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怒江調查隊
2019年4月20日
2018年,全州上下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和省州各項決策部署,切實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始終保持專注發展轉型發展定力,堅持科學的工作策略和方法,準確研判大勢、牢牢把握大局,扎實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州經濟持續加快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實現了“快于上年同期、好于年初預期、高于全省水平”的優異成績,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趨快、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1.56億元,可比增長12.1%,比全省(8.9%)高3.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2.11億元,同比增長6.2%,貢獻率為7.70%,拉動GDP增長0.9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0.26億元,同比增長17.0%,獻率為44.42%,拉動GDP增長5.3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89.20億元,同比增長10.8%,貢獻率為47.89%,拉動GDP增長5.79個百分點。全州三次產業比重:13.7:31.1:55.2。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27.33億元,增長21%,貢獻率為31.93%,拉動GDP增長3.86個百分點;建筑業增加值完成22.94億元,增長11.5%,貢獻率為12.49%,拉動GDP增長1.51個百分點。
非公經濟蓬勃發展,創造增加值62.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8%,占全州GDP的比重38.8%。
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由上年的25940元提高到29375元,比上年增長11.2%。
二、農業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3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6.2%。其中,農業產值13.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林業產值6.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1%;牧業產值12.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漁業產值0.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農林牧漁服務業1.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
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調整。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到89919公頃,比上年同期下降9.6%;糧食播種面積64100公頃,比上年同期下降1%;油料面積3079公頃,比上年同期增長32.7%;甘蔗種植面積327公頃,比上年同期下降25.9%。全年糧食總產量15.76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4.26%,油料產量2039噸,比上年同期增長40.9%;甘蔗產量2.34萬噸,比上年同期下降15.4%。
表一:2018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一、糧食
噸
157604
-4.26
(一)谷物
噸
112500
-9.9
其中:小麥
噸
10413
-0.1
玉米
噸
63327
-18.6
(二)豆類
噸
18464
-8.2
(三)薯類
噸
399600(不折)
1.9
二、油料
噸
2039
40.9
三、甘蔗
噸
23434
-15.4
四、茶葉
噸
100
10.6
五、水果
噸
7543
-2.9
六、蔬菜
噸
87764
6.6
七、中藥材
噸
4166
0.7
年末豬牛羊存欄95.06萬頭/只,比上年同期增長1.8%。其中:豬存欄46.06萬頭,比上年同期增長2.7%。預計全年豬牛羊肉總產量4.25萬噸,預計比上年同期下降2.2%。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1.0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完成工業增加值27.3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1%。
表二:2018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規模以上)
產品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十種有色金屬
噸
54246
-20.23
其中:鋅
噸
54246
-20.23
硅
噸
101293
-3.73
硅酸鹽水泥熟料
噸
764868
75.86
水泥
噸
1036335
60.72
鉛金屬含量
噸
14245
11.48
鋅金屬含量
噸
133101
-11.24
硫酸(折100%)
噸
67773
-11.12
水力發電量
萬千瓦小時
464011.87
3.38
規上水力發電量
萬千瓦小時
199841.75
0.36
規下水力發電量
萬千瓦小時
264190.12
5.7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含省返數據),虧損企業7個。根據1-12月財務報表顯示: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0.48億元,同比增長35.14%。主營業務成本累計達到42.55億元,同比增長34.02%。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累計完成9.19億元,同比增長45.03%。虧損企業虧損總額累計達到0.64億元,同比增長36.11%。
完成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22.9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1.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全州施工項目295個,比上年同期下降18.51%。其中,新開工152個,比上年同期下降18.28%。全州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含房地產)完成157.38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房地產投資6.2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本年累計完成投資0.67億元,同比下降91.46%,占總量的0.42%;第二產業本年累計完成投資34.97億元,同比下降42.9%,占總量的22.18%;第三產業本年累計完成投資82.82億元,同比增長47.11%,占總量的72.92%。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消費品市場保持繁榮穩定,對外貿易下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4億元,比上年增長12%。按消費所在地分:城鎮完成28.71億元,比上年增長12.2%,9.14完成8.71億元,比上年增長11.1%。鄉村完成9.14億元,比上年增長11.1%。
全州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16914萬元,同比增長155.15%。其中,出口10263萬元,同比增長182.88%;進口6651萬元,同比增長121.63%(外貿進出口總額為海關統計口徑數據)。
六、郵電和旅游
郵電通信業平穩發展。全年郵政業務總量為3329.0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25%。電信公司業務收入9211.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年末擁有固定電話2.4萬戶,比上年同期下降5.14%;年末擁有手機用戶8.3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26.33%;互聯網用戶(包括撥號上網用戶)達到5.16萬戶,比上年同期下降1.15%。移動公司業務收入27739.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移動電話用戶累計達到34.57萬戶,比上年同期下降7.46%。(備注:由于2108年中國聯通怒江公司合并到保山公司,怒江公司不在提供收入及電話用戶數)。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414.5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12。旅游業總收入55.54億元,比上年增長17.06%。
七、財政、金融
財政運行平穩,金融快速發展。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86億元,比上年增長9.36%。其中,稅收收入完成7.84億元,比上年增長12.83%。非稅收入完成3.02億元,比上年增長1.27%。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38.92億元,比上年增長54.92%。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18%;教育支出19.11億元,比上年增長37.48%;農林水事務支出34.12億元,比上年增長187.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61億元,比上年增長56.89%。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達到247.97億元,同比增長9.34。其中,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04.68億元,同比增長13.4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達到148.95億元,比年初增長17.66%。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州普通中學29所,招生(包括初中高中學生)10640(上年11172)人,比上年同期減少4.76%;在校生(包括初中高中學生)32002(上年31622)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20%;畢業生9914(上年8766)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3.10%。小學173(上年220)所,比上年同期減少21.36%;招生8473(上年8870)人,比上年同期減少4.76%;在校生48382(上年47595)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65%;畢業生7392(上年7735)人,比上年同期減少4.34%。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為99.86%(上年99.74%),初中學齡兒童凈入學率為79.26%(上年77.53%)。特殊教育機構1個,招生9(上年23)人,在校生150(上年129)人,畢業生10人(上年10人)。
科技發展取得新成果。2017年爭取到省科技經費1139萬元。
九、廣播電視、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2017年末,全州有藝術表演團體5個,藝術研究所1個,文化館5個,公共圖書館5個,文化站29個。廣播電視無線發射臺9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8.74%,電視綜合覆蓋率98.74%。
2018年12月全州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31個,(其中綜合醫院5個,中醫院2個;疾控中心5個,婦幼保健服務中心5個;衛生監督所5個;鄉鎮衛生院28個;社區服務中心3個;中心血站1個,民營醫院5個,村衛生室263個,診所9個。)
2018年12月全州衛計技術人員有274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55人;注冊護士1124人;藥師(士)120人;檢驗技師132人;影像技師101人;其他517人(見習醫師198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50人;管理人員104人;工勤技能人員202人。
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2018年全年,參加全國、全省各類單項比賽共獲127個名次。其中,金牌9枚、銀牌14枚、銅牌25枚。
十、生態環境和安全生產
2018年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1171公頃。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1000公頃(去年同期333公頃)。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75.64%,自然保護區有2個,保護區面積達399579公頃。(其中:國家級1個323685公頃,省級1個75894公頃)。
2018年度全州安全生產直報系統內共統計各類事故24起,同比下降7.69%。死亡23人,同比下降14.81%。受傷13人,同比上升18.18%,年內未發送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適度增長。2018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達到55.3萬人。其中:瀘水縣19.13萬人,福貢縣10.21萬人,貢山縣3.92萬人,蘭坪縣22.04萬人。城鎮化率達到32.9%。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年末,全州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8%。
十二、物價總水平(以上年同期為100)
2018年全州地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2.4%,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103.7%,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109.5%。
表三: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指標
全州(%)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102.4
一、食品煙酒內
103.6
二、衣著
101.1
三、居住
98.2
四、生活用品及服務
105.6
五、交通和通信
103
六、教育文化娛樂
101.2
七、醫療保健
105.4
八、其他用品和服務
104.7
表四:2005-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
人均純收入及其年均增長速度
指標
城鎮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農民人均
純收入(元)
2005年
1034
2006年
1096
2007年
1232
2008年
8042
1448
2009年
9619.7
1709
2010年
10479
2005
2011年
12117
2362
2012年
14221
2773
2013年
15999
3251
指標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014年
17266
4297
2015年
19010
4791
2016年
20721
5299
2017年
22648
5871
2018年
24558
6449
注:1、根據國家統計局云南調查總隊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方案,自2014年起城鄉兩個收入實行新口徑,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表三、表四內容由國家統計局怒江調查隊提供。
3、本公報常住人口、農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調查等為年報數,GDP相關指標指標均為初步測算數。
4、社會發展有關指標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
5、地區生產總值和各項增加值絕對額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口徑計算,一、二、三產業按國民經濟新行業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