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玉溪調查隊
2020年3月
2019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玉溪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省委十屆九次全會和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六個走在全省前列”、推進“兩型三化”、打造“三張牌”工作要求,堅持經濟社會發展“5577”總體思路,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和“六穩”工作,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全市經濟保持平穩發展、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進展。
一、綜合
經濟總量穩步遞增。2019年全市完成現價生產總值(GDP)194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81.6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852.6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915.5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3:45.0:46.7調整為9.3:43.7:47.0,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0.5、2.4、3.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0%、35.9%、57.1%。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1667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6%。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921.7億元,增長7.7%,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47.3%,比2018年提高0.1個百分點,拉動全市經濟增長3.5個百分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1.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0%;第二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6.0%,其中工業貢獻率15.0%,建筑業貢獻率1.0%;第三產業非公經濟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貢獻率11.5%,其他服務業貢獻率7.5%。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3.2億元,下降6.5%,其中增值稅完成51.0億元,下降8.1%;企業所得稅完成5.7億元,下降2.6%;城市維護建設稅完成18.8億元,增長0.7%;環境保護稅完成0.5億元,增長124.6%。
各縣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情況:紅塔區18.1億元,增長1.0%;江川區5.4億元,下降31.5%;澄江縣9.2億元,下降3.1%;通海縣4.0億元,下降23.2%;華寧縣3.2億元,增長28.2%;易門縣6.8億元,增長6.0%;峨山縣3.8億元,下降14.5%;新平縣13.0億元,下降3.2%;元江縣4.5億元,增長3.5%。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92.7億元,增長5.4%,其中教育支出48.8億元,增長10.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7.5億元,增長2.5%;醫療衛生支出29.2億元,增長5.4%。
減稅政策共計減免稅額20.3億元(含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減免稅額2億元;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減免稅額7602萬元;增值稅改革減免稅額17.5億元)。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至16.0%。
消費價格基本穩定。2019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7%。分類別看,居民消費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呈現“六漲兩降”的運行態勢: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6.2%,其中糧食類價格上漲2.0%,畜肉類價格上漲19.2%,鮮菜類價格上漲4.6%,鮮瓜果類價格上漲20.2%;衣著類價格下降1.3%;居住類價格上漲3.8%;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2%;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2.2%;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7%;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3.9%;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1.9%。
2019年全市商品零售價格上漲1.9%;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5.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3.8%,購進價格上漲0.8%。
二、農業
2019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83.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6%,其中農業(種植業)增加值136.6億元,增長5.7%;林業增加值4.3億元,增長4.8%;牧業增加值38.3億元,增長5.6%;漁業增加值2.4億元,增長4.9%;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9億元,增長4.3%。
2019年全市糧食總產量為60374萬公斤,增長0.4%;烤煙總產量8160萬公斤,增長2.1%;油料產量4131萬公斤,增長15.0%;園林水果產量97233萬公斤,增長1.3%;甘蔗產量63042萬公斤,下降7.0%;蔬菜產量278925萬公斤,增長4.1%;核桃產量1493萬公斤,增長13.7%。
畜牧業、漁業生產穩步發展。2019年全市肉蛋奶總產量27.1萬噸,增長0.2%,其中肉類產量19.4萬噸,下降2.6%;禽蛋產量7.1萬噸,增長9.9%;奶類產量0.7萬噸,下降8.2%。水產品產量1.7萬噸,增長0.4%。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19年全市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72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5%,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6%。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6戶,主營業務收入1745.2億元,增長12.0%,增加值增長6.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4%,其中煙草制品業下降0.3%;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5.3%,其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2.7%,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5.7%,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11.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0.6%。
部分工業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工業產品中產量增幅最高的是鐵礦石原礦量增長22.6%,其次是水泥增長18.0%,其余依次是變壓器增長16.2%、紙制品增長14.9%、鋼材增長13.3%。
2019年全市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3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0.4%。全市聯網直報資質以上建筑施工企業262戶,資質建筑企業期末人數84889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4212人,比重為16.7%。資質以上建筑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319.5萬平方米,增長22.4%;房屋竣工面積581.4萬平方米,增長11.2%。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8.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4.8%,第二產業投資下降10.4%,第三產業投資下降9.7%。
從主要行業看:工業投資下降10.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下降28.2%,房地產業投資增長6.0%。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2019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4億元,增長12.0%。從銷售地區看:城鎮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69.0億元,增長11.9%;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70.4億元,增長12.1%,鄉村市場增速快于城鎮市場0.2個百分點。從消費形態看:餐飲收入實現74.7億元,增長12.0%;商品零售實現364.7億元,增長11.9%。
2019年全市完成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307950萬美元,增長67.7%,其中出口301407萬美元,增長67.8%;進口6543萬美元,增長61.6%。分企業類型看:202戶國有集體民營企業完成出口299905萬美元,增長68.7%;6戶外商投資企業完成出口1502萬美元,下降20.4%。同我市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77個,進口國家和地區12個,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846個。
投資招商成效顯現。引進市外國內資金1135.5億元,增長11.0%,其中引進省外資金985.6億元,增長11.2%。實際使用外資1003萬美元,增長102.3%。新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戶,合同外資金額3705.4萬美元。
六、交通運輸、郵電業和旅游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業穩步發展。2019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15.4億元,增長10.4%。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70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5.3公里、一級公路117.6公里,高級、次高級路面占全市公路總里程的46.3%。全市公路運輸客運量完成1732萬人,增長3.1%,旅客運輸周轉量127797萬人公里,增長8.4%;全市公路運輸貨運量完成14135萬噸公里,增長11.6%,貨物運輸周轉量2421764萬噸公里,增長14.6%;鐵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速達13.9%;共計為34.3萬輛車輛發行ETC,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2019年全市擁有機動車91.9萬輛,其中汽車46.8萬輛,汽車中載客汽車38.0萬輛(轎車21.2萬輛),載貨汽車8.6萬輛(普通載貨汽車8.1萬輛),其他汽車2632輛;摩托車44.6萬輛;掛車5030輛。
電信業快速發展。2019年全市電信業務總量179.6萬元,增長59.8%,互聯網用戶246.8萬戶,比上年增加68.2萬戶,增長38.2%,其中寬帶網用戶57.2萬戶,比上年增加0.5萬戶,增長0.9%,全市固定電話用戶7.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23.3萬戶。
旅游產業快速發展。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4716.8萬人次,增長9.9%;實現旅游總收入452.0億元,增長22.7%。全市擁有星級飯店25家;國際國內旅行社40家;國家級A級以上景區19個,其中四A級5個,三A級7個,二A級7個;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個。完成住宿業營業額19.9億元,增長15.1%,重大項目完成投資99.2億元,增長19.9%,完成旅游固定資產投資44.1億元,增長35.6%。
七、金融
2019年全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0.8億元,增長7.9%。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956.8億元,比上年增加109.4億元,增長5.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966.0億元,增長10.3%。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340.6億元,增加198.0億元,增長17.3%。存貸比68.5%,比上年提高6.7個百分點。
2019年玉溪市共有產險公司15家、壽險公司11家、代理公司3家。全市實現保費收入48.1億元,增長7.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0.3億元,增長7.1%;人壽險保費收入27.8億元,增長7.6%。全市賠款支出14.3億元,賠付(給付)率為29.7%,其中財產險業務支付賠款9.8億元,賠付率48.1%;人壽險業務給付賠款4.5億元,給付率16.2%。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19年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993所,共有教職工30391人,專任教師25549人。大專以上院校2所,招生6748人,比上年增長29.7%;在校學生19212人,增長14.4%;畢業生4199人,下降3.7%。普通中專學校3所,招生2979人,增長18.5%;在校學生7673人,下降3.8%;畢業生2807人,增長13.5%。職業高中10所,招生4800人,下降12.4%;在校學生15136人,下降0.2%;畢業生5074人,增長9.2%。普通高中23所,招生13540人,下降0.6%;在校學生39277人,增長0.9%;畢業生12099人,下降1.6%。普通初中84所,招生23140人,下降5.6%;在校學生73836人,下降5.4%;畢業生26969人,下降4.7%。普通小學508所,招生24784人,增長0.9%;在校學生142679人,增長0.1%;畢業生23971人,下降5.0%。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8.5%,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8%,幼兒園在園幼兒6.4萬人。
2019年全市共投入“三免一補”資金25597.2萬元,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共6.5萬人享受生活補助,小學生補助標準1000元/生/年,初中生補助標準1250元/生/年。職校與普通高中招生比例為0.8:1。
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2019年全市實施國家和省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2項,獲國家、省獎勵的科技成果項目6項,向市級申報科技項目36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爭取各項科技經費5122萬元,市級科技項目投入25萬元,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6戶,擁有高新技術企業98戶,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9戶,認定省科技型中小企業66戶,累計471戶。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持續提升。2019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館10個,公共圖書館1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75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個,省級25個,市級75個,縣級168個;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6個,省級40個,市級166個,縣級422個。全市共有文化經營單位596家,其中娛樂場所293家,網吧303家。完成9個貧困鄉鎮“兩個百分之百”(一是所有自然村,二是所有家庭),廣播電視信號綜合覆蓋率達到100%。
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共爭取上級投入1186萬元資金建設旅游廁所,完成79座,完成了國家旅游廁所管理系統拍照、定位、打點、百度打點及A級評定驗收工作;有11座3A級廁所、21座2A級廁所,47座1A級廁所。
2019年全市醫療衛生機構1422個,其中醫院67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13470張;衛生技術人員1856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558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0個,衛生技術人員463人;婦幼保健院(所、站)10個,衛生技術人員854人。傳染病發病率為136.7/10萬,全年發現艾滋病感染者隨訪管理率達98.2%。
醫保改革穩步推進。2019年全市穩步提高城鎮職工醫療保障水平,參保職工最高支付限額達到35萬元。全市城鄉居民籌資標準為788.8元,其中各級財政補助568.8元(中央財政補助416元,省級財政補助72.8元,市縣區補助80元),個人繳費220元。
全市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214.1萬人,其中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28.8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185.3萬人,參保城鎮職工就醫271.4萬人次,統籌基金支付74106萬元;參保城鄉居民就醫871.8萬人次,統籌基金支付128728萬元。
體育事業全面發展。2019年玉溪市輸送的運動員,在皮劃艇世界杯首站波蘭波茲南比賽中,獲得混合雙人劃艇500米、男子雙人劃艇500米兩個項目金牌;在皮劃艇世界杯德國杜伊斯堡站比賽中,一舉奪得男子劃艇雙人1000米和混合雙人劃艇500米兩項冠軍,創造男子劃艇雙人1000米的世界最好成績,并獲得2019CCTV體壇風云人物年度評選候選人兩項提名,分別是年度最佳組合獎和年度突破獎;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跨界跨項高山滑雪比賽中,田徑隊跳躍組在滑雪小回轉女子團體項目中奪得金牌,并獲得該項目的個人賽銅牌。
十、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
城鎮建設取得新進展。城市建成區面積38.7平方公里,城市污水處理率96.2%,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100%,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561.3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6%。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1404.9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399.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4平方米。全市鄉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100%、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95.1%、污水處理率93.7%;村莊垃圾有效治理率100%、村莊生活垃圾保潔員制度覆蓋率100%、村莊生活垃圾收費制度覆蓋率100%;中心城區供水普及率達99%,水質綜合合格率達99.9%;
2019年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6.4%,比上年下降3.3個百分點,實現了縣級城鎮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全覆蓋,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為720.7萬噸標準煤(綜合能耗,下同),增長12.3%,其中:采礦業能源消費量為18.3萬噸標準煤,增長18.5%;制造業能源消費量為694.7萬噸標準煤,增長12.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能源消費量為7.7萬噸標準煤,增長8.0%。規模以上工業電力消費量為99.2億千瓦時,增長4.4%。
十一、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安全生產
2019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1萬人,幫助0.9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4731個。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7.6萬人次、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萬人、新增省外轉移就業1.2萬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954人。全市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8億元,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4167人,扶持小微企業56戶,“貸免扶補”扶持創業281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3%,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為96.5%,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為99.8%,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成功率為76.9%,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結案21件,結案率為100%,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為220.8萬人。
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56.5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4.6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21.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7.1萬人;參加工傷保險27.8萬人;參加生育保險21.6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34.7億元,其中企業為20.7億元,機關事業單位為13.9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3.9億元,失業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1億元,工傷保險基金征繳收入0.9億元,生育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3億元。
2019年全市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傷亡事故53起、死亡55人,同比事故起數減少3起、下降5.4%,死亡人數減少3人、下降5.2%。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人;工礦商貿事故死亡31人;發生一次死亡3至9人(含3人)較大生產安全事故2起,死亡6人,事故起數與去年同期持平,死亡人數減少3人、下降33.3%,連續17年未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
十二、人口與人民生活
201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為23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萬人,增長0.1%,其中男性人口122.6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1.3%;女性人口116.3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8.7%。年末全市城鎮人口為126.6萬人,鄉村人口為112.3萬人。年末全市城鎮化水平達52.98%,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比上年下降0.3個千分點。
公安年末戶籍總人口221.3萬人(不含陽宗鎮),其中男性人口111.3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3%;女性人口110.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7%。年末總戶數為803925戶,其中城鎮388854戶,鄉村415071戶;戶均2.75人。
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質量提高。2019年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到82696元,比上年增加2892元,增長3.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00元,比上年增加3050元,增長8.1%;城市常住居民(紅塔區)人均可支配收入42154元,比上年增加3086元,增長7.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19元,比上年增加1455元,增長10.2%。
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全市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12戶1705人全部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率達99.8%。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培訓12499人次,新增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554人,建成就業扶貧車間19個,吸納就業2295人,其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97人。全市1279戶5246人建檔立卡搬遷戶全部搬遷入住,實現有條件有意愿的建檔立卡搬遷戶每戶1人以上就業。
注:1.生產總值、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公報中部分數據為年快報數,最終數據以當年的統計年鑒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