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2006年,中國在“十一五”新聞出版的宏偉藍圖上已經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們更有信心迎接中國社會主義新聞出版業大繁榮的如期到來。
這部見證中國新聞出版事業蓬勃發展歷史的((中國出版年鑒》,也隨著“十一五”新聞出版改革的啟動而邁開了堅實的步伐。我們欣喜地感到,《中國出版年鑒》將承載更多的期望和厚愛,同時也擔負著十分艱巨的歷史責任和使命。
本卷的編輯工作是在新的領導班子指導下進行的。欄目、框架基本保持本年鑒的傳統特色,只是個別欄目作了適當調整和完善:如把“中央出版”的內容歸并到“總類”等欄目中,在“出版人”欄目中聚焦了“編輯風采”,在“各地出版”里列出了“港澳臺出版”。需要說明的是“港澳臺出版”僅從報刊上選編了相關文章,而統計資料暫付I}如。另根據業界的發展和要求適當增加了一些欄目:“重點關注”,把年度發生的最具時代特色的新聞出版現象單列出來,以彰顯其時代價值;“年度觀察”,力倡業界對整體或區域的新聞出版發展態勢積極研究思考,發表真知灼見;“編輯出版學著作”,展示本年度新聞出版的主要研究成果;“世界出版參考”,則把目光投向國際出版天地,尋索最新的出版動向。
本卷“綜述”部分由新聞出版總署各司局,各有關專業協會、學會、委員會提供,新聞出版統計資料由新聞出版總署計劃財務司提供,“各地出版”、“每社一書”、“推薦書目”、“編審名單”、“編輯風采”以及新聞出版機構名錄主要由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新聞出版局或版協和中央出版單位提供。“特載”、“專論”、“記事”、“理論與實踐”、“出版文獻與出版史研究”等內容,是從全國新聞出版類的報刊以及高校學報上選編的,如《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圖書商報》、《中華讀書報》、《中國出版》、《中國報業》、《中國版權》、《中國編輯》、《出版參考》、《出版史料》、《中國印刷》、《國際新聞界》、《出版發行研究》、《科技與出版》、《大學出版》、《傳媒》、《中國科技期刊研究》、《編輯學報》、《編輯學刊》、《出版科學》、《編輯之友》、《中國圖書評論》,等等,限于篇幅,不一一列舉。
《中國出版年鑒》已經走過了27年光輝的歷程。多年來,她得到全國各新聞出版單位領導和同志們始終如一的協助和支持。正如她忠實記載中國新聞出版業發展的歷程一樣,也同時匯集了所有關愛《中國出版年鑒》人們的辛勤汗水。在本卷面世之際,謹致以誠摯的謝意!讓我們繼續努力,在中國“十一五”新聞出版的藍圖上,激情地打開出版盛世的每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