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海南

海南省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2-02-06 13:04:16 來源:海南省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6317次

2011年,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奮力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全面實施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大改善民生和社會建設力度,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績。經濟運行在上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仍保持較快增長,呈現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趨穩、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一、綜合

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初步核算,2011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515.29億元,比上年增長12.0%,高于全國GDP增速2.8個百分點,在上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仍保持較快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9.15億元,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714.50億元,增長15.2%;第三產業增加值1141.64億元,增長13.3%。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8.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5.4%。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四千美元大關,跨入了世界中上等收入地區的行列。2011年,全省人均生產總值28797元,按現行匯率計算為4429美元,登上了4000美元的新臺階,標志著海南已跨入了世界中上等收入地區的行列。從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國際經濟發展軌跡來看,海南經濟社會將逐漸由生存型社會進入發展型社會的新階段。

地方公共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各項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2011年,全省全口徑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89.84億元,比上年增長30.5%。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0.09億元,增長25.5%,增速比全國財政收入增長24.8%高0.7個百分點。財政支出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加大了對“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79.34億元,比上年增長34.7%。其中,教育支出124.0億元,比上年增長26.8%;醫療衛生支出49.53億元,增長42.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5.25億元,增長28.4%;農林水事務支出104.27億元,增長21.8%;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7.23億元,增長46.0%;環保支出23.36億元,增長58.5%;交通運輸支出53.37億元,增長1.1倍等。

物價上漲幅度較大,結構性特征明顯。2011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6.1%。物價上漲具有明顯的結構性特征,食品價格上漲是推高物價總水平上漲的主要因素。其中,食品上漲13.3%,居八大類價格之首;其次是居住價格上漲4.9%。商品零售價格上漲5.4%,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5.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8.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5.3%,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6.4%。

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見表1:

表1: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居民消費價格 6.1

食品 13.3

煙酒 0.8

衣著 0.9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1.4

醫療保健與個人用品 1.6

交通和通訊 1.7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0.5

居住 4.9

二、民生

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2011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369元,比上年增長1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446元,比上年增長22.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4%。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58.8%,家庭經營性純收入增長7.4%。全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5430元,比上年增長14.2%。城鄉居民個人存款1898.72億元,增長13.0%。居民消費支出較快增長,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643元,比上年增長15.7%;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126元,增長19.7%。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總面積29.4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4.22平方米。

教育事業取得新成就。2011年,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實施了學前教育改革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切實保障幼兒身心健康、快樂成長;進一步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全省新建教育扶貧(移民)學校8所,學生在學校就讀期間除了享受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教育外,由省、市縣財政共同負擔學生的生活補助和交通費;繼續全力提高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水平,對在中職就讀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實行免費教育的基礎上,有9個市縣實現全部農村戶籍中職免費教育;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教育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全年普通高校(含成人教育)招生5.49萬人,在校學生18.06萬人;中職(含技工)招生6.54萬人,比上年增長5.1%,在校學生17.15萬人,比上年增長9.1%;普通高中招生6.06萬人,增長8.1%,在校學生16.85萬人,增長5.0%;普通初中招生12.55萬人,在校學生39.24萬人,初中毛入學率99.1%;普通小學招生12.40萬人,在校學生76.56萬人,小學凈入學率達99.5%。

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2011年,各項社會保障工作全面推進,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全省上調最低工資標準,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增加198元,增幅創歷年新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金全面發放,60歲以上城鎮居民每月領取基礎養老金130元,比國家提前1年實現全覆蓋。加大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工作力度,連續5年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年末全省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含離退休人員)199.47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0.3%;參加醫療保險人數351萬人,增長8.6%;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03.9萬人,增長8.5%;參加生育保險99.8萬人,增長7.8%;參加失業保險125萬人,增長9.4%。

社會救助繼續得到加強。年末全省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68個;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2萬人;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7.1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4.4萬人,農村五保戶供養人數3.54萬人。全年實施城鄉醫療救助17.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倍。其中,城市醫療救助5.1萬人次,增長64.5%;農村醫療救助12.5萬人次,增長2.3倍;全年救助災民87.5萬人次,投入救災救濟資金1.9億元。為各類困難群體和大中專學生發放物價補貼1.8億元。全省共銷售福利彩票11.88億元,比上年增長41.4%;籌集社會福利彩票公益金2.94億元,增長40.7%。

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超額完成全年任務。2011年,全省城鎮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1.22萬套,占計劃的121.2%。其中,竣工4.85萬套,占計劃的119.1%。全年開工建設面積900.01萬平方米,占計劃總面積的140.5%。其中,竣工面積384.66萬平方米,占計劃的155.9%。農村危房改造開工4.14萬套、開工面積299.32萬平方米,分別完成計劃的103.6%和125.0%。其中,竣工3.64萬套、竣工面積264.58萬平方米,分別完成計劃的91.0%和110.5%。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勞動就業情況良好。2011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73%,下降1.27個百分點。農村勞動力轉移9.2萬人,增長2.2%。勞動就業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省從業人員450.64萬人,比上年末增長2.5%。其中,城鎮從業人員161.58萬人,增長4.2%。

醫療衛生事業取得新發展。2011年,村村有衛生室目標全面實現,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海醫附院醫療綜合大樓等醫療設施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區域醫療中心、省眼耳鼻喉專科醫院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2%,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年改造鄉鎮衛生院12個。年末全省共有各類衛生機構4922個,比上年增長5.1%。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6個,婦幼保健機構24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24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6個;農村鄉(鎮)衛生院307個。全省共有醫院病床位2.77萬張,增長6.7%。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95萬人,其中執業醫師1.13萬人、執業助理醫師0.32萬人、注冊護士1.55萬人、藥劑人員0.2萬人、檢驗人員0.16萬人。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人數2.46萬例,比上年增長8.8%;報告死亡125人,下降14.4%;報告傳染病發病率十萬分之283.55,死亡率十萬分之1.44。

三、農業

農業生產平穩較快發展。2011年,全省農業完成增加值659.15億元,比上年增長6.2%。分產業看,漁業完成增加值152.22億元,比上年增長7.0%。大力發展深水網箱養殖,新增投放深水網箱達1209口,進一步擴大了養殖空間,提高了集約化水平。海南已成為亞洲最大的深海抗風浪網箱養殖基地。水產品總產量159.23萬噸,比上年增長6.5%。林業完成增加值111.75億元,比上年增長7.0%。干膠產量37.23萬噸,增長7.5%。種植業完成增加值261.72億元,比上年增長5.7%。瓜菜產量469.06萬噸,增長6.0%;水果產量402.85萬噸,增長7.4%。南繁育種業和花卉業、桑蠶業、竹筍產業等特色綠色種植業不斷發展壯大。畜牧業完成增加值118.28億元,增長5.0%。屯昌黑豬、澄邁福牛等特色高效畜牧業迅速發展。肉類總產量71.75萬噸,增長4.8%。熱帶優質“無規定動物疫病示范區”農產品打出了品牌,外向型農業快速發展。全年農產品出口總值5.70億美元,增長22.5%。海南農產品已銷往全國170多個城市、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省出島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有50個,全年瓜果菜出島570萬噸,比上年增長5.5%;生豬出島量突破200萬頭,達到203萬頭,增長16.8%。

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見表2:

表2:2011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糧食 萬噸 188.04 4.2

糖蔗 萬噸 367.45 1.2

油料 萬噸 10.31 8.7

瓜菜 萬噸 469.06 6.0

水果 萬噸 402.85 7.4

其中:香蕉 萬噸 189.53 10.0

菠蘿 萬噸 31.72 6.7

芒果 萬噸 39.79 7.5

橡膠干膠 萬噸 37.23 7.5

椰子 億個 2.31 -0.1

胡椒 萬噸 3.65 1.4

檳榔 萬噸 17.47 14.9

肉類總產量 萬噸 71.75 4.8

其中:豬牛羊肉 萬噸 45.82 2.8

禽肉 萬噸 23.74 9.5

禽蛋產量 萬噸 3.32 -5.1

水產品總產量 萬噸 159.23 6.5

其中:海水 萬噸 124.03 5.2

淡水 萬噸 35.20 11.4

農業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30.02萬千瓦,增長2.0%,其中排灌機械動力91.50萬千瓦,增長1.1%。大中型拖拉機16906臺,增長28.0%;小型拖拉機58815臺,增長13.0%;農用載重汽車6051輛,增長22.0%。新建大型沼氣工程超過30處,瓜果菜預冷庫新增庫容超過5萬噸。化肥施用量(折純量)48.34萬噸,增長4.1%。全年農村用電量7.07億千瓦時,增長18.8%。現有農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積17.80萬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

四、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2011年,全省工業完成增加值475.04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7.94億元,增長14.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00.49億元,增長10.5%;重工業增加值337.45億元,增長15.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14.2%,集體企業增長32.7%,股份合作企業下降17.2%,股份制企業增長19.1%,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9.6%,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增長21.3%。工業產品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達97.6%。

全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規模以上重點行業中,石油加工業產值475.6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產值118.88億元,增長22.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產值113.69億元,增長14.1%;造紙及紙制品業產值82.55億元,增長20.3%;非金屬礦制品業產值80.96億元,增長15.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產值80.06億元,增長21.1%;醫藥制造業產值75.75億元,增長3.9%;金屬制品業產值23.13億元,增長22.3%;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產值31.50億元,增長49.3%;食品制造業產值27.58億元,增長9.5%;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值19.31億元,比上年增長1.1倍;煙草制品業產值13.63億元,增長20.9%。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見表3:

表3:2011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發電量 億度 169.07 13.5

鐵礦石(原礦) 萬噸 579.51 18.4

原油加工 萬噸 915.11 6.8

水泥 萬噸 1508.47 21.2

人造板 萬M3 29.75 24.3

汽車 萬輛 15.20 11.8

精甲醇 萬噸 142.86 1.3倍

化學纖維 萬噸 5.48 8.4

配混合飼料 萬噸 139.45 12.1

成品糖 萬噸 24.98 -16.8

原鹽 萬噸 7.53 -31.8

卷煙 億支 95.00 8.6

罐頭 萬噸 23.19 14.0

軟飲料 萬噸 42.11 8.2

飲料酒 萬噸 15.97 -15.5

機制紙及紙板 萬噸 112.76 1.2倍

氮肥 萬噸 67.12 0.8

合成纖維聚合物 萬噸 25.71 -3.6

天然原油 萬噸 19.66 -1.5

天然氣 億立方米1.95 6.2

紙漿 萬噸 123.69 1.7

液化石油氣 萬噸 59.98 9.3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良好。全年列入統計監測的34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效益指數362.4%,比上年提高30.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23.76億元,增長7.1%。

建筑業快速發展。2011年全省建筑業完成增加值239.46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單位151個,從業人員9.37萬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693.29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8.4%;房屋建筑竣工面積588.46萬平方米,增長15.7%。本省資質內建筑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上繳稅金6.88億元,增長21.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五、固定資產投資與房地產開發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2011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1611.41億元,比上年增長36.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581.71億元,增長35.8%;農村非農戶投資29.70億元,增長63.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1.60億元,比上年增長19.4%;第二產業投資304.78億元,增長73.7%;第三產業投資1295.03億元,增長29.8%。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良好。全年16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69.88億元,比上年增長39.1%,占投資總額的47.8%。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竣工投入使用,160萬噸造紙項目、合瑞制藥廠項目、英利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二期、200萬頭生豬肉聯加工項目等項目已竣工投產,海棠灣萬達康萊德酒店、希爾頓逸林酒店、神州半島喜來登酒店等6家五星級酒店已建成營業,三亞西部供水工程、西南中沙漁業補給基地一期工程、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瓊州學院三亞校區等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海口-屯昌高速公路、大廣壩二期、昌江核電、中海油精細化工一期、東方電廠二期、海南生態軟件園、海口千禧酒店等一大批續建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紅嶺水庫樞紐、陵水海洋主題公園、中國石化海南成品油保稅庫等項目開工建設。

區域投資發生新變化,中部投資明顯加強。中部地區投資108.11億元,增長72.9%;西部地區投資376.15億元,增長45.9%;東部地區投資1127.15億元,增長30.7%。

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高速增長。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663.05億元,比上年增長41.7%,占固定資產投資額的41.1%。其中,商品住宅投資574.27億元,增長37.7%;辦公樓投資16.82億元,增長1.5倍;商業營業用房投資30.62億元,增長46.5%;其他投資41.33億元,增長78.4%。全年房屋施工面積3659.88萬平方米,增長35.6%;銷售面積888.19萬平方米,增長3.9%。

六、消費品市場

消費需求保持旺銷勢頭。2011年,在離境退稅、離島免稅政策實施,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等優惠政策繼續實行,以及商務、旅游、會展、假日經濟、婚慶宴等各種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市場銷售熱點此消彼長,呈現一路飄紅態勢。全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1.13億元,比上年增長18.8%。按經營地分,城鎮零售額667.77億元,增長18.8%;鄉村零售額73.36億元,增長19.2%。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630.68億元,增長18.1%;餐飲收入110.45億元,增長23.2%。

熱點商品增勢強勁。2011年,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中,化妝品類零售額增長1.9倍,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1倍,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74.1%,糧油類增長50.2%,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長49.1%,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40.0%,服裝類增長39.6%等。

七、旅游業和交通運輸郵電業

旅游業保持較快發展,旅游過夜人數突破3000萬人次。2011年,全省接待旅游過夜人數突破3000萬人次,達到3001.3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6.0%。其中,接待國內旅游者2919.88萬人次,增長15.8%;接待入境旅游者81.46萬人次,增長22.8%。全年旅游總收入324.04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99.47億元,增長27.1%;入境旅游收入24.57億元,增長11.6%。全年旅游飯店客房開房率62.4%,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年末全省共有掛牌星級賓館209家,其中五星級賓館22家,四星級賓館54家,三星級賓館103家。

交通運輸郵電業快速增長。2011年,全省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業實現增加值122.14億元,比上年增長22.1%。全年新辟29條國際國內空中航線、10條海上航線以及海口至成都鐵路客運線。海口美蘭與三亞鳳凰機場旅客吞吐量均沖破1000萬人次大關,一舉實現歷史性跨越,海南從此邁入航空大省行列;東環高鐵形成的“同城效應”,大大提升了客流量。

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和旅客周轉量、港口吞吐量及其增長速度見表4:

表4:2011年貨物和旅客周轉量、港口吞吐量及其增長速度

指 標 單位 2011年實際 比上年增長%

一、貨物周轉量 億噸公里 1385 38.9

鐵 路 億噸公里 12.14 26.1

公 路 億噸公里 97.61 7.5

水 運 億噸公里 1269.24 42.5

民 航 億噸公里 6.19 10.7

二、旅客周轉量 億人公里 472.89 12.9

鐵 路 億人公里 25.05 4.3倍

公 路 億人公里 146.92 -2.1

水 運 億人公里 3.09 12.8

民 航 億人公里 297.83 13.9

三、港口吞吐量

貨物吞吐量 萬噸 9500.43 13.2

其中:出港貨物 萬噸 4036.92 11.3

旅客吞吐量 萬人 3148.32 13.4

其中:離港旅客 萬人 1578.33 13.3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91.92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其中,電信業務總量86.66億元,增長19.6%;郵政業務總量5.26億元,增長12.5%。年末全省固定電話用戶174.97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22.74萬戶,農村電話用戶52.23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671.64萬戶,增長13.0%。年末擁有互聯網用戶618.11萬戶,增長22.3%。固定電話普及率19.89%,移動電話普及率76.36%。已通電話的行政村達100%。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金融業較快發展。2011年,新增3家村鎮銀行、7家小額貸款公司,農墾集團財務公司開業,5家證券公司營業部投入運營;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和中國人壽財險分支機構落戶海南;海口農商行掛牌成立。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504.5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8%。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194.5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1%。其中,短期貸款453.59億元,增長12.0%;中長期貸款2567.32億元,增長27.1%;票據融資64.08億元,增長64.0%。金融機構效益較好。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6191.9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利潤總額67.32億元,增長10.0%;不良貸款率1.4%,下降0.6個百分點。

證券業平穩發展。全年通過發行、配售股票共籌集資金81.90億元;年末境內上市公司由上年末的23家增加到25家,股票市價總值1228.01億元,比上年下降18.4%;證券和期貨交易總額36848.05億元,比上年增長27.4%。

保險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53.75億元,增長21.4%。其中,財產險業務收入21.78億元,增長22.0%;人身險業務收入31.97億元,增長21.0%。在人身險業務收入中,壽險收入28.37億元,增長20.3%;健康險收入2.22億元,增長26.2%;人身意外傷害險收入1.38億元,增長26.4%。全年各項賠款和給付金額15.88億元,比上年增長40.4%。其中,財產險業務賠付10.42億元,增長54.7%;人身險業務賠付5.46億元,增長19.3%。在人身險業務賠付中,壽險賠付4.75億元,增長20.0%;健康險賠付0.55億元,增長23.4%;人身意外傷害險賠付0.16億元,下降7.3%。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九、對外開放和改革

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2011年,海南對外開放的范圍繼續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層次進一步提高。作為我國第四個綜合保稅區,海口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成為海南新一輪開放開發的又一重要基地;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試點實施,成為全球第四個實施“離島免稅”的島嶼,標志著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又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加強經貿和招商活動,舉辦2011海南(香港)經貿旅游文化周、開展“央企海南行”、舉行第14屆“冬交會”等;積極融入區域合作,組團參加了第八屆東盟博覽會、第七屆泛珠合作論壇等。金磚五國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中非合作圓桌會議等重大國際會議在海南成功舉行。境外大財團、大企業來瓊投資日益增多,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貿易、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加強,政府、民間和社會團體之間的友好往來進一步活躍。全年全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130.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0.4%。其中,出口總值25.42億美元,增長6.3%;進口總值104.81億美元,增長24.4%。在出口總值中,對香港出口7.41億美元,增長26.8%;對歐盟出口4.63億美元,增長91.8%;對美國出口2.42億美元,增長10.0%;對日本出口1.51億美元,增長22.4%等。全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額15.8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5.23億美元,增長0.7%。新簽外商投資項目62宗,協議合同外商投資額7.35億美元,增長82.6%。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國務院批準成立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并賦予其免稅品特許經營權,三亞、海口免稅店開業。海口農商銀行掛牌開業,海南省第一家農村商業銀行成功改制。神農大豐、海南瑞澤等2家企業在境內成功上市,海南偉業控股在新加坡成功掛牌上市。省交通控股公司成立運營。中信銀行海口分行、招商銀行海口分行獲批籌建。低空空域改革試飛。“飛魚”體育彩票游戲成功上市。省歌舞劇院、民族歌舞團完成轉企改制。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進展順利,基本完成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重點工作任務。國有林場林權改革全面鋪開。財稅改革、國企改革、事業單位改革等各類改革繼續向縱深推進。

十、科學技術、文化和體育

科技事業發展取得重要成就。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力度,科技事業取得了新成就。2011年,全省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17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5家。賽諾、立昇、新世通等3家創新型試點企業被評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加強農業科技110建設,新建農業科技服務站10個、服務點100個。全省組織實施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2項、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10項、國家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課題2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1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2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7項。全年共申請專利1480項,比上年增長45.2%;獲得專利授權784項,增長9.8%。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公共文體服務設施建設扎實推進,保亭、陵水、屯昌等一批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建成投入使用。“六大文化惠民工程”進展順利。全省20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已建成202個,在建2個;完成全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任務,全省22個共享工程市縣支中心、204個鄉鎮和2556個行政村基層服務點全面投入使用。全省創建基層文化活動基地111個。全年共組織實施首屆海南迎新藝術節、中國少兒合唱節、第三屆海南書香節、“萬人紅歌頌黨”大型演唱會等50項重大文體活動,公益放映電影5000余場、組織下基層演出801場、送戲下鄉501場、送書下鄉163萬冊。年末全省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0個,文化藝術館21個,檔案館32個,公共圖書館20個。全省有線電視用戶達85.48萬戶,比上年增長7.2%。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6.5%和95.4%。

文化精品生產結碩果。重大理論文獻紀錄片《瓊崖縱隊》第一部獲全國優秀國產紀錄片獎;第二部《浴血瓊崖》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電影故事片《孩子的聲音》北京首映、海南抗日題材28集電視劇《斷喉弩》在全國播出;《窗邊的小豆豆》、《下輩子做貓吧》等一批圖書列入全國年度優秀暢銷書排行榜;組織出版了《瓊崖風雷》、《王文明傳》、《咸來風云》等圖書。文化遺產保護取得重大成效,制定了《“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保護五年規劃》等。全省共有報社17家,出版報紙27803萬份,比上年增長34.1%;雜志社43家,出版雜志1116萬冊,增長1.2%。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11年,全省運動健兒在亞洲運動會比賽中獲得金牌1枚、銅牌2枚;在全國體育運動會比賽中,獲得金牌18枚,獲得銀牌7枚,獲得銅牌8枚。全民體育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了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金椰子”高爾夫球名人邀請賽、萬寧國際沖浪節、世界沙排巡回賽等國際賽事,成功舉辦全國山地自行車冠軍賽屯昌站、中國龍舟公開賽等國內重大賽事,成功舉辦海南省全民健身趣味體育運動會、“力加杯”海南省排球聯賽、第九屆世界華人足球賽等省內賽事。

十一、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

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抑制2011年能耗過快上升調控方案》,積極推動化工、水泥等重點企業的工藝革新,加大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推廣,強化節能技術改造。加大對重點高耗能工業企業的能源消耗監測,及時掌握單位能耗動態信息,對能源消耗異常情況提供預警,引導企業加強節能管理,控制能耗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淘汰了煉鋼8萬噸、立窯水泥78萬噸、造紙1.1萬噸、76家實心粘土磚生產企業等。全面啟動綠色照明示范省建設。加大對現有污染治理設施的運營監管,開展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及配套管網建設督查。加強了對燃煤電廠的現場檢查,約談省內水泥生產重點企業,敦促其加強管理,保障脫硫設施的穩定運行。規范和強化排污許可管理,對已列入關停名錄的落后產能生產企業,依法吊銷排污許可證。2011年,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減排目標內。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23個,年末城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92.8萬立方米,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到72.0%;新建成2個城鎮垃圾處理設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到86%。

環境保護和生態省建設取得新進展。繼續加強退耕還林、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治理、采空礦區生態恢復、海洋生態保護等方面工作,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2011年,造林合格面積1.53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1.03萬公頃,更新造林0.5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0.5%,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0%,提高0.9個百分點。年末全省有自然保護區50個,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2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73.24萬公頃,其中國家級10.36萬公頃,省級261.46萬公頃。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8種,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00種;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種,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4種。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文明生態村建設取得新成績。新建文明生態村775個,累計達到12236個;新建小康環保示范村26個,累計達到116個。

城市(鎮)環境空氣質量總體保持優級。城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100%。所有監測城市(鎮)的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或優于居住區空氣質量要求的國家二級標準,有95.9%的監測日環境空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達到自然保護、風景名勝區的空氣質量水平。環境空氣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僅少數城市(鎮)部分監測日出現超國家一級標準,對空氣質量有輕微影響。

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狀態。全省89.7%的監測河段、83.3%的監測湖庫達到或優于可作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的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三大河流水質保持優良態勢,大多數中小河流水質優良,個別湖庫和部分中小河流的局部河段水質輕度污染;所有開展監測的城市(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符合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

海南島近岸海域水質總體良好。海南島絕大部分近岸海域處于清潔狀態,一、二類海水占88.9%,92.5%的監測海域水質符合水環境管理目標的要求。洋浦經濟開發區、東方工業園區和老城經濟開發區三大重點工業園區及19個主要濱海旅游區近岸海域水質為優,保持一、二類海水水質。西沙群島近岸海域水質為優,均為一類海水。

年末全省有環境監測站20個,其中國家一級站1個,國家二級站2個,國家三級站17個;環境監測人員408人。

十二、安全生產和地質勘查

安全生產狀況總體保持穩定。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23人,比上年下降14.8%。全年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531起,比上年下降4.4%,其中死亡569人,下降0.4%;直接經濟損失6437.84萬元,增長59.95%。全年道路交通事故發生1736起,增長15.4%;造成死亡473人,增長0.4%;直接經濟損失554.42萬元,減少2.8%。火災事故發生710起,下降32.5%;直接經濟損失1424.29萬元,增長18.6%。

地質勘查取得新成果。全年新發現礦產37處,其中金屬礦產22處,非金屬礦產15處。地質勘查機械巖心鉆探10.41萬米。

十三、人口和計劃生育

人口保持低速平穩增長,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績。根據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推算,全省人口出生率14.72%。,死亡率5.75%。,自然增長率8.97%。,控制在年初預期目標9.2%。以內。年末常住人口877.38萬人,其中0-14歲、15-64歲和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分別為19.56%、72.36%、8.08%。全省城鎮人口比重提高到50.50%。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核實數以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海南統計年鑒2012》公布的數據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制服二区dvd | 色色影院官网综合久久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 亚洲一区宅男在线 | 在线a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