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2013四川房地產年鑒》是客觀如實反映四川省2012年房地產業發展進程,展示房地產輝煌成就,為房地產管理者、企業家提供決策依據、準確信息,為專家學者、大專院校師生提供分析研究素材的一本政策性、權威性、史料性很強的專業著述。在編撰中,自始至終堅持如下原則,進行組稿編排工作:
一、《年鑒》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方志學和編年史的基本要求為準則,全面系統真實記述四川房地產業的現狀,準確表述房地產宏觀調控在我省發展的軌跡,充分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全省廣大人民群眾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隨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兩化互動”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群眾收入的不斷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居條件和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全省房地產業所取得的成就和貢獻。《年鑒》堅持了求實存真,力求做到科學性、權威性和史料性相統一。
二、《年鑒》基本保持了2012年卷的框架結構,但對欄目設置酌情進行了調整。本著詳今略古、詳近略遠、詳獨略同的原則,確定了各個部分的記述重點,注意處理好內容重復交叉,使編年史文脈清晰。
三、《年鑒》封面標注出版時間2013年,資料統一使用2012年房地產數據。時間斷限:上限自2012年1月1日,下限至2012年12月31日。為達到記述完整,明確淵源,上限適當追溯;個別史事,為終記其事,下限酌情下延。
四、《年鑒》記述范圍,以現在的四川省行政區劃為準。編輯順序,先省府成都,后市、州,再市轄區及試點擴權縣(市);其它縣(市)未收錄本鑒。房地產業協會系統的編輯,以先省、后專委會、再直屬分會、掛鉤協會、最后聯絡處為序。《年鑒》先總后分、先概后全、先集中后分散,進行記述。
五、《年鑒》體裁,主要包含述、記、圖、表、錄五種,以述為主、諸體兼容,以利于多側面、多角度、多形式反映房地產業的內在聯系和各自的特征。
六、《年鑒》文體,采用規范的語體文、記述體,以第三人稱記述。用字以1986年10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重新發表的《簡化字總表》為準。標點符號,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1990年3月修訂發布的《標點符號用法》為準。
七、《年鑒》秉承客觀公正、科學求實的宗旨和原則,文風突出一個“實”字,文字力求簡潔,套話、贅語、溢美之詞不用,表述做到留有余地。
八、《年鑒》采用歷史紀年和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前用歷史紀年,其后括注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后,用公元紀年。并按“約定成俗”,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簡稱為“建國前”、“建國后”;將1949年12月27日四川省會成都解放前后,稱為“解放前”、“解放后”。
九、《年鑒》圖、表數量與形式,以需要酌定,務求與內容搭配得體。一些不能收錄《年鑒》的重要資料,設“特編”和《附錄》,以表其意。
十、《年鑒》所用數據,遵行1983年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有關規定。屬國家規定的統計項目,以四川省統計局、四川省國土資源廳提供的數字為準;非國家規定的統計項目,以主管部門認可的統計數字為準;《年鑒》一律使用當年法定數字。數字書寫,按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七部門頒布的《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試行規定》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