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貴州統計年鑒一1992》是貴州統計工作成果的綜合反映。它從統計資料的側面,記載了貴州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詳實情況,展示出大量的、系統的、完整的統計信息,是社會各界和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了解貴州,認識省情,研究經濟數量與質量的基源。
一、本《年鑒》撰寫文章8篇,從各個不同角度評述經濟與社會的運行梗概;繪制統計圖16幅,形象直觀地反映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整理統計數據表427張。按綜合、人口、勞動力和職工工資、農業、工業、能源和物資、運輸、郵電、建筑業、固定資產投資、商業、物價、外貿和旅游、財政、金融、保險、民族自治地區社會與經濟、城市概況和環境保護、人民生活、科學、教育、衛生、體育、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社會福利及其他,各縣人口、經濟及位次等內容排列附有橫向經濟對比、主要統計指標解釋2個附件。
二、本《年鑒》資料大部分來自全面統計調查,一部分來自非全面調查。
三、資料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單位除耕地、播種面積、交通里程照顧傳統使用習慣外,其他均采用國際統一標準計量單位。
四、使用本《年鑒》資料中應注意的問題,第一,當你對所使用的指標含義不清楚時,請事先查閱本書附件中的主要指標解釋。第二,嚴格注意指標的口徑范圍和計價。為了方便,在每個表里已加以說明和注解,望仔細查閱。第三,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總產值、工農業總產值、國民收入、農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等歷年的數據表,歷年不能直接對比計算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若要觀察其速度,已對有關部分整理了指數表,請查閱。指數表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以上年為100,這表示各年的發展情況,一部分是以1949年為100,表示觀察的年份比1949年的發展情況,其表還可以通過定期發展速度等于環比發展速度的連乘積這一關系,計算出選擇任何一年為報告期比其它基期年的發展情況。
五、本《年鑒》中,各項指標的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除固定資產投資部分按累計法計算外,其余部分均按水平法計算。
六、資料中的主要符號使用說明:1.“...”表示數據不足本表最小單位數;2.“空格”表示該項統計指標數據不詳;3.“一”表示無該項統計指標數據;4.“#”表示其中的主要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