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回族自治州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臨夏調查隊
(2016年3月18日)
2015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州上下緊緊圍繞州委總體發展思路和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和州委“1139”工作要求,全面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措施,狠抓“3341”項目工程和“1+17”精準扶貧行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全州呈現經濟平穩增長、民生顯著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一、綜合
經濟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11.41億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14億元,比上年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44.83億元,比上年增長11.1%;第三產業增加值130.44億元,比上年增長8.9%。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05億元,比上年增長5.2%;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增加值16.86億元,比上年增長9.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0.19億元,比上年增長8.8%;金融保險業增加值14.32億元,比上年增長22.2%;房地產業增加值10.24億元,比上年下降4.4%。
1202-1.jpg
產業結構:全州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17.36%、24.46%、58.18%變化為2015年的17.09%、21.21%、61.7%,與上年相比,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提高3.52個百分點,第一、二產業所占比重分別下降0.27和3.25個百分點。
物價: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2%。
表1:2015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指標
漲跌(±%)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0.7
食品類
3.2
糧食
2.2
鮮菜
6.6
蛋
5.8
煙酒類
1.3
衣著類
3.6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
-0.7
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
9.2
交通和通信類
-2.7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
-5.4
居住類
-3.5
就業:年末全州從業人員為131179人,比上年下降0.61%,其中國有單位96519人,比上年增長5.21%;集體單位10208人,比上年下降28.82%;其他經濟單位24452人,比上年下降5.61%。全州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4235元,凈增4711元,其中國有單位47905元,凈增4853元;集體單位36592元,凈增3893元;其他經濟單位32910元,凈增2588元。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5%。全年累計勞務輸轉49.6萬人,比上年增長0.53%,勞務收入71.94億元,比上年增長17.94%。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09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39.56億元,比上年增長7.1%;林業產值1.40億元,比上年增長4.0%;牧業產值15.32億元,比上年增長2.7%;漁業產值0.34億元,比上年增長10.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47億元,比上年增長11.2%。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98.74萬畝,比上年增長0.6%,其中夏糧播種面積47.53萬畝,比上年下降4.3%,秋糧播種面積151.21萬畝,比上年增長2.2%。油料種植面積22.70萬畝,比上年下降7.6%,蔬菜種植面積20.19萬畝,比上年增長5.8%。
1202-2.jpg
表2:2015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指標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
萬噸
80.46
-0.1
夏糧
萬噸
15.16
-1.3
小麥
萬噸
13.82
-1.7
蠶豆
萬噸
0.94
8.2
秋糧
萬噸
65.30
0.2
玉米
萬噸
49.04
0.7
洋芋
萬噸
16.15
-0.8
油料
萬噸
5.61
-5.7
蔬菜
萬噸
41.04
9.7
水果
萬噸
7.93
4.5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9.28萬畝,比上年增長1.3%。新栽植花椒2.17萬畝,啤特果6.486萬畝,核桃6.53萬畝,育苗3.73萬畝。
大牲畜年末存欄38.61萬頭,比上年下降0.1%;羊存欄149.44萬只,比上年下降1.1%。肉類總產量5.79萬噸,比上年增長2.9%。
表3:2015年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數
指標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萬噸
5.79
2.9
綿羊毛產量
萬噸
0.29
-2.7
牛奶產量
萬噸
2.74
6.8
禽蛋產量
萬噸
0.61
-1.0
大牲畜年末存欄
萬頭
38.61
-0.1
牛年末存欄
萬頭
28.73
-0.5
羊年末存欄
萬只
149.44
-1.1
豬年末存欄
萬口
26.35
-3.4
雞年末存欄
萬只
203.16
-1.0
水產品產量
萬噸
0.38
10.7
年末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3.29萬畝,比上年增長0.1%;年末保證灌溉面積70.46萬畝,比上年增長0.1%;化肥施用量(折純)2.18萬噸,比上年下降1.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5.56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8.95億元,比上年增長10.4%。
按隸屬關系分,中央企業實現增加值6.5億元,比上年增長0.7%;省屬企業實現增加值3.9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州縣屬企業實現增加值8.5億元,比上年增長16.7%。
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實現增加值4.8億元,比上年下降8%;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1.73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其他企業實現增加值2.4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
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實現增加值5.67億元,比上年增長13.5%;重工業實現增加值13.28億元,比上年增長9.7%。
在支柱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業實現增加值7.3億元,比上年增長3.7%;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06億元,比上年增長3.1%;皮革鞣制加工及其制品業實現增加值1.41億元,比上年增長17.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實現增加值0.34億元,比上年增長15%;食品制造業實現增加值0.72億元,比上年增長2.6%。
表4:2015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發電量
億千瓦時
94.75
-8.98
水泥
萬噸
197.5
170.57
乳制品
噸
9083
9.41
氮肥
噸
275615
1.21
飲料酒
千升
2219
-0.67
輕革
萬平方米
337.07
-16.5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6億元,比上年下降4.8%;工業產銷率為94%,比上年下降4.5個百分點。
建筑業: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9.27億元,比上年增長8.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8.71億元,比上年增長13.26%。其中第一產業投資20.6億元,比上年增長183.45%;第二產業投資65.55億元,比上年下降3.32%;第三產業投資212.56億元,比上年增長18.24%。
1202-3.jpg
全年在建億元以上重大項目74個,本年完成投資83.58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7.98%。其中本年完成投資超過2億元的項目有:蘭州至永靖沿黃河快速通道建設項目本年完成投資7.29億元;中國西北三甲集皮毛交易中心本年完成投資6.68億元;永靖縣福門開元大酒店建設項目本年完成投資3.2億元;臨夏中天健廣場(東校場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工程本年完成投資3.2億元;黃河三峽旅游景區綜合服務中心本年完成投資2.82億元;臨夏縣土橋鎮公共租賃房建設項目本年完成投資2.44億元;劉家峽鎮大莊棚戶區改造項目本年完成投資2.28億元;臨夏市濱河景苑濱河東路城市棚戶區一期改造建設工程本年完成投資2.21億元;永靖縣劉鹽八庫區地質災害綜合治理項目農業工程本年完成投資2.02億元。
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1.08億元,比上年下降13.26%,其中住宅投資29.76億元,下降2.22%。房屋施工面積399.3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81%;房屋竣工面積46.79萬平方米,增長21.92%。商品房銷售面積68.82萬平方米,下降16.99%;商品房銷售額20.28億元,下降28.5%,其中期房銷售額12.53億元,下降36.19%。
五、商業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07億元,比上年增長9.2%。
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3.59億元,比上年增長9.5%;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48億元,比上年增長7.5%。
1202-4.jpg
按行業分,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61.84億元,比上年增長8.2%;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4.23億元,比上年增長13.6%。
外貿: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4036萬元,比上年增長37.53%。其中進口總額達1740萬元,下降57.68%;出口總額達12296萬元,比上年增長101.7%。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運輸:全年完成客運量3122萬人次,旅客周轉量172108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9%和20%;完成貨運量1532萬噸,貨物周轉量181596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20%。全州公路里程6743公里,其中二級以上公路里程646公里。
郵電: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83億元,比上年增長17.33%。年末本地電話用戶12.4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8.2萬戶,農村電話用戶4.2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60萬戶。全年各類報刊累計發行量873.26萬份。
旅游:全年旅游接待總人數895.4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58%,其中海外游客100人次;旅游總收入38.55億元,比上年增長25.53%,其中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4.4萬元。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全年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28.6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59億元,比上年增長16.78%。全年財政支出195.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5%,其中公共預算支出175.5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7%,基金支出20.09億元,比上年增長31.74%。
1202-5.jpg
金融:年末全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79.85億元,比上年增長19.85%;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86.29億元,比上年增長24.39%。
表5:2015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貸款余額
指標
單位
年末數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
億元
479.85
住戶存款
億元
322.62
非金融企業存款
億元
66.04
廣義政府存款
億元
90.97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億元
0.22
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億元
386.29
住戶貸款
億元
228.85
短期貸款
億元
158.31
中長期貸款
億元
70.54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億元
157.44
短期貸款
億元
58.39
中長期貸款
億元
99.04
保險:全年保費收入68054.42萬元,比上年增長19.3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7992.63萬元,比上年增長15.24%;壽險保費收入20061.79萬元,比上年增長30.6%。全年賠付額31926.18萬元,比上年增長77.25%。其中,財產險賠付30863.34萬元,比上年增長80.93%;壽險賠付1062.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63%。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全年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08項,其中國家級、省級30項,州級78項;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30項,其中15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8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年申請專利271件。
教育:年末全州共有中學104所,小學113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6所,中專及職業技術學校11所,幼兒園329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97293人,比上年減少5645人,其中高中增加106人,初中減少5751人。小學在校學生數181730人,比上年增加744人。中專及職校在校學生數5647人。全州中專及職校專任教師555人,中學專任教師8694人,小學專任教師1094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9.38%,下降0.87個百分點。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年末全州擁有州級文化單位民族歌舞團、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影劇院、民族文化藝術研究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各1個;縣(市)文化館8個,公共圖書館8個,博物館(紀念館)26個,文物管理所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23個,農家書屋1149個;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8個。全州廣播電視轉播臺12座,千瓦以上廣播電視轉播臺1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7.19%,電視人口覆蓋率97.81%。
文化產業:年末全州共有文化產業單位348個,比上年增加54個,完成文化產業增加值4.76億元,比上年增長18.37%;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9989人,比上年增加751人;文化產業完成投資10.36億元;年末資產總計20.92億元,比上年增長20.65%。
衛生:年末全州共有醫療單位172個,其中縣級及以上醫院14個,鄉(鎮)衛生院129個,病床7956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812人。
體育:2015年我州共舉辦各類群體活動600余場(次),參加人數達96萬人(次);在甘肅省青少年武術、田徑、籃球、足球、跆拳道、柔道、曲棍球、射擊錦標賽中,獲得9枚銀牌、9枚銅牌;代表甘肅省參加了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射弩比賽,1名隊員獲得三等獎。建成省政府體育惠民工程6個,行政村體育健身場所112個。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年末全州總人口為219.23萬人,凈增人口0.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4.56萬人,鄉村人口174.67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4.88‰,死亡率為7.0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79‰。全州人口城鎮化率為31.21%。
人民生活: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改善。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8元,比上年增加1446元,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5元,比上年增加587元,增長12.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879元,比上年增長16.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4769元,比上年增長7.2%。
1202-6.jpg
社會保障:年末全州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人數40715人,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327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40173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318613人,其中城鎮職工108853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567353人,參合率達98.8%;全社會低保戶數177158戶,其中農村125924戶,城鎮51234戶;低保人數591346人,其中農村461068人,城鎮130278人。
十一、環境保護和自然災害
環境保護:2015年末全州共有環境監測站9個,環境監測人員83人,境內自然保護區4處,面積達到1177.33平方公里。建成煙塵控制區1個,控制面積23平方公里。全年完成工業污染治理項目10個,工業污染治理總投資3508萬元。
自然災害: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231萬畝,其中成災面積161.2萬畝。受災人口191.1萬人次,農村發放救災款5770萬元。
十二、安全生產
全年全州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05起,死亡70人,受傷68人,直接經濟損失71.76萬元。其中,共發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78起,死亡70人,受傷68人,直接經濟損失6.32萬元;共發生火災事故27起,無死亡受傷人員,直接經濟損失65.44萬元;工礦商貿、農機和水上交通領域未發生事故。
注:
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著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生產總值核算執行國家統計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
3、文化產業增加值為年快報數據,增長速度按現價計算。
4、人口城鎮化率按常住人口口徑計算。
5、資料來源:本公報中城鎮登記失業率、失業人員人數、勞務輸轉、社會保障數據來自臨夏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作物產量、城鄉居民收入來自國家統計局臨夏調查隊,造林面積來自臨夏州林業局,低保、自然災害數據來自臨夏州民政局,財政數據來自臨夏州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臨夏州中心支行,保險數據來自臨夏州保險協會,交通運輸數據來自臨夏州交通局,通信數據來自臨夏州聯通公司、移動公司和電信公司,郵政數據來自臨夏州郵政管理局,旅游數據來自臨夏州旅游局,教育數據來自臨夏州教育局,科技數據來自臨夏州科技局,文化、廣播、電視數據來自臨夏州文廣局,衛生、新農合數據來自臨夏州衛計委,體育數據來自臨夏州體育局,環境保護數據來自臨夏州環保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臨夏州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