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四川

四川省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7-03-15 13:37:49 來源:四川省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4836次
2016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突出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突出脫貧攻堅“頭等大事”,突出綠色發展,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省產業結構、動力結構、區域結構、創新動力等進一步呈現積極變化,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經國家統計局審定,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268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924.1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3924.7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14831.7億元,增長9.1%。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0%、42.5%和51.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9695元,增長7.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2:44.1:43.7調整為12.0:42.6:45.4。
 
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19863.3億元,比上年增長8.1%,占GDP的比重為60.8%,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3.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2.7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1399.2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6901.4億元,增長9.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9%,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4.1%,居住價格上漲1.2%,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5%。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0.8%,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3.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下降1.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3%,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比上年下降1.2%。
 
表1: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指標
 
全省
 
城市
 
農村
 
居民消費價格
 
1.9
 
2.0
 
1.7
 
食品煙酒
 
4.1
 
3.9
 
4.4
 
#糧食
 
1.1
 
1.0
 
1.2
 
鮮菜
 
7.9
 
8.5
 
6.8
 
畜肉
 
13.4
 
12.7
 
14.5
 
水產品
 
2.8
 
2.4
 
3.7
 
 
-3.3
 
-3.4
 
-3.2
 
鮮果
 
-2.3
 
-3.6
 
0.0
 
衣著
 
0.6
 
0.3
 
1.5
 
居住
 
1.2
 
1.6
 
0.4
 
生活用品及服務
 
0.3
 
0.3
 
0.1
 
交通和通信
 
-1.4
 
-1.3
 
-1.8
 
教育文化和娛樂
 
2.5
 
3.0
 
1.6
 
醫療保健
 
1.6
 
1.9
 
1.2
 
其他用品和服務
 
2.9
 
3.1
 
2.2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45.4萬公頃,與上年持平;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30.7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6%;中草藥材播種面積11.7萬公頃,增長4.0%;蔬菜播種面積137.2萬公頃,增長1.7%。
 
全年糧食產量3483.5萬噸,比上年增長1.2%,其中小春糧食產量下降0.1%;大春糧食產量增長1.5%。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313.6萬噸,增長2.0%;煙葉產量21.9萬噸,下降1.5%;蔬菜產量4365.7萬噸,增長2.9%;茶葉產量26.4萬噸,增長6.4%;園林水果產量845.4萬噸,增長4.8%;中草藥材產量45.9萬噸,增長4.7%。
 
全年肉豬出欄6925.4萬頭,比上年下降4.3%;牛出欄305.2萬頭,增長3.3%;羊出欄1755.8萬只,增長3.4%;家禽出欄67776.9萬只,增長2.5%。豬肉產量下降3.5%,牛肉產量增長4.2%,羊肉產量增長2.0%。禽蛋產量增長1.0%,牛奶產量下降7.0%。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63.6萬公頃。年末實有森林管護面積1771.0萬公頃。年末全省共有濕地公園55個,其中省級濕地公園26個(2016年新批建9個),國家濕地公園29個(2016年新批建5個,有2個省級濕地公園轉為國家級)。年末森林覆蓋率36.88%,比上年提高0.86個百分點。
 
全年水產養殖面積21.5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6%;水產品產量145.4萬噸,增長4.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0萬公頃,年末有效灌溉面積281.5萬公頃。全年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1.4萬公頃,累計882.4萬公頃。新解決飲水困難人口134萬人。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450萬千瓦,新增50萬千瓦。全年農村用電量183.0億千瓦小時,增長4.7%。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1569.8億元,比上年增長7.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6.2%。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625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2%,重工業增加值增長7.7%,輕重工業增加值之比為1:1.7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3.6%,集體企業增長5.6%,股份制企業增長8.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4%。
 
分行業看,規模以上工業41個行業大類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增長。其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比上年增長11.9%,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3.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0.3%,汽車制造業增長14.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9.0%,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8.5%,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1.1%,醫藥制造業增長8.1%。
 
從主要產品產量看,原煤產量比上年下降3.9%,汽油增長18.0%,天然氣增長11.1%,發電量增長5.3%,鐵礦石原礦增長3.1%,成品鋼材增長5.0%,水泥增長3.9%,白酒增長8.7%,化學藥品原藥下降14.7%,汽車增長24.7%,電力電纜增長32.8%,電子計算機整機下降6.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6.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639.3億元,比上年增長8.4%。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2176.1億元,增長5.4%。其中,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33.2億元,下降22.8%;股份制企業1783.0億元,增長2.9%;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314.7億元,增長30.4%。
 
表2: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原煤
 
汽油
 
萬噸
 
萬噸
 
6076.2
 
256.6
 
-3.9
 
18.0
 
天然氣
 
億立方米
 
296.9
 
11.1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3141.6
 
5.3
 
鐵礦石原礦
 
萬噸
 
20437.3
 
3.1
 
生鐵
 
萬噸
 
1733.2
 
-0.7
 
十種有色金屬
 
萬噸
 
54.9
 
-7.9
 
粗鋼
 
萬噸
 
2007.7
 
-4.9
 
成品鋼材
 
萬噸
 
2837.2
 
5.0
 
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
 
萬噸
 
508.6
 
2.7
 
飼料
 
萬噸
 
1568.5
 
7.3
 
食用植物油
 
萬噸
 
184.4
 
-7.3
 
卷煙
 
億支
 
668.2
 
-29.4
 
啤酒
 
萬千升
 
232.1
 
5.0
 
白酒
 
萬千升
 
402.7
 
8.7
 
 
億米
 
18.9
 
3.8
 
 
萬噸
 
121.6
 
0.8
 
化學纖維
 
萬噸
 
118.1
 
7.3
 
彩色電視機
 
萬臺
 
1111.0
 
4.8
 
家用電冰箱
 
萬臺
 
85.6
 
16.3
 
房間空氣調節器
 
萬臺
 
203.4
 
42.4
 
水泥
 
萬噸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14584.2
 
3.9
 
平板玻璃
 
萬重量箱
 
5363.3
 
31.9
 
中成藥
 
萬噸
 
59.5
 
11.0
 
汽車
 
萬輛
 
131.1
 
24.7
 
電力電纜
 
萬千米
 
273.1
 
32.8
 
電子計算機整機
 
萬臺
 
5936.5
 
-6.4
 
移動通信手持機(手機)
 
萬臺
 
4486.7
 
27.8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2473.0億元,比上年增長6.6%。年末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3991個,實現利稅總額519.4億元,增長7.5%。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4048.3萬平方米,增長2.4%;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1089.3萬平方米,增長2.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5850.1萬平方米,增長0.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126.0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229.8億元,增長13.1%。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115.1億元,增長32.7%;第二產業投資8222.4億元,增長10.2%,其中工業投資8161.7億元,增長10.9%;第三產業投資19788.5億元,增長12.0%。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282.6億元,比上年增長9.8%。商品房施工面積41532.1萬平方米,增長6.5%。商品房銷售面積9300.5萬平方米,增長21.2%。
 
五、國內貿易及旅游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0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7%。
 
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435.4億元,增長11.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066.5億元,增長12.5%。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13287.8億元,增長11.5%;餐飲收入2214.0億元,增長13.2%。在限額以上企業(單位)中,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442.5億元,比上年增長29.8%。
 
從限額以上企業(單位)主要商品零售額看,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8.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4.5%,日用品類增長24.0%,化妝品類增長14.3%,金銀珠寶類增長8.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8%,中西藥品類增長14.9%,家具類增長22.2%,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6.0%,汽車類增長6.4%,石油及制品類增長3.6%。
 
全年接待國內游客6.3億人次,比上年增長7.7%;國內旅游收入7600.5億元,增長23.8%。接待入境游客308.8萬人次,增長13%;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5.8億美元,增長33.9%。全省旅行社組織出境游客總人數為183.6萬人,下降6.2%。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7705.5億元,增長24.1%。
 
六、對外經濟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85.5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8.1%。新批外商直接投資企業331家,累計批準11122家。外商投資實際到位資金80.3億美元。落戶四川的境外世界500強企業232家。年末駐川外國領事機構16家。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金額7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4.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8.1%。新增境外投資企業196家,境外投資企業累計845家。
 
全年在履約的國內省外投資項目9025個(含往年結轉項目),實際到位國內省外資金9613.6億元,增長5.5%。
 
全年進出口總額493.3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6%。其中,出口額279.5億美元,下降15.6%;進口額213.9億美元,增長18.2%。
 
全年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27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1%,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5.4%;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63.7億美元,下降21.3%,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33.2%。
 
七、交通、通信和郵電
 
全年公路、鐵路、航空和水路等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2403.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1%;完成旅客周轉量1686.7億人公里,增長1.4%。年末鐵路營運里程4623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519公里;內河港口年集裝箱吞吐能力233萬標箱。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870.5億元,比上年增長44.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99億元,增長43.6%;電信業務總量1671.5億元,增長44.5%。年末擁有局用交換機容量(含接入網)751.7萬門;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16408.3萬戶。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490.1萬戶,移動電話用戶7294.5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18.2%,移動電話普及率88.9%。固定互聯網用戶1851.2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6358.4萬戶,長途光纜線路長度6.0萬公里,本地網中繼光纜線路長度64.2萬公里。
 
表3:2016年公路、鐵路、航空和水路運輸方式完成運輸量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貨物周轉量
 
億噸公里
 
2403.8
 
5.1
 
公路
 
億噸公里
 
1565.3
 
5.7
 
鐵路
 
億噸公里
 
605.3
 
-1.4
 
民航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億噸公里
 
10.5
 
8.3
 
水路
 
億噸公里
 
222.7
 
21.4
 
旅客周轉量
 
億人公里
 
1686.7
 
1.4
 
公路
 
億人公里
 
597.8
 
-11.0
 
鐵路
 
億人公里
 
302.8
 
11.4
 
民航
 
億人公里
 
783.7
 
9.3
 
水路
 
億人公里
 
2.4
 
-6.6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89.4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稅收收入2329.2億元,增長5.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11.9億元,增長9.8%。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5638.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31950.4億元,增長11.8%。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2828.1億元,增長12.7%。其中,住戶貸款余額13100.8億元,增長12.2%。
 
年末共有保險公司87家,按業務性質分,有產險公司38家、壽險公司43家、養老險公司4家和健康險公司2家;按資本國別屬性分,有中資公司65家,外資公司22家。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1712.1億元,比上年增長35.1%。其中,財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487.6億元,增長9.0%;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224.4億元,增長49.3%。全年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554.4億元,增長22.1%。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235.0億元,增長0.2%;人身險賠付支出319.4億元,增長45.5%。
 
年末有證券公司4家、期貨公司3家、證券投資咨詢公司3家、證券公司分公司36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4家、證券期貨營業部400家。年末有證券投資者賬戶1509.8萬戶,全年累計實現證券交易額11.2萬億元,比上年下降38.1%。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4萬所,在校生1531.1萬人,教職工104.3萬人,其中專任教師86.3萬人。
 
年末共有小學5981所,招生93.0萬人,在校生549.5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78%;初中3816所,招生84.6萬人,在校生244.8萬人;特殊教育125所,招生2525人,在校生1.3萬人;普通高中739所,招生47.6萬人,在校生144.7萬人;中等職業教育526所,招生41.4萬人,在校生101.9萬人。職業技術培訓機構4386個,職業技術培訓注冊學員250.8萬人次。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109所。普通本(專)科招生43.9萬人,增長0.6%;在校生144.7萬人,增長4.3%;畢業生36.2萬人,增長0.1%。研究生培養單位37個,招生3.0萬人,在校生9.2萬人,畢業生2.5萬人。成人高等學校15所,成人本(專)科在校生36.0萬人;參加學歷教育自學考試69.6萬人次。
 
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萬億元。年末在川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9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2個,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25個。全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4人。全省全年共申請專利142522件,獲得授權專利62445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54277件,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10350件;行政機關立案處理專利案件1419件,審理結案1407件,結案率99.15%;新增實施專利項目11418項,新增產值1555.51億元;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31.95億元。
 
年末有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34家,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11家;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9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6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67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5個,省級大學科技園9個;國家級眾創空間55個,其中專業化示范眾創空間1個,省級眾創空間32個;國家級星創天地5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9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40個。全年共登記技術合同11609項,成交金額304.9億元。完成省級科技成果登記3008項。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省文化系統內藝術表演團體50個,藝術表演場館45個,公共圖書館203個,文化館207個,文化站4575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5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5個,省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5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55個。
 
年末共有博物館238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177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69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565處。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工作進入常態,全年接待觀眾3842萬人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22項。
 
年末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廣播電視臺165座,中短波發射臺和轉播臺36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7.2%,電視綜合覆蓋率98.3%,有線電視用戶1094萬戶。
 
全年出版地方報紙132種,出版量15.28億份;出版期刊352種,出版量5393萬冊;出版圖書11817種,出版量25311萬冊;出版音像制品80種,電子出版物140種。年末納入統計的檔案館244個,其中國家綜合檔案館204個。國家綜合檔案館全年向社會開放各類檔案619.37萬卷。
 
年末醫療衛生機構79517個,其中醫院2066個(民營醫院136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6620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51.9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9.6萬人,其中執業醫師15.4萬人,執業助理醫師3.2萬人,注冊護士20.8萬人。婦幼保健機構202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0.6萬人,注冊護士0.9萬人;鄉鎮衛生院4489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3萬人,注冊護士2.6萬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46459.6萬人次,其中醫院17219.3萬人次(民營醫院2882.8萬人次),基層醫療機構27518.9萬人次;出院1647.4萬人,其中醫院1121.5萬人(民營醫院264.4萬人),基層醫療機構469.1萬人;縣域內住院率87.8%。
 
全年新增省級衛生城市(縣城)7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比上年提高2和3個百分點。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全部涉農縣(市、區)。住院費用實際補償比例提高到65.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網上采購率100%。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分別降至20.28/10萬、6.0‰、8.26‰。
 
全年獲全國比賽金牌10枚、銀牌16枚、銅牌17枚。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47.6億元,增長4.9%,共籌集公益金13.7億元。年末國家級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15所、省級21所,市(縣)級業余訓練重點單位28所;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65個。共建設全民健身路徑17931條,當年新建3146條。實施體育“十項惠民行動”,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923個。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省技術改造與淘汰落后產能資金支持工業節能節水工程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項目合計50個,其中節能項目20個、節水項目8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6個、循環經濟發展項目5個、節能環保技術產品產業化項目4個、清潔生產示范項目3個、其他綠色低碳發展示范項目4個。
 
全年安排環保專項資金9.3億元,完成工業揮發有機物治理項目15個,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項目9個,清潔生產審核項目109個。繼續投入6000萬省級專項資金,用于全省劣Ⅴ類、Ⅴ類和部分急需整治的Ⅳ類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整治,項目資金涵蓋40個水質較差的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將保障22.5萬人的飲水安全。
 
年末全省自然保護區169個,面積8.34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7.2%。年末有國家級生態縣(區)15個,省級生態縣(市、區)48個。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885起、死亡2347人,分別比上年下降14.7%和14.2%。自2001年以來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保持下降態勢,全省已連續33個月沒有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全年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73人,下降19.5%;工礦商貿十萬就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2.641人,下降11.8%;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1.000人,下降19.2%;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人數為0.765人,下降4.7%。
 
十二、人口
 
據2016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測算,全年出生人口86.1萬人,人口出生率10.48‰;死亡人口57.4萬人,人口死亡率6.99‰;人口自然增長率3.49‰。年末常住人口82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065.7萬人,鄉村人口4196.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9.21%,比上年末提高1.52個百分點。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08元,比上年增長9.2%。
 
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5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工資性收入16219元,增長6.4%;經營凈收入3327元,增長8.9%;財產凈收入2363元,增長14.7%;轉移凈收入6426元,增長12.0%。人均消費性支出20660元,增長7.2%。其中,居住支出增長12.6%,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4.8%,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1.7%。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4.5%。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03元,比上年增加956元,比上年增長9.3%。其中,工資性收入3738元,增長7.9%;經營凈收入4525元,增長7.8%;財產凈收入269元,增長20.1%;轉移凈收入2672元,增長13.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192元,增長10.2%。其中,居住消費支出增長14.5%,生活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增長5.0%,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5.1%,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增長15.8%。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8.1%。
 
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58.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052.4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263.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不含失地農民)694.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799.1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713.1萬人。
 
全年納入城市低保人員135.0萬人,農村低保人數360.1萬人,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比上年提高43元和42元。符合條件的五保供養對象全部納入供養范圍,共計48.6萬人,其中集中供養五保人數25.6萬人,集中供養率52.7%。建立社區服務機構20103個,其中建立城鎮社區服務機構10835個。銷售福利彩票85.0億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1.4億元。
 
十四、民族自治地方經濟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31.7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6.6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953.1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671.9億元,增長6.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0.0:47.6:32.4調整為20.0:46.9:33.1,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0.7個百分點。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677.5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52.7億元,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6.8億元,增長10.9%。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1元,增長1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7元,增長8.0%。
 
十五、擴權試點縣(市)經濟
 
全年擴權試點縣(市)從上年的78個減少到77個(簡陽市退出)。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969.9億元,比上年增長8.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6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54.6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6213.0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3502.3億元,增長9.1%。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9.6:51.4:29.0調整為18.8:51.9:29.3。民營經濟增加值7282.2億元,增長8.6%,占GDP的比重從上年的60.7%上升到60.8%,提高0.1個百分點。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5340.8億元,比上年增長9.4%,增速比全省高1.8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955.3億元,增長1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71.4億元,增長12.8%。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63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4元,增長9.5%。年末住戶存款余額11112.9億元,增長13.0%。
 
注:
 
1、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四川統計年鑒-2017》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執行國家統計局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三次產業劃分規定》,即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是指工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3、公報中物價、林業、漁業、農業機械化、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金融、旅游、對外貿易、財政、保險、證券、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等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成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 |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日本中文一区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