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2014年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第6個年頭。這一年,世界經濟依然重復著前兩年高開低走的“宿命”,開局讓人充滿期待,年末卻令人失望。如果說始于2008年的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將看似繁榮的世界經濟拖入“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則此后的一輪又一輪烈度不小的余震又不斷撕扯著世界經濟的傷口,使得這些年的世界經濟仍處于“亞健康”狀態。盡管各國經濟的復蘇路徑不同,表現出的問題不同,但卻大都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局,至今仍未徹底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縱觀全球,市場的自行修復能力顯然有限,主要經濟體不得不輪番出臺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但結構性問題的解決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均需經歷改革的陣痛以及足夠長時間的消化,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培育也需假以時日。如何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駕馭好本國經濟、培育內在增長動力是各國政府共同面對的挑戰。
2014年,世界工業生產低速增長,主要發達經濟體運行分化加劇,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不同程度放緩,世界貿易清淡,發達經濟體通縮風險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全年經濟增長低緩,世界經濟的復蘇之路依然艱難曲折。
新的國際環境給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仍然是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作為國家統計局對外開展國際統計業務交流與合作的窗口,負有分析監測國際經濟形勢運行的重要職責。在國家統計局領導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國際統計信息中心立足專業特長和資源優勢,積極開發和利用大量翔實的國際統計數據,系統描述世界經濟的最新發展趨勢,及時捕捉世界經濟發展中的熱點和焦點,并以國際視角定期開展了更加深入、系統的專題分析和中外對比研究。《世界經濟運行報告2014/15》匯集了國際統計信息中心一年來分析研究的主要成果,內容包括世界經濟月度監測報告、世界經濟年度分析、國際比較研究成果、熱點問題探索和統計數據等五大部分。期望它能對您的學習、工作或研究有所幫助。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使用的數據均來自國際組織、有關國家政府統計部門及研究咨詢機構。由于數據來源、匯總方法和時效性不同,加之數據修訂等原因,同一指標在不同的出處可能不一致,敬請讀者注意。有關國際組織公布的中國統計數據可能與我國官方統計數據有出入,我們在數據表中均注明了數據來源,以便于讀者正確理解和使用。
受時間和研究水平所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懇請批評指正。 |