4%。(以上均不含鐵路數據)
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48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712公里,比上年增長11%。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4375.16萬噸,增長24.3%。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2021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221.17億元,比上年增長27.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6.76億元,增長29.7%。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02.60億元,增長32.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22.56億元,下降16.7%。分支出領域來看,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交通運輸分別下降31.4%、41.7%和25.6%。
圖4 2017-2021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3990.40億元,比上年增長7.8%,比年初增加288.8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3015.60億元,比年初增加352.24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為2464.86億元,增長12.5%,比年初增加273.16億元。其中,住戶貸款1017.36億元,比年初增加118.32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構團體貸款1447.41億元,比年初增加154.83億元。
全市實現保費收入166億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2.06億元,增長5.5%;人身險保費收入123.94億元,下降2.2%。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55.6億元,增長4.7%。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26.71億元,增長20.9%;人身險賠付支出28.89億元,下降6.8%。
九、教育和衛生事業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2021年,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293所(不含小學教學點和高校),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3所,普通高中52所,普通初中12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67所,小學391所,特校8所,幼兒園638所。全市共有在校生70.98萬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3.22萬人,普通高中8.73萬人,普通初中14.89萬人,小學30.35萬人,特殊學校1264人,幼兒園13.67萬人。全市共有教職工5.73萬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2206人,中學(含初中和高中)2.34萬人,小學1.64萬人,特殊學校191人,幼兒園1.51萬人。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年末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3010家,其中醫院71家,衛生院11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81家。衛生機構人員4303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3873人,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3255人。全市擁有各類病床35207張,其中醫院床位23962張,衛生院床位8798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床位1105張。
十、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1年,全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31元,比上年增長10.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7元,增長12.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404元,增長19.3%,其中食品煙酒類人均消費7802元,增長11.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020元,增長18.4%,其中食品煙酒類人均消費4485元,增長18.4%。
全市社會養老保險費收入93.48億元,其中:城鎮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4.38萬人,征繳57.19億元;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18.55萬人,征繳23.92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86.34萬人,征繳12.37億元。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72.8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71.80萬人。
十一、節能降耗、資源環境
2021年,全市繼續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能源利用效率回升,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2%,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1.8%。
全市9個縣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標比例在85.8%-88.8%之間,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在303-322天之間,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3.50-3.90之間。其中,荊州城區PM10累計均值為64μg/m3,與去年持平;PM2.5累計均值為35μg/m3,同比下降5.4%;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2天,優良天數達標率88.2%,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為3.82,主要污染物為PM2.5。
年末全市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對31個地表水省控河流斷面、15個主要湖庫點位進行了監測。全市主要河流斷面水質符合Ⅱ-Ⅲ類的占87%,符合Ⅳ類的占6.5%,Ⅴ類占6.5%。全市主要湖泊測點中,水質符合Ⅱ-Ⅲ類的占20%,Ⅳ類占20%,Ⅴ類占46.7%,劣Ⅴ類占13.3%;營養狀態級別為中營養的占20%,輕度富營養的占53.3%,中度富營養的占26.7%。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2020年全市GDP總量和結構,使用的是最終核實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