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茂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4+6”工作布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順利完成年度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 合
經廣東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21年茂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3698.10億元,比上年增長7.6%。第一產業增加值648.85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1319.24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730.01億元,增長7.9%。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7.5:35.7:46.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964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9245美元),增長6.8%。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21.9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9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0.26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5.06%,比上年末提高1.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9.03萬人,出生率為10.99‰;死亡人口3.08萬人,死亡率為3.75‰;自然增長率為7.25‰。全市年末戶籍人口828.78萬人。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8.41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稅收收入83.00億元,增長11.8%。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90.15億元,增長2.2%。其中,教育支出135.29億元,增長3.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1.96億元,增長5.4%;衛生健康支出60.66億元,下降0.2%。民生類支出405.77億元,增長3.2%,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82.9%。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09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0.22萬人。年末城鎮實有登記失業人員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2%,比上年回落0.28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7%。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1.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1.9%,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0.3%,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0.2%,衣著類價格下降0.2%,居住類價格上漲1.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0.1%,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5.0%。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19.0%,其中輕工業上漲2.3%,重工業上漲22.4%;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上漲55.9%,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上漲10.5%,非金屬礦采選業下跌0.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跌0.9%,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上漲10.3%,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上漲0.3%。33個大類行業“23升10降”,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30.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上漲15.1%,農副食品加工業上漲4.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上漲0.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上漲6.4%,非金屬礦采選業下跌0.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下跌4.0%,橡膠和塑料制品業上漲2.0%,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上漲2.1%。
二、農 業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042.75億元,實現農業增加值661.39億元,比上年增長6.9%。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76.12萬畝,增長0.3%;甘蔗種植面積11.09萬畝,增長2.3%;花生種植面積70.53萬畝,下降0.1%;蔬菜種植面積186.61萬畝,增長2.3%;中草藥種植面積19.26萬畝,增長4.1%。
全年糧食產量153.01萬噸,比上年增長0.2%;甘蔗產量54.95萬噸,增長2.5%;花生產量16.16萬噸,增長2.2%;蔬菜產量371.34萬噸,增長3.3%;園林水果總產量443.65萬噸,增長4.2%。其中,香蕉產量185.30萬噸,下降0.6%;荔枝產量58.14萬噸,增長14.2%;龍眼產量54.17萬噸,增長15.1%;李子產量30.65萬噸,增長7.1%。

全年肉類總產量76.40萬噸,比上年增長3.7%。其中,豬肉產量44.97萬噸,增長20.2%;禽肉產量30.17萬噸,下降12.9%。年末生豬存欄306.2萬頭,增長13.9%;全年生豬出欄572.84 萬頭,增長16.3%。家禽出欄21287.65 萬只,下降12.0%。
全年水產品產量92.45萬噸,比上年增長0.1%。其中海水產品59.17萬噸,下降0.5%;淡水產品33.29萬噸,增長1.2%,其中羅非魚產量23.58萬噸,增長2.0%。
全年木材產量45.1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1.8%。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18.47萬千瓦,增長2.3%。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分隸屬關系看,中央省屬企業增長3.1%,地方企業增長6.7%;分企業規?,大型企業增長3.3%,中型企業增長24.5%,小微企業下降1.4%;分行業看,其中石油加工業增長1.6%,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7.2%,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3.9%,醫藥制造業下降9.3%。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75.09萬元/人年,產品銷售率99.6%,營業收入增長31.5%。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18.07億元,比上年增長5.5%。年末全市資質內建筑業企業253個,其中特級資質2家,一級資質27家,二級99家,三級及以下125家。全年建筑業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完成總產值1228.15億元,增長19.8%。簽訂施工合同額2569.03億元,增長20.7%,其中本年新簽1443.28億元,增長14.1%。完成施工產值1132.33億元,增長18.2%,竣工產值652.94億元,增長29.8%。年末就業人員20.36萬人,增長11.6%。
四、服務業
全年金融業增加值117.26億元,比上年增長3.4%;房地產業增加值194.56億元,與上年持平;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53.12億元,增長19.2%;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43.05億元,增長9.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57.42億元,增長17.7%,F代服務業增加值849.52億元,增長7.3%。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6.1億元,比上年增長15.3%;營業利潤總額10.3億元,增長20.3%。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6.4%,衛生和社會工作增長33.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9.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6.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51.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34.7%。
全年完成公路貨運量12456萬噸,比上年增長29.7%,貨物周轉量200.04億噸公里,增長28.0%;水路貨運量780萬噸,增長11.7%,貨物周轉量79.34億噸公里,增長10.9%。港口貨物吞吐量2887萬噸,增長7.6%。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365萬噸,下降2.6%,內貿貨物吞吐量1522萬噸,增長18.8%。
全年公路客運量1407萬人,下降75.6%,旅客周轉量21.18億人公里,下降62.3%;水路客運量12萬人,下降21.7%,水路旅客周轉量214萬人公里,下降22.2%。
全年鐵路客運量343.56萬人,增長8%,其中高鐵(動車)客運量249.3萬人,增長17.9%。
年末公路通車里程1.9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52.11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91.4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1.2%,其中私人汽車86.75萬輛,增長10.7%。民用轎車保有量81.43萬輛,增長11.4%,其中私人轎車79.42萬輛,增長11.1%。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9.87億元,比上年增長31.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16.31億元,增長30.0%;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9.41億元,增長18.1%;快遞業務量7909.35萬件,增長51.9%;快遞業務收入10.40億元,增長26.0%;電信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53.56億元,增長32.3%。年末電話總用戶618.23萬戶,增長4.8%。其中,固定電話用戶48.45萬戶,下降5.8%;移動電話用戶569.78萬戶,增長5.8%。年末4G用戶356.19萬戶,下降22.5%,占移動電話用戶比重62.5%。年末移動互聯網用戶500.26萬戶,增長6.2%。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0.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9.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6.2%;第三產業投資下降4.0%。民間投資增長2.4%,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7.2%。工業投資增長15.4%,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0.4%;A設施投資下降7.4%,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2.7%,其中道路運輸業投資下降31.7%,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6.1%。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41.01億元,比上年下降0.5%。按用途分,商品住宅開發投資269.28億元,下降2.2%;辦公樓投資0.97億元,增長76.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32.88億元,增長17.2%。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469.5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3%;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440.26萬平方米,下降17.8%。
六、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7.32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061.14億元,增長1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36.18億元,增長10.9%。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1309.78億元,增長9.5%;餐飲收入187.53億元,增長17.3%。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比上年增長1.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1%,化妝品類下降26.6%,金銀珠寶類增長6.6%,日用品類增長5.2%,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7.2%,書報雜志類增長44.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4.3%,中西藥品類增長7.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8.6%,家具類增長0.9%,通訊器材類下降2.1%,石油及制品類增長29.7%,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下降0.4%,汽車類增長1.8%。
七、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229.36億元,比上年增長15.0%。其中,出口170.84億元,增長0.9%;進口58.53億元,增長94.1%。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12.31億元,下降19.2%。


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7個,比上年增長92.9%;合同外資金額17.96億元,增長44.9%。實際利用外資金額4.55億元,增長9.9%。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432.9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8%;各項貸款余額2126.26億元,增長13.6%。年末全市農商銀行本外幣存款余額923.37億元,增長4.8%;各項貸款余額511.60億元,增長17.3%。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年利潤(稅后)42.08億元,增長13.5%。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0.73%,回落0.16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96.11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45.63億元,下降2.8%;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28.78億元,增長9.3%;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21.70億元,增長11.6%。全年共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31.21億元,增長10.0%。其中,壽險業務賠付支出6.65億元,下降6.7%;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15.60億元,增長20.6%;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8.95億元,增長7.5%。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9元,比上年增長8.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24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1元,增長9.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1.55,比上年下降0.02。
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276元,比上年增長7.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639元,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453元,增長9.4%。全市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8.5%,比上年降低1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36.9%,降低1個百分點;農村為40.1%,降低1.1個百分點。全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3.77平方米,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55.54平方米,增長7.6%。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82.63萬人,比上年增長1.7%。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70.39萬人,增長0.9%。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3.01萬人,增長14.4%。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612.98萬人,增長0.2%。參加工傷保險39.08萬人,增長5.8%。參加失業保險35.83萬人,增長6.0%。參加生育保險40.41萬人,增長5.6%。
全年全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收入191.82億元,比上年增長33.8%;年末累計結余79.25億元,下降1.0%。全年全市基本醫療、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80.75億元,增長5.2%;年末累計結余62.63億元,下降4.5%。年末城鎮低保人數1.20萬人,農村低保人數12.35萬人。全年城鎮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3920人。
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床位4.82萬張。全市有各類社會福利院6所,集中供養孤兒550人;敬老院105所,集中供養老人1000人。農村五保供養對象2.60萬人,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水平都達到年人均11321元。全市養老床位4.71萬張,其中民辦養老機構擁有床位1.31萬張。全市共發行福利彩票3.41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3455萬元。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普通本專科招生2.70萬人,比上年下降30.8%;在校學生8.30萬人,增長1.4%;畢業生1.63萬人,增長10.7%。成人本?普猩0.82萬人,增長10.9%;在校學生2.31萬人,下降6.5%;畢業生0.92萬人,增長133.2%。中等職業(不含技工學校)教育招生2.83萬人,增長15.9%;在校學生7.05萬人,增長6.3%;畢業生2.03萬人,增長4.2%。技工學校招生1.37萬人,增長4.1%;在校學生3.75萬人,增長3.1%;畢業生1.13萬人,增長15.0%。
普通高中招生5.45萬人,比上年增長1.2%;在校學生16.15萬人,增長2.0%,畢業生5.07萬人,下降2.9%;普通初中招生10.99萬人,增長12.3%,在校學生30.52萬人,增長5.9%,畢業生9.26萬人,增長2.3%;小學招生11.87萬人,增長2.8%,在校學生71.23萬人,增長1.5%,畢業生10.85萬人,增長13.5%;學前教育招生12.48萬人,下降17.8%,在校學生33.95萬人,下降2.5%,畢業生15.30萬人,增長1.4%;特殊教育學校招生364人,下降26.0%,在校學生2032人,增長5.8%,畢業生335人,增長22.7%。
全年組織申報國家、省級各類科技項目315項,比上年增長7.1%。全年全市專利授權總量4513件,增長26.2%;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06件,增長82.3%。全年《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13件。全年有效發明專利916件,增長26.2%。全年經各級科技行政部門登記技術合同311項,增長29.6%,技術合同成交額7830萬元。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52家。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演出427場次;群眾藝術館、文化館6個,組織文藝表演活動340次;縣級以上博物館7個;文化站111個。全市共有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6個,總藏量278.32萬冊(件),其中圖書235.98萬冊。全年讀者總流通人次136.13萬人次。全市現有廣播電視臺5座,中波發射臺1座,調頻轉播發射臺8座,電視轉播發射臺7座,有線廣播電視總用戶數56.86萬戶,廣播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1111.2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8.7%,其中過夜游客555.75萬人次,增長3.7%。旅游總收入102.02億元,增長15.1%,旅游外匯收入321.95萬美元,增長1.5%。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932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78個、衛生院99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5個,婦幼保健機構5個,?萍膊》乐螜C構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衛生監督機構6個,村衛生室3166個。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67萬人,比上年增長4.5%;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41萬人,注冊護士1.71萬人。擁有醫療床位3.86萬張,其中醫院2.36萬張。全市鄉鎮衛生院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94萬人,床位1.13萬張。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30人,衛生監督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7人。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總數1.62萬例,死亡111人,發病率262.94/10萬,死亡率1.80/10萬。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9.25%,比上年提高7.85個百分點。
全市體育健兒在參加全省及以上體育比賽中,共獲得金牌13枚、銀牌23枚、銅牌38枚。其中,在全國體育比賽中,共獲得金牌0枚、銀牌0枚、銅牌2枚。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水資源總量25.72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8%。年平均降水量1165.7毫米,增長5.4%。年末全市大型水庫蓄水總量6.23億立方米,下降2.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220.35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0.8%。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增長5.97%。全社會用電量152.92億千瓦時,增長14.6%。其中,工業用電量77.03億千瓦時,增長15.7%。
全市12個水質監控斷面中,Ⅰ-Ⅱ類水質的斷面比例41.7%,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41.7%,Ⅳ類水質的斷面比例8.3%,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8.3%,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為0。全市近岸海域海水質量達到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89.3%,二類海水占8.2%,三類海水占1.6%,四類海水占0.6%,劣四類海水占0.2%。
全市灰霾天氣日數2天。全年日照時數1983.3小時,比上年增長9.4%。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11微克/立方米、14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21微克/立方米,年均值分別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一級、一級、二級、二級標準。臭氧(O3日最大8小時均值第90百分位數)、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年平均濃度分別為125微克/立方米、0.9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比例98.9%。全市建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01座,污水日處理能力67.12萬噸。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3.08萬公頃,受災損失0.99億元。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05公頃,當年新封山育林4555公頃,退化林修復5888公頃,中幼林撫育12326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55.70%。全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2511公頃;國家礦山公園1個,面積1007公頃。
全年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49起,死亡46人,受傷25人,直接經濟損失3123.65萬元。全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515起,比上年下降16.5%;死亡180人,下降11.8%;受傷397人,下降8.9%;直接經濟損失427.27萬元。其中,生產經營性交通事故14起,下降69.6%;死亡15人,下降53.1%;受傷10人,下降68.8%;直接經濟損失219.73萬元。
注:
1.本公報中2021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2015年起,“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更名為“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各項金融機構存款余額中,“單位存款”更名為“非金融企業存款”、“儲蓄存款”更名為“住戶存款”。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速度按可比口徑計算。
4.2015-2017年糧食生產數據已根據三農普結果進行修訂。
5.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為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6.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由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增速為可比口徑。
7.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統計標準為: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
8.規模以上服務業范圍是:(1)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2)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小類;(3)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9.2012年四季度,國家統計局實施了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調查口徑對外發布城鄉一體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由于新老調查方案在調查范圍、調查對象、城鄉劃分標準、樣本抽選、計算和匯總方式、指標口徑等方面變化較大,改革后新口徑數據和舊口徑數據存在不可比的差異。
10.基礎設施投資包括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公路運輸、水運、港口貨物吞吐量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城市污水處理數據來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茂名海關;外商投資數據來自市商務局;快遞業務量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電信數據來自茂名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茂名中心支行;銀行業利潤數據來自茂名銀保監分局;保險業數據來自茂名保險協會;技術合同數據來自市科技局;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茂名開放大學、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濱海校區、茂名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學院、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廣東省高州農業學校;專利、質量檢驗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氣象數據來自市氣象局;礦山公園數據來自市自然資源局;水產品產量、農機總動力、農作物受災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文化、廣播、電視、旅游、體育數據來自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生健康局;社會服務業機構、低保人數、福利彩票數據來自市民政局;林業、自然保護區數據來自市林業局;環境監測、海洋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水資源數據來自市水務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戶籍人口、道路交通事故數據來自市公安局;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茂名調查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