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隨著歷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開展和我國統計制度方法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國民經濟核算國際標準的修訂,我國GDP核算所需的基礎資料來源不斷豐富,核算方法不斷改進和完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歷史數據匯編(1952-2021)》匯集了經過修訂后的最新資料,其中許多數據都是首次對外公布。
本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GDP歷史數據;第二部分為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數據;第三部分為附錄,包括GDP核算方法和主要指標解釋。
為使讀者更好地使用本書,需要特別說明幾個問題:
一、本書中的全國數據,沒有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的數據。
二、由于資料來源和核算方法的原因,支出法GDP和生產法GDP并不相等,兩者間的差額為統計誤差。
三、本書中所有指標的絕對數和構成比重都按當年價格計算,指數按不變價格計算。
四、本書中2021年的數據為初步核算數,其余年份數據為最終核實數。
五、由于GDP數據今后還會進行必要的修訂,本書提供的數據以后可能會有變化。原則上,以最新出版的資料為準,請讀者在使用數據時加以注意。
六、2019年以前,我國GDP核算采用分級核算制度,國家統計局核算全國GDP,各地區統計局核算本地區生產總值。自2019年起,我國正式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各地區生產總值數據由國家統計局與各省(區、市)統計局統一核算得到。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后,由于部分活動僅在全國核算,不在地區核算,因此各地區數據相加之和略小于全國。
七、本書采用的三次產業分類依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修訂的《三次產業劃分規定》。
八、本書采用的行業分類為我國2017年修訂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
九、本書中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感謝讀者對我們工作的關注,歡迎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