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白銀調查隊
(2018年4月20日)
2017年,白銀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穩步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市經濟平穩運行,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好轉,社會和諧穩定。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9.89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89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175.63億元,下降1.8%;第三產業增加值210.38億元,增長1.2%。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上年的14.01:40.28:45.71調整為14.2∶39.04∶46.76。其中:第一產業提高0.1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1.2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1.05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6113元,下降0.21%。
圖1:2012-2017年白銀市生產總值及增速
圖2:2012-2017年白銀市三次產業結構
表1:2017年白銀市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標絕對數比上年增長
生產總值449.890.4
第一產業增加值63.895
第二產業增加值175.63-1.8
工業120.44-2.4
建筑業55.5-0.2
第三產業增加值210.381.2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0.067.2
批發和零售貿易業39.69
5.4
住宿和餐飲業11.846.2
金融業24.442.5
房地產業11.725.3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2.9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5.2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49.32%,比重比上年末提高1.4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率為10.55‰,比上年下降0.44個千分點;死亡率為5.4‰,上升0.0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15‰,下降0.52個千分點。
圖3:2012-2017年白銀市常住人口
表2:2017年白銀市年末常住人口數及其構成
單位:萬人、%
指 標年末數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172.93-
其中:城鎮85.2949.32
鄉村87.6450.68
其中:0-14歲27.6315.98
15-64歲123.9171.65
65歲及以上21.3912.37
年末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168727人,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2847人,共有6085名失業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5%。全年組織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28.13萬人,創勞務收入52.5億元。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1.6%。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9%,消費品價格上漲1.4%。構成居民消費品價格的八大類中,食品煙酒類上漲0.9%、衣著類上漲2.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3%、醫療保健類上漲1.1%、居住類上漲3.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2.3%、交通和通信類上漲0.9%。
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21%。其中:輕工業上漲1%,重工業上漲22.1%;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22.3%,生活資料出廠價格上漲0.5%;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上漲56.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上漲31.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20.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上漲1.3%。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上漲20.4%。
全年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58.75億元,同比增長4.3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9.94億元,增長4.27%。其中:市級收入10.26億元,下降2.36%;縣區收入19.69億元,增長8.0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60.23億元,下降0.33%。其中: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26.97億元,下降3.27%;農林水事務支出29.86億元,增長1.47%;教育支出29.53億元,增長1.39%;公共安全支出6.87億元,增長13.07%。
圖4:2012-2017年白銀市財政收支情況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466.83萬畝,比上年增加3.1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63.62萬畝,比上年增加0.02萬畝。小麥播種面積60.67萬畝,下降2.26%;玉米播種面積151.46萬畝,增長0.4%;薯類播種面積100.71萬畝,下降0.94%;蔬菜種植面積29.78萬畝,增長1.91%;油料種植面積26.52萬畝,下降4.17%。糧食總產量達到82.09萬噸,增長3.2%。其中:夏糧15.78萬噸,增長2.7%;秋糧66.31萬噸,增長3.3%。糧食畝產達到225.74公斤,較上年減少7公斤。蔬菜產量160.69萬噸,增長4.28%。油料產量2.51萬噸,下降8.61%;瓜類產量20.43萬噸,增長7.39%;水果產量20.56萬噸,增長3%;紅黑瓜籽產量1.03萬噸,下降7.31%。
圖5:2012-2017年白銀市糧食產量及增速
年末大牲畜存欄24.54萬頭。年末牛存欄8.82萬頭,豬存欄58.21萬頭,羊存欄189.41萬只,雞(鴨、鵝)存欄480.93萬只;全年牛出欄4.87萬頭,豬出欄72.06萬頭,羊出欄188.38萬只,雞(鴨、鵝)出欄321.46萬只。肉類總產量9.34萬噸,鮮蛋產量1.57萬噸,牛奶產量3.25萬噸,水產品產量1975噸。
全年全市營造林作業面積38.59萬畝,當年封山育林面積2.8萬畝,當年幼林撫育作業面積1.3萬畝,當年苗木產量12297萬株,本年出售樹苗7658萬株。
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71.7萬千瓦,農用排灌動力18.43萬千瓦。水窖41.36萬眼。水平梯田250.19萬畝,其中本年新增6.85萬畝。年末擁有拖拉機75909臺,聯合收獲機622臺,農用水泵17195臺,排灌溉動力機械11780臺,全年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5.3萬噸。農村用電量4.79億千瓦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55.58萬畝,當年新增2.84萬畝。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0.44億元,同比下降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8.83億元,下降2.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中央企業完成增加值23.74億元,增長1.3%;省屬企業完成增加值68.85億元,下降5%;縣區屬企業完成增加值16.24億元,增長0.6%。
圖6:2012-2017年白銀市工業增加值及增速
規模以上工業中,有色行業完成增加值33.72億元,同比下降1.4%;煤炭行業完成增加值22.03億元,下降10.6%;化工行業完成增加值4.99億元,增長11.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行業完成增加值21.37億元,增長0.9%。四大行業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75.4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生產十種有色金屬44.9萬噸,同比增長6.3%,其中:銅下降5.5%,鉛增長30.3%,鋅增長11.2%;發電量135億千瓦時,下降16.52%,其中:火電下降23.76%,水電增長9.42%,風電增長28.85%,太陽能發電增長12.71%;水泥336.03萬噸,下降20%;鐵合金6.75萬噸,增長11.4%;鋼絞線9899噸,下降26.8%;電力電纜41006千米,增長14.2%;硫酸95.78萬噸,增長8.5%;燒堿1.79萬噸,增長2.4%;黃金8181千克,增長9.8%;白銀160噸,下降46.7%。
表3:2017年白銀市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單位產量同比±%
硫酸(折100%)萬噸95.788.5
水泥萬噸336.03-20
十種有色金屬噸4490236.3
銅噸140229-5.5
鉛噸2846830.3
鋅噸28032611.2
黃金千克81819.8
白銀千克160000-46.7
電力電纜千米4100614.2
鋼絞線噸9899-26.8
發電量億度135-16.52
供電量億度92.114.4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603.83億元,同比增長10.7%,產銷率為96.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42.9億元,增長10.8%;實現利潤15.57億元,增長121.8%;稅金總額23.14億元,增長62.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92.97元,比上年降低3.88元。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共虧損58戶,比上年減少3戶,虧損額12.6億元。
全年完成建筑業增加值55.5億元,同比下降0.2%。全市在庫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59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7.95億元,下降13.5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8億元,同比下降41.71%。其中:中央、省屬單位完成33.39億元,下降15.69%;地方投資完成274.6億元,下降43.82%。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完成投資22.31億元,下降63.37%;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5.7億元,下降56%,其中工業投資完成85.7億元,下降53.5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99.98億元,下降26.66%。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7.62億元,下降44.68%。
圖7:2012-2017年白銀市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速
全年在建項目個數653個,其中新開工451個,當年投產項目336個,年末新增固定資產144.39億元。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29.17億元,增長6.14%。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59.29萬平方米,增長12.4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9.47萬平方米,增長4.26%。商品房銷售額27.08億元,增長8.12%。
五、國內貿易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19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城鎮零售額173.65億元,增長6.76%;鄉村零售額33.54億元,增長8.29%。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4.99億元,增長7.37%;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52.68億元,增長6.69%;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4億元,增長3.3%;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8.74億元,增長8.15%。
圖8:2012-2017年白銀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速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0.06億元,同比增長7.2%。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824.54萬人,客運周轉量12.4億人公里;公路貨運量8343.25萬噸,貨運周轉量146.64億噸公里。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0.2億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18.91億元;郵政業務總量1.29億元,增長19.1%。郵政業完成郵政函件業務10.11萬件,包裹業務2.46萬件,快遞業務量295.98萬件,增長22.28%。快遞業務收入0.6億元,增長18.85%。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2.68萬戶,其中:城市用戶達到16.48萬戶,農話用戶達到6.2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58.13萬戶,其中,3G移動用戶15.43萬戶,4G移動用戶106.41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105部/百人。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34萬戶。
全年接待旅游人數1080.4萬人次,同比增長22.8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4.2億元,增長27.84%,旅游業新增直接就業人數3839人,增長17%。
七、金融保險業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05.91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44.8億元,增長4.64%。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30.92億元,增長8.33%。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57.42億元,增長5.37%;中長期貸款367.42億元,增長11.81%。
圖9:2012-2017年白銀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及增速
圖10:2012-2017年白銀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及增速
年末全市共有保險公司22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11家,人身保險公司11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6.62億元,同比增長14.0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6.88億元,增長6.79%;人身險保費收入19.74億元,增長16.77%。全年處理財產險綜合賠付率達到46%,賠付支出5.03億元。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65元,同比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689.5元,增長7.5%。
圖11:2012-2017年白銀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63元,同比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360.6元,增長8.3%。
圖12:2012-2017年白銀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城鎮為32.29%,比上年下降0.69個百分點;農村為37.52%,比上年下降0.75個百分點。
全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845123人。共征繳基本養老保險費82223萬元,征繳失業保險費4181萬元,基本醫療保險費62610萬元。
全年全市共有24204戶、62180名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發放保障金29859萬元;60605戶、211785名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發放保障金35494萬元。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共有普通中學高中學校(含完全中學)25所,在校學生45853人,專任教師4298人;普通中學初中學校(含九年一貫制)117所,在校學生51118人,專任教師7135人;小學645所(含教學點270個),在校學生108155人,專任教師10228人;幼兒園282所,在園幼兒57159人,專任教師2372人。全市中等職業學校14所。其中:職業高中5所,調整后中等職業學校4所,成人中專3所,中等技術學校1所,中等師范學校1所,中職在校學生11230人,專任教師1268人。全市特殊教育學校3所,在校生266人,專任教師70人。學前3年毛入園率93.63%,初中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5.24%。2017年全市普通高等學校錄取人數(包含三校生)達到25049人。
全市全年專利申請受理1052件,同比下降8.28%;專利授權394件,下降40.48%。發明專利申請受理159件,下降38.13%;發明專利授權48件。截止年底,全市有效發明專利320件;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86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個,民間藝術表演團體535個,文化館5個,群眾藝術館1個,公共圖書館6個,博物館5個,紀念館5個,文化廣場12個,文化站78個,農家書屋737家。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064處(包含文物保護點)。全市現有廣播電視臺5座,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7.6%,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8%。
全市共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86個,其中:醫院28個,鄉鎮衛生院7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5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30個,村衛生室72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婦幼保健院(所)6家,衛生監督所(中心)5個,采供血機構1家,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165家,醫學在職培訓機構1家。衛生床位數8441張,衛生技術人員9240人。其中:執業醫師2666人,執業助理醫師677人,注冊護士3899人。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均參合率達到97.01%。
全年承辦國家體育總局重點賽事4項,組隊參加全國重點體育比賽活動10項,組隊參加全省全民健身運動會10個大項的比賽,取得了6金6銀8銅的優異成績,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120場次。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水資源總量2.7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161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3.3%。全年總用水量9.6197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9%。其中,生活用水與上年相比下降28.4%,工業用水下降21.8%,農業用水增長11.2%。人均用水量556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
全市自然保護區5個,保護區面積27880.46公頃。市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均值為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4%。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平均濃度分別為33微克/立方米、47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1.4毫克/立方米、128微克/立方米,均達到了二級標準要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4天,同比增加5天。
全年平均氣溫為9.6℃,比上年上升0.9℃;年日照小時數2213-2282小時,比上年減少18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305.4毫米,比上年增加70.5毫米。全市衛星云圖接收站點1個。
全市無人值守的地震監測臺站(點)26個,全年未發生4.0級以上的地震。
全市工礦商貿領域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5起,同比下降21.05%;死亡16人,下降23.81%;受傷3人,下降62.5%;直接經濟損失768.17萬元,下降38.05%。煤礦事故3起、死亡5人,同比分別下降50%和28.57%。道路交通事故(十二類車輛事故)62起,同比增長19.23%;死亡39人,下降4.88%;受傷97人,增長86.54%;直接經濟損失39.47萬元,下降21.28%。
注:
1.本公報中涉及統計部門數據為2017年快報數,正式數據以《白銀市統計年鑒2018》為準。全市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公報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率、失業人員再就業和勞務輸轉等數據來自于白銀市人社局,城鄉低保數據來自于白銀市民政局,財政收支數據來自于白銀市財政局,環保數據來自于白銀市環保局,造林、苗木數據來自于白銀市林業局,教育數據來自于白銀市教育局,科技數據來自于白銀市知識產權局,衛生數據來自于白銀市衛計委,體育數據來自于白銀市體育局,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于中國人民銀行白銀中心支行,保險數據來自于白銀市金融辦,旅游數據來自于白銀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交通數據來自于白銀市交通局,郵電數據來自于白銀市郵政管理局、中國電信白銀分公司、中國移動白銀分公司、中國聯通白銀分公司,安全生產數據來自于白銀市安監局,文化、廣電數據來自于白銀市文廣新局,水資源數據來自白銀市水務局(甘肅省水資源簡報),氣象數據來自于白銀市氣象局,地震數據來自于白銀市地震局。
3.安監部門統計的道路運輸事故是指公路客運、公交客運、出租客運、網絡約車、旅游客運、租賃、教練、貨運、危化品運輸、工程救險、校車,包括企業通勤車在內的其他營運性車輛或其他生產經營性車輛等十二類道路運輸車輛在從事相應運輸活動中發生人員傷亡的事故;統計的火災事故是指造成人員傷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大于100萬元(含)的火災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