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中國廣播彰視年鑒》是反映我國廣播電視事業基本情況和發展變化的資料工具書,內容主要反映上一年全國廣播電視系統的重大事件和各方面工作的新情況、新資料.
二、本年鑒從1986年起,每年編印一冊。1986年刊為首卷,出版精裝本和簡裝本兩種.全書包括以下18個部分:(1)特載;}2)概況;(3)專論;(4)經驗總結;(5)節目選介;(6)優秀節目、劇目評選;(7)聽眾觀眾調查與反應;(8)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9)歷次全國廣播工作會議簡介;(10)廣播電視理論和業務研討會;(11)機構;(12)廣播電視書、報、刊;(13)統計;(14)名錄;(15)對外及對港、澳地區的交流與合作;(16)大事記;(17)附錄;(18)圖片.
三、本年鑒1986年刊系首卷,發L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資料,其中以1985年的資料為重點,兼及人民廣播事業誕生45年以來的有關歷史資料,由有關方面的專家、部門負責人和專業人員撰寫.
四、有關廣播電視宣傳情況的介紹是本年鑒的主體,分別在以下各欄目中反映:
“概況”一一全國廣播電視宣傳各方面情況的綜述以及全國廣播電視干部培訓情況介紹。
“專論”—在報刊上發表或在業務研討會上宣讀過的論文。這些論文是經有關單位推薦和年鑒編輯部選匯的。
“經驗總結”—在廣播電視宣傳改革,包括采、錄、編、評、播、導、制作等編播業務方面的部分經驗總結.這些專文是經有關單位推薦和年鑒編輯部選匯的.
“節目選介”—介紹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推薦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固定節目。按廣播、電視分類,按國家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次序編排。
“優秀節目、劇目評選”—收錄全國好新聞評選、優秀廣播節目和優秀電視新聞評選、廣播劇和電視劇以及其它節目評選的資料。按類分列,以時間先后為序編排。
“聽眾觀眾調查與反應”—選刊部分廣播電臺、電視臺的聽眾、觀眾調查報告、活動簡介、來信分析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聽眾、觀眾反應.
“廣播電視理論和業務研討會”—選介廣播電視理論和業務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簡況.
“廣播電視書、報、刊”—有關廣播電視理論和業務的著譯和廣播電視系統出版的書、報、刊的目錄和簡介.
五、本年鑒有關廣播電視技術、事業建設、藝術團體、教學科研、唱片音像出版,以及舊中國的廣播事業概況的介紹,主要在“概況”、“統計”兩個欄目中反映。
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本年鑒中按國家規定的次序排列。地、市和縣、區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次序排列。
七:、有關臺灣省和港、澳地區廣播電視的資料數據等,編排在“概況”、“機構”欄目中。全國性的統計數據,均未包括臺灣省。
八、本年鑒“附錄”欄目中收錄有外國廣播電視事業資料、北京廣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試題目錄和畢業論文簡介,以便讀者查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