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凝心聚力的一年。全州各族人民在自治州黨委、人民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自治區一系列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區內外經濟環境,著力推進穩增長、控物價、惠民生、促和諧等各項工作,全州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城鄉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實現了“十二五”時期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州生產總值15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地方生產總值118.8億元,增長12.4%。按三次產業劃分,第一產業增加值36.8億元,增長11.9%;第二產業增加值25.0億元,增長15.5%;第三產業增加值57.0億元,增長11.6%。地方三次產業結構為31︰21︰48。
地方人均生產總值33040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1.3%,以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約合5245美元/人。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6.1,價格水平同比上漲6.1%。從分類消費品價格看,食品類價格的上漲是帶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導因素,煙酒、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等7類價格平穩,價格總水平的上漲主要受結構性因素影響。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6.4,上漲6.4%。
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為103.0,上漲3.0%。
城鎮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為107.0,上漲7.0%。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11億元,增長12.55%。其中,種植業產值45.79億元,增長15.9%;林業產值0.62億元,增長14.9%;畜牧業產值9.86億元,下降3.5%;漁業產值0.27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56億元,增長8.1%。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95.16萬畝,增長8.1%。其中,糧食播種面積67.47萬畝,下降12.1%,總產量51.12萬噸,下降4.8%;棉花播種面積95.25萬畝,增長43.6%,皮棉總產13.59萬噸,增長43.9%;油料播種面積10.98萬畝,下降23.4%,總產2.1萬噸,下降22.6%;甜菜播種面積3.52萬畝,下降26.8%,總產14.66萬噸,下降21.7%;枸杞播種面積11.9萬畝,增長10.4%,總產1.46萬噸,增長18.7%。年末牲畜存欄頭數108.9萬頭(只),下降0.8%。其中,羊存欄94.77萬只,下降1.7%;牛存欄7.11萬頭,增長6.3%;豬存欄5.25萬頭,增長10.1%。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52.17萬千瓦,增長13.0%,其中:農用排灌機械動力1.8萬千瓦,增長6.1%。大中型拖拉機8306臺,增長11.5%。化肥施用量(折純)4.46萬噸,增長10.2%。農用薄膜使用量7605噸,增長97.1%。年末有效灌溉面積193.33萬畝,增長8.6%。高新節水灌溉面積75.18萬畝,增長44.7%。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部工業增加值15.2億元,增長24.4%。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14.8億元,增長30.3%,其中:輕工業增加值4.4億元,增長4.0%;重工業增加值10.4億元,增長44.6%。鄉及鄉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77.3%,比上年低0.4個百分點。
鄉及鄉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2.12億元,同比增長82.1%;集體企業增加值0.08億元,下降53.1%;股份制企業增加值10.7億元,增長25.3%;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0.51億元,增長30.7%;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1.39億元,增長24.9%。
在主要工業產品中,12種工業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占主要產品種類的80%。
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9.79億元,增長3.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29億元(不含農戶),增長9.5%。按三次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4.87億元,增長13.2%;第二產業投資21.98億元,增長3.5%,其中,工業投資18.7億元,下降9.5%;第三產業投資30.44億元,增長13.7%。
重點建設項目32項。其中,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配套建設工程完成投資11041萬元;精河縣昆侖水泥廠建設工程完成投資21000萬元;博樂市新建花崗石開采及加工工程完成投資2000萬元;重要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完成投資10490萬元;S205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投資9364萬元;沙爾托海、阿爾夏提和大庫斯臺水庫建設工程完成投資6277萬元;博州人民醫院綜合門診樓工程完成投資1138萬元;博州牧民定居工程完成投資4329萬元。
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4.89億元,增長43.2%。房屋施工面積40.2萬平方米,增長3.5%,其中住宅施工面積29.3萬平方米,下降4.4%。房屋竣工面積12.8萬平方米,下降13.0%,其中住宅8.1萬平方米,下降41.5%。商品房銷售面積25.4萬平方米,增長38.8%,其中住宅21.8萬平方米,增長48.0%。商品房銷售額6.6億元,增長55.3%。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億元,增長15.8%。按城鄉劃分,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8.2億元,增長16.4%;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0億元,增長12.7%。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8.0億元,增長15.2%;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2億元,增長20.7%。
阿拉山口口岸全年進出口貨物2631萬噸,增長4.2%。進出口貿易總額174億美元,增長46.5%。上繳關稅及代征進口環節增值稅141.6億元,增長36.6%。全州注冊企業進出口貿易總額16.1億美元,增長1.6倍,其中:進口總額5.85億美元,增長1.4倍;出口總額10.25億美元,增長1.8倍。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州公路完成貨運量1030萬噸,增長9.9%,公路貨物周轉量14.4億噸公里,增長10.5%;公路完成客運量779萬人次,增長8.3%,公路旅客周轉量4.4億人公里,增長8.8%。
郵政業務收入4363萬元,增長20.52%。
通信企業實現業務收入3.35億元,增長11.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0萬戶,下降18.2%,其中鄉村固定電話用戶4.02萬戶,增長4.3%。移動電話44.79萬部,增長8.8%。
接待國內外游客154.7萬人次,增長43.0%,旅游收入3.05億元,增長71.5%。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口徑財政收入13.98億元,增長26.7%。地方財政收入10.69億元,增長32.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21億元,增長30.3%,其中各項稅收6.32億元,增長25.9%。分稅種看,國內增值稅0.47億元,下降7.7%;營業稅3.39億元,增長26.4%;企業所得稅(含退稅)0.60億元,增長40.3%;個人所得稅0.55億元,增長30.0%。
地方財政支出44.18億元,增長31.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41.03億元,增長30.2%,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7.78億元,增長47.3%;住房保障支出4.14億元,增長108.0%;節能環保支出2.26億元,增長32.2%;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3億元,增長16.0%;科學技術支出0.47億元,增長20.5%;教育支出7.57億元,增長26.8%;社會保障支出2.57億元,增長17.9%;醫療衛生支出2.87億元,增長27.0%;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79億元,增長27.7%。分頁標題[/!--empirenews.page--]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95.26億元,增長25.2%,其中,單位存款98.08億元,增長27.2%;個人存款92.08億元,增長22.1%;財政性存款3.52億元,增長43.8%。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2.26億元,增長32.9%,其中,短期貸款67.16億元,增長18.9%;中長期貸款24.38億元,增長121.2%。
保費總收入5.56億元,增長14.4%,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3.24億元,增長20.9%;財產險保費收入2.32億元,增長6.4%。賠付總額1.55億元,增長9.9%,其中:人身險賠付款0.32億元,下降11.1%;財產險賠付款1.23億元,增長17.1%。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1590人,下降12.0%。普通中學28所,在校學生23032人,下降5.0%,其中:初中在校學生12914人,下降5.4%;高中在校學生10118人,下降4.4%。小學30所,在校學生26996人,增長0.9%。幼兒園50所,在園幼兒12132人,上升8.4%。
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92%,提高0.04個百分點;小學畢業升學率為99.84%,提高6.4個百分點。初中學齡兒童入學率100.82%;初中畢業升學率為83.75%,下降5.7個百分點。15周歲完成初等教育率為99.53%,17周歲完成初級中等教育率為94.72%。普通高考錄取率為87.66%,提高5.1個百分點。
全年共組織實施各級科技項目106項,比上年增加22項。其中:組織實施國家級科技項目3項,組織實施自治區級科技項目47項,組織州級科技項目56項。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4個,公共圖書館4個,博物館1個,鄉鎮場文化站21個,村隊文化室347個,檔案館5個,開放各類檔案6568卷。年末共有廣播電視臺4座,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5座,其中1千瓦以上的電視臺5座。本州電視臺自辦電視節目4套,電視人口覆蓋率98.0%。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8.5%。全年共出版各種報紙205.3萬份。
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54個,其中:醫院1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22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5個,其他衛生機構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9個,增加5個;衛生院20個;村衛生室254個,增加13個;門診部12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27個,增加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個,婦幼保健院(站)4個,急救中心1個,采供血機構1個,衛生監督所4個,計劃生育服務機構1個。年末實有病床數1886張,比上年增加359張。擁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320人,比上年增加173人,其中:執業醫師772人,執業助理醫師177人,注冊護士840人。
舉辦了新疆第五屆環賽里木湖公路自行車賽和第十六屆西部七省區橋牌錦標賽,承辦了自治區青少年足球聯賽、CBA全國籃球俱樂部青年聯賽、國際男籃邀請賽等大型賽事。全年共選派140名運動員參加區內競技比賽,獲得10枚金牌。
十、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州水資源總量為28.89億立方米,比上年增加8.25億立方米。博樂、精河、溫泉和阿拉山口年平均降水分別為292.8毫米、186毫米、345.8毫米和182.6毫米,分別較上年偏多44.7%、偏多76.1%、偏多60.6%和偏多75.1%。
全年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7466.7噸,上升20.9%;工業煙(粉)塵排放量8832.8噸,上升34.6%;工業廢水中化學需氧量22778.5噸,上升1.9倍;工業廢氣處理率為92.2%,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92.5%;城市廢水處理率99.45%。
博樂市城市空氣質量為一、二級的天數占99.7%,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三級天數占0.3%,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全州兩縣一市及阿拉山口城鎮地下水以二類為主,符合國家《地下水質量標準》,城市飲用水水質良好,均達到地下水二類水質標準,水質保持穩定。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值47.9分貝,比上年下降1.3分貝。道路交通噪聲值63.6分貝,比上年上升1分貝。
全年共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積4068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2068公頃,無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積2000公頃。退耕還林工程造林總面積521公頃,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積521公頃。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造林面積3258公頃。
全州有各類自然保護區4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各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271.8平方公里。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82起,死亡84人,受傷428人,直接經濟損失817.35萬元,比上年分別上升25.85%、下降4.55%、上升68.5%和上升300.33%。其中: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1起;道路交通事故338起,上升59.43%;火災事故137起;農機事故6起。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6人,下降1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州人口數為48.73萬人,人口出生率11.45‰,人口死亡率3.7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69‰。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8008元,比上年增加878元。城鎮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14858元。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積27.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積28.6平方米。
年末在崗職工49710人,比上年增長3.3%,其中:國有單位45039人,增長3.0%;城鎮集體單位627人,下降7.2%;其他經濟類型單位4044人,增長9.0%。私營和個體從業人員43284人,減少0.5%。通過各種途徑實現就業和再就業1.6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53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9%。
年末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3.39萬人,增長6.3%;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5.1萬人,增長8.3%;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職工人數5.72萬人,增長7.7%;參加工傷保險人數3.98萬人,增長15.7%;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3.97萬人,增長9.1%。
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數4.58萬人,增長0.4%,其中:城市3.13萬人,下降0.6%;農村1.45萬人,增長2.8%。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人數1207人,收養單位7個,床位772張,收養人數723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7.3萬人,參合率為98.7%。
全年銷售福利彩票金額5470萬元,增長9.1%。募集公益金1481萬元,比上年增加63萬元。
注釋:(1)博州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指標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2)公報中金融、保險、郵電、交通包含農五師,其余未注明“全州”的均為地方資料
(3)本公報中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博州統計年鑒2012》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