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發展質效穩步提升,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62.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2.9%。其中, 第一產業增加值114.92億元,同比增長11.6%;第二產業增加值496.13億元,同比增長15.9%;第三產業增加值551.25億元,同比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由2020年的10.1:41.4:48.5調整為9.9:42.7:47.4。在第三產業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8%、12.7%和10.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9%、8.4%和15.8%。
價格漲幅基本穩定。2021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4%。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四升四降”。其中,交通和通信上漲3.2%,衣著上漲0.3%,居住上漲0.3%,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0.2%;食品煙酒下降2.7%;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0.3%,醫療保健下降0.4%,其他用品和服務下降2.0%。
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5850戶,其中,新登記私營企業4983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0639戶。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年末全市登記失業率2.89%,低于全省目標控制數。
二、農業
全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19.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2%。糧食種植面積58.73萬畝,比上年增加1.22萬畝;棉花種植面積5.81萬畝,比上年減少0.15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6.61萬畝,比上年增加0.05萬畝。糧食總產量25.28萬噸,增長3.0%;棉花總產量0.34萬噸,增長2.7%;油料產量4.42萬噸,增長1.8%;蔬菜總產量105.96萬噸,增長1.4%。全年全市生豬出欄71.92萬頭,增長61.3%。水產品總產量27.94萬噸,減少0.7%。
(表1)2021年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
單位:萬噸
產品名稱
|
產量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棉花
油料
水產品
蔬菜
|
25.28
0.34
4.42
27.94
105.96
|
3.0
2.7
1.8
-0.7
1.4
|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83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其中,私營企業增長28.03%,輕工業增長18.36%,重工業增長20.92%。
全年全市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8.5%,增幅高于規模以上工業8.2個百分點,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0.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增長30.66%,產品銷售率為97.5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1.82億元,下降12.6%。
(表2)2021年全市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
單位
|
產量
|
比上年增長(%)
|
粗鋼
|
萬噸
|
636.74
|
2.9
|
鋼材
|
萬噸
|
643.14
|
6.4
|
鑄鋼材
|
萬噸
|
13.28
|
-5.4
|
硅酸鹽水泥熟料
|
萬噸
|
381.04
|
-15.0
|
水泥
|
萬噸
|
1252.28
|
35.1
|
商品混凝土
|
萬立方米
|
402.40
|
39.2
|
預應力混凝土樁
|
萬噸
|
518.00
|
17.9
|
民用鋼質船舶
|
萬載重噸
|
8.35
|
37.1
|
自來水生產量
|
萬立方米
|
5210.34
|
23.7
|
塑料制品
|
萬噸
|
25.85
|
8.3
|
全年全市具有資質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115.56億元,增長11.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5.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15.6%。商品房銷售面積174.76萬平方米,增長22.4%;實現商品房銷售額134.89億元,增長18.5%。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85億元,同比增長8.1%。分城鄉看,城鎮實現零售額321.59億元,增長8.0%;鄉村實現零售額31.26億元,增長8.2%。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65.29億元,增長11.6%。
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136.53億元,同比增長9.0%,占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的比重為82.6%。
六、對外經濟
全年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8.9億元,下降2.5%,其中,進口12.6億元,下降32.1%;出口16.3億元,增長46.9%。
七、交通運輸、郵政通信和旅游
全年全市完成貨物周轉量6.33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49.21%;旅客周轉量2.42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05%。公路運營總里程4102.445公里,比上年增長0.1%;高速公路總里程183.946公里,比上年增長52.46%。
全市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3.67億元,增長77.54%。長途光纜線路長度達到946公里,固定電話用戶7.0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07.93萬戶;計算機寬帶互聯網用戶47.67萬戶。
全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旅游者728.93萬人次, 增長48.60%。實現旅游總收入52.38億元,增長80.60%。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05.94億元,增長35.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8.88億元,增長42.1%。在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57.21億元,增長47.0%。全年財政支出122.26億元,下降4.0%。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983.43億元,比年初增加85.6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590.63億元,增加84.74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815.30億元,比年初增加106.51億元。其中,住戶貸款400.01億元,增加49.98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415.22億元,增加56.54億元。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1.93億元,增長7.1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39億元,增長17.85%;人身險保費收入17.53億元,增長4.7%。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6.28億元,增長19.63%。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2.91億元,增長32.18%;人身險賠付支出3.37億元,增長10.55%。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2021年末,全市高等教育招生5807人,在校生17583人,畢業生4943人;普通高中招生6049人,在校生17058人,畢業生5259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3528人;小學在校生77275人;幼兒園在園幼兒36160人。
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6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61家。有效發明專利825件,全年全市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64件。
十、文化和衛生
2021年末,全市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群藝館、文化館4個,公共圖書館3個,博物館3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
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36家,其中醫院2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01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0家;全市共有衛生計生人員總數906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595人,注冊護士3414人;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實際開放床位6035張,其中醫院床位4551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床位79張,衛生院床位1168張。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6.97萬人,其中,城鎮71.37萬人,鄉村35.6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6.72%。全年出生人口7207人,出生率為6.69‰;死亡人口6707人,死亡率為6.2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6‰。
鄂州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17元,同比增長9.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79元,同比增長14.3%。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1.51萬人,其中,在職職工23.08萬人,離退休人員8.43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46.96萬人;參加工傷保險13.4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8.75萬人。
全年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4630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7779人。全市擁有各類收養性單位床位數6129張。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0.9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9.58%,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68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24%。
全年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12天,優良率為85.5%,比上年下降2.5%。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為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PM2.5年平均濃度3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3%。
全年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34起,死亡37人。其中,工礦貿易企業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8起,死亡20人;生產經營性道路運輸事故16起,死亡17人。
注:1.本公報2021年數據為統計快報數。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最終核實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