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吳忠調查隊
2015年4月6日
2014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在市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圍繞改革開放、轉型發展主題,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堅持以經濟增量與減量賽跑、以建設速度與下滑速度賽跑,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實現了全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質量提升、民生改善。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3.4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93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增加值218.71億元,增長10.5%;第三產業增加值110.8億元,增長2.4%。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7%,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9%。
圖12007-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億元、%
圖22007-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單位:億元
分縣(市、區)看,利通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3.58億元,增長8.7%;紅寺堡區實現生產總值13.97億元,增長7.6%;青銅峽市實現生產總值135.30億元,增長4.5%;鹽池縣實現生產總值56.35億元,增長11.1%;同心縣實現生產總值44.23億元,增長10.4%。
圖3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分縣(市、區)構成圖
從縣域經濟發展看:2014年縣域經濟構成發生變化。青銅峽市占全市GDP比重為35.3%,較上年下降2.5個百分點。利通區占全市GDP比重提升2.4個百分點和青銅峽市基本持平。
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4.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4%。
圖42007-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漲跌幅度單位:%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5636人,比上年增加74人;947人困難人員實現就業,超額完成任務147人。2014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1%。
這一年,吳忠市連續獲得全區效能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利通區獲得全區效能目標管理考核市轄區一等獎,青銅峽市獲得全區效能目標管理考核川區縣一等獎,鹽池縣獲得全區效能目標管理考核山區縣一等獎。獲得國家級年度“寬帶中國”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國家第四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七星級慈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先進集體;全國計劃生育家庭養老照護試點地區;全國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市。
二、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5.18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53.85億元,增長2.7%;林業產值2.11億元,下降7.6%;牧業產值43.32億元,增長11%;漁業產值1.65億元,增長9.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25億元,增長7.4%。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3.93億元,比上年增長6%。
分縣(市、區)看,利通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61億元,增長7.1%;紅寺堡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37億元,增長5.6%;青銅峽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04億元,增長6%;鹽池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2億元,增長6.1%;同心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96億元,增長5%。
圖52007-2014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單位:億元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99.2萬畝,比上年下降2.2%,糧食綜合單產314.2公斤/畝,比上年增長6.2%。
全年糧食總產量94萬噸,比上年增長3.9%。其中:夏糧產量9.3萬噸,秋糧產量84.7萬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工業增加值160.19億元,比上年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9.94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增加值88.31億元,增長7%;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增加值68.88億元,增長6.7%。
分縣(市、區)看,利通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32億元,增長19.6%;青銅峽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1.49億元,增長5%;鹽池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82億元,增長26.2%;同心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5億元,增長26.1%;紅寺堡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9億元,增長30.5%;太陽山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01億元,增長25.1%。
從全市重點監測的11種產品看,有7種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增長面為63.6%。其中卷煙、乳制品、發電量、羊絨、原煤、鐵合金和工業自動調節儀表與控制系統分別增長3.3%、11.8%、5.1%、20.3%、20.6%、149%和17.8%;電解鋁、電石、原油加工量和水泥4種產品同比分別下降16.1%、16.8%、30.6%和10.3%。
圖62007-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億元、%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31.53億元,比上年下降15.8%。產品銷售率96.3%,比上年回落2.6個百分點。
全年建筑業總產值77億元,比上年增長1%,完成增加值59億元,比上年增長7.6%,占第二產業的28.6%,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5.4%。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75個。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02.07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基本建設投資514.69億元,增長20.6%;更新改造投資18.97億元,增長36.8%;房地產開發投資68.41億元,增長21.9%。
分縣(市、區)看,利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5.23億元,增長26.8%;紅寺堡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7.02億元,增長26.1%;青銅峽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4.08億元,增長17%;鹽池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8.24億元,增長26.7%;同心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8.57億元,增長28.5%;太陽山開發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8.93億元,增長9%。
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圖72007-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億元、%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58.6億元,增長41.5%;第二產業完成投資323.8億元,增長13.4%。其中,完成工業投資317億元,增長16.3%,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52.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219.6億元,增長29.4%。其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68.4億元,增長21.9%。
全市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42.2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6.9%。民間投資增速加快,已占投資的主導地位,2014年,民間投資達到383.8億元,占總投資的63.7%。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587.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竣工面積14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9%。商品房銷售面積115.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9.4萬平方米,下降24.5%。商品房銷售額43.7億元,比上年下降3.6%。
五、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57億元,比上年增長12%。
分城鄉看,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5.71億元,增長10.8%;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86億元,增長20.6%。
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商品零售額11.29億元,增長10.8%;零售業商品零售額51.75億元,增長8.3%;住宿業商品零售額1.09億元,下降1%;餐飲業商品零售額23.43億元,增長22.8%。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實現商品零售額0.96億元,增長3.3%;集體經濟實現商品零售額3.21億元,增長7.3%;私營經濟實現商品零售額16.65億元,增長17.1%;個體經濟實現商品零售額48.18億元,增長18.3%;股份制經濟實現商品零售額18.37億元,下降4.1%。
分縣(市、區)看,利通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49億元,增長11.9%;紅寺堡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億元,增長12.2%;青銅峽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6億元,增長12.1%;鹽池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9億元,增長11.3%;同心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8億元,增長13.5%。
圖82007-201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億元、%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4.5%,石油及制品類下降7.3%,金銀珠寶類下降25.4%,服裝鞋帽類增長10.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2.4%,書報雜志類下降10.7%,汽車類增長115.3%。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3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30%。其中,出口1.25億美元,增長21.7%;進口0.12億美元,下降87%。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市行政村公路通達率100%。公路線路里程10754.9公里,比上年增長8.2%,其中等級公路10304.2公里,比上年增長9.4%。
年末全市民用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1.8萬輛,比上年增長4.3%。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1.7萬輛,增長11.9%,私人轎車保有量4.7萬輛,增長15.2%。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2.6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郵政業務總量0.43億元;電信業務總量12.26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1.9萬戶,比上年增長14.7%;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15.2萬戶,比上年增長2.6%。互聯網用戶11.1萬戶,比上年增長6%。
全年接待國內游客22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8%。國內旅游收入13.8億元,比上年增長11.2%。接待海外旅游者917人次,比上年下降22.9%,實現海外旅游外匯收入46.8萬美元,比上年下降17.5%。
七、財政、金融
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14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15%。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主要稅種分別收入6.37億元、1.39億元、2.37億元和1.02億元,分別增長37%、20.1%、14.1%和33.9%,營業稅收入9.55億元、同比下降12.6%。
圖92007-2014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單位:億元
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44.95億元,比上年增長0.7%。其中,科學技術支出0.82億,增長21.7%;文體與傳媒支出1.81億元,增長2.2%;社保和就業支出15.23億元,增長15.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2.99億元,增長19%;農林水事務支出29.22億元,增長9.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1億元,下降9%;教育支出19.5億元,下降1%;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6.98億元,下降22.3%。
圖102007-2014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單位:億元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74.9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其中,單位存款180.7億元,增長15.5%;儲蓄存款281.7億元,增長12.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430.5億元,比上年增長16.6%,中長期貸款余額178.9億元,增長17.3%。
圖112007-2014年人民幣個人儲蓄存款單位:億元
八、教育、衛生和文化
全市小學321所,普通中學58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高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小學招生2.1萬人,在校13.7萬人,畢業2.2萬人;普通初中招生2.2萬人,在校6.2萬人,畢業1.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1萬人,在校3萬人,畢業1萬人;中等職業招生0.3萬人,在校0.8萬人,畢業0.3萬人;高等職業招生0.1萬人,在校0.4萬人,畢業0.1萬人。
圖12全市職業、中小學在校學生構成情況
年末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35個,其中,醫院、衛生院85個。衛生機構院床位5888張,其中:醫院和衛生院床位5726張。衛生技術人員642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250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衛生技術人員554人;婦幼保健機構5個,衛生技術人員222人;鄉鎮衛生院43個,衛生技術人員919人。
全市博物館5個,文化館5個,藝術表演團體2個。公共圖書館5個。出版發行報紙318.2萬份,有線電視用戶13.3萬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9.2%。鄉鎮綜合文化站46個。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5.3萬人,比上年增加2.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9.1萬人,增加3.2萬人。城鎮化率43.7%,比上年提高1.65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4.32‰,死亡率為4.4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85‰。
圖132010-2014年全市城鎮化率單位:%
年末戶籍總人口143.5萬人,比上年減少2287人。其中,農業人口99.7萬人,非農業人口43.8萬人;回族人口76.2萬人,占總人口的53.1%。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2元,比上年增長9.6%。
圖142014年按收入來源分的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3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3518元,增長8.5%;人均經營凈收入2389元,下降5.5%;人均財產凈收入878元,增長24.9%;人均轉移凈收入3068元,增長17.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294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和其他用品及服務等消費分別增長6.0%、4.3%、18.3%、12.7%、12.6%、20.2%、0.7%和18.8%。城鎮居民人均自有現住房面積3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1平方米。
圖152007-201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元、%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3870元,增長14.5%;人均經營凈收入3943元,增長7.3%;人均財產凈收入38元,增長9.7%;人均轉移凈收入591元,增長14.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7397元,比上年增長17.3%。其中,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等消費分別增長22.3%、20.4%、8.9%、38.0%、18.3%、3.9%和19.6%,其他用品和服務下降5.9%。農村居民人均自有現住房面積30.4平方米,比上年減少1.4平方米。
圖162007-201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元、%
全市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6.66萬人,比上年增長5%;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06.55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3.76萬人,比上年增長9%;參加工傷保險人數9.83萬人,比上年增長8%;參加生育保險人數9.13萬人,比上年增長10%;全年4.04萬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9.17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十、能源、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能源消費量為864.75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47%。萬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8.39%。
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2014年城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288天,優良率79%。
全年各類事故死亡87人,比去年上升4.8%,生產經營性事故死亡41人,同比上升7.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76人(生產經營性死亡30人),工礦商貿事故死亡11人。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吳忠統計年鑒-2015》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及各類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2013年國家統計局實施了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統一了城鄉居民收入名稱、分類和統計標準。2007-2012年為老口徑計算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絕對數及增速,2013-2014年為新口徑計算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絕對數及增速。
4、常住人口是指在本鄉鎮(街道)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或雖居住不滿半年但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以及戶口待定人口。
5、戶籍人口是指公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已在其經常居住地的公安戶籍管理機關登記了常住戶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