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和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四十二周年,反映內蒙古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光輝歷程和輝煌成就,我們編輯了《奮進的內蒙古》作為獻禮。
《奮進的內蒙古》一書編輯的原則是: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堅特實事求是精神,用翔實的統計數據,忠實地記述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四十二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反映了全區各族人民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書以文字敘述為主,配以部分彩色照片、統計圖表和統計資料,內容豐富。全書共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彩色照片和統計圖表,形象地反映了自治區建設成就、社會風貌和自然特點,描繪了四十二年來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指標的變化;二是專文,由自治區有關廳、局長和十二個盟市長及有關部門的同志撰寫60余篇專題文章,概述了四十二年、特別是改革十年來,自治區各行各業和各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歷程和取得的成就;三是統計資輯錄了自治區1947--1988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統計資料。包括:<1>綜合;<2>人口;<3>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4>農業;<5>工業;<6)交通、郵電;<7>基本建設;<8>物資;<9>商業、財政、物價;<10>勞動工資;教育、文化、衛生體育;<12>人民生活。
本書的編輯體例,基本上采用了分部門、戰線和時間順序的形式。主要指標都有縱向比較,保持了史料的完整性和關聯性,條目清楚,使用方便。因此,可作為了解和宣傳內蒙古、開發和建設內蒙古、研究和制定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等方面工作的資料和工具書。同時也可作為各機關、學校和企事業單位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形勢教育的材料。
本書還對我局過去印發的一些統計資料按新的口徑進行了調整,如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村及村以下工業均調到工業總產值中,故以本書為準。各專業廳局撰文中的大部分數字,是以本部門所屬企業為統計范圍,與全行業的口徑不同,請使用時注意區別。統計表內“一”表示沒有數字;“…”表示數字不足最小單位數;“”表示數字不詳。
本書由于編輯時間較緊,加之我們水平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兔,敬請批評指正。
在《奮進的內蒙古》編印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部門和領導的多方面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