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云南

迪慶州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9 05:06:18 來源:迪慶州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692次

迪慶藏族自治州統計局

2006年3月

二00五年是完成“十五”計劃發展目標的最后一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千方百計加快經濟發展,戰勝了多年不遇的雪災、旱災、蟲災、洪澇災等嚴重自然災害,排除了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農業和農村經濟形勢良好;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同時提高了經濟效益,實現生產效益雙贏;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消費持續升溫;交通郵電業繼續較快發展;財政增收,支出合理,金融運行平穩;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全州呈現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有序、社會和諧、城鄉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綜    合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以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為依據核算審定,全州實現生產總值(GDP)27978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53417萬元,增長1.4%,對GDP增量的貢獻率為2.59%,對全州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為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07056萬元,增長24.2%,對GDP增量的貢獻率為69.99%,對全州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為8.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63302萬元,增長25.9%,對GDP增量的貢獻率為45.00%,對全州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為5.2個百分點;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3754萬元,增長21.6%,對GDP增量的貢獻率為24.99%,對全州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為2.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19308萬元,增長6.8%,對GDP增量的貢獻率為27.42%,對全州經濟增長的拉動力為3.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對全州經濟的平穩增長繼續起到支撐作用。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年的 21.04:33.91:45.05調整為19.09:38.27:42.64,結構布局更趨合理。按總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到7727元,比上年增長13.88%。

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全州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增加值為129455萬元, 比上年增長18.85%,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6.27%。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低,農民增產增收的基礎不牢固,貧困人口多;能源不足仍然是工業企業發展的制約瓶頸;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與經濟增長水平不協調;社會保障和就業工作壓力較大;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構建和諧社會任重道遠。

二、農    業

因災糧食略減產的情況下,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全州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4951萬元,按可比價計算, 比上年增長4.77%。其中,農業產值35173萬元,增長2.72%;林業產值9665萬元, 增長2.83%;牧業產值21741萬元,增長9.36%;漁業產值602萬元,增長20.5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770萬元,增長3.20%。

農作物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糧食有所減產,經濟作物增產。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二00五年     比上年增減(±%)

糧食          124956噸           -2.94

其中:稻谷    13797噸             5.70

玉米          52262噸            -2.61

小麥          25576噸            -7.43

其他谷物      16293噸            -9.68

豆類          8078噸              2.23

薯類          8803噸              5.53

油料          15460百公斤         8.13

其中:油菜籽  12136百公斤         18.81

藥材          13420百公           57.38

蔬菜類        162848百公斤        7.52

造林綠化與林業生產取得較好成績,天然林資源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

綠化造林及主要林產品產量如下:

二00五年    比上年增減(±%)

綠化造林面積     4.16萬畝       -14.75

封山育林面積     14.05萬畝      -28.86

義務植樹         59.45萬株      -39.87

核桃         84561百公斤    3.60

板栗             3100百公斤     -5.63

花椒             2116百公斤     5.38

生漆              115百公斤      --

村社木材         32818立方米    -12.6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水果             66603百公斤     5.91

畜牧業生產成為農業產值增收的支柱。全州肉類總產量、禽蛋產量均得到增長。

主要畜產品產量及牲畜存欄頭數如下:

二00五年   比上年增減(±%)

肉類總產量             16699噸          9.19

其中:豬牛羊肉產量     15336噸          7.96

家禽肉產量             638噸            3.07

家禽蛋產量             661噸            5.93

奶類產量               13165 噸          1.96

大小牲畜出欄           301669頭          8.18

其中:大牲畜出欄數     31297頭           13.18

肉豬出欄數             210781頭          6.80

羊出欄數               59591只           10.66

大牲畜年末存欄數       291221頭          1.15

生豬年末存欄數         372407頭          4.80

羊年末存欄數          218949只           -3.46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農田水利建設得到繼續加強,農業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2067萬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6440公頃,增長4.25%。年末全州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8949萬瓦特,比上年增長6.74%,大中小型拖拉機達9241臺,比上年增加200臺。

鄉鎮企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州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264857萬元,比上年增長1.22倍;鄉鎮企業總產值176751萬元,增長46.51%。

三 、工    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州工業總產值完成10812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6.16%。其中全部獨立核算國有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76363萬元,增長24.31%;年產品銷售收入500 萬元以下非國有工業企業(簡稱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產值31758萬元,增長30.85%。

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輕工業產值29085萬元,增長3.33%;重工業產值47278萬元,增長42.05%。按經濟類型分,國有經濟工業產值完成5876萬元,增長37.23%;股份制工業產值完成41589萬元,增長9.28%;其它經濟類型工業產值完成19276萬元,增長0.98% 。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戶,實現產品銷售產值70346萬元,比上年增長27.99%,其中虧損企業12戶,虧損額445萬元,比上年下降71.85%,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5629萬元,比上年增長0.84%,其中鉛鋅礦采選業實現利潤3149萬元,占利潤總額的55.94%,飲料酒制造業實現利潤2045萬元,占利潤總額的36.33%;電力供應業實現利潤497萬元,占利潤總額的8.83%。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

二00五年         比上年增減(±%)

發電量        80054萬千瓦小時         0.58

水泥          43600噸                 55.71

鐵合金        25934噸                 77.41

飲料酒         6531噸                 18.64

鋅選礦含鋅量   12733噸                30.62

鐵礦石原礦     110000噸                 -

鉛選礦含鉛量    13009噸               44.50

銅選礦含銅量    5210噸                 40.73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州繼續實施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加大水電、交通、旅游、市政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斷改善全州經濟社會的發展環境,固定資產投資得到快速增長,突破30億元大關。全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316151萬元,比上年增長49.02%。 其中國有經濟控股投資220278萬元,增長57.07%;集體經濟投資1879萬元,增長8.4倍;城鄉私人投資26627萬元,增長96.7%;其他經濟投資67367萬元,增長15.81%。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240697萬元,增長49.33%;更新改造投資13942萬元,增長68.00%;房地產投資5349萬元(上年無);其他投資26257萬元,增長45.11%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碩多崗河電站完成投資11497萬元,滇能集團完成投資9441萬元,云南電網公司完成投資6500萬元,州電網公司完成投資5864萬元,吉沙電站完成投資14760萬元,尼汝河中村電站完成投資7135萬元,花椒坡電站完成投資3483萬元,格基河電站完成投資4850萬元,麥地河水電開發公司完成投資9826萬元,妥洛電站完成投資4640萬元,老安統電站完成投資7500萬元,格亞頂電站完成投資5200萬元;中松二級公路完成投資18155萬元,金江油路完成投資6673萬元,香鄉公路完成投資3500萬元,德維公路完成投資4490萬元;獨克宗古城市政工程完成投資4500萬元;里努銅礦完成投資10091萬元。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較快發展,全州年末公路通車里程3638公里,其中等級公路3267公里,占公路里程的89.80%。年末全州擁有民用車輛28315輛,比上年增長3.82%,  全州旅客運輸量達370萬人,比上年增長7.87%; 旅客周轉量70543萬人公里,增長23.56%;其中,民航旅客運輸量22萬人,增長29.41%,民航旅客周轉量9346萬人公里,增長33.48%。全州貨物運輸量271萬噸,增長1.12%;貨物周轉量148066萬噸公里,增長50.08%。

郵電通訊業穩步發展。全州郵電業務總量完成10744萬元,比上年增長13.49%。其中,電信業務總量3096萬元,增長28.62%;郵政業務總量687萬元,增長2.54%;固定電話用戶達到37334戶,比上年末增長8.72%,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88953戶,比上年末增加20953部,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35.4部,比上年提高6.6部。

六、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消費品市場保持活躍。 全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67523萬元,比上年增長17.07%。其中,縣級零售額49261萬元,增長11.24%;縣以下零售額18262萬元,增長36.34%;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經濟零售額 15931萬元,增長6.09%;集體及股份合作經濟零售額5925萬元,增長40.90%;個私經濟零售額31642萬元,增長27.42%;其他經濟零售額14025萬元,增長2.94%。 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3078萬元,增長10.57%;餐飲業零售額9268萬元,增長73.01%;其他行業零售額15177萬元,增長13.61%。

市場物價總水平略有上漲。全年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0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5個百分點;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4.1個百分點。

各種價格指數如下:(以上年同期為100)

1、商品零售價格指數       102.0

(1)、食品類              103.9

(2)、飲料、煙酒類           96.3

(3)、服裝、鞋帽類           99.5

(4)、紡織品類              100.6

(5)、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類   99.4

(6)、文化辦公用品類        100.4

(7)、日用品類              100.4

(8)、體育用品類            100.0

(9)、交通、通信用品類       95.7

(10)、家具類               100.0

(11)、化妝品類             100.0

(12)、金銀珠寶類           104.8

(13)、中西藥品及醫療用品類 106.1

(14)、書報雜志及電子出版物類 103.7

(15)、燃料類                 110.6

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01.5

其中:食品類                  103.9

衣著類                        99.6

3、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       104.1

七 、財政、金融、保險

全州財政收入較快增長,財政支出符合實際。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3905萬元,比上年增長26.4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7095萬元,增長19.18%。當年財政自給率為12.98%,比上年提高0.74個百分點。

金融運行良好,存貸款平穩增長,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12883萬元,比年初增加37811萬元,增長13.75%。其中,企業存款109822萬元,下降3.15%;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26940萬元,增長13.61%。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87118萬元,比年初增加62865萬元,增長27.52%。其中,短期貸款余額89296萬元, 增長3.63%;中長期貸款余額197392萬元,增長42.73%。全年全州金融機構現金收入518753萬元,現金支出566158萬元,收支相抵,累計凈投放現金47405萬元,比去年多投放17221萬元,增長57.05%。 金融機構存貸款比例為98.28%。

保險事業平穩發展。全年各種保險金額1623428萬元,比上年增長7.06%,保費收入2110萬元,比上年下降35.59%。

八、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

科技事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進步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年內州級安排科技發展項目9項,項目資金安排40萬元;繼續抓緊實施8個省級接轉項目,同時積極爭取到8個省級項目,省級科技項目資金170萬元。加強了科學技術普及力度,加強了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年內共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149期,受訓人員達18585人次,不斷提高了勞動者技能和素質。

教育事業堅持實施“科教興州”和“人才強州”戰略,堅持把“兩基”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普九”進程穩步推進。全州擁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2627人;小學924所,其中一師一校教學點587個,小學在校學生366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3.54%,小學輟學率4.13%。中學23所,其中完全中學5所,初高中在校學生18916人,其中高中在校生3850人,初中在校生15066人,初中輟學率6.45%。職業中學2所,在校學生376人。 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1067人。教師進修學校3所。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2005年末,全州擁有衛生機構46個,衛生機構床位數734張,其中醫院床位數442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152人,其中醫生580人。

文化事業得到全面發展。全州共有文化、文物事業機構共46個,其中藝術表演團體3個, 藝術表演場館3個,文化館4個,公共圖書館3個,鄉鎮文化站29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2個,博物館1個,州屬文化館與香巴拉印象聯合演出團體1個。全州擁有廣播電臺1座,縣廣播電視臺2個,鄉廣播電視站8個。廣播電視衛星收轉站1686座,全州廣播人口覆蓋率75.78%,電視人口覆蓋率82.11%。《迪慶報》出版發行309期307萬份。

體育事業得到不斷發展。全民建身、群眾體育活動不斷深入,竟技體育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年內參加省及省以上運動會運動員430人,獲得省及省以上運動會獎牌18枚,其中金牌5枚、銀牌4枚、銅牌9枚。

九、旅游業

旅游業得到快速發展。年內又打出的“四美一佳”等品牌和旅游設施建設的強化,推進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全州接待國內外游客264.4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81%,其中海外游客20.77萬人次,增長27.58%,國內游客243.67萬人次,增長36.56%;旅游業總收入200804萬元,比上年增長50.63%。其中,外匯收入9402.17萬美元,增長40.35%,國內旅游收入122484萬元,增長58.02%。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州總人口為368700人,其中戶籍管理人口339175人,鄉村人口297095人,占總人口的80.58%。全年出生人口4032人,人口出生率14.02‰,死亡人口2309人,人口死亡率6.87‰,人口自然增長率7.15‰。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年末全州單位從業人員  21795人,比上年增長2.74%, 其中在崗職工19952人,下降0.27%。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42111萬元,增長9.83%,其中在崗職工工資40698萬元,增長9.92%;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0772元,增加2762元,增長15.34%。農民人均純收入1425元,增加149元,增長11.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796.23元,比上年增加803.01元,增長8.93%。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3505元,增加354元,增長11.23%。

社會保障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年末全州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6959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3579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4234人。年內實行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5721人,共支付保障金567萬元。

注:1、本公報中數據為年報數,綜合、工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對比數據為2004年經濟普查數,其他對比數據為2004年年報數。

2、本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各項增加值、農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絕對數為現價、增幅為可比價。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另类 | 日本免费性色密月AⅤ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 天天爽天天摸日本一区二区 | 一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 亚洲男同gv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