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內蒙古經濟社會調查年鑒》是國家統計局內蒙古調查總隊編纂的一部集全區農村牧區、城市和企業經濟社會信息、資料為一體的權威性工具書。本(年鑒》通過大量翔實的統計數據,重點反映了2008年內蒙古農村牧區、城市和企業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情況。是國內外各界人士了解和認識內蒙古經濟社會情況的重要資料工具書。
二、《內蒙古經濟社會調查年鑒》從2006年起按年度連續出版,已成為一部反映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情況的大型統計資料書。今年恰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為了全面反映內蒙古建國以來的奮進歷程和輝煌成就,本(年鑒》在保持固有體式基礎上,專門開辟建國六十周年特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內蒙古經濟社會六十年來的滄桑巨變。
三、本《年鑒》共分為經濟社會綜合篇、農村牧區經濟社會調查篇、城市經濟社會調查篇、縣域經濟社會調查篇、企業調查篇和建國六十周年特刊六大部分。經濟社會綜合篇分為:1.行政區劃和自然資源,2.綜合,3.國民經濟核算;農村牧區經濟社會調查篇分為:1.農村牧區基本情況,2.農牧業生產情況,3.農牧民收入與消費,4.農林牧漁業中間消耗;城市經濟社會調查篇分為:1.城市經濟社會基本情況,2.城市居民生活,3.物價;縣域經濟社會調查篇分為:1.旗縣經濟社會基本情況,2.旗縣農村牧區基本情況,3.旗縣農牧業生產情況;企業調查篇分為:1.規模以下工業調查,2.企業景氣調查,3.企業集團調查;建國六十周年特刊分為:1.滄桑巨變六十年(論壇篇),2.滄桑巨變六十年(報告篇)。為便于讀者查閱,在每個細目編排了主要統計指標解釋。
四、本《年鑒》的統計數據大部分來自國家統計局內蒙古調查總隊的抽樣調查統計報表,一部分來自全面調查和有關業務部門年度統計報表。
五、本《年鑒》對以前發表的統計數據重新進行了核實,相應地調整了部分數據。讀者在使用歷史數據時,如數據有出入,請以本《年鑒》為準。
六、資料中所使用的數量單位均采用國際統一標準計量單位。
七、本年鑒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八、本年鑒各表式中,有關對全表的注解均在該表上方,對表中部分指標的注解則在該表下方。
九、本年鑒表中的符號使用說明:“…”表示數據不足本表最小單位數;“空格”表示該項統計指標數據不詳或無該項數據;“#”表示其中的主要項;“*”表示表中某項數據為增、減百分點(千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