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云南

楚雄州200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9 04:40:40 來源:楚雄州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206次

楚雄彝族自治州統計局

2001年是我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繼續取得好成績的一年。一年來,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堅定實施“富民強州”思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住宏觀經濟環境改善的有利時機,突出發展主題,著力調整結構,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千方百計擴大投資、開拓市場,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實現了全州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

一、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初步測算,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114.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6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46.1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增加值34.9億元,增長9.0%。第一、二、三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3.8%、54.8%和31.4%。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全州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由2000年的30.2:38.7:30.1變為2001年的29.3:40.2:30.5,三次產業增加值按從高到低排序的產業結構類型從“二一三型”轉變為“二三一型”,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第一產業增加值,產業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實現了質的飛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1.1%提高到2001年的32.9%,按可比口徑計算(2001年以前農業產業全部作公有制經濟核算,從2001年開始國家統計局調整核算口徑,即畜牧業中的規模以下養殖部分均作非公有制經濟核算),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即按從業人員計算的人均GDP)為7274元/人,比上年提高8.3%。

市場物價總體水平有所上漲。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以上年為100計算,下同)為101.3。其中:城鎮價格指數101.6,農村價格指數100.1。分類價格指數為:食品101.6,其中糧食109.0;衣著96.4;家庭設備及用品98.8;醫療保健96.4;交通和通訊工具102.8,其中通訊工具99.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103.7;居住102.3;服務項目106.7。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99.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97.5。

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改善。全州稅收完成189317.4萬元,比上年增收36193萬元,增長23.6%;州級直接匯總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實現利潤22819.4萬元,比上年增加8986.3萬元,增長65.0%,其中盈利企業達56戶,盈利額為30405.6萬元,比上年增長48.9%;繳納稅金140570.2萬元,比上年增長48.9%。

勞動就業工作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州從業人員達157.53萬人,比上年增加0.33萬人,其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數40.33萬人,占總數的25.6%。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保障面進一步擴大。全州有2.1萬城鎮居民領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人數比上年增加1.56萬人,增長2.9倍;企業在崗職工有6.01萬人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保障面達96.6%,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各類企業有2.2萬參保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0.78萬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及0.44萬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金均已按時足額發放;有27.1萬農村居民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全州參加醫保人數達到16.58萬人,參保率為90.0%。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民增收難度大,收入增長緩慢;經濟結構性失衡問題仍較突出,社會就業壓力依然很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仍為突出,第三產業發展仍較滯后。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22164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13%。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與上年相比,全州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3.2萬千瓦,增長5.63%,排灌機械總動力18.0萬千瓦,增長4.65%;農用汽車達1499輛,大中型拖拉機4088臺,分別下降5.78%和增長35.77%,小型及手扶拖拉機13819臺,下降16.46%;農村用電量14889萬千瓦時,增長2.8%;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99238噸,增長26.96%;農藥施用量1800噸,下降7.7%。

農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2001年全州糧食作物和其他作物的種植比為56:44,較上年分別下降和上升2個百分點。

農作物全面豐收。糧食播種面積雖然下降3.03%,但產量僅比上年略有減少,全年生產糧食1020844噸,比上年下降0.91%。其中:秋糧761735噸,下降0.14%;夏糧259109噸,下降3.13%。主要經濟作物油料產量2635噸,增長14.49%;受計劃控制,烤煙產量55724噸,下降10.03%;蔬菜種植面積達21224公頃,比上年增長11.16%,產量54.21萬噸,增長23.40%。造林護林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3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9.5%。受氣候因素影響,主要林產品產量大多呈現下降,與上年相比,生產核桃9557.5噸,下降11.4%;板栗2775.9噸,下降39.6%;花椒349.6噸,下降42.6%;水果產量68611.7噸,下降2.37%;茶葉產量792.4噸,下降0.2%;松籽230.7噸,增長10.81%。

畜牧業產量繼續增加。全州肉類產量達180318噸,比上年增長3.36%;牛奶產量1679噸,增長72.46%;禽蛋產量3668噸,增長8.84%;蜂蜜832噸,下降12.7%。

漁業生產快速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6925噸,比上年增長16.3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825664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5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09034萬元,增長12.47%;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16630萬元,增長12.69%。全州實現工業增加值38779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0.5%。

工業結構進一步改善。從產值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產值構成比為41:59,分別比上年下降和上升9.3個百分點;輕、重工業產值比為53:47,分別比上年下降和上升2.7個百分點;煙草工業與非煙草工業產值比為19:81,分別比上年上升和下降0.2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總額為7908.8萬元,比上年下降10.36%;利稅達到149150.8萬元,比上年增長53.53%;產品產銷率為98.82%,比上年下降1.40個百分點。與上年相比,其他工業經濟效益指標大多有改觀。其中: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37.40%,增23.64個百分點;總資產貢獻率19.89%,增5.11個百分點;資產保值增值率92.26%,減27.66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1.39次,減0.13次;成本費用利稅率6.68%,增4.55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46397元/人,增加6471元/人;資產負債率75.01%,增6.25個百分點。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2001年我州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向外引進資金,加大了投資建設力度,推動了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全州91個主營建筑單位,完成總產值173780萬元,比上年增長29.90%,實現利潤3258萬元,下降7.11%。按增加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4178元/人,比上年增長36.22%。全年施工項目1407個,單位工程竣工943個,優良工程率達21.4%。

四、固定資產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1273萬元,比上年增長27.01%,增幅比上年提高14.11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24938萬元,增長19.68%;更新改造投資57109萬元,增長2.67倍;房地產投資14320萬元,增長41.82%;農村集體投資27062萬元,增長5.85%;城鎮工礦私人投資22038萬元,增長22.60%;農村私人投資28931萬元,比上年下降3.82%,其中購買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額6394萬元,下降2.19%;其他投資16875萬元,下降34.17%。總投資中,國有單位投資167633萬元,增長27.70%。全年新增固定資產180223萬元,比上年增長28.41%。新開工項目417個(不含農村集體),比上年減62個?⒐し课菝娣e241.6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152.29萬平方米。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140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8公里,二級公路132公里。全州擁有各種機動車89875輛,比上年增長6.62%。其中:汽車31062輛,比上年增長4.92%(私有汽車9073輛,增長5.3%);拖拉機26459臺,增長2.83%(私營23390臺,增長2.67%);摩托車29869輛,比上年增長10.91%(私有28500輛,增長10.88%)。有機動車駕駛員134568人,比上年下降2.09%。2001年全州完成客運量1551萬人次,旅客周轉量94318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28.61%和31.18%;完成貨運量1168萬噸,貨運周轉量100116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0.09%和32.89%。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4043萬元。與上年相比,年末全州擁有固定電話17.5萬部,增長10.76%,固定電話普及率達6.95部/百人,提高1.74部/百人;移動電話12萬部,增長73.9%。全年共訂售報紙2743.6萬份,訂售雜志182.7萬份,收發國內信件達202.8萬件。

六、國骨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807萬元,比上年增長9.80%,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0.00%。其中:市的零售額為99538萬元,增長12.1%;縣的零售額89711萬元,增長8.70%;縣以下零售額111458萬元,增長8.50%。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零售額48815萬元,下降7.3%;集體及股份合作制經濟零售額36413萬元,增長5.27%;非公有制經濟實現零售額161381萬元,比上年增長17.20%;其它經濟零售額54198萬元,增長10.78%。非公有制經濟零售額占零售總額的71.7%,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農業生產資料銷售額57618萬元,下降4.45%。

七、對外貿易和旅游業

據外貿部門統計報告,2001年我州外貿進出口總額為959.9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進口額123萬美元,增長9.0%;出口836.93萬美元,增長5.80%。

據旅游部門統計報告,全年共接待國內旅客197.32萬人次,國際旅客931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3.7%和56.7%;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3134萬元,比上年下降5.6%,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99.6萬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8.90%。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全州完成財政總收入202892萬元,比上年增加27358萬元,增長15.6%。其中:上劃中央“兩稅”收入121887萬元,增長24.1%;地方財政收入81005萬元,增長4.8%。州內地方財政支出242971萬元,比上年增長26.9%。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6.1億元,比年初增長15.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59.1億元,增長12.3%。各項貸款余額85.6億元,比年初下降2.8%,其中工業短期貸款下降1.8%,商業短期貸款下降14.0%,農業短期貸款下降3.3%。投放貨幣10.93億元,比上年下降17.3%。

年末人壽保險新承保人數達55.2萬人,累計保費收入11458萬元,累計賠款6897萬元。財產保險累計保費收入7878萬元,累計賠款3854萬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州各級列入實施計劃的科技項目為59項。年內獲獎勵的科技進步成果67項,其中省級獎勵2項,州級獎勵65項。科技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8.8%,其中對工業、農業的貢獻率分別為39.8%和42.4%。全年各級組織參加科技培訓的人數達45.9萬人次。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省級科技項目26項。

全州有高等院校1所,全年招生827人,其中招收本科生336人,在校學生2198人,比上年增長13.95%;有各類中專學校8所,2001年招生2214人,在校學生6456人;有普通中學173所,全年招生47654人,在校學生133539人,其中招收高中生6905人,比上年增27.21%,高中在校生達16136人,比上年增長24.89%;有小學1194所,招生35477人,在校生230070人,小學入學率達99.1%;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招生298人,在校學生1625人;有幼兒園102所,在園幼兒34489人。有教職工26355人,比上年增3.32%,其中教師22671人,比上年增2.02%(中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5218人)。各類成人技術學校全年完成各類培訓36.18萬人。

全州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8個。其中:醫院40所,農村衛生院127所,衛生防疫站12所,婦幼保健站10所,?品乐嗡、站4所,藥品檢驗機構10所,中等醫藥教育機構2所,其他衛生事業機構3所;有衛生技術人員6573人,其中醫生3326人(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的2451人),增長6.40%;主管護師、護師和護士2134人(中級及以上職稱的1300人),增長3.39%;有床位6886張,比上年增長2.03%,其中醫院床位4387張,增長3.69%。

全州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0個,比上年減少2個,圖書館11個,文化館11個(含群藝館1個),博物館4個,文管所6個,鄉鎮文化站131個。有電影放映單位57個,全年放映電影12526場,觀眾人數達80.77萬人次.

全州有電視臺1座,廣播電臺1座,電視覆蓋率達91.53%,廣播覆蓋率達90.03%。

年內我州體育健兒參加省級及以上體育競技比賽獲得金牌30枚、銀牌30枚、銅牌34枚。

十、人口、環境和人民生活

根據公安部門統計報告,年末全州總人口2523623人,比上年增加14695人,增長0.59%。其中:農業人口2179861人,增長0.36%;非農業人口343762人,增長2.01%。人口出生率為12.67‰,死亡率為6.46‰,自然增長率為6.21‰。男女性別比(以女性為100計算)為106.9。總人口中的少數民族人口為793824人,占31.46%,其中彝族人口641688人,占總人口的25.43%,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0.84%。萬人以上少數民族有彝族(641688人)、傈僳族(50883人)、苗族(39171人)、回族(20129人)、傣族(19581人)和白族(14495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全州在崗職工人數為130021人,其中國有單位職工107860人。全年在崗職工人均工資達10291元,比上年增長14.71%。其中:國有單位10935元,增長15.87%;城鎮集體單位7046元,增長5.31%;其他各種經濟單位7282元,增長3.2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427元,比上年增長8.73%,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7.33%;農民人均純收入1636元,比上年增長3.87%,其中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元,增長4.56%,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3.22%。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21.05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28.36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加0.35平方米和1.26平方米。全州128個鄉鎮已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在1132個村(居)委會中,有902個村(居)委會通程控電話,占79.68%,1124個村(居)委會通公路,占99.3%,1129個村(居)委會通電,占99.7%,1037個村(居)委會通自來水,占91.6%。

全年民政優扶革命傷殘軍人1240人,烈軍屬20721人,孤老殘幼3839人;有養老院125個,收養老人1423人;有福利院4個,收養人數70人;救濟困難戶人數19.47萬人。

全年全州工業企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77.47%,比上年提高35.77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64.86%,比上年提高17.16百分點;廢水治理設施處理能力達31.5萬噸/日;廢氣治理設施處理能力達124.9萬標立方米/小時。

注:①廣播電臺、電視臺指國家廣播電視局批準的臺數;

②GDP增速及各產業增加值增速按2000年可比價計算,工農業總產值增速按90年不變價計算;

③公安部門統計的人口系指戶籍屬我州的人口。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亚洲国产大片一区官网 |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 | 五月婷六月丁香之综合在线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 在线视频综合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