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州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下達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保生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為主題,全州經濟運行平穩,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一、綜合
全州地區生產總值74.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7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25.17億元,增長2.4%;第三產業增加值29.78億元,增長3.9%。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7:34.9:38.1調整為26.4:33.7:39.9。分產業貢獻率看,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為37.4%、22.8%、39.8%,拉動生產總值增長1.4、0.8、1.5個百分點。
全州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3.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02%。在主要稅種中:增值稅0.31億元,增長21.18%;營業稅1.36億元,下降7.51%;企業所得稅0.26億元,增長3.38%。全州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支出71.75億元,比上年增長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04億元,增長18.05%;教育支出10.05億元,下降14.7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23億元,下降1.84%;醫療衛生支出5.41億元,下降2.96%。
黃南州同仁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0.8,累計上漲0.8%。其中:食品煙酒上漲1.1%,居住下降0.1%,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4.8%,交通通訊下降3.2%,醫療保健上漲0.8%,其他用品及服務上漲7.2%;衣著上漲8.4%;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2.2%。
全州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579戶1.57萬人。其中在職職工1.02萬人;退休人員0.56萬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1.52萬人。其中:在職職工1.23萬人;退休人員0.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職工1.8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12.56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2.03萬人,其中參保在職職工1.49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0.55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22.0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0.9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9%,比上年下降0.11個百分點。
全州現有城鎮低保對象6703戶10591人,農村低保對象11762戶43427人。累計兌現城鎮低保金4857.26萬元,兌現農牧區低保金7227.52萬元。醫療累計救助10260人次,醫療救助金1834.16萬元。年內享受五保供養政策1632人,其中集中供養五保老人339人,分散供養1293人。
全州共發生生產經營性事故12起,死亡13人,比上年多死亡6人。其中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起,造成7人死亡;建筑施工3起,造成4人死亡;道路施工1起,造成1人死亡;工礦商貿(有色金屬)1起,造成1人死亡;火災事故33起。
二、農業
全年農作物總種植面積17839公頃,比上年減少96公頃,下降0.54%。其中糧食種植面積9155公頃,增長14.6%。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種植面積為4963公頃,增長4.31%,馬鈴薯種植面積1278公頃,增長7.04%;青稞種植面積2388公頃,增長74.18%;豌豆種植面積375公頃,下降28.98%。油料種植面積4233公頃,下降2.62%;蔬菜種植面積473公頃,下降3.07%;其他作物種植面積3978公頃,下降22.18%。在農產品產量中:糧食總產量2.98萬噸,比上年增長1.36%;油料總產量0.57萬噸,比上年下降3.39%;蔬菜產量1.28萬噸,比上年下降1.57%。
全州草食牲畜存欄188.29萬頭(只),比上年減少7.07萬頭(只)。其中大牲畜60.1萬頭,增加1萬頭;羊128.19萬只,減少8.07萬只。全州育活仔畜90.4萬頭(只),成活率為97.76%,比上年提高0.27個百分點;成幼畜死亡2.05萬頭(只),死亡率為1.05%,比上年下降0.06個百分點。肉類總產量達40866噸,增加47噸。其中:牛肉23008噸,增加634噸;羊肉17264噸,減少457噸。牛奶產量48607噸,增加292噸。羊毛產量1315噸,增加59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州工業增加值13.77億元,比上年下降4.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3億元,下降12.7%。從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0.91億元,下降6.1%;股份制企業增加值7.83億元,下降10.03%;外商及港澳臺企業增加值1.13億元,下降12.1%。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3.05億元,增長31.02%;重工業增加值10.72億元,下降13.72%。工業企業銷售產值33.09億元,比上年增長0.79%,產銷率為96.01%,比上年增長3.04個百分點。全州發電量58.32億度,下降21.08%;生產鋁錠3.31萬噸,下降16.6%;紅磚1.61億塊,增長17.3%;鮮凍牛羊肉2.17萬噸,增長44.76%。
全州具有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筑業企業共11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9.5億元,增長8.67%。全州建筑企業簽訂合同額10.84億元,下降4.8%。其中本年新簽訂合同額8.17億元,下降4.99%。全州建筑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為41.92萬平方米,增長6.8%。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2.02萬平方米,增長16.4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6.69億元,比上年增長28.35%。在全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按登記注冊類型分:國有投資完成68.91億元,增長27.18%;集體及私營個體投資完成7.69萬元,增長30.77%;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完成6.74億元,增長164.7%;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完成0.18億元,增長96.62%;聯營經濟投資完成0.31億元,下降75.28%;其他投資完成2.85億元,下降20.3%。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完成10.47億元,下降9.67%;第二產業投資完成16.24億元,增長45.23%;第三產業投資完成59.98億元,增長33.98%。按投資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完成70.72億元,增長27.61%;民間投資完成15.98萬元,增長31.75%。全州共有500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42個,比上年減少16個,累計完成投資20.47億元,下降22.96%。
五、國內貿易和旅游
全州消費品零售市場繁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5%。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46億元,增長12.3%;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0.97億元,增長5.2%。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7.24億元,增長10.9%;餐飲收入2.19億元,增長13.6%。
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27.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其中:海外游客0.3萬人次;國內游客427.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3.22億元,比上年增長23%。
六、交通和郵電
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4980公里,通油路鄉(鎮)達到32個,占全州鄉(鎮)的100%。全州擁有營運車輛1513輛,其中:貨運車輛577輛;班線客車280輛;出租車606輛;公交車50輛。完成貨物運輸量636萬噸,增長5.5%,貨物周轉量20.29億噸公里,增長5.5%;客運量385.2萬人次,增長2.7%,客運周轉量2.66億人公里,增長2.7%。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21億元,比上年增長4.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6%;移動電話用戶31.81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9%。全州互聯網用戶3.0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40.3%。
七、金融和保險
12月末,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120.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79%。其中儲蓄存款余額43.27億元,增長17.55%;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12.58億元,增長10.6%。各項貸款余額為44.32億元,比上年增長19.45%,其中:短期貸款7.15億元,下降13.35%;中長期貸款31.08億元,增長20.07%。
全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4168萬元,比上年增長9.68%。其中,壽險保費收入2673萬元,增長102.65%;財產險保費收入11495萬元,下降0.89%。
八、教育和科技
年末全州有各類學校298所,在校學生55763人(包括職業學校、幼兒園、特效)。年內中等專業學校招生822人,畢業生691人,在校學生2211人;普通中學招生6205人,畢業生5171人,在校學生16698人;小學招生4635人,畢業生4072人,在校學生25926人。全州學齡兒童入學率99.23%,比上年增長0.13個百分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4%,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
全年爭取和實施各類科技項目5項,其中科技成果推廣計劃項目5項,共投入資金2000萬元,其中資助1700萬元。全年全州舉辦科普講座8次,聽講人數500人次。
九、文化和衛生
年末全州共有藝術表演團體4個,文化館5個,公共圖書館5個,中播電視發射臺2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5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5.76%。有線廣播電視用戶14820戶。
年末全州擁有衛生醫療機構64個,其中綜合醫院4個;民族醫院4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衛生監督所5個;采血機構1個;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4個;避孕藥具管理所1個;鄉鎮衛生院39個。年末實有病床數1541張,衛生技術人員1125人。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州總人口為271460人。全州出生人口3548人,出生率為13.2‰;死亡人口910人,死亡率為3.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83‰。在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254743人,占總人口的93.84%。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其中藏族186292人,蒙古族38177人,回族17544人。
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96.96元,增長9.4%。其中:工資性收入6057.73元,增長8.14%;經營凈收入4164.44元,增長7.55%;財產凈收入402.92元,增長17.55%;轉移凈收入2071.87元,增長15.62%。在居民收入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66.98元,增長8.85%。其中:工資性收入16636.52元,增長5.04%;經營凈收入5178.63元,增長7.18%;財產凈收入786.87元,下降0.5%;轉移凈收入3964.96元,增長34.59%。在居民收入中,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54.74元,增長9.32%。其中:工資性收入2059.44元,增長16.28%;經營凈收入3781.13元,增長7.64%;財產凈收入257.8元,增長47.22%;轉移凈收入1356.37元,下降0.28%。
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297.17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人均食品煙酒支出3201.28元,增長6.2%;人均衣著支出771.28元,增長3.78%;人均居住支出1670.38元,增長11.67%;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520.75元,增長15.17%;人均交通和通訊支出1117.85元,增長13.83%;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753.35元,增長13.43%;人均醫療保健支出1018.17元,增長16.21%;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244.21元,增長43.44%。在居民消費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981.45元,增長8.68%。其中:人均食品煙酒支出4655.79元,下降1.96%;人均衣著支出1398.08元,下降2.17%;人均居住支出3083.76元,增長11.35%;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1245.24元,增長7.96%;人均交通和通訊支出2056.43元,增長22.25%;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658.74元,增長0.29%;人均醫療保健支出2337.66元,增長28.62%;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545.74元,增長46.99%。在居民消費中,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392.87元,增長12.28%。其中:人均食品煙酒支出2651.54元,增長12.1%;人均衣著支出534.58元,增長9.82%;人均居住支出1136.19元,增長11.46%;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246.92元,增長30.17%;人均交通和通訊支出763.11元,增長5.98%;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411.15元,增長39.98%;人均醫療保健支出519.33元,下降0.85%;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30.25元,增長37.07%。
十一、資源和環境
年末全州森林面積588.51萬畝,森林覆蓋率19.32%。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面積370.35萬畝,天然林保護面積742.31萬畝。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2932.99平方公里。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全年全民義務植樹95萬株。年末全州有各級環境監測站1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