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四川

眉山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8 19:15:22 來源:眉山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257次

2004年,全市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20字”工作思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堅持在發展中調控,在調控中加快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一、綜合

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初步統計,2004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GDP)216.82億元,增長14.6%,創我市歷史新高,增幅居全省第1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094元,增長26.2%。第一產業增加值59.18億元,增長6.6%;第二產業增加值96.36億元,增長21.5%;第三產業增加值61.25億元,增長12.0%。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2.21%、63%、24.79%,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78個、9.2個、3.62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7:42:31調整為27:45:28。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達101.97億元,增長20.3%,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7.0%,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68%,拉動經濟增長9.3個百分點,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物價持續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6%,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6%。在食品類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3.8%,豬肉價格上漲13.3%,鮮蛋價格上漲10.4%。全部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5.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4.8%。原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9.5%。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2.9%,服務項目價格上漲8.9%。

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經濟發展總量偏低;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經濟發展的核心竟爭力不強;城鎮化水平偏低;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基礎不穩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待提高;物價上漲壓力增加;就業、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居民消費水平偏低;外貿總量偏少。

二、農業

農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化進程順利推進。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3.2億元,增長8.2%;實現農業增加值59.18億元,增長6.6%。農林牧漁業產值結構從2003年的41.2:2.3:52.7:3.9調整為2004年的41.4:2.0:52.7:3.9。

種植業穩步發展。全年實現農業及服務業產值38.5億元,增長25.5%。糧食播種面積29.2萬公頃,增長4.6%;各類經濟作物和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12.2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比重由上年的30.6%下降到29.4%。優質農作物發展良好。全市優質水稻播種面積達6.7萬公頃,增長5.1%;優質小麥播種面積為2.0萬公頃,增長30.5%;優質油菜籽播種面積2.6萬公頃,增長20.3%;優質玉米播種面積1.0萬公頃,下降2.5%。

農業生產獲得較大豐收。糧食生產扭轉連續4年下滑局面,全年總產量達160.55萬噸,增長5%;油料8.6萬噸,增長7.3%,其中油菜籽7.1萬噸,增長6.9%,花生1.4萬噸,增長7.6%;蔬菜71.5萬噸,下降0.5%;茶葉0.6萬噸,增長28.1%;水果42.1萬噸,增長24.5%;藥材0.47萬噸,增長101.2%。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全市已發展銷售收入百萬以上的龍頭企業232個,帶動農戶23.8萬戶,帶動面達23%。全市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93.6萬畝,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和有機食品達122個,注冊農副產品商標290多件。建立省級標準化示范區11個,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2個。推廣了20個主要農產品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總面積達157萬畝。

畜牧業快速發展,水產品產量增多。全年完成畜牧及服務業產值49.1億元,增長24.9%。全年生豬出欄數314.64萬頭,增長3.1%;羊出欄98.47萬只,增長23.2%;年末奶牛存欄4.7萬頭,增加1.1萬頭,增長31.1%。全市肉類總產量39.44萬噸,增長7.1%;禽蛋總產量5.5萬噸,增長8.0%;牛奶總產量9.1萬噸,增長78.7%。全市各類養殖專業戶發展到2.4萬戶,已建成畜牧養殖小區168個,其中規范化養殖小區132個。全年漁業及服務業產值達到3.7億元,增長27.3%。水產品養殖面積1.16萬公頃,增長1.9%;水產品總產量5.8萬噸,增長13.7%。

林業發展持續推進。全年共完成造林1.09萬公頃,其中退耕還林0.19萬公頃,荒山荒地造林0.55萬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0.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4.56%,比上年提高1.16個百分點。全年林業及服務業實現產值1.9億元,增長6.9%,林產品產量為6203噸,增長0.3%。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成效明顯,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市完成節水灌面61.5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0.7萬公頃,整治病險水庫38座,整治渠道防滲220.7公里,解決了1.3萬人的飲水困難,修復江河堤防水毀工程6.01公里,水利工程年末蓄水5.1億立方米。全年新修鄉村道路558公里,鄉村道路總里程達到18376公里,其中鄉村水泥路3595公里。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5萬千瓦,增長13.3%。實現機耕作業面積16萬公頃,完成提灌機械維修改造3086臺32977千瓦。

三、工業

工業經濟高速增長。2004年,全市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達51.73%,拉動GDP增長7.55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55.31億元,增長50.0%,較上年同期提高14.3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實現增加值23.55億元,增長49.7%;重工業實現增加值31.75億元,增長51.2%。分所有制看,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3.15億元,下降13.4%;集體企業實現增加值0.65億元,下降12.5%;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45.67億元,增長66.3%;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實現增加值1.96億元,增長96.9%;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實現增加值2.72億元,增長29.9%。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貨值4.34億元,增長51.4%;實現新產品產值26.62億元,增長103.7%。

主要產品產量增勢良好。在統計的20種重點產品中,有15種產品生產增長,增長面達75%。尤其是能源、原材料、支農產品、食品、建材化工、機電及其他產品生產增勢良好。其中,原煤105.3萬噸,增長3.5%、配混合飼料57.41萬噸,增長34.6%,食用植物油7.2萬噸,增長13.8%、飲料酒3032千升,增長50.4%、精制茶0.16萬噸,增長257.6%,農用化肥(折純)12.14萬噸,增長11.3%、釉面磚4148.9萬平方米,增長63.8%、成品鋼材17.52萬噸,增長2.7%,鋁11.66萬噸,增長7.7倍,發電量19.09億度,增長40.0%。

工業經濟效益不斷改善。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71.5億元,增長57.5%。工業產銷率100.1%,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工業銷售產值173.72億元,增長59.8%。盈利企業實現利潤5.4億元,增長50.8%。實現利稅11.39億元,增長58.4%。工業企業虧損面為11.58%,虧損企業虧損額為0.45億元,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4.95億元,增長54.5%。資產負債率為55.71%,下降0.4個百分點。總資產貢獻率為9.99%,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全年達到149.31點,創歷史新高。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四、投資和建筑業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3.13億元,增長31.6%。其中基本建設投資57.58億元,增長44.0%,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0.9%;房地產開發投資11.55億元,下降24.0%,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2%;更新改造投資26.86億元,增長77.5%,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3.7%。工業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64.29億元,增長33.1%。其中啟明星電解鋁工程完成投資4.9億元,完成率44.5%;瓦屋山電站完成投資4.6億元,完成率90%;洪雅百花灘電站完成投資4.5億元,完成率達90%;康師傅方便面仁壽分廠完成投資0.85億元,完成率達85%;金象化工有限公司完成投資1.2億元,完成率達92.3%;鴻源紙業有限公司完成投資1.5億元,完成率達93.8%。

建筑業保持平穩發展。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21.4億元,增長16.4%。全市具有資質四級以上的企業有86個,實現利潤1.93億元,增長34.0%。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25.37萬平方米,下降7.1%;房屋建筑竣工面積357.6萬平方米,下降7.2%。

五、國內貿易、對外經濟

消費品市場更趨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38億元,增長21.6%。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銷售額49.87億元,增長23.7%;餐飲業實現銷售額13.1億元,增長32.1%。從銷售對象看,市的零售額13.93億元,增長26.1%,縣的零售額19.83億元,增長24.5%;縣以下的零售額33.62億元,增長18.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零售額3.35億元,下降5.7%;集體經濟零售額6.55億元,增長3.2%;股份制經濟零售額3.85億元,增長4.0%;私營個體經濟零售額53.63億元,增長28.3%。

對外經濟發展迅猛,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11億美元,增長1.4倍。其中,出口1.17億美元,增長3.9倍;進口9382.6萬美元,增長46.8%。全市合同外資3318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71.65萬美元,新辦外商投資、臺港澳僑投資項目11個。

六、交通、郵電、旅游

交通運輸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到36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為73公里,一級公路為98公里,二級公路達到450公里。全社會客運量5395.6萬人,增長3.8%;全社會旅客周轉量139577萬人公里,增長12.2%。全社會貨運量1167.8萬噸,下降2.7%;全社會貨運周轉量68044萬噸公里,下降0.7%。

郵政通信業持續快速發展。全年郵政業務總量6576萬元,

年末全市郵政局(所)282處,全年報紙發行數量3117.09萬份,雜志90.07萬份,收寄特快專遞25.62萬件。年末郵政儲蓄余額達到13.1億元,增長10.3%。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達44.33萬戶,增長28.3%。其中城市電話用戶數26.54萬戶,增長42.7%;農村電話用戶數17.79萬戶,增長11.5%。移動電話用戶達到61.63萬戶,增長24.8%。

旅游業快速增長。全年接待旅游人數達到431.14萬人次,增長28.8%。旅游收入達到11.41億元,增長45.5%。其中接待國際旅游人數2071人次,增長19.9%;旅游外匯收入38.65萬美元,增長43.3%。

[NextPage]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7.16億元,增長27.9%,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49億元,增長25.5%。地方財政支出22.96億元,增長37.6%,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2.96億元,增長37.6%。

存貸款規模擴大,金融運行平穩。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91.48億元,比年初增加28.19億元,增長17.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57.58億元,比年初增加22.52億元,增長16.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30.26億元,比年初增加14.36億元,增長12.4%,其中農業貸款31.28億元,較年初增加2.45億元,增長8.5%;基本建設貸款7.44億元,較年初增加1.23億元,增長19.8%;中長期貸款30.75億元,較年初增加6.54億元,增長27.0%。全年金融機構現金收入540.65億元,現金支出530.95億元,貨幣凈回籠9.7億元。

保險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年承保額258.94億元,增長21.3%。保費收入3.37億元,增長15.8%。賠款及給付1.03億元,增長24.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0.61億元,增長7.0%;人身險保費收入2.76億元,增長17.9%。

八、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廣播電視

科技事業取得新進展。全年實施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16個。已有《彭山基尾蝦淡水養殖產業化開發》和《洪雅萬畝紅豆杉產業開發與示范》兩個項目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針對奶牛小區和奶農的精細化飼養平臺建設與示范》等9項列入省級攻關計劃。全年擁有專利739件,新增專利106件。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家,省級22家,省級技術中心4個。

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市有小學273所,中學238所,普通高校1所。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全市在校學生總數50.99萬人,其中小學學生總數26.94萬人,普通中學學生數19.94萬人。初中升學率達98.3%。全年高中招生數2.08萬人。本科上線5515人,上線率達41.04%,居全省第三位,萬人比15.91,居全省第4位。全市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機構共有在校生9216人,普通高等學校學生數1964人。全市專任教師總數23744人,其中小學專任教師數11903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數10463人。

文化事業發展良好。全市有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7個,文管所5個,博物館3個。群眾文化豐富多彩。彭山縣積極創建“中國長壽文化之鄉”、東坡區創建“四川民間詩書畫藝術之鄉”、仁壽縣創建“中國抬工藝術之鄉”、洪雅縣創建“中國民間臺會藝術之鄉”,內容豐富。全市組織舉辦了2004年東坡詩詞朗誦會,中國詩書城“中秋之夜”軍民聯歡文藝演出,東坡區舉辦了首屆川劇藝術周活動,洪雅舉辦了第二屆生態文化節等。我市作者創作的歌曲《綠色西部》獲四川省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歌曲《給你一個幸福的家》獲第十一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歌曲銅獎,歌曲《九寨兒女情》獲2004年中國原創歌曲廣播電視學會獎。組織全市圖書館、新華書店送圖書下鄉,共贈送、銷售各類農技圖書1萬余冊,散發科技資料7000份。

體育事業取得新進展。積極開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舉辦了第七屆“通威杯”萬人迎春長跑賽及各種棋類、乒乓球賽等。積極開展了一體育場地設施、體育健身指導和體育科普知識為內容的“體育三下鄉”活動。向各地鄉鎮贈送體育器材100多件,科普資料和健身指導書籍近萬冊。舉辦了2004年眉山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中學生籃球、中小學生乒乓球等比賽。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我市籍運動員張益芽、庹通代表國家隊參賽,分別獲女子曲棍球第4名、男子重劍團體第7名。組隊參加“洛銅杯”第九屆全國冬泳錦標賽、信鴿第五屆國家賽、四川省棋類比賽、四川中國象棋賽,取得良好成績。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市醫院衛生院數269個,醫院衛生院床位數5421張,醫院衛生技術人員5863人,醫生人數(執業醫師)2915人,衛生防疫人員296人,醫院門診人次198萬人次,醫院病床實際占用總床日數58.46萬日。醫院病床使用率62%,孕產婦死亡率0.37‰,新生兒死亡率11.82‰。農村飲水累計受益率99%,農村醫療覆蓋率達100%。建成市級疾控中心1個,縣級疾控中心6個,縣級血防站2個。全市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32.61/10萬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3.2%。公共衛生體系逐步完善,血吸蟲病、結核病、艾滋病等重點疾病綜合防治工作力度加大。8871名農村特困對象受到醫療救助,1116名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得到資助。

廣電事業穩步發展。全市新增有線電視用戶2.67萬戶,有線電視總用戶達28.9萬戶。全市1645個村開通了有線電視,村通率達70%,其中新開通51個村,入戶率達34%。年末全市無線廣播電臺6座,衛星收轉站53座,轉播衛星電視節目35套。

九、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啟動中國詩書城建設,加快推進城鎮化步伐。中心城區重點建設項目加快推進,完成了詩書城公園建設和中心城區道路交通智能化系統一期工程、高壓線入地、眉州大道綠化改造等重點工程,東坡外灘建設全面啟動。3條城市“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示范街改造竣工,新增綠地40萬平方米。全市城鎮化率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達到23.0%。

經營城市取得良好效果。全年實現政府土地經營收益4.57億元,增長76%。市政公用設施經營性收入223萬元,增長1.3倍。土地供應總面積242.4公頃,平均每公頃經營性用地收益244萬元,平均每公頃出讓土地收益184萬元。

公用事業平穩發展。年末全市共有營運性汽車數0.82萬輛,其中客運營運車輛0.27萬輛。市區內公共汽車已增至15路。全年出租汽車721輛,出租車營運客運量達到1568.1萬人次,旅客周轉量7395.9萬人公里。全年自來水供水總量2517萬噸,其中生活用水1782萬噸,自來水日供水能力達到16.8萬噸。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環境質量改善。加大了對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力度,“兩江”治污取得較大進展。年末,全市環境保護系統人員190人,各級環境監測站6個,環境監測人員59人。當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398個,完成投資1.16億元,在建綠色工程規劃項目3項,面積22平方公里,完成投資0.08億元。環境空氣質量全年有76%周日均值達到二級標準。全年清理出不法排污企業21戶,強制拆除和停運12戶制漿造紙企業。

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示范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市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3.6萬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的5%。全市申報國家級生態示范試點區3個,全省批準、創建環境優美鄉鎮建設試點單位2個。

十、人口、人民生活、就業和社會保障

人口繼續保持低增長。根據人口變動抽樣調查資料測算,年末全市共有人口346.92萬人,其中常住人口305.6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2.22萬人,出生率為6.4‰;死亡人口1.78萬人,死亡率為5.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6‰。計劃生育率為93.45%。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200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46元,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4940元,恩格爾系數43.3%。農民人均純收入2969.5元,增收472.2元,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2068元,恩格爾系數57%。全市在崗職工人均工資11341元,增長5.2%。城鄉居民人均儲蓄余額4625元,增長16.1%。

居民居住環境有所改善。全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由上年的26.7平方米上升到27.52平方米,增加0.82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2.67平方米,增加1.34平方米。

社會就業狀況良好。2004年末,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2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4%,開辦了培訓班并培訓下崗失業人員5982人。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2004年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03萬人,新增參保0.8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51萬人,新增參保2.19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2.69萬人,新增參保0.72萬人。養老金社會化發放人數達到2.59萬人,發放養老金13556萬元,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社會保險費征繳成績顯著,全年征繳養老保險費16781萬元,征繳失業保險費1105萬元,征繳醫療保險費7212萬元。

注:

1、公報中有的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2005年《眉山統計年鑒》為準。

2、生產總值及產值指標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首页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站 | 亚洲中文乱码字幕不卡 | 日韩欧美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精品一级a级精精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