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中國會計年鑒》是系統、全面匯集上一年度全國財務會計工作重要信息,逐年編纂、連續出版的大型資料性工具書。1999年卷全面系統地反映了1998年全國財務會計工作狀況。編撰過程中,本著“鑒往知來,服務現實,保存資料,惠及后人”的宗旨,在總結前3卷編撰經驗的基礎上,規范體例,充實內容?傮w框架由13個部分組成:即國家會計、財務管理工作,行業(部門)財務會計工作,地方會計工作,基層單位財務會計工作,注冊會計師工作,會計理論研究工作,會計教育,重要法規,重要文選,財會統計資料,會計組織機構和人員,會計大事記和附錄。
“國家會計、財務管理工作”,增加了國家預算會計管理工作的內容,以體現我國兩大會計體系的特征。由于國務院機構改革,財政部業務司局的設置作了調整,國家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容也相應有些變化。
“行業(部門)財務會計工作”,由于國務院機構改革,這部分的排列順序也隨之作了調整。同時,新增加了“司法行政財務會計工作”和“工會財務會計工作”兩項內容。這部分內容反映了這些行業(部門)1998年的財務會計工作情況,體現了行業(部門)的特色。
“地方會計工作”,反映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1998年的會計工作狀況,體現了地區特色。
“基層單位財務會計工作”,選登了13個單位財務會計工作的經驗做法,重點介紹了這些單位在會計改革、會計基礎工作、資金管理、成本管理、扭虧增盈、會計電算化、管理會計應用、會計委派制等方面的基本做法和經驗。
“注冊會計師工作”,全國注冊會計師工作介紹了1998年我國注冊會計師事業的發展狀況;地方注冊會計師工作介紹了1998年各地注冊會計師事業的發展狀況;增加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注冊會計師工作的內容。
“會計理論研究工作”,會計理論觀點述要部分分8個專題,介紹了1998年我國會計理論研究取得的一些主要學術成果;增加了預算會計理論研究工作、國際會計理論動態兩部分內容;專家學者談會計、財務,組織了18個專題,反映了會計理論界的一些研究成果。
“會計教育”,介紹了中國高等會計教育改革的一些情況;增加了中華會計函授教育的內容;并將原附錄中的有關會計教育方面的內容并入了這個欄目。
“重要法規”,分會計法規、財務法規、注冊會計師法規和1998年其他法規目錄4個部分。會計法規中刊登了1998年發布的7個具體會計準則,并刊發了7個具體會計準則的指南,以突出實用性。
“重要文選”,堅持選文要準、要精、要有代表性的原則,以體現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的主要成果和權威性。在內容選擇上,講究指導性、實踐性、知識性和學術性;在形式上堅持了多樣化,增加了財會文摘,擴大了信息量。
“財會統計資料”,分國有工業生產企業、國有農口企業、文教行政、社會保障、鄉鎮企業5個部分,選登了這些方面的統計數據。增加了美國(財富》雜志按銷售收入確定的全球500強中的前100家大公司排名,供讀者參考。
“會計組織機構和人員”,是本卷新增加的欄目,具體內容是從原附錄中移植過來的。目的是,使總體框架脈絡更清晰,同時減少附錄的承載量。
“會計大事記”,增加了財務方面的大事150余條,全面反映了1998年全國財務會計方面的主要活動。收集內容的原則是,大事不漏,小事不湊。
“附錄”,這部分內容是用于收錄與主體內容密切相關、而主體部分又無法安排的信息資料,是主體內容的重要補充。其特點是,內容靈活多樣,信息豐富多彩。本卷新增了“中外案例分析”的內容,選編了9個案例,供讀者借鑒。
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會計年鑒》的總體框架結構日趨合理和穩定,體例逐步規范,內容不斷充實,裝幀版式不斷提高,在財務會計界已享有一定的聲譽。我們要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質量,尤其要在規范化、特色化上下工夫。在內容收集、欄目設置、表述方式、裝幀設計、檢索途徑、出版周期、印刷發行各環節做好工作,以體現《中國會計年鑒》的工具性、史冊性、時效性、實用釗勝及資料權威、反映及時、功能齊全的特點,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服務。
本卷所涉及的全國性數字,暫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澳門地區的數字。
《中國會計年鑒》在編撰過程中,得到財政部領導及有關業務司(局)、全國各地財政廳(局)、國務院有關部、委、局、總公司財務部門及有關高等院校會計系的著名專家教授、企業界總會計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