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江蘇年鑒》是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全省綜合性大型公報性資料工具書,是在1986年創刊的《江蘇經濟年鑒》基礎上,于1991年改刊而成。1993年經新聞出版署批準取得刊號,作為期刊由江蘇年鑒雜志社編輯出版并向國內外公開發行;一年一刊,于每年國慶節前后出刊;從1998年刊起,改為大16開本。它以“科學地歷史地總結經驗,客觀地全面地認識現實”為辦刊宗旨,全面系統地記載上一年(除特載)江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為社會各界和海外人士了解和研究江蘇提供基本的信息資料。
二、199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20周年,是中國人民經受嚴峻考驗并取得重大勝利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江蘇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紀奮斗目標,解放思想,振奮精神,迎難而上,穩中求進,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特別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江蘇廣大干部群眾克服困難,迎難而上,保持經濟穩定發展;在抵御歷史罕見的長江特大洪水中,江蘇軍民萬眾一心,奮力拼搏,奪取了杭洪搶險的全面勝利。1999年刊《江蘇年鑒》根據這些特點,并結合各地區、各部門的實際情況,突出重點,作全面、準確、系統的記載。全刊設特載、改革開放二十年專輯、重要文獻、江蘇概況、政治、改革、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人物、市·縣(市)·區概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大事記、企事業選介、主要文件法規選編、附錄16個篇目(類目),共有68個欄目(分目),2132個條目,配文圖片12幅,圖表64幅,文字176萬字。
三、根據黨的十五大精神,結合機構改革的實際,按照年鑒框架結構規范化的要求,本年刊的框架結構在上年的基礎上作了相應的調整,增設了“改革開放二十年專輯”篇目,突出了政治、經濟、文化三大篇目。全刊采用篇目、欄目、次分目、條目四個結構層次。不同層次的標題,在字號、字體和版式設計上有明顯標識。其中出現最多的“條目”,統一用黑體字加【】號表示;有些“條目”內容較多,文內則用楷體字標出相應層次。特載、改革開放二十年專輯、重要文獻、改革、人物、大事記、企事業選介、主要文件法規選編、附錄則另體編排。
四、本刊文稿均按省政府要求與江蘇年鑒正副主編會議研究確定并經省領導審定的組稿計劃和撰稿要求,由省各有關部門、直屬單位和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指定專人負責撰寫,并經主管領導審核簽發。所用統計數據,由于統計的來源、口徑、方式、方法和時間不同而有差異,使用時請以省統計局提供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資料”數據為準。
五、本刊配備詳細目錄、索引雙重檢索系統。索引采用主題分析法編制,款目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同音字按聲調)排列。
六、本刊的編輯出版工作得到全省各級領導機關、統計部門、各有關單位及廣大編撰人員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在此謹表謝意。本刊在版式設計、編排等方面均有待進一步改進、提高;粗疏、錯漏之處,敬請各界人士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