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廣西

南寧市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7 00:02:29 來源:南寧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805次

一九九九年二月十四日

199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各族人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擴大內需,增加投入,鼓勵出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實施自治區黨委“三大戰略,六大突破”的決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大改革與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國民經濟保持適度快速增長,各項社會事業繼續取得新的成就。初步統計,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可達262.0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05億元,增長10.17%,第二產業增加值83.13億元,增長8.80%,第三產業增加值134.87億元,增長17.32%。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是:農業獲得好收成,工業增長平穩,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消費市場穩中趨淡,物價低位運行,金融秩序良好,財政增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高,產業結構還不合理,農業基礎薄弱,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比較困難,企業經濟效益還處于低水平,再就業壓力仍然比較大。

一、第一產業

農業經濟穩定增長,農業生產獲得好收成。1998年,我市各級政府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業科學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糧食連續七年增產,油料、甘蔗、蔬菜、水果等主要農產品均獲好收成。全年實現增加值44.02億元,比上年增長11.11%。

造林綠化穩步發展。一年來全市林業生產圍繞增資源、增效益、增活力進行林業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建設,全年荒山造林116公頃,跡地更新4915公頃,低產林改造4267公頃,中幼林撫育面積14038公頃。進一步加強了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6.42%,林業用地綠化率達92.75%。

畜牧、水產業繼續保持發展勢頭。一年來,全市注重規模化、專業化、基地化、良種化生產,積極發展地方優勢品種和外來名特優品種,主要產品產量保持穩定增長。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13.4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0.24%,大、中、小型拖拉機36468臺,增長0.56%,農用排灌機械14.11萬千瓦,下降10.13%,化肥施用量(折純)15.98萬噸,下降0.44%,農村用電量23061萬千瓦時,增長12.75%,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加強。農田有效灌溉面積95993公頃。農業生產的主要問題是:基礎設施依然比較脆弱,農業產業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第二產業

1998年,全市第二產業以企業改革整頓為重點,全面推進各項改革,保持穩定發展。全年增加值達82.20億元,比上年增長9.85%。

工業:工業生產在改革整頓中保持增長,全年完成增加值62.55億元,比上年增長8.08%,其中,輕工業增加值37.38億元,增長8.68%,重工業增加值25.17億元,增長7.20%。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非國有工業增長高于國有工業,輕工業增長快于重工業。主要工業產品受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產量有升有降。

工業經濟效益由于受國內外市場因素及內部結構不合理的影響,經濟效益總體水平仍沒有走出低谷。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76.84%,比上年增加6.78個百分點,資產保值增值率100.13%,比上年下降9.03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64.71%,比上年增長1.5個百分點,總資產貢獻率6.53%,比上年增長0.29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0.001%,產品銷售率95.66%,比上年提高0.62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1.48次,與上年持平。工業經濟突出的困難和問題是:結構不盡合理,缺乏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低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企業改革整頓有待加強。

建筑業:建筑業生產平穩發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9.65億元,比上年增長18.14%。全市建筑企業單位累計竣工產值33.03億元,比上年增長6.96%,全市單位工程施工個數2603個,實行投標承包的工程873個,投標承包率為33.54%。比上年上升3.88個百分點;單位工程竣工率達49.48%,其中:優良工程達39.83%。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67.9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70.2萬平方米,全員勞動生產率51143元,比上年增長2.71%。

三、第三產業

1998年,我市積極拓寬消費、服務領域,第三產業繼續保持領先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135.98億元,比上年增長16.05%。

運輸業:1998年,運輸行業全面推行整頓改革,走上良性循環發展軌道,交通運輸業平穩發展。

郵電通信業: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城市電話向數字化發展,縣、鄉、村電話向程控化邁進。1998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29億元,比上年增長29.99%。全市城鄉電話交換機容量達52.34萬門,增長12.45%,市話用戶達26.91萬戶,增長15.13%。年末電話機擁有量達40.30萬部,增長11.46%,每百人擁有電話機(含移動電話)18.28部,移動電話、計算機互聯網絡戶數分別為117294戶和3327戶,分別增長46.95%和235.05%,數字數據用戶達976戶,增長95.2%,市區公用電話5539部,增長49.54%。已通電話的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的98.11%。年末,全市新建(擴容)基站28個,新增信道1128個。長途業務電路2.88萬條,比上年增加8083條。目前,微波、光纖、衛星等現代通信技術的運用已形成了以南寧為中心,直通全國各地及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訊網絡。

國內貿易:1998年,我市商貿流通領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積極深化改革和調整經營結構,消費市場在買方市場格局下保持平穩,商品貨源充足,各種超市、連鎖店、倉儲式商場發展較快。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64億元,比上年增長11.51%,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5.32%。

分城鄉看,農村消費增速快于城鎮消費。農村消費品零售額8.99億元,比上年增長12.81%,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6.53億元,比上年增長11.41%。農村消費增幅高于城鎮增幅1.4個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的主要特點:一是居民的即期消費減弱,遠期消費上升;二是市場缺乏熱點商品,消費需求斷層出現;三是非公有經濟發展較快,已成為我市貿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全年公有經濟零售額比上年下降6.4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由上年的37.96%下降到31.85%,而非公有經濟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5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由上年62.04%上升到68.15%;四是城鄉集市貿易成交活躍,全年貿易成交額達61.76億元,比上年增長18.20%。

對外經濟:1998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市對外經濟發展不理想。全年對外進出口貿易總額3.98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5.08%,其中進口總額0.65億美元,下降54.50%,出口總額3.32億美元,下降29.14%。出口總額大于進口總額,順差2.64億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21億美元,下降18.23%,新簽利用外商投資合同項目42個,合同協議外資額1.8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1.61%。期末實有三資企業423個,建成投產企業355個,比上年增長14.8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旅游業:我市旅游業繼續穩步發展。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旅游人數720.36萬人次,其中國外旅游人數2.63萬人次,港澳臺同胞1.02萬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34.43億元。其中,國內旅游收入3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1998年,我市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第一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金融業:金融行業在加強宏觀調控,加快金融體制改革中繼續發展,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年未金融機構存款余額380.28億元,比年初增長26.17%,其中:企業存款余額130.96億元,增長9.35%,定期存款余額33.99億元,增長14.50%,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88.34億元,增長16.39%。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89.90億元,比年初增長9.68%,其中:短期貸款141.12億元,比年初增長7.32%,中長期貸款余額34.63億元,增長16.38%。貨幣回籠增加,年末凈回籠資金28.28億元,比上年下降7.42%。

保險業:保險事業加快發展。1998年,我市保險公司進一步推出形式多樣的保險項目,承保額達939.59億元,全年保險業務收入5.27億元,各種賠付額1.34億元。居民風險意識增強,全年共有6718個企業參加企業財產保險,比上年增長69.56%,26.09萬戶居民參加了家庭財產保險,比上年增長7倍,114.76萬人參加了人身保險,比上年增長2.54倍。保險業的發展,為穩定社會、支持經濟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科學技術:全年共安排實施市級以上科技項目105項,總投資3.57億元,其中;安排工業科技項目38項,總投資4345.5萬元,農業科技項目21項,總投資1060.19萬元,可新增農業產值7602.66萬元。全市通過市級以上鑒定的科技成果32項,其中達到國內領先和先進水平18項,區內領先和先進水平13項,這些科技成果90%已推廣應用。全年共獲自治區級科技進步獎9項,市級科技進步獎29項。

科技普及活動繼續深入發展,1998年,全市先后組織4次規模較大的送科技、文化、衛生下鄉活動,在兩縣一郊選定科技示范鄉(鎮)6個、示范基地20個、示范戶300個、生態農業示范村10個,開展科普教育。在'98全國新技術產品交易會上,我市選送參評的項目中,有17項獲金獎,1項獲優秀獎。全年共簽定各類技術合同67項,成交金額803.1萬元。年末民營機構達424家,比上年增長20.8%,民營科技型企業的崛起,提高了全民科技意識和科技素質,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教育事業:我市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1998年末,全市普通高校在校學生36912人,比上年增長8.24%,各類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66195人,增長9.02%;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84085人,增長6.46%;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7227人,下降9.83%,技工學校在校學生22279人,下降23.03%;小學在校學生334282人,下降1.98%。全市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3%,中小學畢業生行為規范合格率達99.8%,小學生畢業率達99.5%,初中畢業率達98%,普通高中畢業率達95.8%,高考錄取率達54.3%。在校學生體育鍛煉達標率達97%。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贊助下,鄉、村辦學條件進一步完善,創建了一批“規范加特色”的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合格加技長”的學生,企業和職工技術培訓和轉崗培訓,成人中、高等教育、農村成人文化技術教育扎實有效地開展。

文化事業:文化事業健康發展。我市文藝工作者樹立精品創作意識,創作和演出了一批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其中:話劇小品《關于愛情》、《濤聲依舊》、《錯位》獲'98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小品小戲“入圍獎”。全市還多層次、多渠道地開展社會文化活動,先后舉辦了元旦春節文化活動月,群眾歌詠晚會等各類演出活動52場。1998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3個,文化館(站)59個。電影放映單位254個,共放電影2.35萬場,觀眾達263萬人次。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6個,總藏書量2510千冊(件)。全市52個鄉鎮全部建立了圖書館(室),市圖書館新館已向市民開放。在大力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的同時,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凈化了首府文化市場。

廣播電視、報刊、新聞出版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年廣播電臺播送新聞5.34萬多篇,電視臺播送新聞5千多篇,制作編播經濟類節目300多期,文藝節目100多期,專題節目500多期,有線電視臺新聞專題節目253期,綜合節目134期。衛星地面接收站346個,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到100%,有線電視入網戶達17萬戶。全年出版報紙30891萬印張,各類雜志3702萬冊,圖書21761萬冊。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衛生事業:衛生事業加快發展。1998年末,全市擁有各類衛生醫療機構770個,比上年增加6個,共有醫療衛生病床11777張,比上年增加129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7916人,增加105人,其中醫生8269人,增加28人。全市醫療衛生單位創等級達標工作取得新進展,市一醫院跨入三甲醫院行列,市紅十字會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進入二甲醫院行列,南寧急救中心與市二醫院合并建立起新型的醫護聯合體,有6所綜合醫院和7所衛生院通過愛嬰醫院評審,全市有83.88%的村委會實行了合作醫療制度。

醫學科研、衛生防疫成效顯著。全市醫療衛生科研項目獲區科委立項4項,市科委立項26項,全年共完成衛生科研課題7項,組織專家鑒定通過5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自治區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六種瘟疫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消滅脊髓灰質炎的成果得到鞏固。全市無急性傳染病暴發流行,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除“四害”等工作達到全國衛生城市標準。公民無償獻血意識增強,全市無償獻血者達23137人次,獻血總量達334萬毫升,跨入了全國無償獻血金質獎城市的行列。

體育事業:體育事業蓬勃開展。1998年,我市體育健兒在國際性比賽中共獲獎牌5枚,其中金牌4枚,銅牌1枚,并打破世界記錄1次,在全國性比賽中,8次打破全國記錄,獲金牌11枚,銀牌10枚,銅牌36枚;在全區常規性比賽中,取得團體第一名14個,第二名5個,第三名4個。打破全區記錄14次,獲金牌174枚,銀牌129枚,銅牌92枚。全民健身運動進一步深入開展。全市開展各類群眾體育活動195項次,舉辦了聲勢浩大的'98端午龍舟競渡,規模為歷年龍舟賽之最。

四、固定資產投資

1998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8.98億元,比上年增長12.36%。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40.68億元,增長20.09%,更新改造投資完成11.25億元,下降8.19%,房地產投資完成14.47億元,增長5.63%。房屋施工面積771.18萬平方米,增長25.89%,房屋竣工面積255.08萬平方米,增長24.76%。全年新增固定資產53.33億元。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一年來,用于社會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8.38億元,占總投資的12.15%,比上年增長10.45%;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訊建設投資9.59億元,占總投資的13.90%,比上年增長54.54%;教育文化藝術廣播影視建設投資6.68億元,占總投資的9.69%,比上年增長107.83%。全市在建項目777個,建成投產項目325個,投產率為41.83%,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為78.72%。

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全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26個,完成投資額10.18億元,占總投資的15.05%。南寧機場新航站樓、廣場工程、南湖截污工程,市圖書館新館一期工程等一批重點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市新聞中心、瑯東污水處理廠、市廣播電視中心等重點工程基本完工。朝陽溪綜合整治、南寧機場高速公路開工建設進展順利。

五、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成績顯著,基礎設施日臻完善。1998年,我市以提高城市綜合功能為目標,繼續加大對城市基礎設施的投入,完成了民族廣場、朝陽花園、邕江河堤壁畫以及青秀路、動物園、南湖公園、人民公園等四個門區的改建和新建工程;民族大道沿長線、天桃路、葛麻路北段、鯉灣路南段、新竹路沿長線擴建工程及市區部分路口拓寬的竣工,進一步改善了市區交通條件;南湖截污工程1─5標段、東污水處理廠土建工程已完工;石西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城南垃圾衛生填埋場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朝陽溪綜合整治工程進展順利。全年共完成15萬平方米道路和5.52萬平方米人行道的維修,28條小街小巷的改造。年末實有道路697公里,道路面積683.54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7.16平方米。青川大橋榮獲國家建設部頒發的1998年度中國市政工程金杯獎。

城市公用事業迅速發展。城市交通狀況繼續改善,調整延伸4條、新開辟了6條公交線路,目前全市共有公共汽車營運線路31條,總長325.2公里。全市新增公共汽車70輛,全年投入營運公共汽車727輛,出租汽車3732輛,城市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7.4標臺。城市公共交通客運總量達1507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49%。全市供水穩步發展,市區全年供水量27425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81%。供水綜合生產能力91.01萬立方米/日,居民生活用水16900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41%,水質綜合合格率達99.74%。燃氣管理逐步規范、保障了市民的利益和安全,管道燃氣工程正在建設之中。年末,城市液化石油氣供氣量達3.49萬噸,比上年增長3.16%,城市家庭居民用氣人口達86萬人,比上年增長3.70%。城市家庭氣化率達90.14%;市區新建10千伏線路19條,新增配電變壓器8臺,新增配電變壓器容量3785千伏安,市區居民生活用電42407萬千瓦時。

環境保護事業加快發展。全年共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16個,投入資金2486萬元。全市現有環境監測站3個,煙塵控制區3個,控制面積達79.6平方公里,覆蓋率達91.9%,環境噪聲達標區7個,達標面積55.96平方公里,覆蓋率達64.6%。工業廢水處理率、工業廢氣處理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81.59%、84.47%和86.23%。全年新建改建公廁20座,市區主干道做到全日保潔。全市環境總體質量有較大提高,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通過國家環保局會審考核,在全國排名第13位。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活動深入開展,市容市貌明顯改善。

園林綠化建設有新的進展。全年全市共綠化植樹16.26萬株,完成苗木生產162.2萬株,苗花生產136.7萬盆。新增單位附屬綠化面積9.97萬平方米和居住區綠地面積8.55萬平方米。年末園林綠地面積達3059公頃,比上年增加149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7.16平方米。

六、物價

1998年,我市物價繼續保持低位運行。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下降3.3%,全市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下降4.2%。

七、人口與人民生活

1998年末,全市總人口284.63萬人,比上年增加3.42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0.86‰,死亡率為4.8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04‰。市區人口130.81萬人,比上年增加2.78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繼續提高,1998年我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低收入居民、困難企業職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據抽樣調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570元,比上年增長10.77%。居民消費結構繼續發生變化,用于食品的支出逐步減少,食品支出占消費性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由上年的46.49%下降為42.36%,居民用于文娛教育、旅游、居住的支出增加,分別比上年增長8.46%、130.48%和53.03%,大屏幕彩電、電腦、組合音響、影碟機等新一代耐用消費品已不斷進入居民家庭,主要消費品擁有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年末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摩托車47輛,增長8.05%,電冰箱96臺,增長0.52%;彩電120臺,增長7.14%;空調器36臺,增長1.41%;洗衣機93臺,增長4.49%;淋浴熱水器82臺,增長5.13%。隨著農業的增長豐收,農民收入繼續提高,但增幅減緩,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40元,比上年增長9.17%。

勞動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1998年,全市年末從業人數46.72萬人,其中在崗職工人數45.71萬人。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7315元,比上年增長6.99%。全市共籌集1176萬元建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建立國有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135個,使有下崗職工的國有企業100%成立了再就業服務中心。經過努力,全年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分流安排了下崗、失業職工1.58萬人再就業,全年培訓再就業職工1.63萬人,通過轉崗培訓實現再就業率達70.5%。

職工保險意識增強,全市參加養老保險企業1603個,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14.8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21.45萬人。年末,全市共有社會福利院19個,床位796張,收養665人。全市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救濟的有425人,城鎮社會服務網絡初步形成,已建立20個社區服務站,426個便民利民服務點。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94個。

注:1、本公報所列數據均為統計快報數。

2、國內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 亚洲A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亚洲A∨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A级片中文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