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雅安調查隊
2020年4月2日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面對國內外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直面挑戰,迎難而上,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市委四屆五次、六次全會工作安排,縱深推進“1485”總體發展思路,大力實施“六大工程”,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一、綜合
經四川省統計局審定,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23.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8.05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227.20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368.54億元,增長9.7%。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8%、37.7%和56.5%。初步計算,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984元,增長8.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7.7∶31.4∶50.9。
全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437.73億元,比上年增長8.1%,占GDP的60.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9.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42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160.87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258.44億元,增長9.5%。
全年雅安市中心城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比上年上漲3.9%,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11.7%;衣著類價格上漲1.1%;居住類價格上漲0.6%;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0.1%;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下降0.1%;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3.1%;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3.3%。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比上年上漲3.6%。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下降1.9%,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2.6%,生活資料價格上漲2.6%。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IPI)比上年下降3.1%。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91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01萬公頃,增長0.1%;油料作物播種面積0.79萬公頃,增長1.0%;中草藥材播種面積0.73萬公頃,增長3.8%;蔬菜播種面積3.08萬公頃,增長1.7%。
全年糧食總產量35.88萬噸,比上年增加0.1萬噸,增長0.3%。其中,小春糧食產量增長0.1%;大春糧食產量增長0.3%。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1.48萬噸,增長1.2%;蔬菜產量71.88萬噸,增長2.2%;茶葉產量8.81萬噸,增長4.8%;園林水果產量45.12萬噸,增長14.1%。
初步統計,全年生豬出欄99.50萬頭,下降19.0%;牛出欄5.34萬頭,增長2.8%;羊出欄22.54萬頭,增長2.6%;家禽出欄866.68萬只,增長13.7%;兔出欄393.58萬只,下降0.5%;禽蛋產量2.61萬噸,增長7.8%;牛奶產量3.53萬噸,增長19.2%。
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21.21千公頃。年末實有森林管護面積845.7千公頃。森林覆蓋率67.38%,繼續穩居全省第一。
全年水產養殖面積836公頃,增長4.6%。水產品產量10390噸,增長1.6%,其中,養殖產量10300噸,捕撈產量90噸。
全年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0.21千公頃,年末有效灌溉面積53.93千公頃。全年新增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4.75平方公里,2011年以來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38.67平方公里。解決改善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9.13萬人。新增農業機械總動力1.04萬千瓦,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65.3萬千瓦,增長0.6%。
全年農村用電量78293萬千瓦時,增長3.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205.49億元,比上年增長7.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3.4%。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達349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
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31.26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重工業總產值507.74億元,增長11.9%,輕工業總產值123.52億元,增長11.9%。輕重工業總產值的比例為1∶4.11。
分行業看,規模以上工業31個行業大類中有27個行業增加值增長。從重點行業來看: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3.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增長2.8%;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30.5%;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33.7%;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1%;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3%;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加值增長15.7%;紡織業增加值增長6.6%;非金屬礦采選業增加值增長5.8%。
從主要產品產量看,水力發電量比上年增長5.4%,原煤產量增長10.4%,硅酸鹽水泥熟料增長13.6%,水泥增長9.6%,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增長21.4%;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產量比上年下降18.9%,炸藥及火工品制造下降1.1%,微型汽車后橋總成下降0.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5.8%;實現出口交貨值5.67億元,增長4.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7.33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實現利潤總額38.32億元,增長29.8%,其中:股份制企業34.08億元,增長26.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3.79億元,增長81.1%。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8.7%,比上年末下降1.0個百分點。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2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0.7%。房屋建筑施工面積447.67萬平方米,增長1.3%;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97.00萬平方米,下降0.3%,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20.91萬平方米,下降12.4%。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5%,其中,民間投資增長10.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3.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3.7%,技改投資增長13.8%;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1%。
201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3.4%。商品房施工面積640.01萬平方米,增長33.3%。商品房銷售面積148.85萬平方米,增長7.5%。
五、國內貿易及旅游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60億元,同比增長10.2%。
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85.13億元,增長10.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82.47億元,增長10.6%。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42.53億元,增長12.7%,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餐飲收入2.6億元,增長10.1%;商品零售225.07億元,增長9.7%,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45.19億元,增長9.6%。
從限額以上企業(單位)主要商品零售額看,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0.6%,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9.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2%,日用品類增長10.4%,化妝品類增長5.1%,金銀珠寶類下降66.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8%,家具類增長14.9%。
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91.97億元,增長22.4%。
六、對外經濟
全年共執行招商項目512個,引進到位資金總額458.82億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引進省外國內到位資金130.64億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家,完成合同外資3.35億元,下降14.1%;實際到位外資0.68億元,下降4.9%。
全年進出口總額7.22億元,比上年增長71.9%。其中,出口額3.22億元,增長1.1%;進口額3.99億元,增長295.5%。
以美元計價,2019年雅安實現進出口總額1050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5.3%。其中,出口額4676萬美元,下降3.0%;進口額5832萬美元,增長279.7%。
七、交通、通信和郵電
全年交通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8.7億元,其中:高速公路項目完成投資13億元,年末高速公路通車里程340公里;國省干線公路完成投資37.73億元;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5.48億元,建設里程446公里,其中:縣鄉道公路建設89公里,村道公路建設326公里,美麗鄉村示范公路31公里;危橋、安保、大中修等專項工程完成投資2.49億元。
全年完成客運量1736萬人,下降2.0%,完成客運周轉量60531萬人公里,下降6.9%;完成貨運量5325.6萬噸,增長4.4%,完成貨運周轉量582350萬噸公里,增長7.7%。
全年郵電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11億元,比上年增長2.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26.01萬戶,移動電話用戶數達174.54萬戶。
八、財政、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01億元,增長11.3%;其中稅收收入31.40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3.0%。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5.61億元,增長11.5%。
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206.49億元,比年初增加80.21億元,比年初增長7.1%。其中,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存款余額403.23億元,比年初減少10.68億元,比年初下降2.6%。各項貸款余額764.79億元,比年初增加104.27億元,比年初增長15.9%。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592.13億元,比年初增加61.75億元,比年初增長11.6%。
金融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年末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8家,證券業金融機構5家,保險業金融機構20家,融資擔保機構7家,小額貸款公司7家,地方交易類場所1家。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46所(高等教育附設中職班和高等教育院校不計校數),在校學生212504人,教職工16751人,其中,專任教師14455人。
全市共有幼兒園286所,入園兒童20912人,在園兒童(幼兒園、附設班)45015人。
全市共有小學161所(另有小學教學點120個,不計所數),招生14184人,在校小學生85349人;初中72所(其中:初級中學50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2所),招生16163人,在校學生47577人,全面完成了“普九”義務教育任務,“普九”人口覆蓋率為100%。
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學校3所,特殊教育學校招生31人,在校生186人。全市特殊教育在校學生共計1016名,其中特殊教育學校186人,隨班就讀639名,送教上門學生191人。
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學校16所,招生7603人,在校生22221人。
全市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所(另有雅安職業技術學院附設中職班1個,不計所數),招生4626人,在校學生12156人。其中,中等技術學校2所,招生2456人,在校學生7508人;職業高中6所,招生1728人,在校學生4206人;招收成人中專非全日制學生442人,在校學生442人。
實現義務教育全免費,免除學雜費、教科書費、作業本費共計26.58萬人次,全年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18248人;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覆蓋91496人;學前教育保教費減免24475人;為家庭經濟困難普通高中學生發放生活補助7041人,免除學費6950人;為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生活補助2229人,免除學費5084人;資助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117人,發放國家勵志獎學金330人。
全年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
全年專利申請量達107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25件;全年專利授權量達78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49件;全市有效發明專利381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47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擁有文化館9個,文化站138個,公共圖書館9個,美術館4個,農家書屋1017個,社區書屋187個。
年末擁有博物館(紀念館)12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9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58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項,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3項。
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2%,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有線電視用戶達23萬戶。
年末擁有醫療衛生機構1573個(含村衛生室91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0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13230張,衛生技術人員12837人,其中執業醫師3587人,執業助理醫師1023人,注冊護士5415人。其中醫院45個,執業醫師2363人、執業助理醫師212人、注冊護士4471人;婦幼保健機構9個,執業醫師106人、執業助理醫師18人、注冊護士73人;鄉鎮衛生院143個,執業醫師436人、執業助理醫師434人、注冊護士559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8個,其中執業醫師62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注冊護士72人。
全年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2.16%。2019年全市無甲法定類傳染病發病、死亡報告,報告乙丙類法定傳染病21種12815例。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持續下降,分別降至0和3.94‰。
全年承辦國家級以上比賽6次、省級比賽8次。組織全市青少年體育競賽9項次,批授二級運動員47人,二級裁判11人。向省輸送優秀運動員7人,輸送省集訓隊員81人。我市運動員共取得全國級以上比賽冠軍6個,省級年度錦標賽冠軍23個,亞軍16個,季軍29個。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12個。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12931.72萬元,市本級共籌集公益金約420萬元。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市環境質量穩步提升。2019年雅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0.7%,較上年提升2.8個百分點;青衣江(雅安段)和大渡河(雅安段)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為二級,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等級為三級,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為100%、夜間達標率為100%。
年末全市擁有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6個,面積達18.15萬公頃。珍稀魚類自然保護區3個,面積達0.75萬公頃。
全年發生各生產安全事故50起、死亡53人(其中高速公路生產安全事故4起,死亡7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上年減少38起、31人,同比分別下降43.2%、36.9%。工礦商貿十萬就業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5.04人,上升6.3%;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2.21人,下降8.2%;煤礦生產百萬噸死亡率0.72人,下降77.4%。
十二、人口
據公安戶籍年報顯示,全年出生人口15366人,人口出生率10.04‰;死亡人口14924人,人口死亡率9.75‰,人口自然增長率0.29‰。
年末常住人口154.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8.37%,比上年提高1.52個百分點。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43元,增長8.8%。其中,工資性收入19487元,上漲8.4%。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1117元,上漲7.4%。其中,居住支出上漲2.6%,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上漲4.9%,交通通信支出上漲2.9%。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6元,增長10.1%。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189元,增長9.6%。其中,食品煙酒支出增長8.6%,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增長6.2%,交通通信支出增長11.8%,醫療保健支出增長13.0%。
年末全市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95.05萬人:其中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42.9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7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覆蓋人數6.5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3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人數45.5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3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6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4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5.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7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數達到149.64萬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25.9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23.65萬人,全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0.0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2萬人。
2019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560元,全年納入城市低保2892人,累計月人均補助水平394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400元,全年納入農村低保人數24519人,累計月人均補助水平315元。全市城鄉特困人員5386人全部納入政府供養范圍,其中:農村5005人、城市381人。全市重點救助對象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費用救助比例達到77.3%。資助22365名困難群眾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全市養老服務設施總床位數11634張。
注:
1、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雅安統計年鑒-2020》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公報中林業、漁業、農業機械化、交通運輸、郵政、電信、金融、旅游、對外貿易、財政、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和社會保障等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