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會員中心
   
統計年鑒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年鑒分省、行業總索引 ]
統計公報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統計公報分省總索引 ]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統計公報 > 青海

海西州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時間:2010-01-19 22:12:14 來源:海西州統計局 作者:admin 點擊:1078次

海西州統計局

(2008年3月12日)

2007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領正確領導下,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一致,開拓進取,經濟發展質量和財政收入邁上新臺階,社會和諧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綜   合

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經省統計局核準2007年海西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1.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71億元,增長5.8%,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拉動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55.48億元,增長19.4%,對經濟的貢獻率為84.3%,拉動經濟增長14.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0.48億元,增長11.5%,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4.7%,拉動經濟增長2.5個百分點。

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具有優勢的第二產業仍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三大產業中,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上年的2.9:76.3:20.8調整為2.8:77.1:20.1,二產比重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二、農業和畜牧業

2007年,全州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總體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農牧區經濟發展為重點,強化農牧業基礎地位,突出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不斷調整種植和畜群畜種結構,農牧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地區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7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8%。

種植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糧食作物喜獲豐收。2007年全州農作物播種面積40.27萬畝,同比增長3.9%,其中:糧食作物25.07萬畝,下降0.6%;油料作物10.86萬畝,增長8.5%;蔬菜種植面積1.41萬畝,增長25.2%。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比例由上年的65%下調到62.3%。糧食總產量達9.3萬噸,比去年實際增加0.68萬噸,增長7.9%。油料產量1.6萬噸,比去年實際增加0.23萬噸,增長16.6%;蔬菜產量4.52萬噸,比去年實際增加0.73萬噸,增長19.2%。糧食、油料和其他作物種植之比由去年的65.1:25.8:9.1調整為今年的62.3:27.0:10.7,種植結構趨于合理,農業生產效益日益改善。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全州農業機械總動力32.0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2.2%,農用運輸車達2234輛,拖拉機19275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049臺,增長20.3%;小型拖拉機18226臺,增長3.6%;農村用電量1698萬千瓦時,增長11.8%。

林業生產建設穩步推進。2007年全州當年造林合格面積13.15 萬畝,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積12.2萬畝。

畜牧業生產喜獲豐收。2007年全州共繁殖各類仔畜105.42萬頭(只),同比增加3.51萬頭(只),育活仔畜94.56萬頭(只),增長4.8%,仔畜成活率為89.7%,比上年提高1.19個百分點;成畜減損4.78萬頭(只),成畜減損率2.22%,比上年下降0.61個百分點。全地區草食牲畜總增89.78萬頭(只),總增率41.61%,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年內出欄牲畜90.5萬頭(只),出欄率41.94%,比上年提高2.75個百分點;商品率達36.67%,比上年提高2.73個百分點。年末全地區草食牲畜存欄頭數216.38萬頭(只),比上年增長0.3%。能繁殖母畜比例達58.08%,比上年提高1.34個百分點。全年肉類總產量2.1萬噸,增長4.1%,羊毛產量0.23萬噸,增長2.6%,奶類產量1.37萬噸,增長8.7%。

2007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單位:噸

指    標2007年比上年增減%

一、農產品產量

糧食930117.9

其中:小麥46986-5.5

青稞3767922.6

豆類712-1.2

油菜籽1600216.6

蔬    菜4522719.2

二、畜產品產量

肉類總產量210214.1

其中:羊肉1350111.7

牛肉4667-9.3

豬肉24422.9

奶類產量136978.7

其中:牛奶94520.5

羊毛產量23292.6

其中:綿羊毛20863.1

駝毛絨產量23.21.0

山羊絨產量176.65.0

三、水產品產量

水產品28424.6

鹵    蟲40-33.0

漁業生產增長平穩。2007年全州水產品產量284噸,比上年增長24.6%;鹵蟲產量40噸,比上年下降33%。

鄉鎮企業穩步發展。2007年全州鄉鎮企業個數達到1516家,年末從業人員4895人。鄉鎮企業實現增加值8620萬元,同比增長6.1%,實現營業收入28680萬元,利潤總額4074萬元,上繳稅金61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4.8%和5.7%。

三、工   業

2007年 全州繼續推進工業強州戰略,緊緊圍繞全年工業經濟目標,扎實工作、狠抓落實、積極配合、相互協調,克服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電力不穩、資金缺乏、特別是 產品運輸能力不足等不利因素,認真解決全州工業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全地區工業生產保持較好發展態勢。2007年全州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42.44億元,同比增長20.1%,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79.2%,拉動經濟增長13.7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39.19億元,增長20.9%。

1、骨干企業拉動海西工業不斷增長。2007年,海西州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12.21億元,同比增長13.1%,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78.8%。其中:青海油田公司實現現價工業增加值78.86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2.3%,占全州工業增加值的55.4%;青海鹽湖集團實現現價工業增加值18億元,增長6%,占全州工業增加值的12.6%;西部礦業錫鐵山分公司實現現價工業增加值9.37億元,增長12.1%,占全州工業增加值的6.6%;青海石棉礦實現現價工業增加值0.71億元,增長4.8%,占全州工業增加值的0.5%。

2、全州優勢行業工業生產形勢喜人,州屬工業生產呈高速增長態勢。2007年,全州鉀肥、煤炭、鹽化工行業實現增加值28.85億元,州屬工業增加值比例由2006年的19%增加至2007年的25 %,州屬工業增加值所占份額逐年增大。2007年,州屬工業實現增加值35.79億元,較上年增長53.8%,生產增速創歷年最好水平,增速高于地區增速33.7個百分點。

3、全地區103戶規模以上企業總體經濟效益趨好,利潤大幅攀升。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8.12億元,增長41.6%;實現利潤80.42億元,同比增長11.3%。

4、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平穩增長勢頭。2007年,全州完成原煤547.8萬噸,同比增長115.8%;水泥31.21萬噸,增長35.5%;天然氣34.02億立方米,增長38.8%,鉀肥實物量421.9萬噸,增長24.3%;石棉13.03萬噸,增長10.6%;鉛精礦含鉛量7.24萬噸,增長15.3%;炸藥1.52萬噸,增長60.8%;鋅精礦含鋅量8.66萬噸,增長9.1%;原油加工量105萬噸,增長5%;純堿102.17萬噸,增長43.7%;黃金3934.62千克,增長16.4倍。發電量13.98億度,下降11%;天然原油220萬噸,下降1.4%;鐵礦石成品礦39.35萬噸,下降29.2%。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2007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指標名稱 12月1--  12月累計1-- 12月累計較上年同期±%

原煤(萬噸)18.83547.79115.8

鐵礦石成品礦(萬噸)2.3639.35-29.2

鉛精礦含鉛量(萬噸)0.687.2415.3

鋅精礦含鋅量(萬噸)0.858.669.1

原鹽(萬噸)11.5184.41-23.9

石棉(萬噸)0.9413.0310.6

發電量(萬千瓦小時)12668139782-11.0

#水電339647231-26.2

碳酸鈉(純堿、萬噸)9.1102.1743.7

鉀肥(實物量)(萬噸)25.95421.924.3

炸藥(噸)14531517660.8

水泥(噸)2356931213035.5

天然原油(萬噸)17.78220-1.4

原油加工量(萬噸)9.51055.0

天然氣(萬立方米)3935934018838.8

中成藥(噸)4.1622.46-26.8

供電量(萬千瓦小時)1415010208617.7

黃金(千克)7.393934.6216.4倍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07年全州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投資和項目工作,有力地保證了全州固定資產投資的持續強勁增長。全州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6.32億元,增長21.4%,其中:州屬完成投資65.38億元,增長17.6%。

工業建設投資不斷擴大。2007年海西完成工業投資104.81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76.9%,增長35.4%。

2007年全州施工項目達376個,增加36個,其中新開工項目個數為281個,增加61個。竣工項目278個,增長15.8%。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為8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13個百分點。

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青海中信國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西臺鉀鋰硼綜合開發項目完成8.6億元;格爾木30萬千瓦燃氣電站項目完成3.1億元;百萬噸鉀肥綜合利用項目完成19.8億元;浙江玻璃集團公司90萬噸純堿項目完成6.5億元;冷湖濱地鉀肥有限責任公司10萬噸氯化鉀及20萬噸鉀鎂肥項目完成2億元;石油系統完成43.8億元;青海大柴旦礦業公司黃金開采項目完成2.7億元;烏蘭縣焦化廠建設項目完成6億元。

五、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隨著城鄉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不斷增強,消費重心已從過去的“吃、穿、用”向“住和行”轉換,這種消費結構的轉變和升級引領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全州消費品市場一直在較為活躍的狀態中運行。2007年全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4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3.26億元,增長80.5%;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16.45億元,增長11.6%;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39億元,增長3.9%;其它行業實現零售額0.33億元。全州市的零售額累計完成21.16億元,同比增長11%;縣的零售額為4.12億元,增長26.4%;縣以下零售額為1.16億元,增長33.2%。

價格總水平上漲。2007年全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8.3%,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5.4%,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1.8%;衣著類價格上漲10.2%,醫藥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5.9%,娛樂教育文化及服務類價格上漲7.1%,居住類價格上漲4.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類價格上漲1.6%,交通和通訊類價格與同期持平。2007年全州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8%;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3.5%。

六、郵電和旅游

郵電通信業平穩發展。2007年郵電業務收入34792萬元,比上年增長9.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13.63萬戶,比上年增長30.1%,移動電話用戶年末達到22.75萬戶,比上年增長18.6%,計算機互聯網用戶2.05萬戶,比上年增長33.7%。

全州旅游事業迅猛發展。2007年全州共接待境內外游客102.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8%;實現旅游總收入2.23億元,比上年增長37.7%。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全州財政增收的渠道不斷拓寬,內在增長動力不斷增強。2007年全地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40億元,達到42.88億元,比上年凈增12.29億元,增速達40.2%。其中中央級收入完成26.81億元,同比增長37.1%;省級收入3.34億元,增長25.1%;州縣級收入12.73億元,比上年凈增4.37億元,增長52.2%,創歷史新高。全州一般預算支出累計完成26.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56億元,增長56.8%。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02億元,增長83.8%;公共安全支出1.71億元,增長51.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85億元,增長25.4%;農林水事務支出2.93億元,增長48.1%。

金融運行基本平穩。2007年,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增幅較大、貸款穩中有升,貨幣投放多于去年。十二月末全州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32.88億元,比年初增加21.55億元,同比增長19.4%,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54.78億元,比年初增加1.9億元,增長3.6%。各項貸款余額73.74億元,比年初增加13.18億元,增長21.8%。截止十二月底,全州金融機構現金累計收入225.69億元,現金累計支出238.7億元,收支相抵,凈投放現金13.01億元,增長26.0%。

保險事業平穩發展。2007年全年保費收入14073萬元,同比增長10.1%。其中財產保險費收入8168萬元,增長17.6%;壽險保費收入5905萬元,增長1.2%。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8113萬元,增長48.8%。其中財產險賠款4030萬元,增長22.9%;壽險給付4083萬元,增長87.8%。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2007年全州各類學校167所,其中中等專業技術學校2所,普通中學61所,小學校75所,幼兒園29所。全州共招收各類學生24349人,其中:中專生269人,普通中學9182人,小學生7796人,幼兒園學生7102人。全州各類學校在校人數82040人,其中:中專生983人,普通中學生26501人,小學生46280人,幼兒園學生8276人。各類學校教職工人數5376人,其中:專職教師4423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4%,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純牧區學齡兒童入學率98.62%,比上年提高0.12個百分點。

繼續加大實施“科教興州”戰略力度,加強技術創新,科技事業蓬勃發展。2007年全州共實施科技項目91項,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51項,州級39項。取得省級科技成果38項,州級科技成果5項,獲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落實科技三項費用2095萬元,其中國家級163萬元,省級經費1732萬元,州級200萬元。

九、文化、衛生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2007年,全州共有文化事業機構35個,其中藝術表演團體1個,圖書館3個,群眾藝術館及文化站12個,民族博物館2座,文物機構5個,電影機構12個。全州共有有線電視臺8座、電視臺2座、電視差轉臺28座、衛星收轉站126座,廣播電臺1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3.47%,廣播人口覆蓋率95.29%。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衛生事業已形成具有一定規模、門類齊全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州、市、縣、鄉(鎮)衛生防疫及醫療網絡已基本健全。2007年全州擁有各類衛生機構79所,其中醫院18所,疾控中心9個,鄉鎮衛生院36所。病床數1504張,全部衛生人員218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925人。農村牧區新型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日趨完善,到2007年底,全州農牧民參合人數達到13.67萬人,參合率達97.7%。

十、人口及人民生活

2007年全州總人口為56萬人,常住人口43.25萬人。根據公安部門戶籍統計年報資料表明,2007年全州戶籍人口37.44萬人, 比上年增長1.7%,其中農業人口14.58萬人,增長2.5%;男性人口19.33萬人,增長1.8%;少數民族人口10.75萬人,比上年增長3.3%,其中蒙古族2.56萬人,比上年增長1.2%,藏族人口4.63萬人,比上年增長3.1%。人口出生率11.8‰,上升0.14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3.56‰,上升0.06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8.24‰,上升0.08個千分點。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據城鄉抽樣調查統計資料表明,2007年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8元,扣除價格實際增長10%。全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059元,扣除價格實際增長12.6%。

職工工資水平繼續增長。2007年全地區在崗職工平均貨幣工資36534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州屬26587元,增長20.7%。

繼續推動勞動就業制度改革。2007年全地區年末城鎮單位從業人數6.61萬人,比上年增長4.9%,其中城鎮在崗職工人數5.81萬人,比上年增長1.4%。州屬單位從業人員為3.03萬人,比上年增長10.6%。

再就業工作力度加大。2007年實現新增就業崗位5659個,安置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7348人,其中四類下崗人員再就業4187人。全州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4%。

2007年,全州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人數達到4.13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2.64萬人,確保了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金按時足額發放,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達到6.07萬人。

注: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關閉
關注公眾號 獲取新動態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久久婷五月综合97狠狠澡,亚欧人成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色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本午夜久久精品福利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视频 | 亚洲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