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文山調查隊
2013年,面對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州委、州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穩中求進、好中求快、變中求新”總要求,科學謀劃,真抓實干,積極應對和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教育現代化,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全州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態勢。
一、綜合
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初步核算,2013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5533568萬元,同比增長13.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3855萬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2170741萬元,增長20.0%。其中工業增加值1572570萬元,增長20.6%,建筑業增加值598171萬元,增長18.6%;第三產業增加值2028972萬元,增長9.9%。
全州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4:38:38調整為24:39:37。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由上年的13459元提高到15502元。非公經濟蓬勃發展,創造增加值282.2億元,占全州GDP的比重達51.0%。
市場物價漸趨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2.5%,比上年上漲2.5%。
就業形勢基本穩定。2013年全州城鎮新增就業1.67萬人,全年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29.9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年末全州單位從業人員19.0萬人,其中:在崗職工16.2萬人,增長11.7%。
二、農業
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270106萬元,增長7.1%。糧食產量穩步增加,大部分農產品產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長。
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2013年比上年增減%
一、糧食總產量1544479噸3.6
其中:夏收產量164916噸4.9
秋收產量1379563噸3.4
稻谷431993噸2.2
包谷748872噸4.3
二、主要經濟作物產量
油料66890噸11.3
三七10006噸43.8
辣椒182937噸14.1
烤煙72810噸-7.1
甘蔗2654177噸26.1
蔬菜775240噸7.8
畜牧業、漁業全面增長。全年畜牧業總產值907929萬元,增長8.4%。肉類總產量555087噸,增3.4%。其中:豬肉產量456258噸,增長3.0%。全年水產品總產量38579噸,增長4.4%。
大力實施“七彩云南文山保護行動”和“森林文山”建設計劃,全年完成造林面積75.9萬畝,其中:用材林20.5萬畝,經濟林41.3萬畝,防護林2.4萬畝。各項生態工程穩步推進,加強農村能源建設,狠抓森林資源管護等造林綠化工作,遏制了生態的惡化,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49.7%。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全州有效灌溉面積達215萬畝,增長21.6%。農業機械總動力217480萬瓦特,增長7.5%。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萬件,新解決2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完成3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任務。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572570萬元,增長20.6%,拉動全州GDP增長6.3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6.9%。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2013年比上年增減%
原煤131.8萬噸-23.0
發電量68.2億千瓦小時1.6
糖29.8萬噸1.9倍
白酒47572千升1.7
水泥457.9萬噸12.6
磚264077萬塊1.9
復烤煙葉87259噸6.2
農用化肥折純16839噸-41.9
鐵礦石原礦量43.4萬噸10.5
銅精礦含銅量16426噸51.7
鋅精礦含鋅量9.4萬噸16.8
錫精礦含錫量6085噸10.1
銻9122噸12.4
黃金6431千克1.9倍
全年13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8.4億元,增長19.4%;利稅總額48.1億元,下降8.6%,其中利潤總額30.2億元,下降12.8%。
建筑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州建筑業增加值59.8億元,增18.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規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5.8億元,增長28.3%。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63.6億元,增長89.6%;工業投資89.7億元,增29.2%;交通投資31.0億元,增92.7%;電力投資7.0億元,下降72.6%。
五、國內貿易
市場銷售穩定增長。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3834萬元,增長14.0%。分城鄉看,全年城鎮實現零售額1546340萬元,增長14.2%;鄉村787494萬元,增長13.5%。分行業看,批發業完成170342萬元,增長13.2%,零售業完成1761964萬元,增長13.7%,住宿業完成34369萬元,增長14.0%,餐飲業完成367159萬元,增長15.5%。分經濟類型看,公有經濟518220萬元,增長18.7%;非公有經濟1815614億元,增長12.7%。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增速加快,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2013年,我州積極應對后國際金融危機期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著力提升重點產品外部市場的競爭實力,全州對外貿易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27501萬美元,增長31.1%,其中進口2486萬美元,增長1.9倍;出口25015萬美元,增長24.3%。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經濟社會技術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年簽訂國內合作項目293個,其中當年新增項目143個。累計實際到位資金211.2億元,其中引進州外到位資金207.4萬元,增長36.6%。
七、交通運輸、郵電通信和旅游業
2013年底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15042公里,比上年增長2.4%。全年貨運周轉量211382萬噸公里,增長8.6%。旅客周轉量507422萬人公里,增長11.2%。
郵電通信發展迅速,服務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全年郵電通信業務總量57335萬元,增長8.5%。移動、聯通及電信手機用戶274.6萬戶。
旅游業健康發展。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者達830.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8307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8.7%和22.4%。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加大財政稅收征收和稅源培植力度,財政實力不斷提升。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716606萬元,增長14.5%。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7200萬元,增長18.2%。其中稅收收入350419萬元,增長23.6%,占地方財政收入82.0%。財政支出1954570萬元,增長16.5%。
金融存貸運行平穩。年末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6779941萬元,同比增長18.8%。其中:儲蓄存款余額3664013萬元,同比增長18.5%。各項貸款余額4093509萬元,同比增長15.6%。
社會保險事業進一步加強。全年全州保險費收入109815萬元,增長27.6%。其中:人壽險保費收入40016萬元,增長6.8%;財產險保費收入69799萬元,增長43.6%。保險賠款達到35531萬元,增長29.8%。其中:人壽險賠付1302萬元,增長2.3%;財產險賠付34229萬元,增長31.1%。較好地發揮了保險業的社會保障和經濟補償作用。
九、科技、教育、文化和衛生體育
科技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州專利申請278件,增長25.2%,授權量125件,增長0.8%,發明專利擁有量63件,增長57.5%,均為歷史最高。
教育事業發展成效明顯。州職教園區一期工程、文山實驗小學新校區建成投入使用,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生全部享受生活補助,48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享受免費營養餐。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98.0%、99.4%、98.0%、96.0%。全州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在校生12018人,專任教師666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5所,在校生9573人,專任教師498人;普通中學145所,在校生192625人,專任教師14360人;小學1474所,在校生329685人,專任教師2264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5%,初中毛入學率100.7%。
文化、廣播電視事業蓬勃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城鄉群眾性文體活動豐富多彩。文藝創作繁榮發展,《踩山舞云》《坡芽歌書-愛情密碼》等多個文藝精品獲省級金獎。廣南儂氏土司衙署、麻栗坡大王巖巖畫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722個村、直播衛星“戶戶通”11.3萬戶建設任務,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5.8%和97.0%。
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果鞏固發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穩步實施。實施了“光明工程”、貧困尿毒癥患者救助等一批醫療惠民工程,啟動新農合大病保險工作,全面提高醫療籌資標準,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2%。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扎實推進,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很大緩解。年末全州衛生機構385個(含診所、衛生所及醫務室)。年末衛生機構共有病床12184張。衛生技術人員12502人。
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運動成績不斷提高。中國云南高原體育訓練富寧基地、“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等項目順利實施,成功舉辦了州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體育賽事。參加2013年云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錦標賽,獲得女子民族標準弩跪姿第一,女子標準弩立姿第三,女子標準弩全能第二的優異成績;參加云南省首屆大型國際民間傳統武術比賽,取得32金、23銀、10銅,集體項目器械第二名、拳術三等獎、集體項目總成績第四的驕人成績。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和環境保護
人口適度增長。年末全州常住人口為357.8萬人,增長0.5%。其中:男性186.5萬人,農業人口304.6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06.4萬人,占總人口比例57.7%。城鎮人口122.4萬人,人口城鎮化水平為34.2%。人口出生率為13.20‰,死亡率為6.5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69‰。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全年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80元,增長11.6%;農民人均純收入5460元,增長17.6%。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9129元,增長15.4%。
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就業再就業工作扎實開展,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67萬人,其中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225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698人。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引導和鼓勵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全年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29.9萬人次。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達246.9萬人次。救災救濟工作全面加強,全年發放城鄉低保補助7.57億元、農村“五保戶”生活費2630.7萬元,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群眾2.6萬人次、救助資金3909萬元。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新開工建設城鎮廉租房、公租房28070套,改造農村危房27850戶。特困群體幫扶取得新進展,新解決8.1萬人脫貧問題。
注釋:1、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本公報常住人口為省級反饋數據,其它指標均為年快報數,勞動工資數據未經省級核定,正式數據以《2013年文山州統計年鑒》為準;
3、水利、勞動就業、移動通信、文化、廣播電視、教育科技、衛生、環保、民政等數據均來自各有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