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陜西

銅川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9 09:32:55 來源:銅川市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066次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落實宏觀調控各項措施,積極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同心協力共謀發展,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總量擴張、結構改善、質量提高、活力增強的良性運行態勢,為把握新世紀頭二十年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綜合

宏觀調控初見成效,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產總值58.9億元,比上年增長12.4%,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2億元,增長16.1%;第二產業增加值29.8億元,增長13.9%;第三產業增加值23.88億元,增長10.3%。人均GDP達到7000元,同比增長1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4:47.8:43.8調整為8.9:50.6:40.5。

物價總水平小幅上揚。居民消費價格在主要農副產品價格漲升的拉動下,繼續出現小幅上揚趨勢,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1.6,其中糧食、油脂、肉禽及制品價格分別比上年增長28.2%、8.2%和25.9%。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升1.9%。

就業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社會從業人員42.5萬人,全年新增就業崗位1.19萬個,組織勞務輸出4.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4%。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一是國企改革滯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二是物價上漲壓力增加,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對下游產品成本的傳導滯后影響將逐漸顯現,成本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加大;三是就業、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少數低收入家庭生活比較困難;四是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任務艱巨,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居民消費率偏低。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生產快速發展。2004年,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各項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推進農產品的區域化布局和專業化生產,全市糧食種植呈現出多年來少有的總產、單產、效益全面增長的良好態勢。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增強。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含農民家庭兼營工業)9.36億元,剔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增長16.1%;糧食總產量23.46萬噸,比上年增長14%。蘋果、核桃、花卉、優質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全年蘋果總產24萬噸,增長16%。

林業、牧業、漁業生產基本穩定。全年造林面積25.4萬畝。肉類總產量1.2萬噸,增長14.1%;禽蛋總產量5442噸,下降6.6%;牛奶總產量9241噸,增長52.3%。全年水產品產量833噸,下降2.6%。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24.69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2%;農用拖拉機4729臺。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經濟效益明顯改善。2004年,全市工業系統努力化解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生產要素制約加劇、市場環境變數增多以及陳家山11.28礦難等不利因素,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力度,強化煤炭、水泥等支柱工業的比較優勢,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24.1億元,同比上年增長13.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0.7億元,增長14.9%。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3.77億元,現價增長26.8%。工業經濟對全市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3%。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工業完成產值33.15億元,增長30.2%;集體工業2.87億元,增長12.6%;股份制工業14.7億元,增長19.5%。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完成產值5.9億元,增長35.6%;重工業完成47.87億元,增長25.8%。

支柱行業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全市統計的15個主要行業中,12個行業增長,3個下降。其中煤炭工業當年完成總產值21.34億元,現價增長48.9%;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4590萬元,增長38.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2.66億元,增長7.6%;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8.86億元,增長17.5%;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7094萬元,增長83.1%。此外,全市淘汰落后和壓縮過剩生產能力工作繼續取得積極進展。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改善。規模以上工業實現贏利1.34億元,比上年增長1.4倍;上繳稅金3.6億元,比上年增長21.5%;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93.6,比上年提高5.4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35418元/人,同比提高7030元;資產負債率60.26%。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1.49億元,增長36.2%;利稅總額4.94億元,增長40.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稅4.38億元,增長35.1%;虧損企業虧損額1.1億元,同比下降10%。全市煤炭行業全年共贏利1.4億元。

建筑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完成建筑業增加值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3%。全市共有資質等級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筑企業28戶,實現利潤195.7萬元,實現稅金1250萬元。全年房屋竣工面積33.2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2004年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68263萬元,比上年增長26.3%,其中,基本建設投資89807萬元,增長58.3%;更新改造投資104690萬元,增長31.4%;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32150萬元,增長20%。城鎮私人建房11001萬元,下降5.9%。

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提速。省道305線金鎖關—崾峴二級公路續建項目、富平—耀州三級公路、宜白公路、新區錦陽路相繼竣工通車。鑫光鋁業技改項目、聲威日產5000噸和秦嶺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建設順利,華能銅川電廠項目建議書已經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項目可研基本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城市中心區商業廣場、市區照亮工程相繼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區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業

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9324萬元,比上年增長9.9%。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24650萬元,增長7.7%;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74671萬元,增長13.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11580萬元,增長7.3%;餐飲業零售額85796萬元,增長13.6%。

旅游業快速發展。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64.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74億元,增長13%。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市外貿出口在克服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國際貿易爭端增多等不利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呈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00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出口1503萬美元,增長23.3%,比上年提高7.7個百分點。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一年來先后組團參加了西洽會、楊陵農高會和陜港合作周等大型招商活動,并取得明顯成效。全年累計簽約招商引資合同130個,涉及金額20億元;已開工建設項目88個,實際到位資金5.7億元。

七、交通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年末境內鐵路里程177公里(含企業自營鐵路),境內公路里程2006.35公里,其中,國道213.57公里;省道66.53公里。全年客貨周轉量13.9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0.5%。其中,公路客貨周轉量9.29億噸公里,增長7.8%;鐵路客貨周轉量4.65億噸公里,增長16.5%。

公路建設取得新成績。省道305線金鎖關—崾峴二級公路續建項目、富平—耀州三級公路、宜白公路、新區錦陽路相繼竣工通車。農村公路升等改造380公里,新鋪油路7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基礎設施投資1.96億元。

郵電通信業加快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48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年末本地交換設備容量23萬門,增長1.4%;固定電話用戶18.15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3.01萬戶,鄉村電話用戶4.58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24.8萬戶,其中,當年新增移動電話用戶5.7萬戶。電話普及率為21.5部/百人,比上年增加0.7部/百人。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支快速增長。全市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46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20.5%,創歷史最好水平。加上上劃中央“四稅”收入共計實現財政總收入5.71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長21.3%。財政支付力度明顯加大。全年累計完成財政支出6.37億元,增長20.6%。

金融存貸款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1.22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其中,企業存款余額28.1億元,增長40.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7.27億元,增長14.3%。各項貸款余額55.62億元,增長5%。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9.11億元,增長0.1%;中長期貸款余額22.89億元,增長6.6%。全年金融機構現金收入184.66億元,現金支出191.66億元,分別增長40.8%和36%;全年貨幣凈投放7億元,比上年減少2.73億元。

保險業穩步發展。全年保費收入17599萬元,比上年下降9.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157萬元,比上年增長7.3%;人壽險保費收入13442萬元,比上年下降13.7%。全年累計賠付4824萬元,比上年增長26.8%。其中,財產險賠付2292萬元;人壽險賠付2532萬元。

九、科技、教育

科教興市戰略成效明顯。年末全市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7萬人。全年推廣轉化科技成果10項,新增民營科技企業6家,實現技工貿收入超過2.5億元,申請專利20件。此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科技合作交流以及科技成果轉化也取得明顯進展。

教育事業穩步推進。2004年全市共有各類學校763所,在校學生15.47萬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6582人,在校學生18344人,畢業生5078人;普通初中招生15940人,在校生50310人,畢業生16149人;普通小學招生8900人,在校生76680人,畢業生16514人。全市共有各類幼兒園21所,在園兒童6057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7%。

基礎教育不斷加強,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的質量和辦學水平繼續提高。銅川職業技術學院一期工程、新區陽光中學高中部建設任務基本完成,耀中創建省級重點中學順利實現。全市高考二本上線人數1870人,較上年增加327人,增長21.2%。

十、文化、衛生、體育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文化館(站)45個,公共圖書館5個,博物館4個,檔案館7個,年末館藏案卷23.26萬卷;全市共有電視臺1座、廣播電視臺2座,調頻轉播發射臺269座,電視轉播發射臺290座,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93.01%和97.57%。年末有線電視用戶8.8萬戶,比上年增長12.1%。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繼續加強。

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共有各類衛生機構46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防疫站)6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5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3754張,其中醫院、衛生院病床3514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093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2031人,注冊護士1330人,衛生防疫和防治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60人,婦幼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65人。鄉鎮衛生院37個,床位433張,衛生技術人員456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591人。

疾病防控體系日趨完善。銅川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宣告成立,全市分設急救站7個,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相互支持的醫療救治機制初步形成。

體育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共有各類體育設施232個,其中健身路徑57個,棋牌室140個。全年舉辦各類運動會200次,向省級各運動中心輸送體育后備人才7名,完成成人體質監測850人,新增體育人口1萬人。全年銷售體育彩票720萬元。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市直機關全民健身運動會和全市體育三下鄉活動以及全民健身周活動啟動儀式。

十一、人口和環境保護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績。2004年末全市總人口84.3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4.44萬人,占52.70%;非農業人口39.89萬人,占47.30%。當年出生9330人,死亡4014人,出生率9.36‰,死亡率5‰,自然增長率4.36‰。

環境保護工作繼續加強。年末全市共有各級環境監測站3個,建成煙塵控制區2個,面積達25.7平方公里。全年工業廢水排放總量341.24萬噸,工業廢氣排放總量429.27億標立方,工業粉塵排放量6.95萬噸,工業粉塵去除量28.63萬噸。

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空氣質量繼續改善。年內成功關閉川口地區9條立窯水泥生產線。全年空氣質量好于二級標準的天數達到210天,占全年的57.5%,較上年增加10天。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4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810元,比上年增長9%。城鎮居民恩爾格系數39.6,比上年下降1.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居住條件繼續改善,但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較困難,農村扶貧任務依然艱巨。

社會保障功能進一步增強。基本做到了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符合"低保"條件的城市困難群眾實現了應保盡保,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達到6.8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離退休人員2.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14.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14.2萬人。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社會福利事業不斷發展。年末全市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擁有床位725張,收養211人。全年建立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54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1個;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6.88萬人,籌集福利資金158萬元,接受社會捐贈112.1萬元。

注:

1、生產總值為初步核算數,已經省統計局評估。

2、增加值、總產值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人口數為公安年報數,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為計生部門抽樣調查數。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乱国产综合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页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